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信托基金化”的模式提供家族财富管理全景式服务

2020-02-04文婧

家族企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信托业信托公司信托

文婧

今年新冠疫情期间,光大兴陇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光大信托”)带着“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的“担当与善行文化”走到了公众面前。它不仅是第一家率先设立完成抗击疫情专项慈善信托的信托公司,而且还成立了国内第一单医疗实物救援慈善信托和首个旨在支持激励前线医护人员的“致敬白衣天使”慈善信托。截至目前,光大信托已设立疫情相关慈善信托26单,总规模超过3200 万元。另有50 单慈善信托正在协商推进中,规模预计不低于5000万元。慈善信托设立数量及到位资金均为行业第一。

六年前,在重组原甘肃信托基础上成立的光大信托,是信托业最后成立的一家信托公司,起步发展较晚,但是成长速度持续位居行业前列,正在奋力建设中国一流的信托公司。从2014年重组成立发展至今,光大信托总资产达到138.87亿元,是2014年的8倍,年均增速41.42%;信托资产规模7372.86亿元,是重组之初的14.42倍,年均增速56.01%;实现营业收入40.31亿元,是2014年的13.9倍,年均增速55.07%;实现净利润20.44亿元,是重组之初的14.1倍,年均增速55.43%。公司评级也实现了由C-到B+再到A级的巨大跨越,收获了诚信托―成长优势奖、最佳企业福利雇主、最佳信托公司奖等殊荣。

光大信托财富团队起步较晚,但成立近两年来,财富销售总量已突破700亿元,募集资金总规模连续12月业内第一。这其中既有基金化、标准化的家族信托项目,也有量身定制、专业化的家族信托服务,“从财产到财富、从家庭到家族、从家族信托到家族办公室”的递进式家族财富管理服务体系正在高效运转。

这样“低开高走”的发展态势令人惊叹的同时,也让人好奇。《家族企业》杂志记者日前专访了光大信托党委书记、董事长闫桂军,试图揭开光大信托高速发展背后的神秘面纱。

中国金融业迈进“信托时代”

在我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下,信托公司相比其他各类金融机构,投资范围最为广泛,投资方式最为灵活。然而,信托业在过去30年的时间里,却一直作为相对边缘的金融业态存在着,直到近年来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概念的“走红”,才把信托业推到了公众面前。

“从业务特色上看,信托公司开展资产管理、财富管理、投资银行业务。看上去能做的业务范围非常广,但是过去30年来,中国的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业主导的间接融资模式为主,信托、证券、保险等都成了相对边缘的金融机构。”闫桂军说,信托业的发展延续了古老的定律:经济决定金融。这意味着,过去我国金融体系为了配合短缺经济时期的物质创造而存在时,资产管理行业并非主流。在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初期,在一个社会没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之时,人们对财富管理的需求是弱化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之后,资本市场迎来了发展变革期,这标志着中国社会从以新增财富为主的阶段,开始逐步进入存量财富管理时代。“在这个阶段里,信托的优势逐步发挥出来,因此现在我们看到,社会财富管理需求剧增,这里面不仅包括高净值人士的需求,中产阶级的财富管理需求也在迅猛发展,因此,信托进入了大众视野,成为资产管理时代的主要金融服务供给者,这有着客观历史必然性。”闫桂军说,近年来,慈善信托、家族信托、权益投资信托业务的大发展,跟宏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紧密相关。20年前信托业资产规模还不到1万亿,10年前发展到4万亿,现在则是21万亿元。信托公司已成为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主流力量。

做“基金化信托”而非“信贷化信托”

2014年,有过大型商业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领导经验的闫桂军初入信托业,就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未来中国金融的主流模式和主流样式会是什么?他发现,西方国家经常用资产证券化率来衡量一个国家的金融现代化程度。“我国进入财富管理高级阶段后,为了满足资产保值增值需求的增加,我国金融业必然会经历一个信贷模式逐步弱化,投行、资管、投资模式逐步强化的过程,因此,资产管理行业将是未来中国金融的主流模式和主流样式,这意味着我们要用资产管理的思路做信托,做基金化的信托,做证券化的信托。”闫桂军表示,这也是光大信托“三化”战略发展目标的由来。

基于基金化、证券化、资产管理化的“三化”战略,光大信托提出将“产融结合、投贷联动、股债一体”确立为公司主流的金融服务方式,聚焦于资产端的投资业务、投行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聚焦于资金端的财富管理业务,最终构建自身的比较竞争优势。对此,闫桂军说:“信托基金化有助于对冲风险、平衡收益,实现多元化市场协同效应。”他认为,信托公司如果做类银行模式,会受限于不准设立分支机构的监管要求,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机构布局,导致业务风险加大,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信托公司不得不选择“被动管理”的业务模式,形成了被经济周期所左右的“全赢全输”发展范式。将信托做成基金化能够克服以上弊端,并带来三方面好处:第一,产品周期相对较长,有利于平抑经济波动,实现跨周期运作;第二,投资标的分散,进行组合投资,有利于对冲风险;第三,跨市场配置,实现跨市场、跨主体、跨产业、跨国界、跨币种的全景式资产配置,有利于形成多元化市场协同效应。

家族信托:全景式的资产选择与配置

光大信托的基金化、证券化和资产管理化业务占比已达到30%左右,这为光大信托构建家族信托全业务链管理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标高盛集团走过的从投行到大型资产管理机构的发展之路,光大信托在开展家族信托业务伊始,就树立了“家族信托一定是资产配置型业务占主导”的展业宗旨。闫桂军表示,虽然家族信托也包含提供养老、教育、医疗等事务性服务,但是其核心仍然是资产保值增值服务,配置型家族信托是家族信托发展的主流。“家族信托是一个本源性的、综合化的却又小众的业务,在2019年中国信托业约21万亿元的管理资产规模里,家族信托业务规模还不到1000亿元,业务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光大信托关于家族信托的展业目标是: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引领业务发展!因此我们的制度建设一步到位。在国内很多市场主体还停留在为家族提供遗嘱执行、财富分配等事务性服务时,我们就已开始提供涵盖股权、债权、投资、产业运作等深度金融服务的家族信托业务,并对信托资产进行跨市场、跨行业、跨国别、跨币种的选择与配置。”闫桂军告诉记者。

什么是光大信托的全景式家族财富管理服务呢?闫桂军举例说:某上市公司家族二代接班后,提出的需求是,不想把家族资产全部放在传统产业资本上。因此,光大信托为其家族专属设计了股权投资基金,通过在不同市场、行业和国家进行多元化资产配置,使其家族成员充分享受基金红利。基金投资收益主要用于提供家族成员的生活费用和家族共有财富收益的分配执行(孳息授予),为家族子女提供创业资金(家族基金创业执行),以及为一代企业家的配偶提供养老金。“未来等到家族的三代成长起来之时,光大信托还会为家族提供家族宪章等服务,为家业传承指明方向。因此说,我们家族信托的服务是全景式的,从现金管理到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再到家族事务管理,无所不包,无一不精。”闫桂军表示。

整合内外部资源构建家族信托生态

西方国家的家族信托基金资产配置通常包含25%左右的房产,14%左右的基金,15%~28%的股票,还有一部分债权、现金、艺术品、黄金、外汇等投资品。近年来,中国的超高净值客户也开始考虑家族投资的多元化,那么,光大信托家族办公室该如何满足这类需求呢?

“光大信托的思路是,整合公司内外部资源,进行全方位业务内嵌式的多元合作与互动。比如:根据客户需求,我们会择优与移民留学、另类资产投资等各领域的头部公司合作,把信托的功能内嵌给它们,或者把它们的需求内嵌到信托里,实现功能互补。”闫桂军说,家族信托市场的发展不能只靠信托公司本身,需要监管机构、中介机构的共同努力,在海内海外两个市场建立以资本为核心的自由流动的财富统筹。

“最关键的是,家族信托基金一定是要独立于信托公司现有业务之外的平行信托基金。”对此,闫桂军介绍说,光大信托家族办公室的所有家族信托业务都是独立存在的,信托公司的风险外溢不到家族信托去,但是却可以向家族信托输送资源。“因此家族信托可以实现守恒、致远、永续。”闫桂军表示,“守恒”就是守住家族的恒產,让家族资产保值增值,可持续发展,光大信托通过专业、专注、专属的服务能力让资产收益长期持续跑赢市场基准、跑赢通胀;“致远”是指家族信托的信托资产要进行长期资产配置、战略性资产配置,而非短期投机;“永续”则是指家族信托的利益永续,能够持续进行代际传承。

猜你喜欢

信托业信托公司信托
信托公司在破产重整实务中的机会
从法律视角认识家族信托
中国信托业2016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发布
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分析
信托业协会:应逐步解除刚兑魔咒
规范信托营销上海银监局重提信托代销面签
关注我国信托金融
我国的信托登记制度
信托项目终止未被取回的信托财产的管理和核算办法初探
信托业:最后一次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