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荷趣》的陶刻趣味性

2020-02-03董珍珍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12期
关键词:陶刻泥料紫砂

董珍珍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宜兴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江南小镇,但是却有着6000多年的制陶历史,然而发现紫砂却是在宋代,当时也只是使用紫砂制作一些无釉的比较粗的陶器,直到明朝正德年间紫砂壶开始蔚然成风,紫砂才算是真正开始发挥自己独一无二的作用。使用紫砂泥制作的器皿往往具备了独特的材质、丰富的中华传统元素、卓越的实用功能、浓郁的人文趣味,并因此而受到人们的喜爱。现在说到宜兴紫砂,人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紫砂壶,它以独一无二的泥料和千姿百态的造型而著称于世,不过除了紫砂壶,其它紫砂器皿同样兼具了紫砂泥的优秀和人文趣味,具有实用、欣赏、陈设、收藏的价值,并占据了一定的紫砂市场,越来越受到文玩界和收藏界的关注。

宜兴紫砂的发展历程,其实概括地说就是运用紫砂泥制作的一个过程。紫砂是一种很神奇的材质,它塑成的胚体质地稳健牢固,可以代替纸,在上面任意雕刻或者绘画。它的色泽很丰富,不同的泥料烧制后颜色不一,同样的泥料不同的温度烧制也会显示不同的色泽,这种神奇的颜色变化使得紫砂泥料可以代替笔墨,呈现出彩绘的艺术效果。紫砂陶刻是最能发挥紫砂泥性与泥料特点的一种装饰艺术,它的雏形应该是供春在“树樱壶”上的刻字,而一代宗师陈曼生,将陶刻艺术推向了辉煌。可以说紫砂陶刻艺术的成型大大影响着紫砂壶的发展进程,促使其完成了向人文壶的华丽转变,甚至留下了“壶随字贵,一字千金”的美名。

创作的这件名为《荷趣》的紫砂挂盘,采用了陶刻的装饰技法,器表内容丰富、画面生动、字体潇洒地将荷花的清丽脱俗和天然的荷塘趣味呈现于作品之上,壶面优美,意境高雅,视觉冲击感强烈,富有审美价值和文艺氛围,同时荷花不仅外形清新脱俗,在传统文学中有着美好的寓意,在佛教文化中更有着崇高的象征寓意,这幅荷趣图不仅给人视觉上的美好画面,也能带给人精神上的愉悦享受,并通过荷花的刻绘,提升了整件作品的艺术魅力。

1、陶刻与造型共同满足使用特性

有一则寓言故事:晾衣杆对笛子说,为什么同样是竹子,我却只能在一个角落晾晾衣服,没有人会多看我一眼,你却可以出入高雅的场所,受到人们的喜欢和珍视?笛子说,你只是被砍了几刀就成为了晾衣杆,我却经历了千刀万刀才成为笛子的啊。紫砂陶刻其实能够展现精彩纷呈的艺术效果何止经历了千刀万刀,任何造型与艺术的结合都是经过精雕细琢方能成器的,陶刻艺术更是如此。

悠久的紫砂文化,除了表现在造型方面外,还主要通过书法、绘画、雕刻等装饰技法来予以呈现。紫砂陶刻就以紫砂器为载体,融合诸多艺术于一体,在形式和内容上做出创新。《荷趣》是一件做工精致的挂盘,作者通过造型形象、陶刻艺术、内涵主旨等来表现作品的主题和创作目的。盘子的边缘是采用原矿紫砂制作,中间部分则是精选段泥制作而成,两种泥料相互搭配,泾渭分明,却透着一股淡雅,器型简洁大方,仅有紫泥和段泥两种泥色进行色彩装饰,然后使用陶刻增加作品的壶面内容,简单又不失高雅。挂盘中间刻有荷花图,将陶刻装饰与挂盘造型设计相结合,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意境的展现上,都达到了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这件挂盘可以作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置于陈设架上,装饰周围的环境,营造古色古香的氛围。

2、《荷趣》挂盘中洋溢中意境之美

紫砂器的本质是淳朴而内敛的,这种低调谦逊的个性吸引了一大批的文人墨客。人们倾心于紫砂朴实的造型,也沉醉于其恰到好处的装饰技艺以及深刻有内涵的人文意境。紫砂器往往通过造型和装饰的结合来展现丰富的内容,表达细腻的感情,引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紫砂挂盘《荷趣》中作者通过陶刻,将紫砂壶文化和诗词绘画艺术结合在一起,达到了意识与审美的统一。此挂盘的中间刻有荷花图案,画面自然生动,字体苍劲有力,完整地呈现了一派生机盎然的画面。整个画面布局合理、图案清晰有生趣,字体苍劲有意境,并且留白版面均匀,仿若韵味悠长,留给人无限的想象。挂盘中央,每一个字、每一个画面、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排版,古色古香,充满了诗意和韵味。

荷花不仅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花卉,还具有深层的象征意义和高洁的品质。荷花甚至还是佛教的圣物之一,因为它的高洁、脱俗、清雅。很多时候我们赏荷,不如说是欣赏其代表的美好品质和寓意,同样,我们欣赏紫砂挂盘时更多地也是欣赏其传递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意境。作品以陶刻的方式完美地呈现出荷花的美丽、陶刻的精美以及以荷花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这也是艺术创作所追求的最佳艺术效果。

3、总结

紫砂是一种讲究技艺与意境、造型与内涵相统一的艺术形式,而艺术的高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紫砂从诞生之初的粗陶陋制到如今的精彩纷呈用了600多年的时间,其中也是跌宕起伏、经历了波折和磨难的。一个技艺成熟的紫砂艺人成功掌握紫砂制作和装饰技能也需要漫长时间的积累,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总而言之,艺术创作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很多制壶人都是静坐泥凳上,从紫砂艺术启蒙到白发苍苍,他们慢慢地积攒着紫砂制作的技能,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积累人生的阅历和感悟,将一腔热情都赋予了紫砂泥,使得紫砂泥承载了艺人的情感和感悟,也有了灵性。从而使得紫砂作品有了意境和内涵,这也是作者制作《荷趣》最真实的创作感悟和心得体验。

猜你喜欢

陶刻泥料紫砂
从《陶刻人物对瓶》看紫砂陶刻的工艺特征与人文精神
论陶刻作品“逍遥游”的艺术审美以及人文内涵
浅析国画与陶刻之间的关系
——以“梅兰竹菊四君子陶板”为例
盘山行旅,山店风簾
——浅谈陶刻作品“山店风簾图”的陶刻艺术以及寓意内涵
无相
浅谈紫砂壶手工成型中泥性的应用
刘少白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紫砂雕塑的艺术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