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ner综合征伴精神障碍一例报告*
2020-02-11岳恺晨杨世昌
岳恺晨 杨世昌
Turner综合征(Turner Syndrome,TS)又称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该病由X染色体部分或完全缺失导致,发病率为活产女婴的1/4 000~1/2 000,主要表现有身材矮小、不孕不育、内分泌及代谢紊乱、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等[1]。TS患者核型复杂,个体表现差异较大,常涉及多个学科,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该病伴发精神症状并不常见,现报告一例。
1 病历资料
患者女,36岁,未婚,农民。因“少语、少动、自言自语13年,拒食2 d”于2014年6月首次住院。主要表现阵发性紧张、害怕、不出门、懒散、被动、自语自笑,住院前2 d开始不吃、不喝,表情极为紧张,双手紧握。病前性格内向,自幼无月经,家族成员无精神疾病史。入院查体:身高168 cm,体质量46 kg,双手紧握,双上肢扭曲,固定姿势,行走缓慢,表情紧张,皮肤纹理增粗,颈蹼,第二性征未发育。精神检查:意识清,接触交谈不合作,问话不答,表情紧张,存在违拗症状,有怪异姿势和动作,双上肢上举姿势长时间固定不动,拒食。急查血常规:WBC 4.96×109/L, NE(%)40%,LY(%)53%;电解质:血钾3.05 mmol/L。入院后积极给予补钾对症治疗,同时完善相关检查:肝功:AST 57 U/L,AST/ALT 4.8,LDH 265 U/L;脑电图:轻度广泛性异常脑电图,异常脑地形图;子宫附件彩超:子宫未探及,双侧卵巢体积小;心电图、胸片、头颅CT、甲状腺功能等检查未见异常。患者入院后拒食、水,不配合治疗,给予鼻饲普通型匀浆膳及舒必利治疗,效果欠佳,后合并改良电休克治疗,症状缓解,开始主动进食、水,但仍存在明显肘外翻表现。根据上级医师指示,查性腺激素:FSH及LH增高,雌激素及孕激素减低。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测:受检者核型为:46,XX,未见明显结构异常。综合病情考虑诊断:Turner综合征伴精神障碍。患者住院37 d,好转出院,院外服药不规律,未能及时复查,病情反复,分别于2016年4月、2018年6月和2019年10月再次住院治疗,主要表现为孤僻、懒散、被动、自言自语和少食,且症状逐渐加重,意志活动逐渐减退,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第二、三次住院继续予以舒必利联合改良电休克为主治疗,均获好转出院,最近一次住院予以利培酮口崩片5 mg/d,住院29 d后好转出院。近3个月,患者在家规律服药,门诊坚持复查,病情稳定。
2 讨论
TS伴发精神障碍的机制目前仍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1)生物因素,X染色体异常影响TS患者神经发育及免疫功能,生长激素和雌激素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TS患者的神经认知和情绪[2];(2)心理因素,由于身材矮小,性发育晚于同龄人,不孕不育等表现,患者容易出现自卑、注意力缺陷、焦虑、害羞、退缩、过度依赖等心理问题。此外,TS患者在视觉空间、视觉感知、计算能力、运动能力、非语言记忆、执行功能、注意力等方面均有损害,这些心理问题和认知损害可能是TS患者出现精神症状的前驱表现;(3)社会因素,TS患者与同龄女性的差异可能导致患者自我认同降低,社会活动受限,进而使患者社会关系匮乏,加重孤独感和焦虑、抑郁情绪。另外,由于家庭的过度保护,患者过于依赖父母,增加其自身不成熟性,导致无法适应社会,这些都是TS患者出现精神症状的促发因素[3]。
目前,国内外均有个案报道了TS患者出现精神症状,甚至有些患者达到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但这些精神症状没有特异性,精神科各权威诊断标准也尚未提及TS。本例患者外周血染色体检测未见异常,可以根据情况,取皮肤成纤维细胞或者颊黏膜细胞,进行高通量焦磷酸测序,以期发现生物学方面的证据。对于伴发精神障碍的TS患者,治疗的目标应当是改善症状,降低复发风险和治疗费用,可使用低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或者长效针剂控制精神症状,同时加强心理社会支持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预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