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视角下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02-08杨旭明印明玉

中国商论 2020年20期
关键词:工学交替双师型教师现代学徒制

杨旭明 印明玉

摘 要:“双创”视角下高校翻译人才培养的策略需要与时俱进,从而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既能够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又要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近年来,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尝试了多种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工学交替模式、现代学徒制模式等。高校要辩证看待当前形势下翻译人才培养的机遇和挑战,进而通过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优化专业课程设计、搭建国际化实践平台等一系列措施,为翻译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提供支持,向社会输送紧缺的专业实践型、能力复合型翻译人才。

关键词:翻译人才;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双师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10(b)-197-02

①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2019年高教课题“吉林省外宣新形势下高校翻译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JGJX2019D469)。

在“一带一路”等重大国际倡议的实施下,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开展海外贸易,对于翻译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也为高素质的翻译人才提供了大量的创业机会。高校需要结合翻译行业的发展现状和用人需求,积极地调整人才培养策略,才能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除此之外,高校还应当选择一种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人才培养优势,实现学生成长、学校发展的有机协调。

1 现阶段高校翻译人才培养的機遇和挑战

1.1 机遇

近年来各个行业对于高素质、复合型翻译人才的需求量持续提升,特别是一些特殊领域,如科技翻译、商务翻译、会议翻译、影视翻译等,经常会出现翻译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高校作为向社会输送应用型专业人才的摇篮,在翻译人才的培养上也迎来了良好的机遇。特别是会议翻译、商务翻译,由于及时性较强、专业词汇较多,用人单位往往会提供较高的薪酬待遇,这也让高校翻译专业吸引了一大批学生,成为诸多热门专业的一种。除了用人需求高涨之外,也为翻译人才进行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例如很多高校翻译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就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兼职美剧、日剧的中文字幕翻译,不仅获取了一部分收入,而且也为今后的自主创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翻译作为一门朝阳专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1.2 挑战

在翻译专业成为高校热门专业的同时,翻译人才的培养却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翻译专业的教学模式还是侧重于理论,而翻译本身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如果没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就无法将所学的翻译技巧应用到实践中,必然无法适应岗位要求,毕业后也会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其次,在“双创”背景下,虽然鼓励大学生创业,但是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很少涉及创业相关的内容。许多翻译专业的学生盲目创业,成功率不高,反而会打击就业信心。最后,高校翻译专业的教师队伍中,既擅长教学理论研究,又具有丰富翻译相关工作经验的复合型教师偏少,无法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指导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方面提供有益的帮助。

2 创新创业视角下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2.1 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模式

翻译教学虽然需要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从创新创业角度来看,也对实践技能提出较高的要求。校企合作能够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双方的优势,并且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共赢。因此在现阶段的高校翻译人才培养中,这种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模式最为常见。学校聘请企业界的专家,权威担任各系科、专业的顾问委员会成员,直接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和专业建设,对有关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验室建设等提出了具体意见。在课程设置上,企业参与课程设计、课程内容、授课方案的讨论、调整和制定。具备一定翻译基础的学生,进入企业承担一部分翻译职能,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

2.2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对高校翻译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如果学生在毕业后直接进行创业,很有可能因为社会经验不足、对行业了解不够深入,创业成功率不高。相反,如果先进入企业一边工作、一边学习,逐渐地积累经验,几年之后再进行创业,那么成功率就可以大幅度的提高。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有选择性的开设专业课程,学生可以到这些用人单位进行实习,如果实习期间表现良好,可以在毕业前签订用工合同。既解决了学生就业困境,又满足了企业用人需求。例如与从事外贸业务的企业签订人才培养订单,那么主要的课程就是商务翻译;在这些外贸企业中,如果主要合作对象为日本、韩国,那么翻译课程中日语、韩语需要设计为重点内容。

2.3 现代学徒制模式

现代学徒制是工学交替的一种变种模式,其区别在于:工学交替模式下,学生是在掌握了较为扎实的翻译理论和一定的翻译技巧后,进入企业参加顶岗实习;而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则采取了“一对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企业的一名在职翻译人员作为“师傅”,而实习生则以“学徒”的身份,在“师傅”的带领下既可以学习翻译专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又可以通过日常的交流,帮助学生了解翻译专业的就业前景、岗位要求,这些相关的内容对于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都是大有裨益的。另外,现代学徒制模式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可以“一对一”地帮助学生解决专业上的问题,这对于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具有积极作用。

3 高校翻译人才培养的优化策略

3.1 优化专业课程设计,为翻译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时代在变化,对于翻译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地调整。但是高校所用的教材却因为更新缓慢,内容的时效性不强。为此,学校还必须积极编写校本教材,体现出翻译人才培养的时代性特征。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以地方经济发展方向和特点为依托,细化和完善原有外宣类、投资类和商务类课型。同时应更加注重增设与外贸类、法律类相关的科目,注重将授课面细化,分列与专业直接相关的内容,如外贸类翻译中可以明确分讲与海关、进出口、会计、财务审计等相关的翻译专题;法律类则可细化为协议合同、项目等翻译(为笔译学生)及法庭翻译(为口译学生)等专题。

3.2 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翻译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团队。针对现阶段很多高校存在专职翻译教师偏少的问题,可以尝试以下措施:其一,以校企合作为契机,充分利用这一平台的便利性,从企业中聘任若干名有丰富翻译从业经验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由于长期从事翻译工作,他们对本行业的人才需求有着深刻的了解。聘任他们作为兼职教授,负责高校翻译人才培养,侧重于提升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其二,对于高校翻译专业在职的青年教师,组织他们到企业进行观摩学习,或是继续进行进修深造。通过持续地学习,既可以满足青年教师自我成长需求,又可以为翻译人才培养贡献更多的力量。

3.3 多方合作搭建国际化实践平台

翻译是一种要求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活动,翻译实习基地的设立有助于学生将课堂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同时将实践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反馈到教学中。高校应加大力度,与周边企业,尤其是翻译公司建立长期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翻译的实训基地。参加涉外大型的国际博览会可为学生积累翻译实战经验。高等院校可探索以校外实践获取学分的方式来开展校企合作,比如,创造机会让学生参加各类国际博览会相关翻译活动。既能增加学生的社会交际和实践能力,又能增强未来就业意识。另外,高校还可以积极联系地方的政府部门,利用政府机关提供的各种大学生创业补助、优惠政策,加上学校教师的指导,帮助翻译专业的学生创业。

3.4 组织开展多样性的口译比赛

在以往的翻译教学中,经常发现很多学生虽然在校期间表现良好,但是到了实习岗位中,或是真正参加了工作,因为心理紧张,或是缺少自信,出现了“张不开口”的情况。究其原因,还是在日常的翻译教学中,过度注重理论和技巧的讲解,而留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偏少。为此,我们可以定期组织开展一些趣味性的口译比赛,采取这种“以赛促练”的模式,让学生扎实翻译技能,丰富翻译体验,培养翻译信心。学校还可以联合一些企业,开展由企业冠名的各类赛事,并设置奖项,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口译比赛的积极性,在比赛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也让一些有能力的翻译人才崭露头角,为专业方面的更好发展奠定基础。

4 结语

在“双创”视角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翻译人才,首先要求学校方面调整人才培养策略。当前常用的校企合作模式、现代学徒制模式等,都是高校培养现代化翻译人才的常用模式。在尝试运用新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还要通过优化翻译课程设置,增加实践课程比例,在实践中提升翻译水平;做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校本课程开发、教学方法创新、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的优势。通过统筹做好上述一系列工作,向社会输送更多的复合型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 穆雷,邹兵.论商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对内地相关期刊论文和學位论文的调研与反思[J].中国外语,2015(04):54-62.

[2] 李锦霞,孙斌.冬奥会背景下的俄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俄语教学,2017(04):63-66.

[3] 黄映秋.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J].高教论坛,2018(06):80-81+93.

猜你喜欢

工学交替双师型教师现代学徒制
“工学交替”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探索
浅谈高职教育教师的发展趋势
校企合作体制下“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林业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软件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承接旅游服务外包为特色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