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古诗教学中契合认知心理举隅

2020-02-04平小燕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学段古诗诗意

平小燕

课标对第一学段的古诗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与内容,要求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为把课标的要求落到实处,统编本教材在第一学段编入古诗26首。

而第一学段的古诗教学,老师们是如何保“质”保“量”的呢?常规方法有二:一是沿用第二、三学段解诗题、知作者、明诗意、悟诗情的教学套路,不顾学生的认知水平,拼命往“深处”“高处”走。二是怀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信念,让学生一遍又一遍诵读,以便在记忆的黄金时期大量背诵。虽然学生似懂非懂地靠反复的小和尚念经式的读,似乎也达成了目标,但我总感觉这样教是生硬的、不太科学的,学生的学是被动的、不快乐的,那些古诗与学生相距遥远,缺乏联系。

《认知天性》这本凝结了11位世界前沿认知心理学家10年科研心血的关于“复杂时代的科学学习方法”的巨著,让我明白了问题的症结:多数人深信不疑的头号学习方法,很多时候往往是白费力气,因为我们没有在怎样学才能让学生的记忆更长久、更牢固上下功夫。是的,上述古诗教学的方法一味灌输拔高、死记硬背,没有针对第一学段学生形象思维占绝对优势的特点,没有与学生的生活牵手,没有让古诗的情思融入当下儿童生命的河床,难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当抽象的知识被形象化时,当知识和个人生活息息相关时,你就会把学到的东西记得更牢。”反复揣摩认知心理学家的忠告,我陷入了沉思:对于第一学段,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而言,打通诗与生活的壁垒,激活生活的元素,调动兴趣,提高记忆的效度,才是教学的关键。于是,我尝试着对一年级古诗教学进行了一些契合认知规律的改动。

一、让诗意伴随画面形象

选自《汉乐府》的《江南》安排在必背诗的第一位,整首诗形式朴素自然,语言清新活泼,加上句式工整,学生诵读起来趣味盎然。以往教学时,主要以诵读为主,学生读悟之后朦胧体会了诗意,也就止步于此。

本次教学,我“故弄玄虚”,另辟蹊径。为了读出鱼儿嬉戏时的无比欢乐,我首先有意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词读得又短又脆。忽而一生仰头追问:“老师,为什么要这么读呢?”我神秘地反问:“你觉得这样读,有什么感受?”“很好玩,有趣。”我微笑点拨:“对了,因为鱼儿在莲叶间嬉闹、玩耍、做游戏,太开心了!”学生若有所悟,但从他慢慢收回的目光中,我读出了一丝疑惑:毕竟这只是老师口中描绘的情感。忽然觉得:到底鱼儿在莲叶间嬉闹的情景有多欢乐、美妙?这一定是学生记诵这首诗的趣味落脚点。于是我灵机一动,放学后四处搜寻,终于在一家花店找到一个玻璃瓶子,里面不仅养着两条五彩小海狮鱼,还立着两根铜钱草,哈哈,用它来再现、诠释《江南》的意境是最生动形象了。

我将其置于教室的生物角,毋庸置疑,学生先是好奇、惊喜、欢呼雀跃,接着观察、挑逗、汇报:“老师,他们一边在追着玩还一边吐泡泡。”“老师,他们好开心啊,莲叶都被他们绕得晃动了。”鱼儿穿梭的生动美妙跃然眼前,学生如身临其境,不知是哪个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鱼戏莲叶间……”一个、两个、三个、五个,整个教室里诵读声一片,那么心心相印,那么水到渠成,一股生机勃勃、真切动人的欢乐由内心流淌出来,抽象的情感被转化成了形象可感的画面。就这样,课余闲暇时,日复一日,这个角落都有诗眼在张望、诗心在畅想、诗意在浸染。诗歌本来就是伴随形象的,古诗教学用画面还原诗人创作的情境,再现诗歌的意蕴,切合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记忆自然持久牢固。

二、让诗理贴近生活面容

《长歌行》作为汉乐府诗中的名篇,通过描写季节的交替和生物的荣衰,表达对光阴一去不复返的感叹,进而劝诫人们,珍惜光阴,有所作为。诗人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比喻一去不复返的美好时光,富含深刻哲理,这一句也成了学生把握诗歌主旨的“绊脚石”。想到哲理源于生活,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我便萌生了以此句作为切入点,将学生理解的“视线”引向生活的想法。

读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这一句时,我随手在黑板上画出简易地势图,带领学生感受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后,抛出一问:“千万条大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可能向西再流回来吗?”大家摇头否定,“是啊,这世界上很多东西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想一想,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不能再回来了?”教室里短暂的沉默之后,便陆续冒出“雨后春笋”:“去年我上幼儿园,今年我上一年级了,不可能再回幼儿园上学了。”“爷爷的头发白了,再也回不到满头黑发的时候了。”“我出生之前呆在妈妈肚子里,现在再也回不去了。”灵动的想法引来一阵会意的哄笑。“去年,阿婆去世了,她再也不会给我做煎饼了。”没想到,也勾起了一位学生的苦涩记忆,她的眼里闪着泪花,我赶紧上前深情拥抱、安抚。这时,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凝重了,显然,学生已据此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将真实、真挚的情感融入了对诗意的品味,这样,“我们要珍惜生命的每一寸光阴”的诗理,早已由浅入深地抵达学生的心灵、记忆深处。

让从生活中来的“诗理”回归到生活中去,使生活插上理性的翅膀,以此为突破口,降低了诗意理解的难度,激活了学生对生命的思考,达成了由感知诗的表面形象到领悟诗的深刻内涵的认知提升,效果令人惊喜。

三、让诗趣在游戏中绽放

一提起古诗,一年级的学生常有穿越古老的文化隧道秘境探幽的感觉,不由自主地产生时间、空间的距离感,畏惧之心也先入为主。其实,不少古诗,教师如果戴上“趣味透视镜”去研读品味,站在贴近学生生活的角度,挖掘“诗趣”生长点,有时会让古诗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风》是初唐诗人李峤的一首精巧别致的咏物诗,区区20字,诗人将风的巨大力量与温柔如丝娓娓道来,寥寥数语便将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的各种面貌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戴上“趣味透视镜”细细推敲,让学生对风的千姿百态见其形、闻其声,是“诗趣”生长点。

如何让学生对风有真切的感悟,留下深刻的印象呢?生活中,风如影随形,不妨化无形为有形地“亲密接触”,玩转“风”趣。我这样点拨:“风能在江上掀起比一百层楼还高的浪头,你覺得风是怎样的?”学生惊叹不已:“风真是个大力士!”“风简直是个神奇的怪兽。”“风好像会生气、发火!”我因时制宜,引领探究:“但有时,它又能轻轻柔柔地吹开花朵,吹落黄叶。这时你觉得它是怎样的呢?”“它像调皮的学生。”“它像温柔的仙女。”“我觉得更像慈爱的妈妈。”学生的兴趣已被点燃,我趁势而上:“诗人笔下的风真是个多面人。你想跟它玩吗?咱们小组讨论一下,你可以和风玩些什么游戏?”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兴奋极了,金点子应运而生:“做一个小风车,让风儿推动小转轮。”“放风筝,让风和风筝一起跳舞。”“折一条小纸船在河边起航,让风带它去旅行。”“准备一个大塑料袋,我和爸爸分别拉着袋子的两个提手,捕捉风儿,和它玩一次拔河比赛,看看谁的力气大。”因“诗”制宜,引发共鸣,体悟变得积极、轻松,妙趣横生。换一种亲和的眼光,携一介风趣的态度,拈一丝灵动的想象,唐诗成了平易近人、耐人回味的“佳肴”,馨香沁脾,令人爱不释手。

契合认知心理,因生制宜,选定合适的切入角度展开第一学段的古诗教学,让诗意平白如画、诗理触手可及、诗趣绽放如花。让学生学诗之趣顿然而生,涓涓“诗流”润泽无声,记忆园地遍开“诗花”。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学段古诗诗意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虫子的诗意奇旅
古诗教我珍惜时间
永恒
冬日浪漫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劳劳亭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
唐.欧阳询《九成宫》集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