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4例儿童过敏性疾病变应原检测结果分析
2020-02-07付迎新王春祥
李 静 付迎新 王春祥 王 森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怀柔妇幼保健院儿科,北京 101400;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怀柔医院儿科,北京 101400;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怀柔妇幼保健院临床药学,北京 101400
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业化、城市绿植化的推进以及人们生活方式与环境的改变,过敏性疾病的患病人数明显上升,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2],其中儿童过敏性疾病在我国不同地区亦呈上升趋势[3-6]。过敏性疾病本质上是指机体接触到某种抗原并致敏后,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表现出的超敏反应即以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为表现的异常免疫应答[7]。引起儿童超敏反应的变应原主要包括花粉颗粒、尘螨、真菌、动物皮毛等吸入性变应原[8-9]以及奶、蛋、鱼、虾等食物性变应原[10-13]。超敏反应引起的疾病主要包括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等[14-15]。针对超敏反应的特异性IgE(sIgE)检测是目前被普遍认可的过敏原检测方法之一,检测结果有助于指导患儿治疗以及预测未来过敏的发展方向[16-19]。基于此,本研究对804 名儿童进行临床调查问卷及血清吸入性、食物性过敏原sIgE 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了解儿童过敏原分布情况及临床特点,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怀柔妇幼保健院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怀柔医院诊断为过敏性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年龄≤14 岁;临床诊断为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等。研究对象共804 例,其中男440 例,女364 例;按照年龄分组婴幼儿组(0 ~3 岁)362 例、学龄前组(4 ~6 岁)204 例、学龄期组(7 ~14 岁)238 例。由家长填写调查问卷,分别记录患儿的姓名、性别、年龄、症状、诊断、发病高峰月份、血清sIgE 检测结果。
1.2 试剂与仪器
检测试剂为变应原sIgE 抗体检测试剂盒,德国MEDIWISS Analytic GmbH 生产。过敏原检测包括吸入性过敏原及食物性过敏原,其中吸入性过敏原共18 项,包括户尘螨、粉尘螨、热带无爪螨、猫毛皮屑、狗毛皮屑、蟑螂、蚕丝、矮豚草、蒿、葎草、藜/反枝苋、刺柏/ 桦、悬铃木/ 白腊、桤/ 杨/ 柳/ 山毛榉/橡/胡桃(简称桤系列)、六月禾/黑麦草/梯牧草(简称六月禾系列)、复叶槭/桑/洋槐/榆/柏/构树(简称复叶槭系列)、烟曲霉、念珠菌/点青霉/分枝孢霉/交链孢霉/黑曲霉(简称念珠菌系列);食物过敏原共11 项,包括鸡蛋黄、鸡蛋白、牛奶、花生/黄豆、芝麻、小麦/荞麦、腰果/开心果/榛子/杏仁/核桃(简称腰果系列)、牛肉/羊肉、鱼、虾/蟹、桃/苹果/芒果/荔枝/草莓(简称桃系列)。
1.3 检测方法
研究对象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将受检血液离心10min 取得血清样本,清洗液湿润硝酸纤维素膜,在检测板上加入250μL 的血清标本,在混匀器上室温孵育45min,然后冲洗3 次,手持孵育暗盒反应槽并倾斜,用清洗液冲洗试剂条内贴附的硝酸纤维素膜,使清洗液充分流过试剂条,然后将反应槽端平,在试剂内注入清洗液并轻晃反应槽增加清洗效果;清洗后加入250μL 抗体,在混匀器上室温孵育45min,孵育结束后加入250μL 链霉素亲和素标志物,再次室温孵育20min 后冲洗3 次,最后加入250μL 5-溴-4-氯-3-吲哚基磷酸盐/四唑硝基蓝作用底物,显色反应后试剂条上出现沉淀;最后由专用变应原检测仪在干燥的试剂条上读取检测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方面
纳入研究的804 例患儿第一诊断均为过敏性疾病,其中过敏性鼻炎216 例、咳嗽变异性哮喘188 例、湿疹136 例、过敏性皮炎122 例、荨麻疹86 例、支气管哮喘46 例、过敏性紫癜10 例,见图1。
图1 过敏性疾病的分布情况
2.2 变应原方面
804 例受检儿童中,检出变应原阳性650 例,变应原总阳性率为80.8%。
2.2.1 吸入性变应原 吸入性变应原(总阳性622例)中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念珠菌系列(104 例,16.7%)、蒿(88 例,14.1%)、猫毛皮屑(70 例,11.3%)、粉尘螨(50 例,8.0%)、葎草(38 例,6.1%)、户尘螨(36 例,5.8%)、热带无爪螨(32 例,5.1%)、六月禾系列(30 例,4.8%)、悬铃木/白腊(26 例,4.2%)、矮豚草(24 例,3.9%)、狗毛皮屑(22 例,3.5%)、复叶槭系列(20 例,3.2%)、藜/反枝苋(18 例,2.9%)、刺柏/桦(18例,2.9%)、烟曲霉(16例,2.6%)、桤系列(14例,2.3%)、蚕丝(12 例,1.9%)、蟑螂(4 例,0.7%)。不同年龄段吸入性过敏原中户尘螨、粉尘螨、热带无爪螨、狗毛皮屑、蒿、烟曲霉、念珠菌系列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猫毛皮屑、蟑螂、蚕丝、矮豚草、葎草、藜/反枝苋、刺柏/桦、悬铃木/白腊、桤系列、六月禾系列、复叶槭系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2 食物性变应原 食物性变应原(总阳性394 例)中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鸡蛋白(87 例,22.1%)、牛奶(54 例,13.7%)、桃系列(52 例,13.2%)、牛肉/羊肉(46 例,11.7%)、虾/蟹(44 例,11.2%)、鸡蛋黄(36 例,9.1%)、小麦/荞麦(34 例,8.6%)、花生/黄豆(34 例,8.6%)、鱼(16 例,4.1%)、腰果系列(14 例,3.6%)、芝麻(10 例,2.5%)。不同年龄段食物性过敏原鸡蛋黄、鸡蛋白、牛奶、花生/黄豆、芝麻、腰果系列、虾/蟹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小麦/荞麦、牛肉/羊肉、鱼、桃系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3 不同性别变应原检测结果比较
过敏原检测结果阳性的患儿中,男412 例,女238 例。单纯吸入性变应原男性组与女性组比较,男性组高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纯食物性变应原男性组与女性组比较,女性组高于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混合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1 不同年龄组患儿吸入性过敏原检测结果比较
表2 不同年龄组患儿食物性过敏原检测结果比较
2.4 花粉症患儿的发病情况
花粉症患儿过敏花粉在不同年龄段中的分布情况见图2 ~3,蒿属花粉在学龄期儿童尤其明显。儿童花粉症主要的症状为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高峰月份为7 ~9 月。
表3 不同性别敏性疾病患儿过敏原阳性数比较[n(%)]
图2 不同年龄组花粉症患儿过敏原分布
图3 花粉症患儿临床症状高峰月份分布
3 讨论
过敏性疾病在儿科中较为常见,其过敏原繁杂、临床症状多样、常反复发作,给患儿的生活与学习带来诸多不便,也是临床医生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血清sIgE 检测对于本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均有重要的意义[20]。
本研究804 例受检儿童中,变应原总阳性率80.8%。在吸入性过敏原中,念珠菌系列、蒿、猫毛皮屑、粉尘螨、葎草为排名前5 位的过敏原。念珠菌系列过敏原主要寄生于人的皮肤、口腔等处,在哮喘和鼻炎的患者中存在念珠菌系列过敏原的特异性IgE 抗体;蒿又名北艾,分布于我国北方,繁殖力极强,其会引起湿疹、荨麻疹等;宠物猫所处的环境的过敏原浓度较高,过敏患儿常出现流涕、喷嚏、鼻痒、鼻塞、哮喘等症状;尘螨的排泄物为其致敏的主要过敏原,是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的主要原因;葎草又名拉拉秧,常生于沟边、荒地、废墟,在我国葎草是仅次于蒿的秋季致敏花粉。另外本研究发现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吸入性过敏原有上升趋势,这可能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接触外界环境吸入性过敏原增加及儿童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未能完全表达有关。针对存在吸入性过敏的儿童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居家环境要保持清洁、干燥,及时清除有害微生物、加强室内通风。
食物性过敏是异质性群体相关疾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为0.02%~8.00%[21]。本研究中食物性过敏原中阳性率排名前3 位的分别为鸡蛋白、牛奶、桃系列。在婴儿期开始添加辅食阶段鸡蛋白过敏较鸡蛋黄多见,是婴儿湿疹和过敏性皮炎的常见过敏原;牛奶在我国儿童中是最重要的食物过敏原之一,是全球引起婴幼儿过敏的最常见食物,过敏的临床表现为支气管哮喘、腹痛、腹泻等;桃系列水果新鲜食用、罐装或干烘都可引发过敏反应。鸡蛋白和牛奶排名前两位,与既往文献报道一致,且随着年龄增长鸡蛋白与牛奶过敏逐渐减低[22],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胃肠道黏膜逐步发育完善,同时随着辅食的添加,对既往过敏食物逐渐耐受。研究显示婴幼儿食物过敏原阳性率较高,这可能与婴幼儿胃肠道功能不健全,肠道黏膜容易遭到破坏,导致大分子蛋白通透性增高从而导致过敏有关[23]。对于存在食物过敏的婴儿,尽量采取纯母乳喂养并延迟辅食添加,母乳不足时可添加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另外母亲应尽量回避鱼、虾、禽蛋等高风险致敏食物[24]。
本研究中单纯吸入性变应原男性组高于女性组,单纯食物性变应原女性组高于男性组,这可能与男童更易进行户外活动有关。中国花粉症发病率为0.5%~1.0%,高发地区可达到5.0%[25],是我国北方最常见的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之一[26],有报道指出北京地区花粉过敏发病率为2.51%[27]。本研究显示,儿童花粉症的主要吸入性过敏原前三位为蒿、葎草、矮豚草,全年高发时间段有春、秋两个高峰,其中秋季发病率高于春季。
综上所述,本研究可基本反映本地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主要种类、过敏原的分布、不同年龄段过敏原种类的差异等,为本地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一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