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反贫困理论对解决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启示
2020-02-09张映芹李晓路
张映芹 李晓路
摘要:我国是一个经济大国,但农村贫困问题依然突出。解决贫困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研究发现当前我国的农村贫困存在连片贫困、西部集中化的特征。我国农村贫困的根源是自然资源禀赋缺陷、农村经济发展落后、财政对农村经济建设及公共事业投入不足、农村文化落后和文化贫困、农村弱势群体交换权利与社会权利贫困。马克思的社会帮扶贫困解决论、社会地位贫困影响论等反贫困理论对指导我国制定反贫困政策具有重要启示:(1)政府应着力帮助我国农村摆脱贫困;(2)政府要赋予西部农村居民更多的社会权利和发展权利。
关键词:马克思反贫困理论 农村贫困 致贫原因 社会权利 政策建议
*【基金项目】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马克思制度正义思想及其对当前社会公正建设的价值研究(12XKS020);②陕西省教育厅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马克思经济正义思想及其对收入分配的启示(15JZ026)。
一、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
(一)马克思的社会帮扶贫困解决论
马克思认为,人的贫困具有社会的意义,贫困的解决需要社会帮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到“不仅人的富有,而且人的贫困,——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同样具有人的因而是社会的意义。贫困是被动的纽带,它使人感觉到自己需要的最大财富是他人。因此,对象性的本质在我身上的统治,我的本质活动的感性爆发,是激情,从而激情在这里就成了我的本质的活动”。
马克思论述了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每个人都是社会意义中的人,每个人都要通过对象性存在物来从事社会化的活动,不管这个人是富裕还是贫困,无论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还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都是社会中的人。第二层含义是,解决贫困需要别人的帮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困者需要的是国家和政府的帮助,国家和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帮助贫困者摆脱生活困难。
(二)马克思的社会地位贫困影响论
马克思认为贫困与社会地位密切相关。在马克思看来,在社会的最贫穷时代,工人的贫困是由工人极端低下的社会地位所导致的,而在社会的最富裕时代,工人的贫困是由不正当的、不合理的生产关系所导致的。工人的社会地位问题,这本身也是一个政治性问题,较低的社会地位是由较少的社会权利和政治权利所决定的。一般来讲,一个群体的社会地位是该群体的身份和权利密切相关的。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社会身份是劳动者,工人的社会权利是接受被雇佣、自由选择雇主的就业权利,但工人没有分配社会剩余财富的权利、没有参与经济决策和管理经济活动的权利、没有重大社会事件的投票权利,无论是经济权利还是政治权利,工人都是很缺乏的。因此,表面看,工人的贫困是由财富的匮乏所导致的,但实质上,工人的贫困是由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的匮乏所导致的,工人贫困的实质是权利资源的贫困。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弱势群体的贫困实质是权利的贫困所导致的。马克思的权利贫困观与印度学者阿马蒂亚·森的权利贫困观有许多相似之处,二者都认为劳动者为贫困者,劳动者贫困的主要根源在于劳动者权利资源的缺乏。
二、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现状及主要特征
从国际范围看,中国是一个经济大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同时中国也是一个贫困问题比较突出的国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困难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脱贫问题,经过了七年多的精准扶贫,特别是四年多的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551萬人,贫困县的数量从832个减少到2020年初的52个,可以说接近完成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然而,在贫困人口总数下降的同时,仍不可忽视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多、贫困程度深、收入差距、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另外,西部农村人口、农民工人群体、城市失业群体、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为我国贫困人口的主要群体,这些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我国农村的贫困问题主要表现出了连片贫困和西部集中化的特征:
(一)连片贫困特征
根据《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9)》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14个连片贫困地区,它们是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黔桂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西藏区、四省藏区、南疆三地州。在这14个连片贫困地区,贫困发生率较高,2012-2013年平均贫困发生率在20%以上,2014-2015年贫困发生率已开始下降,但仍然在14%-18%,随着国家扶贫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强,我国连片贫困地区的贫困发生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2016- 2018年已降至4%-14%,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虽然贫困发生率下降,但贫困人口数量依然众多,贫困的连片特征依然显著。
(二)西部集中化特征
虽然全国各省市都有一定数量的贫困人口,但从贫困人口数量占比、贫困发生率来看,我国绝大部分贫困人口集中在西部农村地区。农村贫困的程度可用贫困人口规模、贫困发生率、贫困农户的恩格尔系数、人均消费支出等指标进行衡量。从衡量农村贫困的指标看,我国农村贫困呈现出不断地向西部地区高度集中的发展态势,西部农村地区为我国农村贫困的高发区。我国农村贫困发展的西部集中化特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西部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比重大。从贫困人口的分布情况看,东部贫困人口最少,中部贫困人口适中,西部的贫困人口最多。从统计数据看,我国的贫困人口绝大部分集中分布在西部农村地区,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农村山区。可见,有一半以上的贫困人口分布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说明我国贫困人口在不断地向西部地区集中,西部地区为贫困高发区。
2.西部的贫困发生率比较高。《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9)》数据显示,西部地区的贫困发生率最高。在西部省份中,甘肃省是最为贫困的省份,2018年甘肃省的常住人口为2637万人,总贫困人口为121万人,贫困发生率5.8%为全国之最,在我国当前的扶贫政策支持下,甘肃省的贫困情况已改善良多,但仍有5%以上的人口饱受贫困之苦,生活非常艰辛。除了甘肃省之外,西部的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新疆自治区的贫困发生率也在5%左右,相比中部和东部地区0-2%的贫困发生率,西部地区的贫困状况依然严峻,我国扶贫政策应该向这些地区继续倾斜。
3.西部农村居民和农村贫困户的恩格尔系数比较高。西部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比较高。根据《中国西部发展报告》的统计,截至2012年底,西部省份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最高的是西藏区,为53.65%,其余依次为四川46.85%、云南45.61%、贵州44.61%、重庆44.16%、广西42.27%、甘肃39.76%、内蒙古37.29%、新疆35.67%、宁夏35.34%、青海34.81%、陕西29.72%。据统计,全国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39.33%,西部地区为46.24%,高于全国其他地区平均值6.9%左右。
农村贫困户的恩格尔系数比较高。2015年全国家庭恩格尔系数是33%,而我国贫困农户的恩格尔系数是36.2%,贫困家庭高出其他家庭3.2个百分点。在农村地区,2010年我国农村贫困户的恩格尔系数是64.4%,2015年依然在36.2%左右,这表示食品消费支出占到了我國农村贫困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上。
这些统计数据充分说明我国农村贫困具有向西部农村集中的发展态势。
三、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根源
(一)自然资源禀赋缺陷
从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看,西部的西北、西南等区域的省份,多数位于高原、沙漠、山地、黄土高原、喀斯特等地区,而贫困地区就呈片状或者块状分布在这里。这些地区或干旱或严寒,常有旱涝灾害和水土流失等现象,恶劣的自然条件对于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非常不利,农民收入也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这就决定了西部地区的发展要远远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并且贫困发生率高出全国均值。据统计2018年全国有592个扶贫重点县,绝大多数的贫困县都集中在西部地区,扶贫重点县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来说很低,而且与全国县市经济发展的平均水平相比也有很大差距。
(二)农村经济发展落后
经济发展落后是西部农村贫困的根本原因。西部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差、交通不便,大规模的农业和工商业很难发展起来,吸引外资能力不足,当地居民缺少经济收入来源。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来源少,能给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少,农村的作物品类单一产量低下,农村居民的收入就普遍较低,而收入低又会导致消费水平低,所以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处于落后状态。
(三)西部经济建设及公共事业财政投入较少
1.政府对西部经济建设投入不足是西部地区处于贫困状态的长期原因。在我国历史上以来,西部地区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工业和服务业占比很小,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从经济建设财政投入这方面来看,一直以来都比较向东、中部省份倾斜,西部地区得到的较少。
2.政府财政对西部公共事业投入不足也是导致西部贫困的重要原因。目前,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和扶贫工作的开展,全国看病报销比例提高,医疗设施覆盖面扩大,西部地区医疗卫生条件相比前几年已有改善,但一些偏远贫困农村依然存在看病难、买药贵的问题。可见,政府对西部地区农村公共医疗卫生、义务教育、基础设施等公共事业投入相对不足,这一方面的因素也不容忽视。
(四)农村文化落后和文化贫困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导致教育经费短缺,基础设施落后导致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和教育工作者。另外,教育投入力度不足、西部偏远地区交通阻塞、人们长期的思想观念陈旧等因素都造成了西部地区人口文化素质的落后。而人口文化素质的差异又决定了东西部地区就业劳动力的技能水平的情况和在不同产业中劳动力分配的差异,也决定了区域内部城乡劳动人口的人力资本存量。所以农村文化落后和人口文化素质的差距进一步加重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五)农村弱势群体交换权利与社会权利贫困
从我国贫困的实际状况看,贫困集中在西部地区的主要原因在于西部地区贫困人口缺少各种社会权利,比如教育权利、医疗权利、社会保障权利、社会发展权利等。对弱势群体来说,如果缺少交换权利与社会权利,他们的可行能力必然下降,而可行能力的下降必然导致更加贫穷,所以说,那些资源禀赋不足的偏远地区的农村居民的贫困,从很大程度上说,必然陷入经济学家纳克斯所说的贫困恶性循环的怪圈。
交换权利与社会权利的不足也是导致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相对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一个群体的权利面临贫困,这个群体必然面临的是经济贫困和社会地位贫困,因此,权利贫困是所有贫困的最根本原因,要解决贫困问题,国家就应该赋予贫困者更多的知识技能,通过提高技能来促使贫困者摆脱贫困。
四、马克思反贫困经济正义思想对解决我国农村贫困的政策建议
(一)政府应从经济、文化、财政支持等方面帮助我国农村摆脱贫困
1.大力发展西部尤其是西部贫困地区的经济。一是调整和完善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政策。西部地区主要的产业是农业,但是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和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农业发展过程中困难重重,整体产业状况比较落后,大力扶持农业经济是发展产业首要的关键举措。二是引导西部地区优化产业结构。西部地区的农产品长期以来都是以原始状态卖出,缺乏加工环节,收益较差,若优化产业结构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则能够极大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发掘和培育西部地区特色产业。我国地大物博,西部地区很多农产品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新疆的瓜果、宁夏的枸杞、陕西的红枣,都可以发展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四是引导和鼓励当地企业参与农村扶贫。借助当地企业,发展以科技支撑的产业项目,通过科技扶贫、文化扶贫让贫困农户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最后,通过政策引导发掘当地文化旅游资源,用旅游业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2.加大对西部文化教育事业的财政投入。解决贫困问题应当以教育扶贫为长久之计。虽然贫困的发生直接原因在于先天自然禀赋的缺失,但是不可否认,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也与贫困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贫困代际传递的角度看,贫困人口教育的缺乏很可能引致其缺乏代际收入流动,落入贫困陷阱。相比城市上班族,在农村的务农务工人员受教育程度普遍很低,这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来说是极大的阻碍。目前西部地区的教育状况来看,经费短缺和师资后备力量薄弱是最大的难题。西部基础设施和薪资福利待遇条件较差,对人才的吸引力比较低,学校很难招聘到优秀的硕士、本科毕业生,而在偏远农村教师资源更为紧缺。针对西部教育落后和教育资源稀缺的现状,国家除了加大对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师资投入以外,还要不断通过政策引导鼓励高等院校毕业生去西部就业,鼓励东、中部优秀的教师把先进的教学方法带到西部省份,另外,也要加大西部当地农村劳动者的教育培训投入,培养出更多有文化、有技能的劳动力人口。
3.加大对西部农村地区公共财政投入。历史长期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相应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的发展也会比较滞后。从马克思反贫困的理论解释,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扩展贫困人口的权利来达到扩展贫困人口的实质自由,我们需要赋予西部贫困人口更多的经济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西部贫困问题。而对于贫困群体这一特殊弱势群体来说,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更加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才能获得,所以政府应当从财政政策、财政制度上大力扶持西部地区农村的发展,给予这一群体应有的权利。另外,西部農村地区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相对缺乏,政府的公共事业建设过程中应当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投入力度,并且适当进行优惠和政策倾斜。
(二)政府要赋予西部农村居民更多的社会权利和发展权利
根据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我们认为贫困的根本原因是弱势群体的权利资源缺乏。社会权利的缺失和自然资源禀赋缺陷共同导致了贫困的发生。从我国贫困的现实状况来看,西部地区是贫困的集中地,原因在于这里的农村居民除了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外,还缺少众多社会权利,这些权利包括教育权利、医疗权利、社会保障权利、社会发展权利等。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改善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必须为西部地区居民提供更多的养老权利、医疗权利、教育权利、公共物品权利和社会发展权利,唯有这些权利实现了,才能使贫困人口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掌握更多的可行能力,从而具备摆脱贫困的内生性动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2]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9)[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年12月.
[3]中国西部发展报告2013[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7月.
[4]黄潇.如何预防贫困的马太效应——代际收入流动视角[J],经济管理2014/05:153-161.
[5]张映芹、郭维维.中国农村贫困的西部集中化特征及其成因[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5/ 03:13-20.
[6]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The Enlightenment of Marxs Anti-Poverty Theory to Chinas Anti-Poverty Policy
ZHANG Yingqin , LI Xiaolu
Abstract: China is a big economic country, but the problem of rural poverty is still prominen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overty is the key to build a strong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ountry. It is found that the current rural poverty in China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inuous poverty and Western centralization. The root causes of rural poverty in China are natural resource endowment defects, backwar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sufficient financial investment in rur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public utilities, backward rural culture and cultural poverty, poor exchange rights and social rights of rural vulnerable groups. Marxs anti-poverty theories, such as the theory of solving social assistance and poverty and the theory of social status and poverty impact,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guiding China to formulate antipoverty policies: (1) the government should strive to help Chinas rural areas get rid of poverty; (2) the government should give more social rights and development rights to rural residents in the West.
Key words: Marxs anti-poverty theory; rural poverty; causes of poverty; social rights; policy recommendations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责任编辑: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