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鸣·共融·共生

2020-02-04周霞云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稚子学段落日

周霞云

大量古诗文的入选是当下统编本教材的重要特色之一。对于各学段的古诗文教学目标,课标有着不同的说明。如第一学段是在诵读中“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除了展开想象之外,增加了“体验情感”“领悟诗文大意”;第三学段,关注“语调、韵律、节奏”,从中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这给我们的日常古诗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启示。在高年级古诗文教学中,笔者抛开传统的“直译、冠情、背诵”的刻板流程,引导学生从音韵入手,在反复朗读中感知诗词之美;从厘清诗人思绪入手,由景及情,感悟诗人情感脉动;从文字品悟入手,由文到画,由画悟文,在品读中言意共生。

一、关注音韵:由读到悟,意韵共鸣

通过“语调、韵律、节奏” 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是第三学段古诗文教学的要求。围绕这一目标,笔者在学生古诗阅读之初,便以各种形式的诵读,带着学生去体会诗人或显露、或隐藏的情感,再逐步与之产生共鸣。

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时,笔者让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小组四人合作朗读,在读中发现范成大描写农村夏忙场景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取的是“ɑ”这一响亮的韵脚,因而读起来声音响亮、铿锵,更让人觉得意趣横生。读前两句语速可稍快些,能表现出农家繁忙的耕织场景;读后两句语速可稍缓一些,读“学种瓜”,语调还可微微上扬,天真可爱的孩童形象就更深入人心。而雷震的《村晚》朗读起来也是铿锵有力,这也得益于诗人选择了让这首诗押的“ei”韵,似乎那不成曲调的短笛声一直在耳畔回响。这首诗尤其应重读两个“满”字,“水满陂”“浸寒漪”尾音可稍微拉长,更有恬静悠远的感觉,后两句的“横”“信口”也可略微拉长,那悠闲的乡村生活也更令人无比向往。而与这两首诗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押“ng”韵的《稚子弄冰》,作者杨万里通过这声音低沉的韵脚,以及语气、语速的变化,使得这首诗的情感变化一读便知,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稚子先得意后懊恼的心理变化,而诗中那可爱的稚子形象定会浮现于眼前。

古诗词的韵律美还体现在节奏停顿上。众人皆知大多诗词都以平仄交互成句,这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表达形式,因此引导学生吟诵时感知诗的节奏美,能增强诗的表达效果。以《稚子弄冰》为例: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在传统读法的基础上稍做处理,诗中的“脱、当、穿、碎”得以突显,诗中贪玩而又活泼的儿童从敲冰时的高兴到碎冰时的惊讶形象,更深入人心。

韵脚不同,节奏不同,所传达的诗韵也就不同,在发现这些音韵的特点之后,笔者再让学生去诵读体会,整首诗的基调便很好地奠定了,学生在吟诵中不仅感受到诗的韵律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体会思想感情”,也在反复诵读体会中得到了落实。

二、理清思绪:由景及情,情意共融

我们知道,“直译、冠情、背诵”的古诗教学流程,让题材广泛、风格多元、情意俱备的古典诗词逐渐失去了原有的音律美、修辞美、意境美。学生在极其被动、枯燥乏味的机械记忆中,会逐渐对经典失去阅读、积累的热情。因此,教者应对诗词进行研读分析后,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找到恰当的创新教学支点,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情,最大限度地挖掘经典诗词的价值并传承。

如五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中的《从军行》,诗人从青海湖、长云、雪山、孤城等这些极易令人触景生情的景色写起,勾勒出了戍边将士战斗生活的孤寂、艰苦。此时,应对诗人的经历、生活时代、社会环境,以及该诗的写作背景都作详尽的了解。只有“知人”才能“论世”,学生在诗人的情感、遭遇中自然会产生深度共鸣,情意共融。接着,笔者再让学生阅读后两句,发现将士们历经“百战”所以“穿金甲”,由此可知戍边时间的漫长,战斗的频繁激烈,敌军的凶悍,边境的荒凉,即使如“白骨掩蓬蒿”般牺牲,将士们的报国之志依然没有磨灭,反而更加坚定,在身经百战后依然发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言壮语,令人无比震撼,这一下子就扣住了学生的心。学生在朗读中,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如黄沙漫天飞舞的边塞,将士们奋勇拼杀,敌人无比凶残,身上的铠甲也已经被塞外的风沙磨得破旧不堪,但仍志气昂扬,顶风迎战,之后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真正做到情景融为一体。戍边将士虽艰辛,但他们的豪情满怀、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定会铭刻于学生心中。诗人借眼中所见景物,转换成一个个意象,营造出特定的意境,心中情感自然流露。

学生入诗动情,与诗人心意相通,感触油然而生,对古诗的理解便会喷涌而出,学生的诗性思维、诗意表达自然而然得到提升。同样,在对其他类似的诗的阅读中,我们都可以引领学生去追寻作者的心路,由诗人选取的景品悟他们心中的情,在言意共生中将古诗读得有滋有味。

三、品读诗文:由文及形,言意共生

薛法根老师认为语文课程的价值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与文本进行思维碰撞,习得语言的功能,掌握言语智慧,灵活使用语言。语文课堂也应该以语言为载体,追寻文本内在的价值,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它都是一种思维外化的活动。表达者将脑海里的思维内容转化为文字,文字便循着作者的思绪呼之欲出了。教学中,笔者采用品读诗文的方式,让学生从文字中发现画面,体会意境,继而再反过来促进对诗文的感悟、理解。

如教学《村晚》,诗中提及了“池塘”“绿草”“碧水”“山”“落日”等景物,直观形象,富有声、光、色之美。读到诗句,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水草丰茂的池塘,清澈而又波光粼粼;那远山、落日,那傍晚安静闲适的景象,使人心态归于宁静,而那横在牛背上信口吹笛的牧童,更使这乡村增添了情趣。在景物描写之后,诗人转而进行了人物的刻画,在显和隐、静与动的丰富画面中,我们的审美得到了高度的提升。然而,对于阅历尚不够丰富的学生来说,他们很难从字面上一下子就能体会到诗中各种意象的别致风味。同时,仅仅引导学生还原诗句所描写的画面,也会将古诗教学简单地置于悟诗意、品情感的浅层阅读之中,无法揣摩这经典文化的丰富意蕴,学生脑海中浮现出的一个个池塘、落日等景物,也只是对简单物品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时,为了不让学生的思绪仅仅停留于对诗的画面的再现层面,笔者引导学生去想象“草”“池塘”之“满”,“山‘衔落日‘浸寒漪”,草丰水满、倒影荡漾……如此一片生机。“衔”字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落日高悬山头的景致,炼字的精妙让人联想到杜甫“四更山吐月”的“吐”字同样之妙。池中的绿草、澄净的池水,还有青山与落日,以“浸”字串联,池塘更显热闹。这色彩和谐的画面,学生在描述中不仅读出了画中之景、画外之音,还将静止的画面解读成三维立体、动静结合的“微视頻”,原本简短的诗文也就变成了有声有色的场景,学生在表达中不知不觉感知了文字的表达之美、艺术之美、形态之美,其意境也更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了。

总之,作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汉字是充满人文情怀的;而作为只有“拈断数根须”,方能“吟安一个字”的古典诗词,更是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思想情怀、艺术特色。在陪伴学生诵读古诗文经典时,我们教师要让学生诵读生情,循文悟意,言意兼得,这样,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才能真正渗入学生的骨子里。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猜你喜欢

稚子学段落日
落日
蓬头稚子学垂纶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大漠落日
落日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
多喝水
小儿垂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