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程中的运用
2020-02-07王美玲
王美玲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各个学科如火如荼的进行改革,小学体育作为学生课程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秉承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亟待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学生的需求。体育游戏是一种集趣味性与竞争性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当下体育课程改革中尤为重要。本文从体育课程的现状,体育游戏的特点等方面入手,提出一些体育教学的策略,以期为学生带来更加有趣的体育课堂。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游戏;现状与特点;应用策略
一、小學体育课堂现状
第一,体育大纲中提出,运动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运动以给学生带来快乐为目的,而要让学生感到快乐必须是有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作为内驱力。现阶段的小学体育课中,学生大多是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简单的体能训练,对于体能较好的学生没有问题,但是学生体能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也应该备受重视。部分学生因为体能较弱,对于体育课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是逃避现象,这对于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无利可言。
第二,快乐的体育课堂不应该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体育课中应该起引导与保护的作用,注重生本意识,使学生能够充分的展现自己,给予学生时间与空间。如果在课堂上发生困难问题,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学生自己或者学生之间相互帮助来解决问题。这不但能够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更能够提高整个班级的凝聚力,锻炼其思考的能力及综合运动的能力。
第三,对于任何课程来说,趣味性都是举足轻重的。枯燥无味的体育课堂只能削弱体育课的优势,小学生如果能发自内心的融入到课堂当中,那么整个课堂的效果也可想而知。但是目前小学课堂过程当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适应小学的实际情况,小学生的身体与心理发育正处于一个变化的过程,如果仅仅用固定的教学模式,不适应学生的接受情况,那么就会出现学生不愿意参与课堂的现象。
二、体育游戏的特点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身体等相关能力的发展和培养的重要阶段,针对这一问题以及上述现状,体育游戏这一课堂活动开始显露头角。体育游戏集活动性、锻炼性、趣味性、竞争性于一体,属于游戏的一种,所以内容和形式多样,正好符合小学生对一切充满好奇的这一学情,能够帮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身心健康的活动当中,不但能够锻炼身体,还能够在活动过程中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提升。同时,体育游戏大都带有竞争性,在竞争规则之下培养学生的竞争、团结意识,也能够帮助他们树立勇敢坚韧的品质,促进其价值观的发展。
三、体育游戏应用策略
(一)依学情而定
小学阶段,学生各方面素质在迅速的发展和完善。所以课程的设置也必须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而定,在不同的年龄段,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应该充分考虑到本年龄段的学生情况,选择合适的体育游戏。
比如低学段的学生,心智发展、身体素质等方面都不高,也初步接触到规则和纪律,所以这方面也处于萌芽阶段。而好动、好奇心重、贪玩也正是这个学段的孩子最显著地特点。所以在游戏设计方面更应该迎合这些特点,让学生在玩中锻炼身体,以游戏的心态进行身体素质以及反应能力身体控制能力等的锻炼。而中高学段学生各方面都开始提升、强化,这个时候的体育游戏不仅应该具有趣味性,还应该渗透体育技能的训练,强化体育游戏的规则,增加体育游戏的竞争性,从而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二)以学生兴趣而定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在课堂中也应该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所以情趣爱好必然也有差异,教师在设计课堂游戏时应该注意每个学生的性格以及身体素质,设计有层次的体育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参与到课堂中的积极性,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适应所设计的体育活动。例如可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分不同的小组,活动的难度也视本组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这样学生就会更愿意参加到活动之中,促进教学活动的完成。
(三)依体育教学而定
体育游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育素养。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时除了遵循上述两个要求之外还要铭记体育游戏的目的,切忌本末倒置,只关注到了体育游戏的适切性,却忽略了其本质。应该时刻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体育游戏为辅助性工具,选择适合体育项目,找到游戏与体育学习的平衡点,既能够体现体育课程的趣味性,又要注重体育知识的渗透,使游戏与课程有效的结合,最大限度的发挥体育游戏的作用。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课程在不断更新,体育游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无论怎样的变化最终的目的都是以锻炼学生体魄,强化学生体育素养为主,以游戏的形式更容易引起学生之间的共鸣,在游戏中融入体育知识与技能,加强生生、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更加全面的锻炼学生,让学生在游戏中享受快乐、锻炼身体、强化竞争与团结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董臻晖.灵活游戏创新教学——浅谈体育游戏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9,9(08):141-142.
[2]周永林.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教学[J].基础教育研究,2014(1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