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并举做好贫困患者精神卫生服务

2020-02-07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北京100044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24期
关键词:精神障碍卫生心理健康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北京 100044

2012 年10 月26 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自此,我国精神卫生工作进入了法制化道路,法规政策、工作机制、体系建设、财政保障等方面不断发展、完善、规范,摸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模式,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贡献出了重要的力量。

1 贫困患者吃上药,摆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境

1.1 案例

“十年前,我娃变得疑神疑鬼的,差点把邻居家的房子烧了。我怕他在外面闯祸,把他关在了我家旁边的小屋里。我和他妈的心呐,像针扎一样疼!可是实在没办法呀。我们这个地方太偏了,四周都是大山,到市里看病得两百多公里,而且家里穷得叮当响,吃不起药呀。六年前,村医说国家看病给补助,能免费住院、免费吃药了。市里来了医生,把娃带去住院了,几个月后娃好多了。出院后村医每个月给我们送药,娃现在能跟着我们下地干活了,日子总算有盼头了。”

我国精神障碍人数众多,尤其是严重精神障碍多为慢性、复发性疾病,患者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突出。2019 年1 月数据比对发现,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中登记的664.8 万患者中,有120.2 万在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中。做好贫困患者的精神卫生服务,与人民群众健康福祉息息相关,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

1.2 贫困患者服药有保障,报销一站式

2005 年中央补助地方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开始实施,对贫困患者实施救治救助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至2017 年底已累积救治168.8 万贫困患者。近十年来,各级政府整合各方资源,加大投入,出台多项针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救治救助政策。2014 ~2019 年,累计患者门诊服务补助达313.4 万人次(图1)。如江西省2012 年出台《江西省贫困家庭重性精神病患者免费救治工作方案》,对户籍人口中参加医保的贫困人群给予1200 元/(人·年)的门诊服药补助,2017 年8 月起增至2400 元/ (人·年)。北京市2013 年印发了《北京市门诊使用免费基本药品治疗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办法(试行)》,向户籍人口中患者免费提供门诊治疗药品。贵州省2017 年印发《贵州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抗精神病药品发放管理实施方案(试行)》,从服药率、药品储备与发放、药物报销等方面提出要求。广州市2016 年印发的《广州市残疾人康复资助工作管理办法》规定,对户籍人口中持精神残疾证者提供2400 元/(人·年)的门诊服药补贴及10 000 元/(人·年)的住院救治补贴。

图1 2014 ~2019 年在册患者治疗率和门诊服药补助人数

2015 年,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全国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要求各地做好基本医保、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保障政策衔接与服务对接,使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平均自付比例不超过10%。经过3 年试点,全国40 个试点地区中,有38 个试点地区门诊患者、40 个试点地区住院患者自付比例低于10%,极大缓解了贫困患者及其家庭的医疗负担。2019 年平安建设考评严重精神障碍救治管理工作评估结果显示,全国有96.7%的区县门诊报销比例不低于50%。

此外,为给患者提供便利,各地简化报销手续和流程,在精神卫生医疗机构门诊和住院患者实行“一站式”结算服务,实现即时结报。通过信息自动审核、远程医疗、送药下乡等服务模式,实现“信息(服务)多跑路,群众少跑腿”。2019 年平安建设考评严重精神障碍救治管理工作评估结果显示,全国有95.5%的区县实现门诊一站式结算。

1.3 监护患者有补贴,家庭生活多保障

我国绝大多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家属共同生活,家属承担着患者的监护责任。为了激励患者家庭履行监护责任,减轻照料负担,预防和减少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的发生,原中央综治办等6 部委于2016 年出台关于实施以奖代补政策的文件,对肇事肇祸患者监护人履行监护责任较好的发放补贴。2019 年,27 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有区县均已落实该政策。

2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随访管理不断完善与规范

2.1 案例

“我是一名乡镇卫生院的精防医生,我手里管着98 个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其中稳定的78 人,基本稳定的17人,不稳定的(危险性评估3级以上) 3人。稳定的患者我每3 个月随访一次;基本稳定的我每个月都要上门去患者家里看看情况,如果有需要,我会及时联系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对于不稳定的,我会协助家属给患者办理住院。遇到特殊情况时,我会和社区关爱帮扶小组其他成员联系,共同随访患者。每次随访,我在了解患者身体状况时,还会做一些健康教育工作,也会及时把他们能享受的优惠政策告知家属。通过努力,我所管理的患者都能好好吃药,没有出现过一次肇事肇祸事件,有几位康复好的患者还找到了工作。患者及家属也越来越认可我的工作,我觉得非常自豪。”

2.2 人人享有高质量公共卫生服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不掉队

2009 年起,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管理被纳入由政府免费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医院-社区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开展建立,患者出院后在社区有人提供服务。为指导各地做好此项工作,国家出台《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并不断根据工作内容的深入和防控形势的变化进行修订。建立了患者住院治疗、社区管理相衔接的服务模式,由社区精防人员根据患者情况定期进行随访,并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由家庭医师服务团队为患者提供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

2.3 综合与创新,打破部门“单打独斗”的工作局面

2015 年6 月,为探索和创新精神障碍患者预防、治疗和康复的工作模式,解决精神卫生工作面临的多部门合作难等问题,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原中央综治办等6 部门联合启动为期三年的全国开展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共在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40 个地区开展试点。

国家相关部门及试点地区各级行政领导普遍对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有了深刻认识,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多部门综合管理机制。试点地区均成立了党委、政府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将试点工作纳入政府议事日程统筹推进,定期协调难点问题;在乡镇层面建立了多部门参与的综合管理小组,在村级层面建立了关爱帮扶小组,及时给予患者精准帮扶;各试点地区整合了卫生健康、政法委、民政、残联等部门救治救助政策和社会慈善组织的资源,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的自付比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患病率、规范管理率、服药率等指标均达到全国领先水平,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经过多年努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随访管理成效显著,基本实现了在管患者“人人享有服务”。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数据显示,2012 年以来,患者报告患病率、在册患者管理率和规范管理率呈逐年增长趋势。截至2019 年底,全国在册患者623 万人,报告患病率为4.49‰,在册患者管理率为94.1%,规范管理率为85.0%。详见图2 ~3。

图2 2012 ~2019 年全国报告患病率及在册患者数量情况

图3 2012 ~2019 年全国在册患者管理率和规范管理率情况

3 社会心理服务和心理危机干预逐步发展规范

3.1 以试点为抓手,发展心理健康服务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要求,经过多次调研、专家论证等,2018 年10 月底,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政法委、教育部等10 部门联合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指导各地加强党委政府领导和多部门协作,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因地制宜地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全国一共确定65 个试点地区,各试点地区在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心理咨询室、社会工作室,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内设置心理/精神科门诊,并大力开展专业社工、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等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让老百姓能就近便利的获得心理支持、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等服务。

3.2 加强科普宣传,提升公众心理健康意识

自2000 年开始,国家卫生健康委每年组织开展“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组织各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渠道,广泛开展精神卫生与心理健康科普知识宣传。近年来,聘任社会知名人士担任“精神卫生宣传大使”,制作视频、海报等宣传材料并开展现场宣传活动。如2018 年组织专家编制《心理健康素养十条》,在知乎网站上开展精神卫生圆桌论坛;2019 年与北京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健康中国行动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推进会,引导大众关注心理健康;发布“人人都要学会科学合理睡眠的倡议书”;指导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制作精神卫生系列科普动画13 集,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今日头条等渠道推广,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降低了患者的病耻感。

3.3 心理援助热线提供方便快捷心理健康服务

近年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全国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大力建设规范的心理援助热线,目前已覆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全国心理援助热线来电量逐年增多,从2012 年的25 万人次增长到2019 年的157.7 万人次。心理援助热线在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也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 年2 月2 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关于设立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的通知》,全国各地按照国家要求开通心理援助热线和心理咨询服务平台。2020 年2 ~6 月,全国各级公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为主开设了心理援助热线665 条,累计接听电话50 万余次,切实为缓解公众的紧张、焦虑、恐慌情绪发挥了重要作用。

3.4 心理危机干预逐步规范,队伍不断壮大

2013 年,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开发了适合中国的“灾后分阶段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流程和工具包”,这套资料已成为当前心理危机干预实战培训的主要教材,并在国家减灾委组织的东盟十国灾难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和WHO西太区16国的培训中使用。自2010 年起,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每年举办心理危机干预培训班,截至2019 年,共培训了583 名心理危机干预骨干人员。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多个地市也建立了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并定期组织培训演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国家高度重视疫情期间的精神卫生与心理健康工作,出台一系列心理干预、心理疏导的工作方案、指南等规范性文件,指导各地规范有序开展心理救援工作。累计选派430 名精神科医护人员、心理治疗师援助湖北省、武汉市,为有需要的患者及一线工作人员等提供了心理支持和心理干预,帮助大家渡过难关、战胜疫情。

4 改善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条件,发展精神卫生人才队伍

4.1 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蓬勃发展

“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安排91 亿元,支持全国549 所省级、地市级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设,还安排资金14.9 亿元,支持608 家精神卫生机构购置基本设备。地方各级财政也对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等给予支持。在中央和地方政府支持下,精神卫生专科医院业务用房和基本医疗设备短缺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图4)。自2016 年起,将各地精神专科医院建设和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理)科情况纳入平安建设严重精神障碍救治管理考核内容,引导各地加强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建设。截至2019 年底,全国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数5529 家,其中,精神专科医院2096 家,综合医院精神(心理)科3433 家。

4.2 精神卫生专业人员量质同升

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教育部等部门在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转岗培训等方面加大人才培养培训力度。2014 年出台文件将精神医学作为紧缺人才培养。2015 年以来,引导有条件的高校开设精神医学专业。全国开设精神医学本科专业的高校数由2015 年前的4 家增加至2019 年的29 家,每年招生数由400 ~500 名增加至约1600 名。中央财政支持中西部省份开展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2015 ~2019 年国家累计下拨经费11 646 万元,共培训了1.18 万名医师。同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大力开展精神卫生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截至2019 年底,全国共有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4.63 万名,心理治疗师、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社工、心理咨询师数量也在逐年增加。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呈多元化发展,服务质量也在逐步提高。

图4 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精神病院改扩建前后

图5 2005 ~2019 年中央和地方政府精神卫生专项经费投入

4.3 精神卫生资金投入逐渐增长

通过中央补助地方精神卫生项目,中央财政对精神卫生工作投入不断增加。2005 ~2019 年,国家累计下拨经费33.6 亿元,地方政府累计投入精神卫生专项经费79.4 亿元(图5)。近年来,省、市、县各级地方政府均加大了精神卫生经费投入,县级、地市级安排专项经费的比例也逐年升高(图6)。

图6 2016 ~2019 年各级政府安排精神卫生专项经费的比例

5 结论

我国精神障碍人数众多,尤其是严重精神障碍多为慢性、复发性疾病,患者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突出,做好贫困患者的精神卫生服务,与人民群众健康福祉息息相关,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通过对贫困患者实施救治救助,不断完善与规范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随访管理,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和心理危机干预,改善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条件,发展精神卫生人才队伍等措施,我国贫困患者精神卫生服务得到显著改善,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做出了重要贡献。

猜你喜欢

精神障碍卫生心理健康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保护环境卫生
社会工作介入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策略分析
卫生歌
讲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