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2020-02-04黄媛媛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7期
关键词:传统教学慕课道德与法治

黄媛媛

【内容摘要】慕课(MOOC),是大规模开放性在线课程的简称。慕课已逐渐运用在一线课堂教学之中,形成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师灵活巧妙的运用慕课教学,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实效,还有利于提升初中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分析了慕课教学与传统教学相对比,具有的明显优势,阐释了慕课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意义,并进一步探究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慕课教学,以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慕课  传统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  应用

慕课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是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运用慕课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制作一些课程微视频来实现课堂的翻转。具体可以理解为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微视频这一媒介,先学后教,运用集合成的微视频课程资源来实现课堂的翻转,最大程度实现教学的互动,从而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效。

一、慕课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改革

自2016年起,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更名为《道德与法治》,2017年秋季,全国范围内开始全面统一启用教育部统编的初中德育课程教材《道德与法治》。慕课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有利于切实促进教学改革。

2.有利于提高《道德與法治》课的教学实效

提高教学实效,促进有效教学,是教育者们关注的根本性问题和追求的目标。慕课的产生大大提高了《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效。

慕课是拓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方法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加强了初中生在心理与品德、时事政治、国情国策等方面的认识,切实提高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慕课推动了《道德与法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从时间分配上看,慕课打破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时空限制。慕课打破了纯课堂45分钟的限制,给予了学习时间、地点的自由,学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提升了受教育者的学习效率。

3.有利于提升初中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现在,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中学生考核的重要指标。思想政治学科凝练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个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德,育有信仰(政治认同)、有思想(科学精神)、有尊严(法治意识)、有担当(公共参与)之人。而慕课首先能够提高初中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初中生的科学精神。

二、慕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1.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师运用“慕课”的能力

“慕课”是基于网络背景下的大规模开放性网络课程教学,学校可以通过集中培训、慕课APP、网上课程学习来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师运用“慕课”的能力。

首先,应加深教师对“慕课”的熟悉程度。不同年龄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对“慕课”的接受能力不同,对其应用的熟悉程度也不同。为了教师更好地运用“慕课”系统,学校应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比如集中培训、慕课APP、网上课程学习等对道德与法治教师进行培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其次,增强教师运用“慕课”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慕课”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出现了“翻转课堂”,所谓“翻转课堂”,就是相对于传统的课堂上讲授知识、课后完成作业的教学模式而言的。它是指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师事先录好的或网上下载的教学微视频以及拓展学习资料,而课堂时间则用来解答学生问题、订正学生作业,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翻转课堂”是基于“慕课”平台出现的,教师要加强运用“慕课”的能力,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2.用心制作《道德与法治》慕课微视频

一堂高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建立在一个优秀的慕课微视频的基础之上的,教师还要善于运用最恰当的方法及最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去讲清楚讲透彻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自己学习并掌握一个知识点,这样的慕课微视频才是成功的。教师不仅要制作对单个知识点或者单个课时的慕课微视频,还要致力于开发系列的,专题的《道德与法治》课慕课微视频,力求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微课程。这样学生才不会只获得零散杂乱的知识,而是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同时慕课微视频还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多运用实际案例,引发学生的共鸣,给学生新颖的感觉,更易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结合时政热点及时补充《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时政性强,《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结合“慕课”的优点。在教授《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条件下,多结合时政热点,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有助于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理解,并能起到活跃课堂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本知识,巧用当前的新闻热点、现代化工具,使课本上固定的知识与飞速变化的社会相结合,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更有生机,更有活力。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不再觉得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知识不再是遥不可及,不再是高深莫测,而是源于生活,紧贴生活,环绕生活。学生学起来既容易理解知识点,又觉得轻松愉快。当然这一切还是需要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老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时时刻刻关注身边的时政热点,生活新闻,报刊杂志,并把有用的资源收集起来,适时地运用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去,让我们的课堂与时俱进。例如我在讲《网络改变世界》道德与法治课时,因学生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网络。所以我在课堂中活用班班通完成购物、听音乐、搜索资料、看视频等等,即堂生成学习素材,并利用班级优化大师随机抽取同学回答问题,一节富有现代化气息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就生成了。这样的课堂生动有趣,形式丰富多样,注重语言的趣味性,知识的讲解也就水到渠成。信息化的课堂,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人,更多地是把时间教给学生,通过班班通的使用教会学生方法,让学生利用网络体会网络的优势及弊端,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教师适时指引、点拨。

4.巧用慕课,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更有效率

利用慕课编写有针对性、有个性化的课堂练习,其练习效果之好,传统的板书练习是无法比拟的。通过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的巩固课堂知识,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知识内化于心,真正做到减负提速的目的。传统的练习基本都是口头问答,或者写在黑板上,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练习形式也比较单一。但引入慕课之后,练习形式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气氛不再是沉闷枯燥的,而是轻松愉悦的。例如,我在讲《基本经济制度》这一框时,课堂练习采用快问快答、闯关的形式,插入帶有动画效果的习题。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慕课就会播放“你真行”的的声音,反之则会播放“继续努力”或“游戏结束”的声音。通过此种新型的课堂练习,学生能轻松的掌握知识,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用慕课,突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

每一节道德与法治课堂都有它的重难点,是否能突破教学重难点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我所在的学校从2018年开始要求全体老师改变传统的“一个黑板+一只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巧用班班通,把课堂中难以理解的内容或抽象的的知识点通过慕课直观的展现出来,全方位的调动学生的多项感官,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感受所描绘的情景当中,这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极大地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例如,我在讲《公民基本义务》中依法服兵役这一内容时,大部分学生无法理解不依法服兵役的危害,这时有了班班通这一媒介,只需给他们播放一则未服兵役产生多大危害及后果的视频,这比我在那里大费口舌更有说服力,更能突破教学重难点。

再比如,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的道德与法治内容非常的难懂,基本与时政相结合。所以这学期我们班每堂课都有五分钟的新闻联播,其实就是让学生课前搜集国内外新闻,在课堂上分享时事,这样学生一方面展示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另一方面关心国家大事,从中体验到学习的欢乐和成功的喜悦。

综上所述,慕课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是顺应信息时代化产物。“慕课”作为大规模开放性课程,慕课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不仅有利于促进《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实效,还有利于提升初中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慕课”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还需要合理利用,结合实际,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不断改善,继续探索有效的生成路径。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传统教学慕课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