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中共鸣腔体的调节与运用
2020-02-04唐博
摘要:声乐演唱强调共鸣腔体的调节与运用。只有合理运用共鸣腔体,才能让声音上下贯通、音色优美动听。作者结合多年的声乐教学实践与思考,在文中通过调节共鸣腔体,论述了其重要性,进而对共鸣腔体在高、中、低三个声区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声乐教学 共鸣腔体 调节 运用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24-0126-04
声乐演唱,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艺术表现类型,声乐教学中共鸣腔体的调节与运用是声乐艺术中重要的技巧。按照物理学来讲,共鸣是说当物体受到撞击时会产生声音,而这种声音会传播到另外一种介质,然后出现共振现象。把基音除去,任何一种物体在发音的时候,都会出现泛音。歌唱发声中共鸣,要求歌唱者的发音,把声音唱在头腔和胸腔之中,美化声音。声乐教学中气息对人的声带产生冲击,从而出现基音,这樣的基音弱小一旦进入人体共鸣腔体,就会产生声波共振,在腔体里通过混响之后,传递出来的声音就美化了。在发声时,根据旋律音的高低变化,声音共同在高、中、低三个声区的主要共鸣腔体之中。在发声过程中,共鸣腔体的运用不是片面的,需要形成一个整体。声乐教学中,要求学生将头腔、口腔、胸腔混合使用,从而形成歌唱发声的“整体共鸣”。
一、调节共鸣腔体,形成声区统一
歌唱发声中强调人体共鸣器官中的口腔、头腔以及胸腔。详细划分,头腔又可以分为鼻咽腔、额窦、鼻窦;口腔包括咽腔、口腔、喉;胸腔则分为气管、支气管、外加整个肺部。在日常的声乐教学训练中,对于专业学习的学生,要分清每个声区共鸣腔体的主次,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声音统一。学习声乐的人都知道,高音区以头腔共鸣为主,中音区以口腔共鸣为主,低音区则是以胸腔共鸣为主。在歌唱发声中,头腔和胸腔是主要的共鸣腔体,也是最便于体会到的腔体;相反,作为高位置的头腔共鸣许多学生较难体会;但头腔共鸣非常重要,它是声音色彩好听与否的重要场所。口腔属于可调节的腔体,在歌唱训练中,必须先解决喉咙以及口腔的开合度与松弛度,才能上下贯通,较好的获得胸腔、头腔的共振。
在声乐教学中的发声训练时,切记要求学生将口腔完全松开,喉结向下的同时,要保证咬字的清晰度以及气息的通畅;要让声音保持住共鸣与气流的震动感。在这一阶段的练习中,要注意鼻腔共鸣与鼻音的概念不要混淆。这其中的口腔展开程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因人而异,同时还要保证横膈膜和小腹的用力,没有绵延的气息,就不能形成高频率的泛音,也就是我们日常说的头声。在练习高音的时候要尽可能地运用到头腔的共鸣。声音的发音位置越高,头声就会越多,歌唱者所展现出来的声音也会越干净优美。因此,在歌唱中追求高位置以及获得头腔共鸣的色彩和音响,需要在平时的发声训练中科学引导、合理运用。
中声区也称为自然声区,由于音域原因,这个区的发声相对较为轻松;在中声区的发声中,主要运用的是口腔共鸣,学生不加修饰,直接将声音往外唱,从而出现唱成“白声”的状况。口腔与其后部的咽腔是每一位歌唱发声的主要通道,歌唱者可通过“半打哈欠”的状态,体会口咽腔的打开状态。在声乐教学中,每位学生都要努力去保持打开口咽腔的状态进行发声。
在发声的练习中,我们不要错将高音、中音当成练习的重点,这里不是说这两者不重要,而是要告诫练习者千万不要忽略低音的练习。低音主要应用的是胸腔,其他的腔体只是进行修饰和搭配。在练习低音的时候,一定要让自己发出的声音和头腔、口腔这三个声区保持统一,这样所发出来的音色才会优美浑厚,同时兼具润光和活力。接下来我们再细说一下低音的发音方法。当练习者发低音时,要让自己的喉结降到最低,最可能的接近气管部位,这样才会使声音震荡形成波影,与胸腔产生共鸣。可是很多人在练习中会将舌根后缩,这样的习惯是错误的,虽然从某些角度上来讲会有低音的效果,但是这种方法所发出的低音会给人松散的感觉,缺乏严谨性,而且通常还会伴随着漏气现象。声乐教学中,师生双方要准确掌握中低音的发音技巧,让共鸣腔体的共振基音和声带所发出的低音基音相融合。
二、调节共鸣腔体,美化声音色彩
人声高、中、低不同的声区,其音色的不同主要在于它们共鸣腔体运用的侧重点不同。我国的著名音乐教育家沈恩岩先生曾提到过:人类的共鸣腔体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自我调节的。通常情况下,在进行有效调节后的共鸣腔体所产生出的音色会更加优美动人。佛尔作为瑞典最伟大的歌唱家之一,也有过精彩的心得:没有色彩的声音,是不会造就出真正歌唱艺术的。作为一个歌唱演员,一定要学会让力量随着自己的意志转移,完美地控制自己的身体,让声音充满变化,从而演唱出的歌曲才会充满灵性。由于每个人先天身体条件的不同,发声方法不一样,声音色彩也各具特色;作为专业的声乐演唱者,要通过调整共鸣腔体有调节和掌控声音色彩的能力。
正确的歌唱共鸣,符合声音美化的物理学意义。在歌唱发声中,有的声音明亮集中、有的声音喜庆欢快、有的声音暗淡悲伤等等,声音色彩能带给听众在听觉上产生色彩的对比,就像色彩色调中的颜色有深有浅一样;这种种不同的色度变化,与共鸣腔有着直接关联。声音色彩的变化直接受到口腔、咽腔、鼻腔所占比多少的影响。以头腔为主的声音,色彩明亮、富有金属质感;以口腔为主的声音,色彩显的苍白僵硬。在声乐教学中,对口腔与喉咙的练习需要正确的打开与运用;口咽腔处在共鸣腔的三岔口位置,上面是头腔,下面是胸腔,将它变为共鸣的中心,可以调动各方面的共鸣。喉头的高低位置不同,音色也不相同。一般而言,训练时,喉头不能过度向下或向上,否则声音会受到影响,找到适中的喉头位置,根据不同的情况和条件进行练习上的调整。
三、声乐教学中共鸣腔体的具体运用
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先生在声乐教学中非常重视“声音装到腔体里”,强调的是共鸣腔体的整体运用。在声乐教学中所应用的共鸣器官越丰富,展现的作品也就越完整,演唱才能越形象。共鸣腔体的适度打开,协调配合,能有效摆脱喉部肌肉的紧张又用力,减少歌唱发声中外力的制约。许多声乐学生在努力追求发声方法科学性的同时,通过演唱发声的训练,尤其是对混合共鸣的协调平衡、相互配合,从而达到综合运用。
(一)高声区共鸣
声乐教学中的高音不仅是一种技巧,其实它也是富有音乐色彩的。在声乐艺术中,高音可以表现出音乐中的声音之美。高音区是非常富有魅力的。在演唱高音时,演唱者可以通过很好的演唱技巧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在一首音乐作品中,高声区的高音部分可以作为整个作品中的高潮,整首歌曲最高昂的情感都是通过高音部分展现的。在演唱高声区时,如果可以完美运用共鸣,那么将展现出最完美的声腔。正确的运用共鸣,还可以呈现出最自然的高音,将共鸣与唱腔进行完美的融合,可以使高音更具流动性、听起来更加和谐。
在演唱作品的高音区时,演唱者会感觉鼻咽腔里有一种如同吸气般的情况,这样的情况是在使用气息时气息从头腔一直往上过度,并且进行扩张。高声区腔体的运用要以上部腔体为主,主要是将上口盖以上部分的器官腔体运用上,感觉声音在眉心间形成了声音比较膨胀的感觉,有一种唱的头皮发麻、令人窒息的那种感觉。只有打开头腔共鸣才会将音色集中。演唱高声区时发声方法很重要,需要注重人体共鸣最高位置,也就是頭腔和鼻腔产生的共鸣产物,这个产物是泛音与基音的一种组合形式。在高声区的发声中要求真假声结合运用,声带缩短变薄,由大面积振动转变为以边缘振动为主,真声减少,假声逐渐增加,加大了真假声的混合比例。高声区的通过咽喉管的调配,音高逐渐往高音区增加的过程中,气息与声带的作用力要求更高,体内压强增大,声带拉力增加,在发声过程中“阻破”与“爆破”的气柱共振更为明显,高声区的发声要感觉声音是从眉心之间甩出来的。演唱高声区时,要体会眉心间的“振动”感,充分运用头腔共鸣的效果。
(二)中声区共鸣
口腔属于一种语言器官,是运用共鸣的一个部位,也是声音传送的必经之路。在调节的过程中,口腔内的腭弓起到了很大作用。中声区的共鸣练习和我们生活中的说话是有相似之处的,很多人觉得高音区比较难掌握,而中声区比较容易学习。在演唱中声区时,需要通过演唱者全身的感觉去配合,不仅需要稳定的气息来支撑,还需要共鸣的积极配合,这时喉头也要发挥其中的挡气作用。因此在演唱中声区时,需要注意共鸣体的综合运用,主要注意以下四方面:
第一、放松口腔各个器官,尤其是下巴,放松下巴是学习演唱的一个重要任务。因为下巴的放松,可以使声音更加优美,从而更好地为口腔服务。第二、放松舌根部,如果舌头没有放松,那么整个状态也会紧张起来。从而直接影响到咽腔与口腔的共鸣效果,咽腔是声音的调色板,是口腔内很重要的一个器官。第三、放松嘴唇,在演唱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放松嘴唇来放松口腔内器官,达到整体放松的状态,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共鸣在演唱时发挥的更加完美。第四、塑造松弛的咬字口型,僵硬的口型会影响口腔的整体共鸣,在实际演唱中,我们要放松嘴部,减少因咬字吐词而产生的肌肉用力,我们可以用“e”母音来带唱,发这个母音的时候,喉部是一种较积极的张开状态,当喉部与口腔的肌肉放松下来,腔体内才能形成一种“空”“松”“通”的状态。中声区的歌唱发声,需要运用唇、舌、牙、齿、喉等各部器官,要求将发声元音“装进腔体里”,保持鼻咽腔道路的通畅;中声区的共鸣,我们要讲究整体性,运用小舌头吸起,使得后咽壁上下腔体通畅。
(三)低声区共鸣
共鸣在低声区的作用,主要通过运用共鸣对音响进行扩展。声音通过气息与声带作用力产生后,是很细弱的,我们通常将之称为“基音”。当基音在共鸣腔体中经过“共振”后,音色变美、音量变大,通过空气媒介的传递,送入听众耳中。在发声训练中,低声区的共鸣感受容易让人体会到,我们可以把手放在胸腔上感受一下,这时可以感觉到有微微的震动,这就是气管和胸部等器官产生的共振效果,也就是所谓的胸腔共鸣。从声乐的角度上来看,支气管与大气管的共鸣就是我们所说的胸腔共鸣。这些腔体,因为共鸣空间比较大,相对而言比较适合低音区里的音响在其中形成胸腔共鸣。在演唱声乐作品时,胸腔共鸣在低声区正确使用,不仅可以保证低音的结实有力,还可以使声音听起来更加浑厚、饱满。低声区共鸣腔体的运用在强调胸腔共鸣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胸腔保持积极的吸气状态。积极、兴奋的状态能有效扩张腔体,在歌唱发声中,保持积极的吸气状态,使胸骨、脊骨、肋骨及所附着的肌肉组织向外扩张,胸腔内体随之扩大。吸气不能过多或过少,以六成为宜;保持吸气的状态,让胸腔处于向外扩张的状态,给声音共振提供宽松的环境。
第二、保持喉结的低位状态。演唱低音时,呼气压力减少,声带变长变厚,保持吸气状态,使得喉头位置处在较为松弛的低位状态,也就是自然的位置上。喉头位置下移,接近胸前,缩短了其与胸前的距离,有利于声音在胸腔与咽腔中形成协同共振,使得声音的管道感更为明显。
第三、唱低想高,腔体联合运用。人体共鸣腔器官内壁是由肌肉和粘膜组成的,具有坚硬性与弹性,唱低音时,要想着高音演唱的状态,不能把高音腔体完全放弃。歌唱发声中的咽腔、口腔、鼻腔、鼻炎腔等共鸣器官都要保持一种自然适当的状态,随着音域的高低变化,积极配合演唱,形成共鸣扩展音响的效果,充分展示丰富多彩的音质美。
四、结语
综上所述,声乐教学中共鸣腔体的调节运用,主要体现在演唱过程中的运用腔体的侧重点。声乐演唱中的共鸣是我们演唱中表达作品情感、美化声音色彩的重要因素。要想真正掌握好声乐教学中的共鸣腔体的调节与运用方法,需要我们歌唱者形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应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在演唱中表现出的音响特征根据旋律音域的高低变化,调节不同的声区共鸣点。在声乐教学中将高、中、低音域的共鸣体进行融合,在演唱时共鸣才可以表现出音色之间的统一性,才可以感受科学发声的协调性,从而让歌声变得更具亲和力。
参考文献:
[1]徐广燚.歌唱共鸣理论与实践探析[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年.
[2]尹建军.试论歌唱共鸣腔体与声带的调节功能[J].艺术教育,2009(02).
[3]王平俊.歌唱的共鸣研究与分析[J].艺术品鉴,2019(12).
[4]张伟光.简论鼻腔共鸣的科学方法[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02).
[5]李惠玲.声乐教学中的头腔共鸣[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02).
作者简介:唐博(1982—),男,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声乐演唱与教学工作。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改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项目名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音乐专业学生即兴表演能力的培养与实践,项目编号:RKJGZ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