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凤阳民歌的传播探析

2020-02-11严海艳苏兆龙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凤阳民歌内容

严海艳,苏兆龙

(安徽科技学院 人文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带来了传播环境的巨大变化,改变了媒体的生产方式,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凤阳民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传播曾主要集中在移民与乞讨艺人等民间传播的层面[1]。然而,和大多数民歌一样,凤阳民歌必然面临不容乐观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现状[2],因此,有必要对凤阳民歌的传播进行研究,关注新媒体环境下凤阳民歌的传播现状,助力其自身的有效传播,以促进对凤阳民歌的保护和传承,促进优秀的地方文化传承发展。

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凤阳民歌

凤阳民歌是流传于安徽省凤阳县特色鲜明的歌种,以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情景为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谢思球曾在《地·光荣与梦想》一文中写到:“与他县相比,凤阳民歌相当丰富,自古流传的,自编自唱的,即兴发挥的,海一般宏阔。要了解旧时淮河两岸百姓的真实生活,看一看凤阳民歌就够了。”这一描述道出了凤阳民歌的创作土壤。

凤阳民歌歌词内容比较丰富,其中以反映青年男女爱情和反封建的题材较多。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记载,凤阳民歌分为生活民歌、情歌、时政歌、劳动歌几大类,共有300多首,以《凤阳花鼓》、《鲜花调》(《茉莉花》)比较有名。凤阳民歌以生动朴实的形式内容反映了不同时期人民群众的生活情境、理想和追求,是活态的珍贵音乐史资料。

2008年,“凤阳民歌”被列为第二批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音乐项目;2011年6月,凤阳民歌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音乐类。从普通的文化形态到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凤阳民歌在漫长的社会发展历程中,一度采用口头流传的方式在全国各地传播[3]。

凤阳民歌不仅丰富了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对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有较为鲜明的反映。无论是“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的传承、演变还是抗日战争时期,黎莉莉演唱的《新凤阳歌》传唱一时,亦或是《十九大精神放光芒》等现时演绎,都是凤阳民歌作为一种精神财富的生动呈现。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民歌拥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政治价值和艺术价值,既要“留下来”也要“传播开”[4],以此丰富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

二、凤阳民歌的媒介形象呈现

与众多文化形式一样,凤阳民歌的传播离不开传播媒介的作用。作为一种小众化的文化形式,凤阳民歌的传播如何决定了其影响力的发挥程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日渐更新带来了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文化传播的形式发生了较大改变。为全面了解凤阳民歌的传播现状,笔者对凤阳民歌在不同媒介上的呈现进行了简单梳理,试图窥探新媒体语境下的凤阳民歌形象。

(一)传统媒体中的“概化”凤阳民歌

传统媒体主要包括报刊、广播、电视及自媒体以外的网络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体。鉴于凤阳民歌作为安徽、滁州和凤阳的特色文化形态,笔者主要对中安在线、滁州网、凤阳新闻网进行了相关的信息统计和梳理,其表现形式皆为文字、图片。

从媒介呈现数量来看,截止2020年4月,以“凤阳民歌”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中安在线自2005年以来共有131则信息内容(其中安徽日报系统检索显示14条结果,去除重复内容,共7篇报道);滁州网共有52条信息;凤阳新闻网剔除无法显示和无关内容的信息,自2009年10月以来共有108则信息。其中多以新闻报道为主。

从内容的表达来看,概化出现“凤阳民歌”的数量总体居多。中安在线的131则信息中,内容仅提及“凤阳民歌”表述的有97则,对凤阳民歌进行更多信息表述的有34则,如涉及凤阳民歌的代表作《王三姐赶集》《凤阳是个好地方》《凤阳歌》等表达;凤阳新闻网中仅以名词“凤阳民歌”进行信息传播的为67篇,有代表作或传承人等细化信息表述的信息有41则。从媒介报道呈现的数量和具体内容来看,传统媒体对凤阳民歌的报道和关注多为概化涉及。

(二)新媒体矩阵中的“多元”凤阳民歌

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增多,传播更为及时和普遍,信息呈现方式更为多元,人人皆可为传播者。在此背景下,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了更多可能。凤阳民歌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此影响。凤阳新闻网2015年以来关于凤阳民歌共有63篇报道,相较其2009至2014年年的发表数量稍有上升。新媒体矩阵中,微博、微信、客户端已为标配,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成为了新宠,基于此,笔者对微博、“中国凤阳”微信公众号、抖音中的凤阳民歌展开了梳理,从而了解新媒体对凤阳民歌的传播情况。

“中国凤阳”微信公众号是凤阳县融媒体矩阵中的重要一员,以“凤阳民歌”为关键词所搜,共有45则信息,内容表达上更为丰富,有文字、图片、音视频,如凤阳城市形象代言人丁宇演唱的《中国凤阳花鼓》、文化纪录片《花鼓纪》的片段等。

微博上对于凤阳民歌的呈现则非常丰富,有“中国凤阳”“市场星报”“安徽日报”“新浪文化”“CCTV音乐”等官方媒体,也有诸多自媒体账户发布,具体内容既有文字、图片,又有音视频,其中以视频传播为主; 既有文字娓娓道来凤阳民歌的由来及特点,又有生动形象的凤阳民歌代表作的不同版本演绎,有三大男高音等对经典凤阳民歌的演绎,有厦门六中合唱团等集体、个人的翻唱,也有二胡、钢琴等乐器表达。短视频平台抖音上以“凤阳民歌”为关键词搜索也会有诸多结果,多为各种版本的凤阳民歌演绎,有正规演出视频片段,也有自媒体个人的作品分享。

从数量上来看,微信公众号因其传播的局限性,总体数量有限;微博、抖音中关于凤阳民歌的内容明显增多,且内容呈现非常多元化。从传播效果而言,文字信息的阅读需要一定的门槛,而音视频的传播则近乎零门槛,因而微博、抖音上的内容传播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

(三)其他形式的凤阳民歌呈现

凤阳民歌早期主要通过民间艺人行乞卖艺流传,后随着社会发展,其传播开始结合当下的传播方式进行。新媒体时代,凤阳民歌的传播依旧如此。除了上述提及的专门从事信息传播的传统媒体、新媒体以及业已发达的自媒体,凤阳民歌还以别样的方式在进行特定形式的传播。笔者在梳理过程中发现,凤阳民歌的传播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书刊形式:自解放以来,凤阳县宣传文化部门曾数次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凤阳民歌流行地域,对民歌老艺人进行采访,搜集整理录音原生态民歌百余首,编印两册《凤阳民歌》集。[5]2012年3月,凤阳县抽调专人对重点代表性民歌进行发掘整理,收集与凤阳民歌密切相关的回忆性文章,同时采访国家级、省市级专家学者,录音录像近50个小时,整理相关资料30篇,并与2016年正式出版发行。书刊的出版让凤阳民歌的呈现更为系统化、专业化。

影视作品中的凤阳民歌:1935年,凤阳民歌《新凤阳歌》作为电影《大路》的插曲,传唱一时。这时的凤阳民歌还未脱离其音乐作品的表达形式,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影视作品的产生更加丰富和多元,凤阳民歌在不同的影视作品中也有了一定的展现空间。从国产电影《巨澜》《鼓乡春晓》《远去的鼓声》《雍正王朝》《大明风华》等,再到文化纪录片《安徽非遗——微萃六记》《花鼓纪》,都有涉及凤阳民歌的传承、演绎的片段,让凤阳民歌得到了更大范围的展示。

综艺活动中的凤阳民歌:凤阳民歌的传播常以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展开,随着社会发展,凤阳民歌有了更宽广的表演场景。从早期的“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赛”到现今的“首届皖东民歌大赛”,凤阳民歌成为了诸多特色地方表演的项目之一;从滁州春节联欢会到安徽春晚、湖南春晚,从CCTV3《回声嘹亮》《黄金100秒》、CCTV7《美丽中国乡村行》到江苏卫视的《歌声的翅膀》、东方卫视《妈妈咪呀》,凤阳民歌在多个平台以多种方式进行较为零星的传播。

音乐作品中的凤阳民歌: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记载,20世纪初,凤阳民歌是当时录制唱片的民间艺术之一,有10首之多,风靡一时。其中,以“金嗓子”周璇演唱的《凤阳花鼓》最为著名。发展至今,凤阳民歌在音乐领域的传播虽不是以唱片存在,但其经典曲目却被无数演艺人员翻唱、演绎。此间的传播,作品曲目相较单一,多为经典代表作,但版本较多,其对凤阳民歌的传播进行了“偶像”式的传播。其次,还有各种乐器的演奏,二胡、唢呐、钢琴等,为凤阳民歌经典曲目的传播提供了多元内容。

从凤阳民歌的媒介传播表现来看,新媒体对凤阳民歌的传播呈现更为多元化,传统媒体的关注层次较为概化,其他辅助形式的传播虽多元,但具有偶发性。

三、凤阳民歌的传播瓶颈

(一)缺乏系统的内容

凤阳民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构成、表达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而常规的传播形式基本都是随机的,并未成系统性展示。这样,一方面让民众对凤阳民歌难以形成系统感知,另一方面也让其他传播者无法进行多样的内容传播。此外,凤阳民歌虽诞生于寻常社会生活中,但时代变迁,其创作传承的氛围发生了较大改变,其新生作品有限。鉴于此,专业性的传播平台一方面可以系统呈现凤阳民歌的魅力;另一方面可以为其他传播者提供多样的传播内容,然现有的传播形式中,新闻报道、综艺、影视作品多为偶有提及凤阳民歌,而书刊等本身传播具有局限性,都不能系统呈现凤阳民歌的相关内容。

(二)传播数量少

早在明嘉靖万历年间周朝俊《红梅记》传奇中,就有对凤阳民歌的文字记录,其流传历程久远。然从凤阳当地、滁州市、安徽省主要媒体对凤阳民歌的报道来看,数量偏少,尤其在新媒体时代,更易被信息海洋中的其他内容掩盖。传统媒体的关注多以新闻为载体,提及或报道凤阳民歌,这样新闻由头有限,报道自然就少。另一方面,从其他艺术形式来看,即便书刊、影视、综艺等形态多样,但其传播也有局限性,与众多同类作品相比,小众化的凤阳民歌数量实为有限。而新媒体中虽传播内容较为多元,但其内容基本来源于上文所提及的几种传播方式,传播效果自然欠佳。

(三)传播内容层次浅

凤阳民歌的内涵丰富,其背后有社会历史的发展场景,有社会发展的政治表现,是多元艺术的衍生根本,然从现有的传播来看,传统媒体的传播更多停留在这一名词称呼上,亦或是简单辅以某个代表作品,缺乏对凤阳民歌的专有内容的传播。新媒体及其他的艺术形式下,凤阳民歌似乎只表现为《凤阳花鼓》《凤阳歌》《王三姐赶集》《鲜花调》等,虽传播形态多样,但内容“同质化”严重,除了《凤阳是个好地方》《凤阳歌》等代表作外,凤阳民歌还有很多反映社会生活各层面的内容,无论是早期的《计划生育就是好》还是现时期的《十九大精神放光芒》都是凤阳民歌的衍生作品。因而,将凤阳民歌的传播局限于单个名词亦或是某个代表作,其带来的更多的是凤阳民歌传播的“浅尝辄止”,有限的内容重复传播让“同质”更为明显。

(四)地方政府重视有限

凤阳民歌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其所处地凤阳则因小岗村及凤阳花鼓更出名,凤阳花鼓也先于凤阳民歌被收录于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地方文化传播过程中,凤阳花鼓被更多地提及和关注,虽凤阳县政府也通过出版《凤阳民歌》图书、举办民歌比赛、在文化馆中设立凤阳民歌馆等措施提升对凤阳民歌的传播,但其在塑造凤阳城市名片过程中,总以凤阳花鼓为主,导致外界对于凤阳民歌的认识更为模糊。再扩大至滁州市、安徽省皆如此,如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安徽彩车便有凤阳花鼓。虽然,早期的凤阳花鼓中说唱部分是凤阳民歌,但在后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凤阳花鼓更多以舞蹈形式出现,两者开始有更多的差异,这也是本文只以凤阳民歌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的主要原因。因而,凤阳花鼓的“绝对性”代表让凤阳民歌被关注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这也是凤阳民歌传播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四、新媒体语境下的凤阳民歌传播策略

凤阳民歌的发展有不可逾越的瓶颈,若要寻求有效传承和良性发展,必须重视现今的传播环境及问题,从多方面、多角度切入,找到相对较合理的解决路径,最终提高凤阳民歌的传播效果。

(一)搭建专业传播平台,传播系统内容

与其他民歌一样,凤阳民歌的传承中必须要正视创作力问题,创作力来自于灵动的人民。而凤阳民歌在传播中又显然缺乏暴露的机会,除了耳熟能详的几首代表性作品,其他的作品内容都鲜为人知,让很多人缺乏了解的机会自然就局限了其传承的生命力来源。基于此,让现有的凤阳民歌能够走向社会,到达民众中去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4月28日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如此庞大的传播群体若参与到凤阳民歌的传播中来,将会带来凤阳民歌新的春天。依托新媒体,建立凤阳民歌的传播矩阵,开通网站、微博、微信、抖音等专门账号,依托《凤阳民歌》书籍、录音文件、影视作品、综艺节目、文艺活动等表现形态,传播既有的凤阳民歌相关作品、内容,譬如凤阳民歌的曲调、词、传承人的现场表演等。由此,可以实现凤阳民歌较为集中、系统、多样地呈现。

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的 “去中心化”赋予更多普通人以传播者的身份。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中的自媒体账户可自主参与传播,通过转发、点赞、评论等方式助力深入传播。此举不仅解决了传播内容的质量问题,也改善了传播数量有限的问题,更让传播内容的层次多样化、深层化。让凤阳民歌有了更多的依附载体,而非简单的一句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民歌描述。通过专业、持续的输出凤阳民歌,构建稳定、系统的凤阳民歌传播系统,助力凤阳民歌的有效传播。

(二)平台联动,增加传播量

首先,如果说专业的传播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态,那么专业从事文化传播的平台以及传统媒体、新媒体平台的加入则会让凤阳民歌的传播具有更多机会、更有影响力。定位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庞大组群,凤阳民歌可以与“巫山民歌”等专业传播文化的平台合作,借力文化本身的圈层效应,达到针对性传播的目的。

其次,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衍生了自己的融媒体平台,微博、微信、抖音等都悉数搭建;专业平台提供专业内容,与中国凤阳微博、微信、APP等地方媒体联动,扩大传播的范围,并积极与全国定位的媒体建立联系。此外,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依据大数据可进行针对性的信息推送,此业务也可在凤阳民歌特定的传播阶段中开展。如相关组织部门开展民歌比赛时,针对所处地域的自媒体用户推送此类音视频内容,达到适时的传播。

由此,自媒体形式的自主传播加上专业平台、主流、职业媒体的传播,将会构建立体化的传播网络,从根本上提升传播的数量,助力凤阳民歌走向更广阔的人群中去。

(三)发挥传承人作用,丰富作品形态

凤阳民歌现有的传播多集中在几首代表性作品上,“同质化”明显。其凤阳民歌的多元化内容多为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影响力的音乐人、个人在对凤阳民歌进行阐释、演绎,从邓丽君到陈奕迅、从王莉到腾格尔、从厦门六中合唱团到凤阳民歌传承人穆青等都是如此。要想从根本上推进其传播内容的多元呈现,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多元内容专业提供者——凤阳民歌传承人的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载体进行传承,如果缺乏传承人,该遗产就会逐渐消失。[6]与包括欧家玲等在内的各级凤阳民歌传承人建立联系,获取凤阳民歌的传播素材,推进新作品的产生,丰富凤阳民歌的传播内容,契合大众的信息接收习惯,建立以音视频为主的作品形式,一定程度上可增加凤阳民歌被关注的程度。

凤阳民歌既有的民歌构成给其传承提供了一定基础,但其发展的活力、多元传播更应依附于现有社会的创作力。增加传播内容、数量、范围等会改善现有的传播效果,而重视凤阳民歌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作用,将会从根本上促进凤阳民歌传播的效果提升。

(四)地方政府重视,增加文化认同

凤阳花鼓、凤阳民歌同样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有着较深的渊源,“凤阳花鼓”中的“凤阳歌”,是凤阳民歌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地方政府在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统筹兼顾,虽然凤阳花鼓在后期的演变中逐渐以舞蹈为主,但从文化传承角度而言,若提倡将凤阳花鼓与凤阳民歌进行联合,将会促生新作品的面世。虽然地方政府在常规的发展策略中,注重提高文化软实力,但方向、力度等都可进一步调整。文化馆中的凤阳民歌馆可注重数字化形式的作品展示[7]、各项文艺活动应尽可能对民歌形式进行展示、在大力发展凤阳花鼓的同时积极融入凤阳民歌的元素、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注重针对性有的放矢地选择内容。如此,或许会带来凤阳民歌更多的展露机会,获得地方民众更多的文化认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绚丽的文化瑰宝,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必须重视对其的传承和保护。凤阳民歌在新媒体时代,传播依然有限,传播概化数量少,内容同质,层次浅,再加上地方政府的重视有限,其传承面临不可规避的瓶颈。要想提升凤阳民歌的传播效果,发挥其优秀文化的作用,必须要联合多方力量,解决凤阳民歌传播内容的质量、数量、形式等问题,通过搭建专业传播平台、联动传统媒体、联系凤阳民歌传承人等,在地方政府的重视下结合现有民歌构成,完成丰富传播内容、构建全面的传播渠道的传播诉求,最终实现凤阳民歌的有效传承。

猜你喜欢

凤阳民歌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见证改革开放成果,探究凤阳农业产业变化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旧凤阳花鼓
主要内容
穿花衣 唱民歌
凤阳乔涧子明代琉璃官窑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