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牧歌——对人类本性的复归

2020-02-04康毓春

艺术评鉴 2020年24期
关键词:牧歌异化马克思

康毓春

摘要:西方音乐的历史往往按照各个时代的音乐风格和特质分为我们熟知的几个断代部分(20世纪之前):中世纪、巴洛克、古典以及浪漫主义音乐。但事实上,连接中世纪音乐和巴洛克音乐两大时期的过渡期也非常重要,因为正是在这一时期,西方音乐实现了从体裁到乐器、从主题到理论的本质飞跃,这就是著名的文艺复兴。而从这一时期代表性的音乐体裁“牧歌”(Madrigal),不仅可以清晰地看出文艺复兴是如何上承中世纪余韵、下启巴洛克先声,从而为后世音乐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可以通过对音乐史实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實事求是地看到它是如何在历史转型期反映了经济基础变化作用于上层建筑,并通过对宗教异化的反思倡导人类本性的复归。

关键词:牧歌  马克思  异化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24-0001-04

一、从歌颂神到歌颂人

中世纪时,音乐以单声部人声音乐(格里高利圣咏等形式)为主,主要是为宗教服务的。音乐发展到巴洛克时代,除了器乐部分的日新月异以外,人声作为一种音乐表演形式也得到了相当快速的进展。不仅理论日趋完善、体裁逐渐丰富,乐器制作和表现技巧都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这样的历史转型如何实现?这时候就要将眼光聚焦于文艺复兴时期了,这个时期可以说是横跨于两个时代之间的一座桥梁。在这一时期音乐成为世俗艺术,代表着当时新兴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表达人作为主体的各种主观感受。可以说,如果没有在思想上的率先解放,就没有后来在音乐上的突飞猛进。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有一个一目了然的特点,那就是音乐的创作目的从对神的颂赞,变成了对人的歌唱。这一时期多声部人声音乐慢慢成熟、世俗音乐得到极大发展。在中世纪,音乐被宗教音乐统治。教会组织音乐创作的目的,是为了在宗教仪式中表现人类对神明的崇敬。

但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世俗趣味和平民生活的内容相比中世纪有了更多发展,当时最受欢迎的音乐形式就是牧歌(madrigal)了,这种音乐形式是一种多声部的声乐演唱形式。牧歌最少有三个声部,其织体主复调相结合,这比起中世纪有了质的飞跃;但演唱时通常无伴奏,又和中世纪宗教演唱的形式保持了一定的相似性。文艺复兴时,家族友人往往聚在一起唱这些歌,地点自由、形式不拘。演唱和创作也极富个性,比如唱到“叹息”时,演唱者就从音域高处落到较低的音符上;而歌词涉及“飞”之类的内容时,作曲家创作的时候就会用快速音符来填写。可以说,牧歌在人声音乐方面发展了中世纪传统中艺术性的一面,但完善的多声部和声与对世俗内容的反映,又启发了后来巴洛克时期的器乐之声。

那么这样的巨变到底是如何发生的?我们不能仅仅从创作技术的角度来分析。因为这样的分析无从解释,为什么长达千年的中世纪音乐技术没有明显变化,正好到了文艺复兴这个节点产生大爆发式的突飞猛进?而我们一旦运用马克思哲学的有效工具,就不难理解这种貌似纯艺术的变化和整个上层建筑特别是宗教意识形态是怎样息息相关了。

众所周知,巴洛克时代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巴洛克音乐,而文艺复兴的时代特质和文化精神也与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紧密相关。文艺复兴的旗帜是新兴资产阶级树立起来的,他们的目的是:藉由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与精神,反对和反抗当时的宗教强权垄断作为,这样的口号与行动实际上是一种崭新的启蒙思想运动。宗教之所以造成社会的停滞(反映在音乐上就是千百年的一成不变),原因在于宗教的本质。马克思曾经在《1844手稿》以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过:“宗教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人奉献给上帝的东西越多,他留给自身的东西就越少”。随后,他又提出了其至今仍响彻世界的言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它和人本身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格格不入的,深刻揭露了宗教企图在精神上统治和支配人民的消极特点与本质。所以当教权统治整个欧洲的时候,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上都被其定于一尊,在长达千年的时间里裹足不前。直到伟大的文艺复兴吹响了反抗宗教的精神号角,自此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得到松绑,才出现了包括艺术在内的社会各个领域的大飞跃、大发展。而音乐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才得以在这个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最终产生牧歌这样具有革命性的承前启后之作。可以说,如果没有文艺复兴对宗教的反叛,没有产生从歌颂神到歌唱人的思想转向,音乐家们就不会从人自身出发进行创作,就不能立足于人的本质而不是宗教虚构的上帝来反映现实生活,也就无法实现音乐史上划时代的突破。

但马克思在肯定费尔巴哈贡献之余,也更进一步地指出,宗教感情不仅和个体相关,更和当时的社会实践相关,是一定时期社会形式的产物。反观牧歌的产生和发展,绝不是某些音乐家一己之力的推动,而和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生产生活方式密不可分,这就要从牧歌的流变说起。

二、从意大利到英吉利

追根溯源,回到文艺复兴的诞生发展的源头,正是古罗马文化的发源中心——意大利。牧歌运动也正是从意大利风活跃发达的商业经济中兴起的。如果查音乐史料,会经常看到这种解释:牧歌,一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的大众作品,通常用意大利语来歌唱,这便是因为意大利是音乐史上牧歌的发源地,而也是因为牧歌的极大繁荣,意大利音乐才在欧洲逐步凸显,并成为后世的一大音乐重镇。

牧歌在意大利的脱胎是弗洛托拉,这是一种世俗音乐的创作体裁,早期的意大利作曲家们对于弗洛托拉的写作可谓是得心应手,随后逐渐转向了牧歌的音乐创作。意大利牧歌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520-1550)是由当时以经济发展为主的城市佛罗伦萨开始兴起的,佛罗伦萨也正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因为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大都反映社会现实,以此为基础的牧歌也以文学为材料,表现诗文中的现实主义因素。第二个时期(1550-1580),艺术创作的中心从佛罗伦萨转移到了威尼斯,威尼斯是当时商业繁荣的重镇,因此,这个时期牧歌的音乐风格也逐渐变得极具装饰性,充满了繁复与华丽的修辞手法,这样的改变正符合当时的新兴资产阶级的艺术品味。作曲家们也不遗余力地调动一切音乐手段来为主题服务,充分反映了物质生产方式变革给艺术思想带来的影响。最后一个时期的牧歌(1580-1620)以罗马为中心进行发展,同时也涉及到了罗马周围的一些城市和地区。这个时期的牧歌已经完全成熟了,可以令前两个时期的牧歌音乐望尘莫及。晚期牧歌由于有着坚实的基础,有更加高远的艺术追求,又逐渐加入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引导,这种原本平平无奇的艺术形式变得更加丰满和独立,不同的人声多声部的使用,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戏剧性效果,开始向着音乐艺术的终极成果——歌剧迈进。晚期牧歌逐渐过渡为歌剧的过程,实际上是音乐在艺术上专业化和在商业上市场化的同步进程。其达到最终繁荣的时候,音乐创作上从多个角度逐步完善并走向成熟,渐渐向歌剧那样的大型文化商品转型,这是不容忽视的一大特点。

众所周知,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在文艺复兴时期一直都受到意大利的影响,对于意大利文化的崇尚甚于其他时期。特别是威尼斯等当时的国际化大都市代表,其标举的文艺复兴时期先进的世俗文化,对其他国家影响巨大。但随着技术革命、经济中心的转移,英国后来居上,慢慢成为牧歌新的领军者。原本英国盛行的世俗音乐体裁是琉特琴歌曲和埃尔曲,英国牧歌最初并不典型,相比意大利发展较为滞后。直到16世纪末,尼古拉斯?杨出版了意大利牧歌的英译本,才标志着牧歌这一形式在英国逐渐流行。但是英国牧歌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充分吸收文艺复兴后期英国文学的丰厚成就,使牧歌到了英国变成和文学息息相关的作品。尤其是英国文豪莎士比亚的牧歌,来自于对大自然的向往、对朴实乡村生活的赞赏,特别是穿插在他的文学剧本中的各种抒情牧歌,他用这些充满人间烟火的牧歌,去反映当时市民阶层的所思所想。这种对现存生活的描绘,与文艺复兴之前那些短歌虚幻空想的风格截然不同。

音乐史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史实,然而想要正确解读并理解历史运行背后的深层规律,我们需要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分析的框架,站在哲学的视域进行解释。意大利成为牧歌的发源地绝不是偶然的,因为意大利正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地方。牧歌的发展中心从佛罗伦萨到威尼斯再到罗马,也和历史上意大利商业活动中心的转移相契合。而随着英国在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圈地运动等为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做足了准备,上层建筑的变化是受到生产力等方面影响的,因为生产力正是其建立的基础。而就在此时,牧歌的中心也从意大利转移到英国,在莎士比亚等文艺复兴巨匠的影响下变成更注重现实生活刻画的伟大艺术。总而言之,生产关系的革新以及科技的进步与突破都是推动社会面貌为之改变的源动力,这其中也包括音乐艺术这样的社会意识形态。牧歌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这种实践的变化作用于社会意识的本质规律。

人类的创造性活动离不开两大基础:自然和历史,这也是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的观念。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生活决定了意识”这个观念,因为意识本身是无法决定生活的,整个社会意识发生改变的基础也是生活生产的方式发生改变和革新的地方,而社会意识自然也包括音乐的产生发展。从牧歌的发生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物质生产方式的进步、交换关系的发展、社会生活的更迭,有力促进了人们思想方式的转变、艺术品位的提升、文学趣味的更易,从而集中表现为牧歌这一新音乐形式在历史舞台上的发光发亮。如果没有现实世界中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没有新兴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人们根本无法从禁锢历史上千年的中世纪里得到解放,也没有办法通过牧歌这样的音乐形式歌唱生活、咏叹现实。

三、结语

牧歌的特点一言以蔽之,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音乐家和听众通过音乐,重新发现了“人”。人们通过牧歌的创作和咏唱,展现出对爱情的追求和对幸福将来的怀想。人们不再压抑自己的本性,而是通过田园牧歌的方式,倡导一种天性的復归。牧歌肯定了人类的自然本性以及自由意志,倡导对人权与个性的维护和尊重,更是肯定了“生而为人”的意义和价值。号召人们不去相信“屋顶之上的幸福”,而是面向现实的世俗生活,是人文主义最优秀的表现。牧歌在其起源、发展、成熟乃至繁荣的过程中,冲破了当时的世俗音乐处处受限制以及宗教音乐受约束的社会现实,把充满人文气息、体现人性价值以及美好自然的情感蔓延到整个欧洲,完成了一次西方音乐史上的跃进,也为即将到来的歌剧的诞生奠定了艺术基础,是自中世纪至巴洛克时期承上启下的重要音乐体裁。

牧歌能取得这样的伟大成就,和文艺复兴时期社会的经济基础变化、阶级力量变动密不可分。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要求主导地位、在思想上谋求解脱中世纪的教会束缚、在文化上需要倡导与人性相协调,也是为了发展商品经济和工业生产。整个社会关系和生活的变更被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交换所影响,社会意识也随之朝着适应社会实践的方向迈进。上层建筑的剧烈波动,最终掀起了文艺复兴的浩荡潮流。之后以牧歌为代表的复归人性本质、反对宗教异化的艺术形式,才能大张旗鼓地登台亮相、席卷欧洲。而一旦这样的社会意识产生,又会反过来作用于社会实践,进一步提出解放人性、复归本质的要求,从而为后一阶段深入反抗封建势力、形塑近代思想提供助力。

牧歌的发展不是完美无缺的,其中也有表现虚无和纵情享乐的一面,这和资产阶级面对教权时的软弱、沉湎于物质享受密不可分。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的实践终究没有完全理解人的本质,没有理解如何获得人的全面解放。但从历史的角度看,牧歌毕竟是特定时期重要的进步潮流,为破除宗教专制带给艺术思想界的桎梏,引导人们重新思考人的价值和本质,重新思考人性的回归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对当时社会基础变化在上层建筑中的反映,它反过来也能动地促进了历史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在人们借助艺术思考人和人生、通过音乐探索人性本质与人类解放的进程中,刻下了光辉印记。

参考文献:

[1][英]保罗·格理费斯著,周郁蓓,王珉译.西方音乐简史[J].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

[2][美]保罗·亨利·朗著,顾连理,张洪岛译.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3][俄]阿·伊·康津斯基著.西洋音乐通史[M].北京:音乐出版社,1958.

[4][德]卡尔.马克思著.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中央编译局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法]罗曼·罗兰,沈知白译.意大利歌剧的起源[J].音乐艺术,1981(02).

猜你喜欢

牧歌异化马克思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最有思想的句子
哼着田园牧歌,遇见色彩斑斓的大美中国
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的探析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牧歌的秋天
那拉提草原牧歌
“社会主义异化”论与精神污染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