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英语翻译研究

2020-02-11李冬梅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语域体裁英语翻译

李冬梅

(内蒙古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

伴随叙事学、问题学及篇章学的不断发展,英语翻译研究逐渐从句式、词组的翻译层面转变为语篇翻译阶段。在新时代背景下,基于语篇翻译的英语翻译研究得到长远发展,不仅满足了语言学理论研究的发展需求,更能适应英语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规律。在跨文化交际框架下,通过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方法、层次及步骤,探析功能语篇分析的理论内涵,试图为我国跨文化交际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一、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内涵

功能语言学能够为英语语篇的分析工作构筑科学有效的理论架构,乌楠(2016)指出功能语言学理论是基于语篇分析而形成的系统学科,在功能层面诠释了语篇分析与语法结构所存在着直接联系。通常来讲,语篇是由段落、语句、单词等语素构成的整体,任何语篇在特定语境下,都能使篇章中的词汇、句子呈现出特殊的含义,进而形象而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简而言之,语篇主要指段落、句子、单词在特定语境印象下,所呈现出特殊含义的媒介。从功能语言学角度出发,语篇是形式、意义、环境的结合体。在内在联系上,语义与语境具有显著的关联性,但同时语义又影响语言形式的应用与选择。总而言之,语义能够将形式与语境相融合,实现外部世界与内部的有效结合,以此建立起相互对应的语言体系。陈瑜敏(2017)则认为语篇是由语义统领,语境影响,形式限制的语言系统。翻译者需要从汉语语言形式,语言环境的分析中,明确语言意义。进而从语言意义,统筹英语语篇的语言环境及语言形式,以此实现对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转换。尤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以英语字词、句式为主的翻译研究已然无法满足我国的国际化发展需求,无法深入且全面地传承并彰显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在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翻译者能够有效理清语篇、语义、语境及语言形式间的内在联系,使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充分融合到语篇翻译的过程中,以此提升我国英语翻译的质量与效率。

二、功能语言学对语篇翻译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所形成的意识形态,是受使用环境及主观因素所影响的交流媒介。在功能语言学理论视域下,英语翻译的本质是在功能与语境的影响下,从“目的语”的语言环境中分析并选择可以移植文本语言体系的过程,这个移植过程涵盖了语言应用的不同方面。

1、语言结构与语言功能的选择

语言结构主要指人类在社会交际中所形成的语义框架,语言功能则指语言的语篇功能、人际功能以及概念功能。三种功能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共同组成了语言的语义系统。其中,概念功能主要指语言功能,以此表达人类的心理经验、社会经历以及物质世界的逻辑关系;人际功能主要指传递人类身份、态度、地位、动机以及对物质世界的推断、构建社会关系等功能。语篇功能主要指将人际功能与概念功能系统融合在语篇体系中的功能,并在语境中发挥应有的效用与作用。虽然语言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及语篇功能是较为抽象的理论概念,却能够充分阐释语言的结构与组织原则。因此,根据语言结构的定义,能够发现语言功能是由形式不同的语言结构组成的。在英语翻译过程中,语法结构与词汇的选择除了受语境与体裁的影响外,还受“语言功能”的限制。因为目的语文本中的语法词汇的选择,需要考虑文本与译本在“语言功能”层面上的统一性。可以说,功能语言学理论中的语篇理论能够为英语翻译工作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翻译方向,即从社会文化到语言情景,再到语言结构,使英语翻译能够有效抓住文本与译本间的文化联系,提升英语翻译质量与效率,从而为我国跨文化交际战略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语域理论在翻译中的作用

语域主要指语篇形成的环境,是影响语篇表达语言意义的情景因素。通常来讲,语篇是根据语境情景的变化,形成的语言载体,是语言表达过程中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语言模块,同时,也是语言在特定语境中,受情景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所形成的语义变体(即语篇语义是根据创作背景、时代背景的不同而发生转变的)。在理论研究层面上,语域拥有三个不同的变量因素,即语式、语旨及语场。其中,语场主要指应用语言交流的社会活动,主要影响特定语言的内涵和意义,限制翻译者对句法及词汇的选择。譬如,正式场合中,人们需要根据场合的特殊性,选择标准且正式的句子或词汇;语旨具体指参与社会活动的个体,根据交流层次与社会地位,来确定语言的使用方式。通常来讲,语旨影响了语言交际中的语言情态、语气类别及句式类型的选择;语式则指语言在特定情景中的功能与形式。在功能和作用上,界定了语篇的谋篇意义。语篇体裁与语言语域是处于相同界面上两个概念,是由语式、语旨及语场所构成的语言配置,也是确定体裁结构及语篇内涵的关键属性。由于语域介于体裁与形式之间,呈现了语言语篇独特的功能与体裁,加之,语篇体裁将语言结构、语言功能及语境情景进行了全面的融合,所以,语篇体裁与语域间存在着动态的、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社会学层面,语言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它的动态性具体体现在语义、语法、词汇及语音等层面。语义的延伸性与动态性又表现在“语境情景”上。相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在形式不同的篇章中,又受语式、语旨及语场的影响,导致语言意义出现较大的“或然性”与不确定性。语言形式的内涵及意义取决于语言使用时所涉及的交际身份、交流手段、语言环境及交际目的。虽然语言的语场大致相同,但语式与语旨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所以,英语翻译者在日常翻译工作中,既需要关注语篇体裁的规律性与普遍性,又要考虑文本语篇与译本语篇间的语域特点。唯有如此,翻译者才能通过有效翻译手段再现原始文本的内涵与气韵,逐渐实现翻译领域中所要求的“达”与“信”。

3、体裁理论在翻译中的功能

语言能够有效反应社会活动的性质与内涵。不同地区、民族的语言拥有着独特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这些内在因素逐渐形成了语篇语境的文化环境。简而言之,文化环境主要指人类在社会活动中的文化行为,而每个语篇又都是在文化环境中形成的,可以看成特定的语言体裁,所以,语篇体裁能够有效地呈现出特定的文化环境。美国语言学家哈拔特曾指出,语篇体裁是语言结构的意义潜势,不同的语言篇章都有着内容丰富的语篇体裁,并通过分析语境,来明确体裁的“可选成分”、“必要成分”及“各成分间的形成顺序”,进而确定语言篇章的体裁结构。语篇体裁是以“篇章结构”与“结构潜势”来明确语篇结构的,以此为语言使用者提供指导方向,使其更好地、更有效地应用语言,表达基本的思想内涵。由于每个语篇都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形成的,形式及内容相同的语篇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与文化背景中,能表现出不同的交际效果与社会意义。翻译者通过分析语篇体裁的内涵与意义,不仅能够在微观层面上识别语言的组织原则与内在结构,也能够在整体层面上,探析出语篇体裁产生的文化环境与应用语境。所以,在英语翻译层面上,翻译者应通过分析文本语篇的形式特征与体裁特征,明确语篇体裁的规律性与普遍性,进而破解译本与文本因跨文化因素所形成的翻译问题。

三、基于功能语言学的英译策略

为有效探析功能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作用,文章以深圳机场为例,通过词汇分析、语域分析及体裁分析,来明确英语翻译的重点及内涵。

“深圳是我国最早的行政特区,与内陆的经济往来频繁,尤其在香港回归后,社会交流活动与商务业务活动日渐频繁。然而由于深圳与我国北方地区的温差较大,刚来深圳的北方游客应提前脱掉厚重的棉袄、围巾,以全新的姿态,来感受深圳独特的自然风光。而深圳机场为游客提供的人性化服务,能够极大地深化北方游客的情感体验,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深圳机场优质的服务。”

译文:“Shenzhen is the earliest administrative special zone in China and has frequent economic exchanges with the mainland.Especially after the return of Hong Kong,social exchange activities and business activities have gradually increased.Based on the fact that the Shenzhen area is located in the subtropical zone and has a larg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with the northern region of China,In order to fully adapt to Shenzhen's unique climate,the tourists in Beixia's first major event to get off the plane was to take off their heavy cotton coats.In order to provide high-quality services and enhance the emotional experience of passengers,Shenzhen Airport has added five locker rooms.The indoor facilities are complete,people can change clothes.”

语域分析:语式:官方语言;语旨:深圳机场向国外旅客传递宣传信息;语场:机场的优质服务。

体裁分析:机场向国外游客介绍“机场内部的便捷服务及基础设施”,属于外宣体裁语篇。

语法词汇:英语及汉语语篇在语篇意义层面上通常以“物质”为主,然而在“关系”层面上,英语更注重语义的“存在过程”。因此,会使用大量的小句及小句复合体。在交际意义层面上,汉语主要以现在进行时作为基础语态,英语则将现在进行时作为主要叙述情态外,辅以过去进行时。在语篇意义方面。汉语通常不标记语素主位,主要通过词汇及句式的衔接,实现逻辑意义层面上的衔接。英语则需要标记语素主位,有时需要复项主位及无标记主位。虽然英语的语域与体裁整体相似,然而呈现的形式却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情态意义、句式特征以及语言篇章的衔接方式中。由于英语比较注重句式的“形合”,汉语比较注重“意合”,所以,在句式表达上会存在诸多的差异。在衔接方式上,根据两国思维模式与文化背景的不同,汉语会使用逻辑衔接来组织语篇结构,英语则注重句式上的逻辑衔接。最后,在情态层面上,由于两国思维模式与文化背景的差异,汉语更愿意采用主观态度,在英译过程中,需要添加相关的主观态度句式及词汇,并根据两种语言因思维模式与文化背景在布局谋篇中的差异性,以英语思维为翻译根本,努力满足英语国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需求,翻译出符合西方受众文化习俗与思维习惯的译本。此外,英译者要从衔接方式、词语选择、句式结构等层面重新解构文本,使译本更全面、完整、准确地还原原始文本中的文化内涵,以此实现我国外宣文本翻译的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结语

功能语言学的构建宗旨是为了更有效地解析人类的社会活动与语言活动,将语言理论研究的意义与功能结合起来,借助语言功能把语境与形式相结合,实现语言文化的有效转译。尤其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传统的英语翻译研究,过于关注对语句、词汇及语法的翻译,并通过直译、意译、音译等形式满足国外友人探索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需求,在文化传承及发扬层面上却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因此,需要翻译者借助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框架,通过语篇语域的选择,为我国历史文化及现代文化的传承及发展提供载体,推动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国际化发展进程。

猜你喜欢

语域体裁英语翻译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体裁融合音乐探析
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技巧探讨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语域下土木工程英语词汇文体特征
基于语料库的近义词辨析
浅析语域的特性及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