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洋泉湾村破解脱贫摘帽后“三难窘境”的思考

2020-02-04翟晓叶

当代农村财经 2020年12期
关键词:产业扶贫对策建议

翟晓叶

摘要: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主渠道和主方法,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和动力来源。通过产业扶贫,贫困村的产业得到了初步发展,但还存在农民难致富、要素难聚集、产业难持续的“三难窘境”。本文结合湖南省桃江县洋泉湾村的情况,总结了洋泉湾村产业扶贫实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吸引城市要素下乡、促进产业持续发展等建议,以便实现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的有效衔接,更好开启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关键词:产业扶贫 “三难窘境” 对策建议

洋泉湾是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沾溪镇的一个省级贫困村,2014年实施精准扶贫以来,全村通过产业扶贫,经济社会得到了稳步发展,2017年顺利实现脱贫摘帽。按照“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继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要求,洋泉湾村还面临着“三难窘境”——农民难致富、要素难聚集、产业难持续。这些问题不仅存在于洋泉湾村,也是当前贫困村面临的普遍性问题。本文试图以小见大,通过剖析洋泉湾现象,就破解“三难窘境”提出思考。

一、洋泉湾村的产业扶贫之路

洋泉湾距桃江县城约30公里,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共1113户、4213人。一直以来,它是一个村穷、民弱、人散、地荒的贫困村。直到2014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3000元。在脱贫攻坚政策的支持下,洋泉湾通过产业扶贫实现了从落后贫困走向成功脱贫,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年就达到8900元。

(一)激发内生动能

洋泉湾村非常重视为贫困户增能,强调“扶志扶智”对脱贫的重要性,多次免费为贫困户提供技能培训。如贫困人口陈建华,在驻村扶贫队的帮助下,积极参与技能培训,掌握了水管疏通技术,不仅自己当了老板,还带动其他贫困户脱贫。通过建立“公司+合作社+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鼓励贫困户以土地或小额信贷资金入股合作社或与龙头企业合作,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激发贫困户参与产业扶贫的主动性。目前,全村已有54户贫困户通过小额信贷,入股255万元到相关企业或合作社,进行水产养殖和茶叶种植。

(二)发挥乡贤作用

乡贤是生于此、长于此,有浓厚的家乡情怀、厚实的经济基础、较高社会地位的成功人士。洋泉湾现任村支书王壮是典型乡贤代表。他1972年出生于洋泉湾,早年因为村里贫困,南下打工谋生。1996年,王壮在东莞成立了一家企业,生产效益非常可观。2008年,洋泉湾村的原支书去世,弥留之际,他拉着王壮的手,要求王壮肩负起建设家乡的责任,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王壮带着原村支书的临终嘱托,回到洋泉湾后,不仅带领村民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完善乡村基础设施,而且打造平台,吸引更多乡贤回乡投资。无论是这栋乡创大厦,还是这本厚厚的田园康养度假产业发展规划,都是由在深圳打拼三十多年的刘氏兄弟私人出资;扶贫车间、益丰厚茶叶有限公司、乐道茶叶有限公司、洋泉湾旅游公司也都是由乡贤投资建设和创办的。

(三)做好特色文章

洋泉湾境内有一湖好水——羞女湖,两座好山——廻龍山、前寨仑山。人文资源也非常丰富,孝道文化、知青文化、佛教文化集聚于此。洋泉湾立足这些特色优势资源,着重发展五种产业:一是水产养殖。形成了500亩标准化精养池的水产养殖基地,年产大闸蟹、小龙虾及各类鱼30万斤,产品畅销国内各大城市。二是种植业。竹产业、茶产业规模较大,仅益丰厚茶叶公司的茶园面积就达1200多亩。带动周围三百多农户就业和五十多户扶贫对象脱贫。三是旅游业。打造了望母洲风情游、廻龙山拜香古道游等特色旅游景点,开发了“五道二十四碟”特色美食。每年吸引游客达十多万人,创造旅游收入过千万元,为贫困户提供了7个就业岗位。四是电商产业。建设了当地土特产产品展销厅和网络直播平台,美人虾、美人蟹等地道山货不断通过网络直播,销往全国各地。2020年4月,沾溪镇党委书记在此直播2小时,就卖掉农产品近20万元。五是制造业。成立了东坤扶贫车间,目前工人近50个,包括7名建党立卡贫困户,每人每月工资3000多元。

二、洋泉湾村产业发展之惑

(一)农民难致富

洋泉湾村虽然探索了“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但“租金+薪金+股金”的多元化产业扶贫机制没有完全建立,甚至个别合作社只是一个“空壳”,存在“一股了之”的现象。一旦扶贫政策不再成为常态,就可能出现已脱贫人口返贫、边缘人口致贫的风险。即使能够勉强维持农民现有收入水平,如果不能持续增收,洋泉湾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赶上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还有一个艰难的过程,为农民谋求走向共同富裕的长效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二)要素难聚集

洋泉湾村通过凝聚乡贤力量,解决了部分产业所需要的资金问题,但是相对于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数额来说还比较有限,尤其是用于弥补产业发展环境短板的资金非常短缺。一方面,按照70%财政扶贫资金要用于产业扶贫,其中70%要落实到贫困农户的要求[1],洋泉湾得到的用于优化环境的项目资金较少;另一方面,洋泉湾基层组织经济实力较弱。在产业扶贫期间,洋泉湾通过出租闲置校舍、闲置村委会办公室等资源,每年获得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左右,除了能基本维持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外,没有更多财力继续完善基础设施、美化村庄环境、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目前村级道路与高速公路的连接线还未完全竣工。除此之外,部分技术人员相当缺乏,比如经验丰富的导游、养殖技术人员、财物管理人员、工厂管理人员,尤其是有活力、有朝气、思维活跃的年轻电商人员少之又少。

(三)产业难持续

2014-2018年,洋泉湾村依托先天资源优势和乡贤巨量的资金注入,开发的乡村休闲旅游非常火爆,全村上下担心的是如何接待好游客的问题。近两年来,随着周边乡村旅游景点逐渐增多,形式大同小异,洋泉湾游客数量有所减少,旅游设施利用率有所降低,旅游市场步入低迷期。曾经火爆的美人虾、美人蟹也因为普遍兴起的稻虾养殖,销售逐渐下滑,价格连年降低。2018年龙虾均价每斤30元,2019年降为20元。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龙虾每斤均价降至8元。按照目前龙虾价格走势,预计明年将会有一大批虾农退出养殖,特色产业步入衰退期。

产业扶贫极大促进了农村产业发展,但是要促进扶贫产业的持续发展,解决农民的脱贫致富问题,必须破解“洋泉湾之惑”,破解的关键,就是要推进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的有效衔接。

三、洋泉湾村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衔接对策

(一)突出农民主体地位

1.党建引领凝心聚力。洋泉湾在产业扶贫阶段,非常重视党建。每月15日定期开展“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不仅请来乡镇党委书记讲党课,而且把学习红星云、学习强国列为党员必修课。主动公开村务、党务、财务,加强各项政策宣传和解读。通过党建,洋泉湾解决了党组织软弱涣散的问题,增强了战斗堡垒作用;村支两委的群众基础更加牢固,村民更加关心和参与产业发展。为产业兴旺凝心聚力,需要在洋泉湾初步探索的基础上,选优配强村“两委”负责人,鼓励农村致富能手、农村优秀知识青年和返乡农民工参与基层治理,把全面从严治党部署落实落细,让基层党组织当好党的形象代言人。同时,要服务好群众,将党建打造为农民参与产业发展的大平台,倾听群众诉求、共同探讨发展思路。

2.利益联结激发动力。利益联结机制是指农民与各经营主体形成的利益分配格局,是让农民共享产业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机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属于市场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农民常常处于弱势地位。在构建两者利益联结机制过程中,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在尊重市场规律前提下,保障农民利益。要引导支持龙头企业通过签订长期供销合同、统一技术指导等方式,带动农户共同发展;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吸收农民以技术、土地等方式入股成为股东,使企业、合作社与农户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3.加强培训提高能力。当前乡村产业发展面临新形势,手机、卫星成为“新农机”,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技”,5G网络成为“新农基”。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培训力度,利用农民职业教育、广播电视大学等已有资源,增加田间地头一对一、手把手指导等现场教学以及手机APP、微课等线上培训,着力提高农民生产经营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创新应用能力,帮助农民加速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型,提升农民作为乡村产业振兴建设主体的能力。

(二)吸引城市要素下乡

农业产业发展不仅需要激发农村内部农民的力量,也需要大量的城市要素参与。根据国际经验,在工业化初级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需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已经具备条件。

1.优化乡村发展环境。乡村要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持续吸引城市要素下乡。要降低资源要素进入农村的成本,包括完善路、网、水、电等基础设施,提供教育社保等一体化公共服务以及进一步完善投资政策、优化投资环境、提升投资服务水平,为民营企业进入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的发展环境。

2.加快要素市场改革。要加快要素市场改革,通过体制机制的优化为城市要素松绑,让城乡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和自由交易,最终实现帕累托最优。在众多要素当中,对于乡村产业发展来说,最为关键的是土地,土地制度改革处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略地位。要加快健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赋予农民土地抵押、贷款、退出等权能。目前农村农房空置情况较为严重,有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农村至少有7000万套闲置房屋,一些地区农房空置率超过35%。與此同时,产业兴旺对土地多用途的需求较为强烈。要探索建立宅基地“三权分置”办法,既实现农房利用不合理、不充分、不高效的问题,又能为城市资本、人才、技术的进入创造条件。但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

3.发挥新乡贤的作用。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新乡贤一般具有一定的资本、技能、管理实力,其中不少人甚至还具有丰富的创业经验、广阔的产业平台、通达的营销渠道、较大的社会影响,是接通资源要素从城市向农村流动的重要桥梁。要注意总结洋泉湾村等地在发挥乡贤作用方面的宝贵经验,完善乡贤理事会、乡贤工作会等机构建设,进一步提高新乡贤的组织化程度,吸引更多有情怀有能力的乡贤支持家乡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同时,积极吸收新乡贤进入乡村治理组织,最大限度发挥新乡贤在乡村发展和建设中的作用。

(三)实现产业持续发展

1.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产业空间布局有两个维度:县域或更高行政区域维度,以及村域维度。县域产业布局要突破贫困村的限制,整体布局,合理分工,避免区域内部低端同质化产业相互竞争。如何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呢?这就需要保障产业规划的协同性、科学性、法治化。要突破现有行政区划的限制,完善地方政府考核方式,强化政府之间的合作。规划要以客观规律为指导,发挥高水平产业组织和智库的作用,建立跨区域的产业利益分享与补偿、以及风险防控机制。要提高规划的法治化水平,加强规划实施监督,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从村域的产业布局来看,要依据自身资源禀赋和优势,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优势产业。特色优势产业是指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下,凭借自身资源禀赋和优势所形成的具有稀缺性、市场广阔、复制成本高的产业类型[1]。这类产业可以是根植于本地区特色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而发展的产业,也可以是瞄准针对性市场、以填补市场空白的形式发展的产业。无论哪种产业,特色产业的资源都具有稀缺性,要遵守做精做强的原则,在“特”字上下功夫,做到“特而优”“优而强”。案例中,洋泉湾村有发展乡村旅游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文化底蕴丰厚、表现形式新颖独特。洋泉湾可以将这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大做强做优,努力打造精而优的特色产业。

2.提升产业融合水平。要着力构建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使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特别是要将传统农业的单一功能拓展为多种功能,形成“农业+”多种业态的发展态势。可以是种植+林牧渔,形成循环型农业;可以是农业+加工流通,形成延伸型农业;可以是农业+文化、教育、旅游、康养等产业,形成体验型农业;也可以是农业+信息产业,形成智慧农业。案例中,洋泉湾村要提高产业融合水平,可以借助益阳市智慧农业建设契机,将信息化贯穿于农业发展全过程,打造“五道二十四碟+文化+旅游+教育+电商”的产业融合模式。无论哪种模式的产业融合,融合的主体是具有生产要素组织能力以及开拓市场和承受风险能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是未来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3.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要加快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壮大集体经济,通过资源内部化定价使之成为可交易的资产,实现户户有股份、家家有分红。

参考文献:

[1]段端磊.新时代中国农村产业兴旺研究[D].武汉大学,2019.

(作者单位:湖南省益阳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欣文

猜你喜欢

产业扶贫对策建议
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产业扶贫的实践困境
广西省产业扶贫探析
践行“产业扶贫”农民增收超10倍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浅析迪庆州精准扶贫情况
“产业联盟”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路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