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热针结合红外线热成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02-07黄文立刘其昌杨青宇陈树港杨伟萍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24期
关键词:内热红外线腰椎间盘

黄文立 刘其昌 杨青宇 陈树港 杨伟萍

广东省云浮市中医院针灸科,广东云浮 5273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骨科疾病,其成因主要为腰椎间盘处髓核含水量降低,引起椎节失稳、松动等小范围的病理改变,导致患者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所致。发病后以腰椎间持续性压痛、叩痛为主要临床症状,随着病症发展会逐渐影响患者下肢、马尾神经等部位,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恶劣影响[1]。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段较多,我国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内热针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治疗方案,相较于其他非手术治疗方法,其在治疗阵痛,改善病灶位置、血液循环功能方面表现更好。为进一步提升内热针穿刺的临床治疗效果,通常在治疗时会结合红外线热成像技术,通过对穿刺部位温度进行分析,帮助医师将内热针加热到适宜温度,由此来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将对内热针结合红外线热成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状态及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9 年12 月~2020 年6 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 例,按照计算机数字随机排序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纳入标准:(1)经CT 或MRI 等成像技术检查,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出版的《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2]中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2)患者病程均大于3 个月;(3)患者均不存在引起疼痛的特异性因素;(4)患者均知晓本研究内容,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因肿瘤疾病、骨折、炎症等特异性因素引起病变的患者;(2)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等器官功能不足、皮肤过敏、内分泌系统病变患者;(3)存在严重精神障碍,无法依从医护人员完成治疗的患者;(4)中途退出或一般资料存在问题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1.2.1 仪器选择 (1)迈瑞心电监护仪uMEC7-贝登(南京贝登医疗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一次性内热针(山东众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加热温度设置范围38 ~ 60℃),规格:直径1.1mm,针总长14cm,针体长10cm,柄长4cm,柄直径2.2mm;(3)医用红外线热成像仪(北京中瑞华夏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1.2.2 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中医内热针。治疗开始前协助患者以俯卧位或侧卧位体位进行治疗,在下腹处放置垫枕,确保患者呼吸不受堵塞,连接心电图。对需要加热针穿刺部位进行定位,上腰段确定L1~L3棘突部位,平棘突向两侧距棘突2cm(约椎板处),于L1、L2、L3棘突间向两侧距3cm(约椎板横突交界处)各定1 个穿刺点,共10 个穿刺点;穿刺后对穿刺点进行消毒,杀菌,应用碘伏消毒擦拭上腰部、下腰部穿刺点,保证穿刺点处于无菌状态,同时完成腰部麻醉,选取直径为1.1mm 的一次性内热针按照之前所定顺序与患者腰部呈90°方向进行穿刺,穿刺深度至达到骨膜后不能进针为止;待所有针全部完成穿刺后,将仪器导线接头与每根内热针连接,确认显示接通,手动设定温度为42℃,持续加热时间在20 ~25min;完成治疗后拔除所有内热针,做好穿刺部位的止血,消杀工作,并应用敷贴贴于穿刺部位;将患者转移回病房后要求其在病床上以平卧位的体位继续平躺。

1.2.3 研究组红外线热成像检测 研究组患者在内热针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红外线热成像检测。将病房温度调整至25℃,将湿度控制在60%~70%,拉上治疗室窗帘,确保无阳光直接照射进室内,将输出功率设置为 60%~80%,让患者以站立位在仪器前方1.5m 处,暴露身体背侧面5 ~10min,直至患者适应病房温度后开展红外热成像检查。主要检查项目为内热针治疗前后腰椎病灶处温度变化。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腰椎JOA、VAS、LFR、穿刺温度及治疗后SF-36 生命质量量表。患者治疗效果[3]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 个标准,若患者持续性压痛、叩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直腿抬高试验>70°,且相关加强测试为阴性,则判定为显效;若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直腿抬高试验50°~70°,但相关加强测试为阳性,判定为有效;若患者治疗后临床表现无明显改善或加重,直腿抬高试验<50°,则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JOA评分[4]总分为29分,得分越低,患者功能障碍越明显;VAS 评分总分为10 分,得分越高患者疼痛表现越严重;LFR 评分分数越高,患者开展腰曲工作越好;SF-36 量表[5]主要统计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及情感职能4 个维度,各维度评分总分为100 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躯体功能及精神心理状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患者腰椎JOA、VAS、LFR 及治疗后SF-36 量表各维度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治疗总有效率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腰椎JOA、VAS、LFR水平及穿刺处温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腰椎JOA、VAS、LFR 及穿刺处温度4 项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腰椎JOA、VAS、LFR水平及穿刺处温度比较

表3 两组患者腰椎JOA、VAS、LFR水平及穿刺处温度比较

穿刺处温度(℃)研究组 40 23.72±3.31 2.98±1.15 8.49±2.35 34.76±0.39对照组 40 15.43±2.97 4.76±1.64 5.24±1.36 36.85±0.51 t 11.790 5.620 7.570 20.588 P 0.001 0.001 0.001 0.001组别 n JOA(分)VAS(分)LFR(分)

2.3 两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及情感职能4 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比较,分)

组别 n 生理功能 生理职能 社会功能 情感职能研究组 40 75.26±5.82 76.07±5.94 78.64±6.07 87.26±6.17对照组 40 66.38±4.53 68.25±4.66 70.52±6.13 73.41±5.73 t 7.615 6.551 5.953 10.403 P 0.001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祖国医学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已得到临床证实,从中医学上来讲腰椎间盘突出症属“腰腿痛”“痹症”“痿症”范畴,具体可分为气滞血瘀型、风寒阻络型、湿热梗阻性、肝肾虚证型以及肾阳虚型,因此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应实现血脉通畅,舒筋活络,保证病灶处血流畅通,缓解疼痛,并配以西方传统药物及护理,最终达到大幅缓解或根治疾病的目的[6-8]。当前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最常用的方法为中医针灸治疗中的内热针联合开展治疗[9-10]。内热针又称烧针柄或针柄灸。该针灸方式使用难度较大,因传统温针温度不易控制,易引发艾火灼伤患者或烟雾过大等情况。随着医学科技的提升,现已推出以钛合金为针体材料的内热式针灸针,该针内具备内热式针灸针和微细发热管芯,故被称为内热针。内热针具有常规针灸针所有优势,即改善病灶处血液循环、实现缓解疼痛、恢复骨骼肌肉解剖学结构的作用,同时内热针还能够刺激病灶处软组织,进一步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肌肉软组织张力,加强代谢,并增强患者免疫力。经张丽霞等[11]研究后发现,单独使用内热针不容易观察到其腰椎处病灶情况,可能会因内热针针头温度与皮肤深处组织存在温差,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为防止上述情况发生,需要在完成穿刺后着重检查和管理入针位置温度,以便于后期做好有效的预后措施。本院将红外线热成像技术配合内热针来对LIDP 患者进行治疗,该技术同样在医学领域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通过接收人体内部细胞的代谢形成的热代谢强度的信息并形成热图来辅助诊断疾病和评估人体健康状况。并且红外线热成像技术无任何辐射源、无介入、无需服用任何辅助制剂。该技术可以极敏感接收人体细胞新城代谢的热辐射,由表及里的病灶突显层析技术,显示出患者躯干内异常热源的分布、深度、形态等,从动态反映健康状况和疾病信息,与其他技术手段的结合有利于临床诊断。牟成林团队经研究后显示[12],通过将红外线成像技术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更够清楚观测到行内热针针灸后血液流动及软组织温度变化情况,通过应用该技术对患者病灶周遭体温进行观测,确定其血流情况,以便于在开展内热针治疗时明确穿刺部位,并提高穿刺后对病灶处血流和代谢的监督能力[13]。

通过对手术疗效分析可知,内热针治疗可以促进腰椎损伤的骨骼肌组织血管新生,有利于骨骼肌损伤与组织血供的修复。在缺血、缺氧状态下,组织血流量的增加可以通过血管新生实现。除针刺治疗以外,其本身热具有加热特征,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腰椎部位血液循环,同时降低病灶处感觉神经兴奋性以及软组织张力,进而改善腰椎处善肌肉收缩痉挛和血供状态,Yuan 等[14]还指出,内热针还可以促进患者血压、心率的平稳,能够保证大部分患者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开展治疗工作。红外线热成像仪通过不断吸收人体红外辐射,以不同色彩显示人体温度分布,有助于了解患者治疗前后病症改善情况。将中医内热针用于此病治疗中,通过针体传导温度,直通表皮深部,有除湿通络,活气养血、温肾健脾之功效。结合毛健宇团队治疗结果[15-16]来看,观察患者治疗后病灶及全身温度变化,进而分析血流循环情况,以此进一步证实内热针治疗可改善患者腰背部的缺血症状,恢复软组织的正常血供,使患者腰部的微循环得到改善[17]。由于治疗效率的提高,使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后恢复效果提升,使其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都获得较为显著的改善,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对内热针结合红外线热成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其临床状态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后可知,上述治疗方式对膨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状态,同时能清晰反映患者肌肉血液循环状况。虽然存在治疗后疼痛反应过激等问题,但可通过后期有效的护理来缓解以上问题。该治疗手段目前仍然就有发展潜力,专家们可以进一步探讨并寻找改善红外线热成像对皮下深层组织温度测量的方式,使该治疗方案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和检测更加完善。

猜你喜欢

内热红外线腰椎间盘
基于红外线热成像仪设备在蓄电池充电站中的应用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红外线应用在体检人群的效果探讨
外出踏青排内热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与紫外线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黄芪当归汤益气又补脾
污泥内热式炭化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