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乡镇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及预测的研究

2020-02-12庄少武黎燕宁

卫生软科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卫生院医师卫生

庄少武,黎燕宁

(广西医科大学信息与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

卫生人力资源是卫生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改善卫生绩效,甚至可以影响健康结局[1]。农村卫生人力是关系我国卫生事业和全民卫生服务的重要条件。新医改重点要求强化基层医疗卫生的作用,但目前农村卫生人力还难以满足居民健康服务的需求。乡镇卫生院作为县、乡、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络”的中枢[2],上承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下启农村卫生室。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乡镇卫生院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壮大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对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有着深远意义。

本研究旨在分析广西2005-2017年广西乡镇卫生人力资源的变化情况,并预测2018-2022年广西乡镇卫生人力资源数量,探讨广西乡镇卫生院人员变化原因和趋势,为我区医疗卫生改革和发展决策提供基础信息。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通过查询国内外学术期刊网,以及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卫健委网站、广西卫健委网站收集相关研究文献、梳理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的政策动态信息。统计数据均来自于《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广西卫生年鉴》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年度统计报告等。

1.2 方法

1.2.1 统计描述

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对2005-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乡镇卫生人力资源的构成进行统计性描述。

1.2.2 基尼系数评价

1.2.3 灰色模型预测

20世纪80年代初,邓聚龙教授首倡将原始数列累加生成有规律的数据,然后建立灰色预测模型,是一个可以定量预测一段时间内发展趋势的模型。由于灰色型具有所需样本量少、预测精度高、适应用范围广、原理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的预测[4]。本研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预测2018-2022 年广西乡镇卫生人员、卫技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数量,灰色模型可根据拟合检验的判断标准判断灰色预测模型的拟合度(见表1)。

表1灰色模型拟合检验的判断标准

2 广西乡镇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2.1 2005-2017年广西乡镇卫生员人员基本情况

近年来,广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着力发展乡镇卫生医疗机构,2005年以来,广西乡镇卫生院的卫生人员数、卫技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人数持续增加。卫生人员的总量增加了1倍以上,卫技人员数约占卫生人员总数的比例基本不变,约为85%,注册护士数的增长速度最快,而医师的平均增长速度较慢、医护比逐年提高,2017年达到1∶1.16(见表2)。

表2 2005-2017年广西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变化情况

2.2 广西乡镇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

根据基尼系数公式,计算出广西乡镇卫生人力资源2005-2017年按农业人口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0841、0.0957、0.0856、0.0697、0.0742、0.0601、0.0480、0.0674、0.0675、0.0665、0.0571、0.0529、0.0523,基尼系数为绝对公平;按地理面积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2754、0.2846、0.2486、0.2564、0.2603、0.2689、0.268、0.274、0.2769、0.2716、0.268、0.2404、0.2044,基尼系数为相对公平。可以看出,基尼系数整体上小于0.4,公平性较好,按农业人口分布公平性明显优于按地理面积分布的公平性,二者的基尼系数向更公平的趋势发展。

2.3 卫生人力资源预测

2.3.1 灰色模型建立

灰色模型程序可由Matlab编写,计算出参数a、u的数值[5],得到卫生人员、卫技人员、执业(注册)医师、注册护士的拟合方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计算出卫生人员数、卫技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的检验统计量C分别为0.1864、0.1906、0.2488、0.097,均小于0.35,且P值均为1,模型精确等级均为1级,因此模型预测效果很好(见表3)。

2.3.2 灰色模型预测结果

根据灰色模型预测结果,预测2018-2022年广西乡镇卫生人员数将由2018年的82,825人上升到2022年的107,401人;卫技人员数将由2018年的70,552人上升到2022年的91,822人,执业(助理)医师数将由2018年的18,440人上升到2022年的20,434人,注册护士数将由2018年的23,210人上升到2022年的32,509人。医护比由2017年的1∶1.16下降至2022年的1∶1.59(见表4)。

表3 2018-2022年广西乡镇卫生人力资源灰色模型及检验结果

表4 广西乡镇卫生人力资源2018-2022年数值预测结果

3 讨论

3.1 每千农业人口医师和卫技人员数量不足

近年来,虽然广西乡镇卫生院的卫生人员数、卫技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不断增加,每千农业人口卫生人员数、每千农业人口卫技人员数、每千农业人口医师数、每千农业人口护士数也在逐年增加。但是,广西目前每千农业人口卫技人员数、每千农业人口医师数仍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24、0.51),且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所占比例低于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总数的90%,临床医师、护士、医技和药剂人员的实际配备比例达不到广西自治区卫健委规定的1∶1.2∶0.3∶0.1的标准,尤其是2013-2015年的医师数量出现负增长。

3.2 乡镇卫生人力资源需进一步按地理分布合理配置

广西乡镇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在逐年改善,按农业人口分布的公平性明显优于按地理分布的公平性。按照现阶段广西乡镇卫生人力资源分布现状,忽视了由于各地区发展的不同带来的卫生资源配置不公平[6]。现有以人均卫生资源拥有量为基础的配置标准,忽略了卫生资源配置的地域因素和空间因素分布,加之广西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经济发展较弱的老少边穷地区如河池、来宾、贺州与经济发展快的地区如南宁、柳州、桂林差距较大,地域、人口空间分布的交互作用导致按地理分布配置的较为不公平。因此,卫生人力资源配置考虑人均拥有量的同时,还须兼顾经济发展、地域、人口空间分布、区域卫生规划等综合因素,还需进一步按地理分布合理配置。尤其是经济发展较弱地区人口少、面积大,乡镇卫生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差,需增加医师及卫生技术人员配置。

3.3 关于灰色模型预测结果

根据本次预测结果,预测2018-2022年广西乡镇卫生人力资源中的卫生人员数、卫技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数的灰色模型精确等级均为1级,模型预测效果较好,可用于对广西乡镇卫生人力资源预测,预测的广西乡镇卫生人力资源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政策参考依据。灰色模型预测中,广西乡镇卫生人力资源数量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也与社会经济发展、政府卫生投入、人民对卫生需求的提高等息息相关[7]。

4 建议

4.1 健全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自2010年以来,中央财政支持中西部各乡镇卫生院培养1名本科全科医疗的毕业生,为增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措施。在新医改的推动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发展较快,卫生人才的缺口也逐步加大。特别是一些偏远山区,卫生人力资源一直相对稀缺。从现有与预计情况来看,广西的本科及以上的医学毕业生有限,还应该增加一定数量的全科专科医学毕业生,与本科医学生毕业后同样进入基层,县局卫主管局指导辖区内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与之签订聘用合同,落实合同管理,签订合同的医学生在辖区内的乡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流动服务。在本专科毕业生服务期间,落实相关优惠政策,例如提前转正,转正定级的工资可提高一级等。在明确工作年限及工作制度的同时,制订有进有出的灵活政策,实现卫生人才合理流动机制,保证卫生人才在规定的期限内人在基层、心在基层。

4.2 提高卫生人力资源的公平性,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偏远落后地区更要重视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改善,各级政府要积极发展卫生资源,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投入,促进乡镇卫生院建设,推进乡镇卫生院规范化、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优化建筑布局和医疗服务流程,配备基本设施设备,优化乡镇卫生院卫生执业环境,为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展示才华提供可靠的平台[8]。广西乡镇卫生人员整体上学历低、职称低,专业化、系统化的学习机会很少[9]。县级政府部门可以根据乡镇医务人员不同专业、年龄、水平等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区内高等医学院校、县级以上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医学培训资源,开展包括学历教育、中短期进修、专题讲座、学术论坛、专业标准化训练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提升基层医生队伍的专业素质。同时,政府拨款,设立乡镇卫生人员进修、攻读在职学历的专项资金,进修人员与所在卫生院签订进修协议,规定进修期间有档案工资发放,绩效按相关进修待遇规定发放,取得相应的学历学位后可报销学费。

4.3 设立乡镇特岗医生制度,逐步提高乡镇卫生人才待遇

设立乡镇特岗医生岗位,尤其是广西的老少边穷地区,规定相应的数量和岗位要求。建立县乡医疗一体化模式,推行乡镇特岗医生在编不在岗“编制在县,岗位在乡镇”编制与岗位分离管理模式,缓解基层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匮乏的难题。乡镇特岗医生工资待遇按照县级公立医院同等条件医务人员发放。让特岗医生成为县乡医院的“轴承”,把县级医院的学科建设、专家团队、技术力量、管理经验等优质资源有目的地输送到乡镇卫生院,以提升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乡镇特岗医生与县级公立医院人员实现同岗同酬,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乡镇卫生院人员待遇,有助于稳定乡镇卫生院人员在基层工作;逐步解决乡镇卫生服务人员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不断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4.4 完善乡镇卫生院编制管理

政府部门加强宏观调控,制定乡镇卫生院人员类别配置标准,合理确定人员编制总额,有计划地增加人员编制数量,并实行动态调整[10]。在专业技术人员合理编制数量得到保障的同时,在岗位聘用、收入分配方面,对编制以外人员予以统筹考虑,努力做到同工同酬,将自治区规定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险制度范围内。政府给予乡镇医院一定的自主权,根据卫生院实际需要定制编制申请,由所在的卫计局按照社会公开招聘流程严格监督,保证德能卫技人才有编、德能卫技人才在编,以稳定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队伍。

猜你喜欢

卫生院医师卫生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中国医师节
《中国医师节》
基层卫生院成本核算与绩效分配研究
基层卫生院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效果探讨
智取红领巾
乡镇卫生院的内部控制管理的难点及对策分析
基层卫生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
卫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