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历史和价值:《帝国主义论》对“金融资本”的批判审视

2020-02-10张保和

关键词:金融资本帝国主义列宁

张保和

(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吉安343009)

《帝国主义论》(1916 年上半年完成,1917 年中出版)被看作是马克思《资本论》的续篇,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推向新阶段, 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理论的总结, 是对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深刻揭示,是马克思主义的继续和发展。 有的人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已经不能解释当前世界经济了,《资本论》的相关理论也已经过时了。 对此,习近平的答复是:“这个说法是武断的。远的不说,就从国际金融危机看,许多西方国家经济持续低迷、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加深,说明资本主义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但表现形式、存在特点有所不同。 ”[1](P14)当今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表现和特点究竟有何不同? 本文拟从列宁《帝国主义论》关于“金融资本”的文本进行解读, 把它的思想结合资本主义尤其是美国近100 年的发展历程进行阐释, 目的是希望从中找到分析当前资本主义的方法, 以便揭示造成世界经济不平衡的总根源。

一、文本:列宁《帝国主义论》“金融资本”的思想来源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使得资本主义的发展从一般资本统治过渡到金融资本统治时期, 即列宁所提出的资本主义的高级阶段——帝国主义阶段。为了论证一战期间各资本主义国家间的争夺,列宁搜集了大量的有关帝国主义的研究材料和书籍,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在综合吸收其他理论家关于帝国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体系,这从《帝国主义论》文中可以看出,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对古典帝国主义理论有吸收也有扬弃,有继承也有创新,有肯定也有批判。

“帝国主义” 概念并不是列宁最早提出的,但列宁批判地吸收了第二国际理论家的观点。 最早研究帝国主义的是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森。 他在其1902 年出版的《帝国主义》著作中试图系统地阐述自己关于帝国主义的观点, 他认为:“侵略性的帝国主义不但以培养互相角逐的帝国主义之间的仇恨来挫败走向国际主义的运动: 它侵犯弱小或低等种族的自由和生存, 促使这些种族的自觉性相应地大大提高。 充满着怨恨和自卫热情的国家主义, 不过比充满着贪婪的敌意和以牺牲他国来自行扩张的国家主义, 较少滥用其自然的特征而已。 ”[2](P7-8)而当垄断组织覆盖全世界或出现帝国的联合的时候,竞争就没有了,帝国主义政策也会消失。 列宁在《帝国主义论》序言中对霍布森的帝国主义理论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它是“论述帝国主义的一本主要英文著作”,“给了它应得的重视”。[3](P575)此外,霍布森也认为,帝国主义经济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寄生性。 “帝国主义在经济方面的整个斗争时趋向寄生性增长, 而从事于这种斗争的阶级需要把保护贸易作为最有用的工具。 ”[2](P86)霍布森从实证角度研究帝国主义, 他从经济学视角出发, 指出国内消费不足和储蓄过度则会导致帝国主义。

“金融资本”最早是由拉法格在其文章《美国托拉斯及其经济、 社会和政治意义》(1903 年发表)一文中提出的。 他认为,随着工业资本的急剧扩张,工业产业部门的资本日益集中,进而推动了银行资本的集中,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相互渗透、结合便形成了“金融资本”。 拉法格的观点得到鲁道夫·希法亭(Rudolf Hilferding)的认同,希法亭从金融资本的视角对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进行系统研究,他是用“金融资本”理论进行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 1910 年,德国经济学家希法亭在《金融资本》一书中,也对帝国主义进行了自己独特的阐述,他集中阐述了金融资本的形成,认为“金融资本需要一个足够强大的国家以便能够推行扩张政策的并吞并新殖民地。 ”[4](P385)希法亭认为, 金融资本的对外扩张必然导致帝国主义的殖民政策。 书中,他对一战前的世界经济,特别是对德国的工业出现的托拉斯、 银行与垄断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 通过研究,他提出,随着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资本不属于这样的工业家,工业家只有把工业资本以及非生产阶级的储蓄都提供给了产业资本家支配,对于工业家来说,银行代表这种资本的所有者, 工业家只有通过银行才能取得对资本的支配权, 而银行为了得到更多的利润,银行资本不断渗透到工业领域。 因此,银行愈来愈变成工业资本家,通过这种相互结合、渗透的方式实际上变成了工业资本的银行资本, 即货币资本,希法亭称之为“金融资本”。 “金融资本就是由银行支配而由工业家运用的资本。”对于这样的定义,列宁并不完全认同,但部分肯定了希法亭等理论家的观点。列宁说:“这个定义不完全的地方,就在于它没有指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即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了会导致而且已经导致垄断的高度。 ”但对希法亭关于“金融资本”的形成、作用的提法,列宁部分认同。这从《帝国主义论》中可以得到佐证,列宁说:“在希法亭的整个叙述中,尤其是在我摘引这个定义的这一章的前两章里, 着重指出了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作用。”“帝国主义,或者说金融资本的统治, 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这时候,这种分离达到了极大的程度。金融资本对其他一切形式的资本的优势, 意味着食利者和金融寡头占统治地位, 意味着少数拥有金融 ‘实力’ 的国家处于和其余一切国家不同的特殊地位。 ”[3](P624)在列宁看来,希法亭是站住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 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垄断和帝国主义,“无产阶级对金融资本的经济政策, 对帝国主义的回答,不可能是自由贸易,而只能是社会主义。 ”[4](P426)这显然是可取的。

继霍布森和希法亭之后, 卢森堡则是从社会资本进行扩大再生产的条件来论述帝国主义的产生。 她认为,在进行扩大再生产时,因为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激烈竞争, 才使得它们实行了不同于自由贸易政策的帝国主义政策。卢森堡在其《资本积累论》 一书中提出:“帝国主义是一个政治代名词, 用来表达在争夺尚未被侵占的非资本主义环境的竞争中所进行的资本积累的。 ”[5](P259)“它的主要方法是殖民政策,国际借款制度,势力范围政策和战争。 在这里是完全赤裸裸的暴露出公开的暴力、欺诈、压迫和掠夺。 ”在她看来,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以“非资本主义”的存在为前提的,也就是,资本主义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 资本主义会总有那一天,它自动崩溃,但是这个过程是缓慢的。为此,她也呼吁无产阶级:“在正式到达这个资本自己创造的经济绝境之前, 国际工人阶级起来反抗资本的统治已成为一件必要的事情了。 ”[5](P376)她甚至提出了帝国主义是“资本的世界竞争阶段”和“最后阶段”的理论。[5](P334)难能可贵的是,卢森堡在后来的《资本积累——一个反批判》(1915 年,写于狱中,被看作《资本积累论》的续篇)中,在回应对布哈林的批判时,指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未来。 她认为,对资本主义的扩张,已经逐步把世界经济联系在一起了,“从而为社会主义奠定了历史基础。 ”[6](P156-157)在继承和批判的基础上, 列宁则从金融资本对帝国主义产生的作用, 以及帝国主义的实质和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深刻的研究。 从《帝国主义论》的章目也可以看出,著作的前三章《生产集中和垄断》《银行和银行的新作用》 和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列宁首先是从资本主义的生产集中来阐述的, 主要是从金融资本的形成发展及其在国内的垄断的角度来论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 列宁认为, 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以后,“金融资本” 起到了重要作用:“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 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 ”[3](P651)在分析到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生与实质时,列宁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从交战的彼此来说,都是属于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即属于强盗般的侵略、掠夺战争,战争目的是为了重新瓜分势力范围、 瓜分世界, 重新瓜分世界的殖民地、瓜分金融资本的“势力范围”等。 在这过程中,金融资本起到了重要作用。 根据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特征, 列宁认为,“垄断是从殖民政策生长起来的”,“极少数最富强的国家剥削愈来愈多的弱小国家”。而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确保自己有一个稳定的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必然要进行势力范围的争夺, 这种争夺的最终结果就会引起国家之间的矛盾和战争。所以,战争无非是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金融资本逐利的空间而进行的武力较量。金融资本的对外扩张和侵略,激化和加剧了帝国主义与落后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阶级、民族各方面的矛盾。 帝国主义通过战争转嫁矛盾和危机的方式, 只是延缓资本主义总危机的手段而已。

时代在发展, 资本主义也在根据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调整自身的政策。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运用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时, 我们不能以现在的事实来套用列宁的个别言语,否则就是断章取义;同样,离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解释当前资本主义,也就走上了歪路了。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个别言语虽然不能完全解释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 帝国主义并没有出现列宁所预言的那样:腐朽、垂死和崩溃。 资本主义依然还有很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能根据生产力的发展而适时调整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 这并不能说明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过时了。 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寄生性思想, 也就是资本主义的发展要依附和掠夺其他国家的思想,特别是他关于“金融资本导致对世界的直接的瓜分” 的思想对现今资本主义依然有很强的解释力。

二、历史:列宁《帝国主义论》“金融资本导致对世界的直接的瓜分”的思想阐释

形成于上世纪初的列宁帝国主义理论, 对过去100 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尽管如列宁所揭示的那样, 资本主义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从经济上,帝国主义对世界市场的瓜分已经完毕,从政治上,帝国主义对殖民地领土的瓜分也已完毕。然而,为了可以重新瓜分更多世界市场的份额和攫取更多殖民地领土,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必然会用战争的方式来较量。一战、二战就是很好的说明,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长期的较量, 到上世纪90 年代初,伴随着苏联的瓦解,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似乎被人渐渐遗忘。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的十年间,世界许多马克思主义者, 甚至西方学者都在重温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尽管现今的资本主义和上世纪初的资本主义相去甚远, 资本主义最近几十年的发展出现了很多和以往不一样的变化, 这些发展变化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也适时根据自身的制度作出了调整。 变化的只是表象, 改变的只是方式方法, 其实质依然没有变化, 最终体现的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的落后国家的侵略和掠夺,也就是列宁所讲的“金融资本导致对世界的直接的瓜分”。 一战后,美国是世界经济政治格局规矩的制定者,也是破坏者,其中的变化始终是为美国的金融资本寻找对外扩张的出路。

19 世纪下半叶至20 世纪初, 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伴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美德等国继英国之后迅速发展起来, 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大增,美国逐步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成为世界的霸主。美国逐步改变19 世纪前资本主义主要通过武力殖民入侵的方式对弱小落后国家的掠夺, 代之以金融资本的方式, 主要是确立以美元为世界通用结算货币来控制其他国家, 达到金融入侵和掠夺的目的,从而实现对世界的瓜分。

为了巩固美国在经济和政治上的霸主地位,1922 年,美国国会通过《福尼特-迈坎伯关税法》(Fordney–McCumberTariff Act), 税法的通过,既保护了国内的产业,提振了经济,也转嫁了国内的经济危机,使得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大量资本涌入美国。美国对其他国家实施的是贸易保护性政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由于一战使得英国的物质、人员蒙受重大损失,经济出现严重衰退,老牌日不落帝国开始走向衰败,欧洲其他国家,如战败的德国,由于背负沉重的债务和赔款,加之国内恶性通货膨胀,失业高居不下,在战后出现短暂的繁荣后经济实力同样不断下滑。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美国为国内过剩的金融资本寻找出路的过程。

一战后各国经济的复苏,国家之间的竞争,各国相对优势的产业出现不平衡, 导致国家间的矛盾升级。特别是美国,战争时期有比较优势的主要农产品出口不利,价格下滑。为了刺激欧洲国家购买农产品的能力, 美国政府鼓励银行采取了发放低利率贷款。 这样的信贷扩张最终导致大量金融资本流入美国,短期是刺激了经济,扩大了出口,但带来的后果是风险的积聚,泡沫的堆积。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总的来说,依然是美国的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造成的, 这种过剩当然是相对于老百姓的购买力而言的,是相对的过剩,而不是绝对的过剩。从本质上来说,金融资本在追逐高额利润的同时,也在积聚高额的风险,而高风险的资产价格破灭之时,也就是金融危机发生之时。国家间的竞争导致全球经济进一步恶化, 最终导致1929 年美国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爆发。

1929 年美国股市泡沫破灭,首先受到影响的是银行业, 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恐慌的扩散、延续, 不可避免会波及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最终影响到全球实体经济, 拖累世界经济陷入长期的衰退, 世界经济乃至政治也因此陷入长期的动荡不安。

为了缓和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影响,为了保护美国的产业工人,保护美国的就业。1929年, 美国国会通过了之前100 年来美国最高关税法——《斯姆特-霍利关税法》(Smoot–Hawley Tariff Act),该关税法尽管遭到国内许多经济学家的联名抵制和欧洲国家的强烈抗议, 但是最终还是经美国总统胡佛签字并于1930 年6 月17 日正式实施。 美国的单边做法,对欧洲国家,对整个世界都是巨大的伤害, 因为美国的做法是对正常世界贸易国家关系的破坏, 是对经济发展规律的破坏。 对此,欧洲各国纷纷掀起反击的浪潮。

1931 年11 月20 日,英国颁布了《非常进口税法》(Abnormal Importation Act) 进行了回击,法德等国也加入到了抗击的队伍。 原本一战后多国重新建立的金本位制度受到了挑战。 1931 年,随着奥地利信贷银行宣布破产, 恐慌和挤兑风潮持续,导致英国、瑞典、巴西等国纷纷放弃金本位。1933 年,美国也宣布退出金本位。 随着英美等国退出金本位,国际货币金融基本陷于瘫痪状态,到1936 年,国际协商失败,金本位彻底崩溃。 各国自据优势,竞相优先贬值本国货币,这样可以达到扩大出口,刺激经济的目的。持续的经济萧条刺激了德国和日本国内的独裁主义和军国主义, 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种子。金属货币时期,资本主义国家政治、 经济的矛盾和不平衡达到一定程度和阶段以后, 因为国内的矛盾和问题靠自己本身解决不了, 于是寄希望于发动战争来转移矛盾和转嫁危机。这样,军事上的强国通过战争的手段入侵他国, 通过战争发财, 达到掠夺殖民地的目的。1933 年,德国希特勒所在纳粹党上台执政就是很好的说明。

二战后期,国际社会吸取一战后的经验教训,战后秩序重新制定。参加筹建联合国的44 国政府代表受邀, 会议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 美英等国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各自提出和设计了国际货币体系。 但由于美国实际上的盟主地位,最终确立了强化美元地位的提议,逐步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 布雷顿森林会议促进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布雷顿森林会议实质上是英美两国的较量,是美国霸主确立,英帝国的终结。 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终也沦落为受美国控制、通过经济金融侵略的手段来控制其他弱小国家的工具, 因为美国只要控制了美元也就控制了其他国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 尤其是战后德国、 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世界经济进入相对较为稳定的发展时期。 60年代后期,美元危机频繁爆发。 1968 年3 月后的美国黄金大量流出, 美国没有了维持黄金官价的能力。1971 年7 月,美元爆发第七次危机,加上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不可调和的矛盾性, 致使布雷顿森体体系维持到1971 年,最后不得不被尼克松政府宣告结束。

布雷顿森林体系垮台之后,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美元作为世界多国通用的强势货币,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如世界石油的结算,是以美元为结算货币,美国人可以通过印制美元、 操控汇率的方式来掠夺世界其他弱小国家的财富,而战争、政治也成为为经济服务的手段, 美国搞垮苏联和中东一些国家就是很好的例子。从70 年代初到90 年代初的整整20 年中东历史上发生了三次石油危机。 局部性的战争必将导致石油价格的大幅波动, 而对严重依赖石油资源的国家如日本、英法欧洲等国是不利的。因为石油价格的增长,会造成很多物价上涨,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利润下降,对整个国家经济增长不利,百姓就业深受拖累。 如果油价过低, 对经济结构单一、严重依赖石油出口国家同样也是不利的。1991年,苏联瓦解,就和美国使用的经济手段有很大关系。 当然,苏联瓦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油价低廉到苏联无法靠石油来支撑国民经济, 这对政府是相当不利的。老百姓日子过得很苦,并且会不断找执政党的麻烦,找政府的毛病,希望政府加快改革。 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抓住这些政府改革的不成功,并且不断夸大和放大,这样,执政党就很有压力,为了缓和国际国内的矛盾,被动改革,一方面要讨好西方国家,在外交上进行让步;另一方面要安抚国内百姓,改革国内各种机制、体制。 各种机制、体制的改革,如果没有充分的酝酿和顶层设计并试点的话,过于激进,则容易出乱子,容易出现社会的不稳定。 而这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所希望看到的。 就是用这样的办法, 美国人把苏联搞跨了。苏联瓦解以后,美国成了世界上的唯一超级大国,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强,世上再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和美国相抗衡。

如今,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但世界依然不太平,局部战争仍然存在,对和平的威胁依然存在,这个威胁主要来自美国的霸权。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总根源就在于美国的霸权。 上世纪初, 列宁对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揭示, 虽然并没有明确大国战争必然发生,但却指出了世界的和平必将遭到破坏。对于想要挑战美元而使用其他货币结算的中东国家,不管是伊拉克还是伊朗, 都将被当作刺头被美国碾压。 这从近20 年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布局可以看出,9.11 事件以后,美国先拿下阿富汗,继而推翻萨达姆政权和利比亚卡扎菲政权。如今,美国想要继续推翻叙利亚当权政府,甚至搞跨伊朗,因为这些政权的当政者几乎都不跟随美国, 并且和美国对抗。 美国的大中东计划借这些国家的“人权”问题,干涉他国内政,其背后有着真实的目的——控制中东。 因为控制了中东,也就控制了世界,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为美国金融资本开路扫清障碍。

通过上述梳理和分析,从过去的100 年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 资本主义全球化是美国主导的。 由于自然科学尤其是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还有很大的潜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当的调整, 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这些足以说明资本主义还有一定的生命力。但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固有的矛盾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它的发展趋势是必然的,也就是必然为社会主义最终所取代。

三、价值:列宁《帝国主义论》“金融资本”理论的当代性问题

2008 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像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资本论》一样,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这足以说明: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论断依然闪耀着光辉, 更重要的是它能照耀着人们前行的路, 对分析研究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那么,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对分析和研究资本主义,尤其是超级大国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价值究竟何在?

第一,创造性吸收其他理论家的观点,从整体视角对资本主义进行独特的理论研究, 为研究和解读十月革命以来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提供了很好的理论范式。

19 世纪70 年代, 人类历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第一次真正地形成了世界市场”。[7](P554)这是资本主义由自由向垄断转向的阶段, 也就是马克思所认为的世界一体的阶段。从这个角度,列宁搜集大量资料, 积极参与并研究帝国主义理论相关问题。 从理论的原创性来讲,虽然列宁关于“帝国主义”和“金融资本”的许多思想是来源于第二国际理论家的观点,但他不仅仅是吸收和继承,也有自己独创性的主张, 比如列宁对帝国主义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 特别是他关于帝国主义五个方面的特征的概括性描述。特伦斯·麦克多诺对列宁的创新性贡献这样评价道:“关于帝国主义, 列宁提出了五个基本特征, 强调了资本主义由前一阶段向新的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量变性质, 这是列宁的独到贡献。 ”[8]此外,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实质、历史地位以及定义的概括等方面,都是独一无二的。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特征的概括是对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概括,是符合当时历史事实的。我们应将列宁对帝国主义的概括置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去理解,而不能简单地生搬硬套。

列宁对帝国主义的批判是建立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基础上的。 列宁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失衡的总根源进行总结, 为的是构建批判资本主义的社会理论, 并为新的社会文明形态进行理论上的准备。他指出,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必然导致帝国主义之间的冲突与战争。 在资本主义体系中, 经济与政治时常处于动荡之中,革命与战争交织在一起,俄共(布)在帝国主义链条薄弱的环节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成功地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俄苏维埃政权, 人类历史进入社会主义革命新时代。 列宁的研究有力地证明了十月革命以来, 特别是前述两次世界大战以来人类的发展历史, 为解读战后东西方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战争”提供了很好的理论范式。

第二, 以研究资本主义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来寻找资本主义的出路, 为当前认识与研究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产生、 发展和本质提供了批判的理论武器。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 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历史中, 经济危机是伴随成长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如果说信用制度表现为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的主要杠杆,那只是因为按性质来说可以伸缩的再生产过程,在这里被强化到了极限。它所以会被强化,是因为很大一部分社会资本为社会资本的非所有者所使用,这种人办起事来和那种亲自执行职能、小心谨慎地权衡其私人资本的界限的所有者完全不同。这不过表明: 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对立性质基础上的资本增殖, 只容许现实的自由的发展达到一定的限度,因而,它事实上为生产造成了一种内在的但不断被信用制度打破的束缚和限制。因此,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 使这二者作为新生产形式的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的高度, 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使命。 同时,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 ”[9](P52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它们的矛盾达到难以调和的地步, 就会以危机的形式来强制地解决,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危机的爆发,信用和货币只是其中的环节。金融危机的爆发可以独立的形式存在, 但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可以演变为全面的经济危机, 它只是经济危机的具体表现和最初形态而已。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地存在。

列宁以深邃的眼光和独特的视角始终围绕“金融资本”、“金融寡头” 这些国际现象对经济危机进行研究,《帝国主义论》 的一个主线就是紧扣资本主义世界持续不断爆发的经济危机。 他始终是以寻求摆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答案为目的进行探讨。以经济危机产生的内在原因、过程和本质为逻辑,对资本主义进行深刻批判,目的即是在批判中寻找实现新社会的路径。他看到了“金融资本的输出,既控制着工业经济又控制着国内政治;资本输出既促进了输入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又加强了剥削和压迫等。”过去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主要表现为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现今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主要表现为金融衍生品发行过度的危机。有些人可能认为, 金融危机是新自由主义的必然结果。 这不无道理。 对于危机的产生,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 年年会和访问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时的演讲中讲到,“国际金融危机也不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而是金融资本过度逐利、 金融监管严重缺失的结果。 ”[10](P477)如,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7 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其破坏力和杀伤力程度远比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危害更甚。危机的产生,有决策者的贪婪,他们负有主要责任,特别是西方华尔街的资本家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经济利润,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所以,有效的监管和限制是必要的政策。但要从根源上讨论这些危机的产生,还是要回到马克思的《资本论》,回到列宁的《帝国主义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是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列宁《帝国主义论》 为我们研究资本主义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的指导。 100 年后的今天,列宁《帝国主义论》 依然是我们研究世界资本市场和世界性金融危机等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 是认识和批判现代帝国主义的重要理论武器。

第三, 从世界历史体系的高度来研究资本主义,以垄断为切入点,以瓜分论为实质,以寄生性为特点, 为审视和研究当前世界资本主义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野。

列宁《帝国主义论》最后几个部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对帝国主义的批评》《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主要是从整体上说明了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在总结前面六大部分的基础上, 高度概括了资本主义发展新变化的五个特征: 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造成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成为金融资本,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和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正是通过对帝国主义新变化特征的分析,列宁给帝国主义下了科学的定义,并得出结论说:“帝国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 或者更确切些说,是垂死的资本主义”。[3](P686)这种过渡性和垂死性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列宁后来以当初写作时没有用过的语言明确宣布:“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3](582)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马克思《资本论》对资本主义分析的基础上,对帝国主义本质特征和基本矛盾进行了深刻分析, 揭示了帝国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性。

虽然当今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和100 年前表现出许多的不一样,但垄断金融资本竭尽输出,为的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和列宁时期资本主义对世界领土尤其是殖民地的瓜分不同的是, 现在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落后国家的瓜分更多的是通过金融的手段来实现。 资本主义国家对落后发展中国家的控制,这种寄生性依然存在,以至于俄罗斯总理普京先前多次以全球经济“寄生虫” 来描述美国。 2011 年10 月13 日,普京在中国接受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联合采访时说: 美国不是世界经济的“寄生虫”,而是美元垄断地位的“寄生虫”。[11]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其腐朽性、寄生性更加突出, 垄断资本主义已经发展成为金融垄断霸权和金融诈骗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依然是主角,改变了过去通过武力的殖民入侵, 现今主要是通过政治与经济相互结合的方式对全世界进行投机盘剥。美国代表的西方国家主要通过华尔街、 伦敦等少数投资银行家来操纵金融资本, 实现对普通劳动者的盘剥和控制。 西方的金融资本和金融政治高度合一,在美国,集中表现为美元霸权,美国就是利用美元作为世界结算货币的特殊地位控制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实现瓜分的真实目的。 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转移传统落后产业, 通过资本输出来输出资本主义的矛盾, 通过发行货币, 发债借贷消费, 产生了大量的寄生人口, 这也是新的侵害掠夺落后发展中国家的形式。 2008年以来的西方国家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已经过去,暂时缓解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但“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指导我们审视和研究当前资本主义的前途命运时, 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最终要达到的最美好、最进步、最合理的社会形态的观点依然具有真理性意义。

猜你喜欢

金融资本帝国主义列宁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暂行规定的通知
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指导意见公布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安徽:打造创新全生命周期的金融资本支撑体系
帝国主义教唆国民党军发动第四次“围剿”
准备与日本帝国主义直接作战
金融资本挑战产业资本时代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列宁的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