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识理念护理在小儿心胸外科患儿中的应用

2020-02-05樊苏璐

护理与康复 2020年1期
关键词:胸外科满意率依从性

樊苏璐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温州 325000

小儿心胸外科常见疾病类型主要为胸腔积液、肺囊肿、肺部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等,由于患儿年龄小,疾病复杂,病程长,多无法正常活动,出现不同程度心理问题,影响患儿治疗护理的开展。马斯洛在研究中指出人的需求包括从低到高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而赏识理念能够有效的满足人们的尊重需求,提升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赏识理念下的护理模式主要是对患儿进行有效的鼓励以及精神上的支持,在护理过程中通过有效的知识讲解以及理念的宣传来提升教育的目的和效果,改善患儿所出现的负面情绪。小儿赏识理念护理模式在儿童医院的各个科室应用非常广泛,通过赏识理念护理能够有效帮助患儿建立勇气,提升自信心[1-2]。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胸外科对64例患有小儿心胸外科疾病患儿给予赏识理念护理,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认可和同意。纳入标准:医院心胸外科住院患儿,诊断符合心胸外科疾病标准,为首次入院,择期手术定于在入院4 d后进行;患儿在语言表达、沟通方面不具备障碍,能够与护理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患儿家长知晓本研究过程,并且签署有关认可书。排除标准:有严重过敏史,先天免疫功能障碍、血液病患儿。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儿12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男33例,女31例;年龄5~13岁,平均(8.13±1.49)岁;先天性漏斗胸30例,闭合性损伤13例,室间隔缺损15例,动脉导管未闭6例。观察组:男35例,女29例;年龄6~12岁,平均(8.21±1.28)岁;先天性漏斗胸29例,闭合性损伤14例,室间隔缺损14例,动脉导管未闭7例。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心胸外科护理方式主要是定期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测,并记录相关症状及数据,一旦发现患儿异常指标第一时间进行妥善处理。与患儿进行沟通和交流,缓解患儿所出现的负面情绪等;做好基本的小儿护理工作,更换患儿病房的布置,采用卡通贴画等来吸引患儿的注意力,让患儿住院期间能够更好的提升愉悦度。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赏识理念护理。护理人员于患儿入院当天第一时间与患儿及家长构建密切关系,主动与患儿沟通和交流,详细记录患儿的兴趣爱好、习惯、心理情绪等。根据患儿性格特点实施个性化护理,部分患儿不善言谈比较内向,护士主动与其进行沟通,多开导,同时不断启发患儿,挖掘患儿身上的一些闪光点,给予鼓励、肯定和指导,不断改善患儿的内在情绪;部分患儿由于自身疾病的原因,情绪上比较低落,但对音乐、篮球感兴趣,护理人员针对音乐和篮球进行交流,播放患儿喜欢的音乐或篮球比赛,对兴趣给予鼓励与肯定,转移其注意力,让患儿体会到温暖,进而改善负面情绪。疾病治疗过程中,根据患儿的年龄来开展相应的病房活动,按照各年龄阶段兴趣爱好进行分组活动,开展病房环境的评比、画画比赛等,同时对活动过程中表现较好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如小书包、奖状、适量糖果。针对部分服药依从性较差患儿,嘱咐患儿能够按时服药一段时间则以糖果或玩具作为奖励,以提升患儿依从性。组织患儿家长进行健康宣教讲座,讲解赏识理念护理的必要性,并针对家长疑虑进行作答,鼓励家长用赏识理念陪护患儿。

1.3 观察指标

观察入院时及干预3 d(手术前)患儿疼痛度情况、精神状况,同时评估干预3 d(手术前)患儿药物及行为依从性,并在出院前调查患儿家长满意度。

1.3.1疼痛情况

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oring,VAS),以0~10分表示疼痛程度,10分表示最严重疼痛,0分表示无痛。

1.3.2患儿药物及行为依从性

采用医院护理部设计患儿药物及行为依从性评价表,内容包括患儿液体摄入依从性、饮食依从性、服药依从性等,每方面内容采用Likert 5级评定法(1~5分)进行量化,满分为100分,超过80分为为完全依从、60~80分为部分依从、低于60分为不依从,依从率=(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1.3.3患儿家长满意度

采用医院护理部设计患儿家长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括服务态度、技术操作、护理主动性、环境满意度、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等,采用Likert 5级评定法(1~5分)进行量化,满分100分,超过80分为满意、60~80分为一般、低于60分为不满意,满意率=(满意人数+一般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VAS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VAS评分(4.31±0.41)分低于对照组(6.45±0.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VAS评分比较

2.2 两组患儿干预后依从率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依从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干预后依从率比较

注:两组依从率比较,x2=4.574,P=0.033

2.3 两组患儿家长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家长满意率比较

注:两组满意率比较,x2=12.764,P=0.000

3 讨论

3.1 开展赏识理念护理意义

赏识理念下的护理模式主要是针对小儿患者实施,其主要是通过发现患儿在临床上的一系列优点来进行相应的鼓励和肯定,以有效提升患儿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从而改善患儿的疾病控制效果,同时提高患儿的依从性等[3]。心胸外科患儿多数都是先天性疾病,疾病程度严重,病程长,治疗非常困难,患儿易出现不同程度负面情绪,从而影响心身健康。通过有效的赏识理念护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的负面情绪,与患儿构建良好的关系和沟通的渠道,给予患儿充分的尊重和支持,进而有效的降低患儿配合不良所出现的医疗纠纷概率[4-5]。

3.2 赏识理念护理能够提高小儿心胸外科护理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儿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依从率、患儿家长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郑凤英[6]报道相符。分析可能原因为赏识理念护理能够增强患儿的自信心,树立挑战及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能够有效的促进患儿、患儿家长与护理人员的亲切度,改善护患关系,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及医生治疗,多方位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从而降低患儿疼痛程度;同时,赏识理念使患儿家长能更有耐心陪护患儿,更好的鼓励患儿,使得患儿能够感受到自信,提升患儿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自信心,有效改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亦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本研究由于为随机对照研究,干预过程对照组患儿及家长有可能被赏识理念护理所干扰,今后的研究需对此进行改进。

猜你喜欢

胸外科满意率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胸外科疾病治疗应对策略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简介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