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发展道路的生成逻辑
——兼论“美丽中国”目标
2020-02-10李雅兴
李雅兴,闵 雪
(湘潭大学1、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2、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411105)
中国绿色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P12-1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注入“绿色”因子,其中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部分就是可持续发展,融汇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在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前提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显然,“美丽” 已成为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之一, 这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绿色发展”方向,丰富了道路的科学内涵。 党中央把“美丽中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是缘于历史与文化、理论与实践、价值与目标、责任与担当等多重逻辑思考,本文就此进行探讨,以就教于行家。
一、 历史与文化逻辑:“绿色发展理念”来源于中华文明“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 ”[2]中华民族具有5000 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拥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天人合一”思想十分丰富,其发展源远流长,从未间断。在诸多探寻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家中, 以儒道和宋代理学家对自然与人的生生和谐关系探索最具代表性, 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态环境意识的精髓。 “美丽中国”作为现代生态环保理念, 来源于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
(一)对儒道“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继承和发展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曰:“子钓而不纲, 弋不射宿。 ”[3](P46)意思是用鱼钩钓鱼,但不要用网将鱼一网打尽;射鸟不射归巢之鸟,不出其不意地射杀它们。这一方面体现了孔子的仁爱之心,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 给自然以发展空间,尊重生命个体,是最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表达。 而深层次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主要体现在儒家“生生不己”以及“参赞化育”两个核心理念中。 《论语·阳货》云:“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3](P125)孔子借用四季的自然更替有其内在规律来解答学生的疑惑, 从侧面反映出其承认规律的客观存在, 且这种客观存在的规律不为人的意志所掌控,“生生不已”。而“参赞化育”则更着重强调人与自然之间如何构建和谐关系。 这里以《中庸》思想最具有代表性,认为中是“天下之大本”,中和方能“天地位焉,万物育焉”[4](P1),人和万物只有达到“中和”之佳境,自然才能按照规律变化、发展、生长。 这其中孕育着生态智慧,提示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在本源上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谐共生的良性发展状态。
道家学派中,老子最早表达出“天人合一”的思想。 他在《道德经》中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5](P45),揭示出天地万物都按一定的自然法则发展变化, 与儒家思想一道构成重视客观规律绿色生态观的雏形。 对于过分放纵物质欲望的行为,老子提出了“知足”“知止”的警示。他说,“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5](P84),成为后人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如何“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是放纵欲望,还是有节制,有克制,有方法地进行? “知足”“知止”便是恰到好处之诠释。 庄子在《齐物论》中也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6](P19)。也就是说,人与自然是合而为一的,这种合而为一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据上,儒道“天人合一”思想在承认规律的客观存在以及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作出了精辟阐释,启迪后人先要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而后克制己欲,合理利用资源。 这些重要论述及其衍生的生态伦理思想,成为“绿色发展理念”中“人与自然和谐”要素的重要思想来源。
(二)对宋明理学中“和谐共生”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我国古代诸子百家都有类似“天人合一”的思想,尽管每个派别对这一思想的自我理解与表达略有不同, 但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诠释, 或者在对生态文明方面的理解是基本一致的,那就是人与天合,人的活动要与自然规律相符合、相融合,从而达到合一的境界。 而在儒释道三者交织融汇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宋明理学,对自然之规律也有相应论述。 北宋理学大家程颢、 程颐认为,“天地之间, 非独人为至灵, 自家心便是草木鸟兽之心也, 但人受天地之中以生尔。 ”[7](P4)即并非仅人有灵性, 草木鸟兽也有灵性,人与其他的客观事物处在一个系统之中,与万物共生死。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较早提出“天人合一”思想的张载在其《西铭篇》中也有类似表达,“民吾同胞,物吾与焉。 ”[8](P411)意指万物与我都是同类,“要像对自己同伴朋友一样仁爱自然万物”。[9](P342)明代大儒王阳明也认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10](P25),也就是说“仁者”是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和自然是共生的。 此后,宋明理学大家又在继承与发扬儒家思想“仁”的基础上,升华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的命题”[9](P347)。 从“一体”到“同体” 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得出人与自然同源,天、地、自然是人存在的前提这一结论。
不论是儒道天人合一、 尊重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还是宋明理学中的“和谐共生”,本质上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总结,代表的是对中华哲学思想的传承, 彰显了生态价值的一脉传承, 是十八大以来绿色发展理念在传统文化意义上的根源和思想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1](P23)。 这一论断是我们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科学指南,蕴含着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深刻哲理, 是对宋代理学文化中“和谐共生”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二、理论与实践逻辑:建设“美丽中国”证明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传承者和创新者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先进分子通过比较、鉴别,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从而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 先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90 多年的历史和实践证明,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是真理;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奉者、传承者和坚定实践者、创新者。
(一)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 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 马克思早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就从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探寻出了一条规律,那就是“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2](P209), 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12](P161)。 这里的“靠”已不仅仅停留于“依靠”表层,而是指导人们要尊重规律、 利用规律, 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才能得以生存、 生活的深层意蕴表达。 恩格斯在他的《自然辩证法》 中也有相关表述:“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个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13](P998)在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的基础上, 中国共产党人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了本土化的诠释, 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到对待自然的态度是尊重、 顺应与保护, 再到破坏自然最终会伤害人类自身等,无不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承与发扬。 其中,“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11](P49)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是双向互动的有机体”思想的继承与创新;“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11](P49)与恩格斯的“自然界会对人类报复”的思想一脉相承。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忠实信仰者和传承者,将理论与时代高度结合,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形成了内容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为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增添了极为重要的内容。
(二)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懈探索
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态的诉求,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不懈探索。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提出“要使我们祖国的河山全部绿化起来,要达到园林化,到处都很美丽,自然面貌要改变过来。 ”[14](P51)面对当时我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率较低的状况,毛泽东还提出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后来资源节约型社会阐释的雏形。这些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制定了具体的环境保护方案, 在强调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并通过规范立法来保障生态环境建设, 把环境保护确立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强化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意识,规范了相关法律法规,并在科学技术与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了新的发展。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明晰了“生态文明”理论的内涵和目标,把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作为当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并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新时代的历史定位和我国生态现状,提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 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 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自然上走弯路”[15](P396)的理念;作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三期叠加”的重大战略判断;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把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到关系民生的政治高度; 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六项原则”“五大任务”“五个体系”;划定了实施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思想宝库,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
三、价值与目标逻辑:“绿色发展理念”体现中国共产党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并明确指出,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真正的民生。 山青青、水盈盈, 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 也是一种发展境界,“绿、秀、美”已成为当下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共同向往。 因此,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把优美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目标, 让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上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生态环境恶化激发了人民对美好生态的向往
自然界是先于人类而客观存在的, 两者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需要我们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民生活联系起来。 马克思曾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指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 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 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 ”[16](P122)从这一点看,自然界作为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客观存在,在本质上是人在社会中得以生存的基础, 同时也决定了人生存的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数量与速度时, 忽视了质量与效率, 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2012 年, 我国曾出现 “耕地逼近18 亿亩红线,粮食播种面积缺口达20%”[17]的情况,直接危及到我国的粮食安全, 威胁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不仅如此, 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恶臭气味等主要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持续增加。 据国家环境部印发的《2017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7 年, 全国338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239 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70.7%[18](P7);而直接反映居民饮水安全的地下水监测结果也不容乐观,其中“水质为优良级、良好级、较好级、较差级和极差级的监测点分别占8.8%、23.1%、1.5%、51.8%和14.8%。[18](P28)最新县域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中, 生态环境质量为 “优”“良”“一般”“较差”和“差”的县域分别有534 个、924 个、 766 个、 341 个和26 个。[18](P37)“优”和“良”的县域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42.0%。 从全国形势来看, 目前我国近3/4 城市的空气质量水平还较差;地下水的水质一半以上不达标;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近一半是一般以下水平。 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存和健康。喝到更清洁的水,呼吸更清新的空气……蓝天碧水、 鸟语花香已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政党, 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绿色发展理念” 应运而生。
(二)良好生态环境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经历了从“要独立”到“盼温饱”,再到“求生态”的历史过程。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我国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大大改善,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数据显示,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 年的156 美元左右增长到2017 年的超过8600 美元, 已经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 年的171 元到2017 年的25947 元, 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2.8 倍[19];居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7%[20],高出世界平均水平近10 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 2017 年, 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16 年的76.5 岁提高到76.7 岁[21],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党中央作出了“我国的主要矛盾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间的矛盾转变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这是依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科学判断。
美好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的稳定与“绿色”的环境。在国际社会共谱“和平”主旋律的大背景下,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焦点。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民服务摆在首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 喝上干净的水、 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应”[22](P210)。 这就是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着力点, 也体现了良好生态环境就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23](P8)。 从十八大“美丽中国”构想的提出,到十九大“美丽中国”时间表和路线图的出炉,党和人民正在同画“生态圆,环保心”。中国共产党人正在以实际行动为中国人民, 为世界人民勾画一幅天蓝、水绿、气清的美好画卷。
四、责任与担当逻辑:建设“美丽中国”彰显中国为建设“美丽世界”贡献的智慧与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11](P57-P58)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应该对人类有较大贡献;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国和能源进出口国, 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中国理应为建设“美丽世界”贡献智慧与力量。 “美丽中国”是“美丽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美丽中国”的提出与推进,引起了世界关注,也必将为“美丽世界”的建设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一)建设“美丽中国”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
当今世界,无论人们身在何处、信仰如何、是否愿意,事实上已处于一个命运共同体中。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建设“美丽中国”正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意义上的现实诠释。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倡导“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11](P59)。
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 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构成了一个共同体, 这个共同体内部万物在运动、发展,只有当人与世间万物协调运转,达到一种平衡,才能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问题是最典型的世界性问题。 作为唯一有人类存在的星球, 地球是全体地球村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公有地。 空气、水每天都在进行跨国界流动,沙尘暴和固废污染都具有极强的扩散性和一定的流动性, 保护我们共有的地球家园需要全体地球公民共同参与。 这其中就内在包含了要遵守国际公约,履行国际义务,维护公共生态环境安全等。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牵一发则动全身,某一个局部性、 区域性的生态问题都有可能逐渐波及到整个世界,成为全球性的生态灾难。生态系统里的每个部分都处在一条丰富的生物链中, 当生物链中的某一部分一旦受到破坏, 就会影响到整个生物链,即打破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最终会危及人类的正常活动。目前,世界性的生态问题日益严峻, 要求全世界人民站在全人类高度来共同应对和解决。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 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22](P540)当前全球面临的生态问题, 甚至生态危机不是短期内形成的,也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更不是哪一个国家单边努力能化解的, 需要世界各国深化生态合作共治。中国是世界公认的大国之一,作为负责任大国, 中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和推动者,建设“美丽中国”是为建构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现实的样板,贡献了中国力量。
(二)“美丽中国”建设创造的“中国奇迹”为世界递交“中国方案”
长期以来,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大国,一直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了世界生态文明的发展,为全人类的生态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以最严的制度和最严的法治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递交“中国方案”。一方面,中国在节能减排上发挥了历史性作用。 在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之时,中国勇于作出郑重承诺,为其他高排放、重污染国家作典型示范。另一方面,中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援助, 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阶段性成果。 比如中国帮助肯尼亚建设了第一条全中国标准铁路——蒙内铁路 (蒙巴萨-内罗毕标轨铁路)。 该铁路在建筑过程中还把“生态环保”理念纳入考核范围,为野生动物专设“绿色”通道。 这六个通道,净高达6.5 米,体型高大的野生动物穿过可以不低头、不弯腰,谱绘出一幅美妙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 为世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成功的“范本”。 作为中国治沙史上的里程碑,塞罕坝林场建设创造了人类治沙的“绿色奇迹”。塞罕坝在历史上由于清朝末期的围场开围放垦,几十万亩的原始森林被毁,成了风沙肆虐的荒原沙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国土绿化。 经过55 年建设,经过几代治沙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在我国北方建起一道神奇的阻沙、防风、涵水“塞罕坝”,创造了生态环境建设史上世界奇迹。
中国对世界生态环境建设的经验, 得到了联合国的高度重视和推广。 2016 年5 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原则、基本理念和政策举措,特别是将生态文明融入到国家发展规划的做法和经验。2017 年9 月,联合国环境署又发布了《中国库布其生态财富评估报告》,报告显示,库布其沙漠共计绿化沙漠969 万亩,创造生态财富5000 多亿元人民币。 伊利集团董事长“绿色首富”王文彪强调:“这份生态财富的创造,归功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也是这个理念造福中国、影响世界的鲜明例证。”[24]库布其成为全球首个被联合国和国际社会认可的沙漠治理中国方案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案例。 中国也因此获得了国际上一系列的“绿色大奖”:2017 年,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上, 中国获得“未来政策奖”;在《蒙特利尔议定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环境保护部被授予“保护臭氧层政策和实施领导奖”;在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 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等等。“美丽中国”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为世界各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为全球生态安全贡献了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