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02-04王廷伟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7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有效应用初中化学

王廷伟

【内容摘要】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使得以问题导学法为代表的先进教学模式在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了重要的运用和发展。很多初中化学教师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采取了更为丰富的教学手段来为学生提供带有启迪性的问题学生,使其有效地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因此,问题导学法受到了师生的共同喜爱,引导了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初中化学学习。在本文中针对问题导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展开相应的论述和探讨,希望可以为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有益借鉴。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  初中化学  教学  有效应用

初中化学如果采取填鸭式的教育,可能会在短期内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学生可能会对化学知识进行有效的记忆。但是,长此以往却无法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而此时问题导学法的出现,使得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活动得到了有效开展,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有效提升,学生在问题引导下所进行的化学学习更富有成效。

一、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导学法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作为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对于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有了较高的要求,问题导学法的出现可以有效的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如果把学生的大脑看做一潭平静的湖水,那么具有诱导性和创新性的问题情境就像投入湖水中的一粒石子,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在此过程之中,学生可以有效的摆脱死记硬背等旧式学习方法的束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良好的问题导学情景的出现也使得学生可以进行更多实验活动与科学探究,对于化学知识的好奇心变成了探究的动力,将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变成了实验室中的具体操作,将漫无目的地独自求索变成了卓有成效的问题学习。因此,问题导学法的出现使得学生掌握了大量的化学知识,理解了相应的化学原理,培养了良性的化学思考习惯和思维逻辑。因此,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导学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问题导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1.创建相应的问题情景促进学生对化学的思考

部分初中生在初次接触化学知识时可能会感到茫然,因为,化学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可能会存在着迷茫和无知。此时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相应的探索,注重为学生创建良好的问题情景模式,从而打开学生的化学学习思路。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时,一些教师运用氧气制取的方法来创建相应的问题情景,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氧气制取的装置是什么?氧气制取的要领是什么?收集氧气是采用排水集气法还是向上排气法还是向下排气法呢?学生很快就可以回答出前面几个基础性的问题,学生通过回忆就能把旧的知识重现出来。当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后鼓励学生将其和二氧化碳进行相关的比较,继而提出“你能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设计出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吗?”学生们都表现出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这时教师再次强调决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的因素,联系制二氧化碳的原理和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最后把他们的设计展示出来,并让学生介绍他们的设计意图和装置的优点,通过师生交流来评价装置的可行性。用这样的问题情景,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类比、联系、思考,从而促进了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这比把旧知识简单重现,把新知识硬塞给学生的做法更灵活更有效。而这也正是问题导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之一。

再如,在学习环境污染的内容如酸雨、能源问题,饮水与健康等问题时,一位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备课、讲课。这样,学生为了扮演好“教师”的角色,便会积极地收集、查阅资料,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同时,学生听学生讲课的氛围充满着平等、轻松、愉悦,台下的同学连连发问,高潮迭起,台上的同学从容应答,妙趣横生。整个教学内容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不仅使得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活泼,而且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观环节,都应根据教学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和要求提出问题,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从而唤起思维,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2.设置问题互动环节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

化学课堂需要学生和老师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然而传统的化学课堂是老师讲述相应的化学知识点、化学实验流程,学生进行单纯的记忆和总结,双方缺乏相应的交流,以及问题互动。问题导学法的出现,为课堂互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让学生通过问题刺激,主动进入积极地思维状态。例如,在学习Na、Mg、O、S等元素符号时,学生对其性质难以准确记忆,对其排列规律难以做到有效反应。某些化学教师则对症下药,为学生讲解相应的化学基础元素,为学生构建了良好的问题情景,如:你认为应当采取怎样的方法熟记化学元素表呢?鼓励学生各显神通,编写相应的化学知识记忆顺口溜,发现相应的记忆规律,在化学课堂上进行相应的展示,从而各显神通为其他学生的化学学习提供相应的帮助,也在课堂上和老师进行良好的问题互动。例如,在进行关于“燃烧条件”的学习时,从实验室酒精灯的熄灭、木炭在纯氧中比在空气燃烧更剧烈、野外生火要把木柴架空、液化气及煤炉都留有通风口等学生非常熟悉的现象提出问题,加深了学生对“燃烧条件”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巩固了旧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

3.设计合理有效的问题以促进问题导学法的运用

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之中,问题导学法的运用已经是极其普遍的了。但是,部分教师在设计相应的化学问题时往往南辕北辙,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现有化学基础和实际的化学学习能力。因此,对其实际的运用效果并不是十分满意。作为化学教师要注重问题设计合理性与可行性。问题设计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是否有针对性,能取得预期的学习效果;是否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能否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态度,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行为。例如:在学习固体溶解度时,某位老师提出了这样三个问题:蔗糖是否能溶解于水呢?蔗糖是否能无限制地溶解于一定量水中呢?蔗糖是否能溶解于其他溶劑(如酒精、汽油、氯仿和苯)中呢?在这三个问题中,第一个问题过于简单,不具有思考价值,这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喝糖水,大家都知道蔗糖是能溶解于水的。对于第二个问题虽然部分学生有蔗糖不能无限制地溶解于一定量水中的生活经验,但是在一定量的水中到底能溶解多少蔗糖,这个问题很多学生并没有思考过,并且影响蔗糖在水中溶解能力大小还有哪些因素?这些问题,学生通过实验完全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答案。因此,这一问题对学生来说,具有探究价值。第三个问题属于拓展性问题。无论是从《课程标准》还是从时间上来讲,在课堂上提这样的问题是不恰当,对问题中涉及的溶剂,如氯仿、苯等在初级中学实验室是不存在的。因此,这样的问题对学生来说舍本逐末,不具有探究价值。

同时应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现状,为学生设计更多具有层次性的问题,切实考虑到化学成绩优异和化学成绩较差学生的实际需求,满足班里大多数学生的化学学习要求,真正做到科学有效,使得更多的学生在问题导学法的引导之下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

4.“导”到“学”的探究是问题导学法开展的重点

“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核心,以探究为主线,以引导为桥梁,使学生在探究中掌握知识。很显然,在“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下,所有问题的答案不是看书找到的,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知道的,而是通过探究得到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任务不是“教”而是“导”,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对问题进行探究,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与讨论,而“学”是“导”的延伸,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按照正确、有效的思维进行持续性探索,从各种问题当中剥离出需要考查的相关知识,得到正确的答案与结论,以此使学生能够精确地掌握问题导学法的精髓,并促使其学习效率得以有效提高。如在教学“金属活动性顺序”一课教师应用问题导学法,教师先向学生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湿法炼铜”技术,镁、铁、铜、金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和自然界中这些金属的存在形式,然后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提提问题。在讨论中学生逐渐发现和提出一些问题:为什么自然界中金、银是单质,而其他很多金属都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为什么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最后,学生们作出假设:金属的活泼程度是不同的,有些容易发生反应,有些却很难。为了验证这一点,教师引导学生们设计了很多实验方案:有的同学准备把“湿法炼铜”的实验做一遍,并尝试用其他金属来制铜;有的同学想到了“真金不怕火炼”,看哪些金属与氧气不反应;有的同学想起了实验室制氢气,他改用其他金属,看能不能得到氢气……然后教师开放了实验室,提供了常见的金属、试剂和仪器让学生自主探究,并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找出常见的金属活泼性的顺序。向这样通过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能使学生获得“活”的知识,这样的学习没有压力,在这样的学习中他们觉得很自然。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初中化学教学已经由过去的单一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理念,转变到多种教学方式、多种教学理念并行不悖的道路上来了。化学教师们在其化学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应用问题导学法,不再单纯的关注学生的卷面成绩,而是注重和学生进行课堂互动,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学生在课堂上也注重在老师的问题引导下进行相应知识的学习,做到了主次分明、灵活有效,在整体上促进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效率的有效提高,而这也正是我们在化学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法的初衷。

【参考文献】

[1] 杨樹英. 初中化学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设计及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19(22):159.

[2] 刘长安. 初中化学教学运用问题导学法实践探索[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 (18):7-8.

(作者单位: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乐蟠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法有效应用初中化学
高二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讨
科学应用白板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浅谈循环训练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和谐教学法在初中体育篮球课的运用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