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农业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0-02-04詹有为周航
詹有为 周航
摘 要:中央、广东省和珠海市三级政府全面决策部署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本文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梳理珠海市农业产业的基本现状,进而分析了中国农业产业面临的诸多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实施园区带动发展、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打造新型特色旅游精品、壮大农村人才队伍,为珠海市农业产业发展建设乃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农业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代农业产业园
休闲农业拓展农业功能,乡村新型服务业丰富业态类型是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产业。2019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农业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农业农村部于2020年颁布了《全国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农业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对巩固提升全面小康成果,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立足于珠海农业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深入评估并发掘存在问题,进而提出珠海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珠海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1.第一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形成了特色渔业发展格局
珠海市第一产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渔业占比达70.54%,以淡水养殖为主。从区域分布来看,集中在斗门区和金湾区的红旗镇和平沙镇。
2019年珠海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超100亿元,农林牧渔增加值61.62亿元,其中农业种植业实现总产值15.71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4.91%,林业比重为0.015%、畜牧业比重为6.32%、渔业比重为70.54%、农林牧渔服务业比重为8.2%,渔业所占比重超过半数,是珠海农业经济的主要支撑。2019年水产品产量324761吨,增长3.5%。其中,海洋捕捞15408吨,下降34%;海水养殖89518吨,增长6.0%;淡水捕捞1705吨,下降2.8%;淡水养殖218130吨,增长5.3%。
2.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珠海市委市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通过大力推动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乡村旅游、农村家庭手工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不断培育农村经济新增长点。
斗门区获评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南门村、莲江村获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万山村获评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项目获批首批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十里莲江休闲农业观光园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企业,御温泉、东澳岛和外伶仃岛等获评4A级景区。乡村特色农业发展成效显著,斗门海鲈养殖区获批省级农业标准示范区,白蕉海鲈成为2018年度广东省最具影响力渔业区域性公用品牌,白蕉镇昭信村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莲洲镇获评中国禾虫之乡,斗门镇获评全国特色小城镇。
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
目前珠海市涉农企业总共有72家,其中绝大部分的企业来源于斗门区,共有33家,高栏港区10家,香洲区13家,金湾区11家,高新区2家,横琴新区、万山区、中山市东区各1家。行业规模中以渔业及农业居多,占比分别为25%、15.3%,其中还没加入包含农林牧渔都涉及到的企业。其中龙头企业占据28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4家。共有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14家,国家级2家、省级4家、市级8家;珠海市认证家庭农场64家,经营面积6090.57亩。
4.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起步
2019年,珠海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决策部署,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的历史性机遇,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依托我市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现代农业发展基础条件,自筹资金创建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其中斗门区白蕉海鲈产业园、金湾区黄鳍鲷产业园、高栏港经济区特色水果园艺作物产业园被纳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基本实现“一区一园”总体布局,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珠海农业产业发展评估
波特钻石模型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提出的,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本部分引入“钻石模型”,对珠海市农业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加入政府和机会要素,机会是不可控的,政府则是相关政策的引导。政府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引导者,其在建设初期的作用不可小觑,提供相关政策的同时,也为行业带来了机遇。修正后的“钻石模型”如图所示。
1.从生产要素的角度来看
珠海市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是珠三角中海洋面积最大、島屿最多、海岸线最长的城市,素有“百岛之市”之称,海洋资源丰富。土地面积和人口适度,土地面积为1736.4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189.11万人,人口城镇化比例为90.08%。海洋资源。珠海气候宜人,属南亚热带与热带过渡型海洋性气候,孕育出了许多特色地方资源如白蕉海鲈、黄鳍鲷等,为珠海市的农业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条件。
2.从需求条件的角度来看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发展转化为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追求更加高质量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带动了各地经济的高质量规划建设发展。针对珠海市的农业产业尤为明显,旅游型城市的标签和宜人的天气气候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珠海进行参观游玩。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61.29亿元,同比增长2.2%。现代农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旅游业市场蓬勃发展,2019年,珠海市接待游客总人数4618.21万人次,同比增长7.1%,其中旅游设施接待过夜游客2603.90万人次,增长6.2%。实现旅游总收入541.53亿元,同比增长16.2%,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6.50亿美元,同比增长12.4%。因此,珠海市的旅游业及农业所结合形成的新型休闲农业产业形式具有相当大的市场潜力。
3.从相关支持性企业的角度来看
目前珠海市投资建设的四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已有部分企业入驻,并参与实际的运行和经济活动开展,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仍存在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一是就入驻企业而言,园内大部分企业依然存在知名度较低,发展规模小等不足,没有更加合理的利用好政府及自然资源;二是各区产业园之间发展不均衡,如白蕉海鲈产业园建设用地配套、园区建设实施主体、经营主体、项目资金投入都达到一定的规模,而金湾区黄鳍鲷产业园在上述方面总体偏弱;三是个别产业园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进度偏缓,存在处理流程长、处理效率低的问题。
4.从企业的战略结构结合相关的政府政策来看
各个产业园建立了以区长为园长的工作机制,出台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方案、现代农业产业园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加强政策扶持,市财政按每个产业园3000万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区财政按1:1配套补助。对标省级产业园建设标准,围绕珠海市在养殖种苗、冷链配送、加工物流配套能力不足等方面短板,进一步明确产业园建设项目主要内容和实施主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带动产业化联合体、农民合作社、农业科研单位等新型经营主体同步发展。加大园区科技资金投入,各级财政补助资金中安排不少于5%的资金用于科研开发,重点解决种子、种苗研发、质量安全等问题。解决产业园区建设用地配套问题,三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共统筹安排建设用地950亩。
综合以上分析,珠海农业产业仍存在一些需要逐步解决的问题,如农业产业园建设进度缓慢,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不够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仍待进一步壮大,农民整体素质不适应现代生态农业发展要求、乡村旅游缺乏整体规划、产品结构单一等。
三、珠海农业产业发展对策
珠海农业产业发展,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坚定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粤港澳大湾区珠海定位、农业农村发展特色,实施园区带动发展、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打造新型特色旅游精品、壮大农村人才队伍,为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强大引擎。
1.实施农业园区带动战略,形成园区强农的农业产业兴旺新格局
一是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在斗门区创建斗门区白蕉海鲈产业园、斗门区休闲农业产业园2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在金湾区打造具有显著金湾特色的“黄鳍鲷"产业园,在高栏港区打造特色水果产业园。
二是推进台湾农民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台创园核心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把台创园打造成为现代农业科研中心、现代农业样板、生态农业产品基地、休闲旅游观光基地的示范基地。
三是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配套设施,加快推进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白蕉现代农业示范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形成无公害种植、河口渔业健康养殖、农产品深加工、批发交易、物流配送、进口贸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链,从而把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现代生态农业园。
2.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实施新一轮农业龙头企业培优工程。加大信贷、金融、保险政策支持力度,培育大型骨干农业龙头企业,打造行业领军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申报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省重点农业企业等。
支持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建立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农机作业、统防统治、加工储藏、物流运输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专业服务。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就业创业培训。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鼓励和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实施千名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计划和农民工、大学生返乡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
3.探索农业产业链增值路径,发挥政策资金杠杆作用
珠海农业产业需规划出一条整体产业链成长路径,并明确在产业链上各行业、企业的履责范畴,统一标准构建合理的消费体系,互相扶持,行业、产业共荣共生。围绕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旅游目的地、优质农产品供应中心、国际渔业物流港三大目标,以四个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根基,做好“菜篮子”生产稳供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应用、打造集仓储和加工等环节于一体的完整海产品产业链条等方面发力,打造农业产业新增长极,推动农业产业创造更多附加值。
战略层面上,为了推进农业产业稳步发展,对珠海市产业发展政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代农业产业园所在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所在村镇以及购买水田复垦指标的涉农区等,政府需要积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在政策和资金配置上,向农业产业倾斜,简化开办农业产业点的手续与程序,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拓宽渠道,携手本地金融机构对农业产业创意、创业给予战略投资或贷款绿色通道。
4.构建“旅游+”的多模式平台,打造乡村旅游精品产品
“旅游+”模式下,将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有机地结合,不仅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内容和文化元素,同时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旅游+”或将成为珠海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鼓励、扶持“旅游+农业”、“旅游+商贸”、“旅游+会展”、“旅游+互联网”、“旅游+影视”等跨界投资项目,提高珠海乡村旅游资源的利用率和转化率。
游客在“旅游+”的多模式平台下,无论选择何种内容的旅行,游山玩水抑或是感受民俗风情,其根本目的都是获得身心愉悦。枯燥无味、平淡无奇的旅游内容无法满足游客预期,旅游体验较差。就珠海乡村游而言,需要促进旅游产品多元化,同时提升娱乐性和趣味性。
5.培育新型农业产业从业者,提升从业人员管理服务水平
当前珠海地区农业产业从业者多为当地村民或附近居民,对于专业知识、行业发展趋势、前沿营销途径缺乏了解。提高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应从引进与培养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應加强与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媒体策划等相关领域专家、人才的沟通交流;加强与区域高校针对专业人才的联合培养,提升珠海农业产业从业者的整体教育水平,建立人才培养与实践运用的产学研良性互动机制。
二是重视对行业从业者的管理工作,完善从业人员前期准入机制,细化准则、严格管理,明确岗位职责,持证上岗。适时对从业人员展开业务轮训,主要就基础知识、纪律法规、行业发展等方面提升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对在岗人员实行等级评定制度,探索专业能力与绩效挂钩,加强农业产业从业者管理服务的标准化、精细化、人性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沈立宏.规划引领产业振兴新画卷——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J].农村工作通讯,2020,(16):59-61.
[2]胡翔,付红桥.生态核心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钻石模型”构建及应用——以海南省白沙县为例[J].生态经济,2020,(11):75-81.
[3]李利霞.乡村振兴中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以高唐县清平镇板材产业为例[J].江西农业,2020,(8):123-124.
[4]黄漫漫.乡村振兴视域下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9.
[5]肖敏,姜启军.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探索——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专题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20,(8):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