APP下载

中药方剂口服联合化疗对老年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MMP-9、TIMP-1和VEGF表达的影响

2020-02-12顾国群张斌忠范耀华李艳储水鑫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毒副功效胃癌

顾国群 张斌忠 范耀华 李艳 储水鑫

(嘉兴市第二医院 1中医科,浙江 嘉兴 314000;2肿瘤外科;3肿瘤内科)

胃癌是常见一种恶性肿瘤,据统计资料显示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患者生命〔1〕。胃癌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疾病的不断进展,可出现上腹部不适、轻度恶心感及食后饱胀等,而晚期则表现为反复上腹部疼痛、呕吐及腹痛加重向腰背放射等,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如黑便、呕血等〔2,3〕。目前,手术被认为胃癌最直接且最有效的一种方法,但由于手术创伤会造成患者生活质量及身体功能下降,且可能导致其并发症增加〔4〕。因此,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尤为重要,包括化疗、中医药等〔5,6〕。近年来发现,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组织MMP抑制剂(TIMP)-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癌症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中药方剂口服联合化疗对老年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MMP-9、TIMP-1和VEGF表达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嘉兴市第二医院于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102例。纳入标准:①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胃癌,且患者病理分期Ⅲ~Ⅳ期;②患者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60分,且预计生存期3个月以上者;③自愿遵守研究期间治疗方案,且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并发症如出血倾向、感染发热或上消化道出血等;②合并心脑血管、造血系统及肝肾等严重原发病者;③精神疾病者;④过敏体质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观察组男28例,女23例;年龄65~76〔平均(70.12±5.46)〕岁;体重52~78〔平均(62.13±5.46)〕kg;TNM分期:Ⅲ期31例,Ⅳ期20例。对照组男30例,女21例;年龄67~75〔平均(69.74±4.89)〕岁;体重49~79〔平均(61.70±4.95)〕kg;TNM分期:Ⅲ期29例,Ⅳ期22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化疗方案,具体方法:口服替吉奥50 g/次,每日2次,连续14 d;静脉注射奥沙利铂130 mg/m2,d1;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药方剂口服,组成包括太子参15 g、黄芪30 g、薏苡仁15 g、半枝莲15 g、白花蛇舌草15 g、莪术15 g、白术15 g、法半夏10 g、茯苓10 g、山药10 g、丹参10 g、陈皮6 g,炙甘草3 g,取诸药水煎,取汁300 ml,每次150 ml,分早晚两次温服。两组均以21 d为1个周期,连续化疗2~4个周期评价。

1.3疗效标准 ①完全缓解:化疗疗程结束后可见肿瘤消失且能够维持1个月以上者;②部分缓解:化疗疗程结束后肿瘤两个最大的相互垂直直径乘积缩小超过30%及以上者,且能够持续1个月以上;③稳定:化疗疗程结束后肿瘤两个最大的相互垂直的直径乘积缩小≤30%,或者增大不足20%,且能够维持1个月以上者;④进展:化疗疗程结束后肿瘤两个最大的相互垂直直径乘积增大20%及以上。

1.4指标评价

1.4.1KPS评分评价 分别于化疗前后评价患者生存质量,KPS评分为0~100分,评分越高生存质量越好。

1.4.2主要症状积分 包括上腹疼痛、纳差、乏力,按照病情严重分为无(0分)、轻度(1分)、中度(2分)和重度(3分),评分越高症状越严重。

1.4.3外周血T淋巴细胞测定 分别于化疗前后抽取外周静脉血2 ml,以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1.4.4血清MMP-9、TIMP-1和VEGF表达 分别于化疗前后抽取外周静脉血4 ml,分离血清,于-20℃下保存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MMP-9、TIMP-1和VEGF表达。

1.4.5毒副反应 观察化疗期间毒副反应。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行t检验、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近期疗效比较 观察组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28例,稳定13例,进展5例;对照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1例,稳定19例,进展9例。观察组总有效率(64.7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10%,χ2=3.960,P<0.05)。

2.2两组KPS评分比较 两组化疗前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3,P>0.05);两组化疗后KP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观察组:t=18.224,对照组:t=9.549,均P<0.05);观察组化疗后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7.366,P<0.05)。见表1。

2.3两组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两组化疗前上腹疼痛、纳差和乏力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0、0.641、0.840,均P>0.05);两组化疗后上腹疼痛、纳差和乏力积分较化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t=29.429、39.270、52.166,对照组:t=14.801、18.292、21.435,均P<0.05);观察组化疗后上腹疼痛、纳差和乏力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62、18.156、20.668,P<0.05)。见表2。

表1 两组KPS评分比较分,n=51)

与本组化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化疗后比较:2)P<0.05,下表同

表2 两组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分,n=51)

2.4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两组化疗前CD3+、CD4+、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3、0.576、0.219,均P>0.05);对照组化疗后CD3+、CD4+、CD4+/CD8+较化疗前明显下降(t=8.281、14.165、7.096,均P<0.05);观察组化疗后CD3+、CD4+、CD4+/CD8+较化疗前明显升高(t=9.229、8.187、9.037,P<0.05);观察组化疗后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69、21.615、19.941,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比较

2.5两组血清MMP-9、TIMP-1和VEGF水平比较 两组化疗前血清MMP-9、TIMP-1和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1、0.537、0.648,均P>0.05);两组化疗后血清MMP-9、TIMP-1和VEG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t=43.286、14.653、22.509,对照组:t=17.258、5.333、11.080,均P<0.05);观察组化疗后血清MMP-9、TIMP-1和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23.244、8.924、11.826,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血清MMP-9、TIMP-1和VEGF水平比较

2.6两组毒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毒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毒副反应比较(n,n=51)

3 讨 论

胃癌作为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7,8〕。化疗是治疗胃癌主要手段,虽可取得良好疗效,但其毒副反应较为明显,并且会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9,10〕。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胃虚弱,则脾失健运,运化无权,聚湿生痰,阻塞经络,水谷难以运化,则会导致机体失养,血行不畅,化生瘀毒,痰瘀互结,而致阻于胃脘,形成肿瘤〔11~13〕。中医理论认为胃癌多因过度忧思、饮食不节导致运化功能失常、脾胃受损,络脉阻塞,阳气不大,气滞痰凝等;认为气、瘀、毒、痰。因此,应以益气健脾、畅达阳气为治疗法则〔14~17〕。本文中药方剂中,太子参、黄芪具有益气健脾功效,薏苡仁、茯苓具有健脾渗湿功效,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莪术具有行气破血、清热解毒、祛瘀止痛、软坚散结功效,白术具有健脾益气功效,法半夏具有降逆止呕和胃、化痰消痞散结功效,山药具有健脾功效,丹参具有活血功效,陈皮具有燥湿化痰、健脾渗湿功效,炙甘草具有健脾、调和诸药功效。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方剂口服联合化疗可提高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症状,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毒副反应。

MMP-9是MMPs家族中分子量最大的一种酶,能够降解基底膜及细胞外基质,从而使肿瘤细胞可突破基底膜屏障,促进癌细胞对周围组织浸润和转移,并且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8〕。通常情况下,TIMPs与MMPs在体内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并且其平衡决定ECM的降解,在组织的修复、重塑、胚胎植入及肿瘤的侵袭与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19〕。研究显示,在低氧状态下肿瘤细胞可分泌大量VEGF,并且VEGF过度表达可促使胃癌组织新的血管生成和转移〔20〕。本研究表明,中药方剂口服联合化疗可降低血清MMP-9、TIMP-1和VEGF水平表达。

猜你喜欢

毒副功效胃癌
红景天的神奇功效及作用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被扔掉的葱须大有功效
大剂量MTX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毒副反应分析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改良式静脉水化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后的应用效果
局部晚期鼻咽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后卡培他滨节拍式辅助化疗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评价*
胸苷酸合成酶变化与结直肠癌5-氟尿嘧啶化疗敏感性及毒副反应的关系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