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壶“龙行四方”的设计创意和美好祝福
2020-02-03徐克强
徐克强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在今天工业化、机械化大生产的快节奏之中,能够找到像紫砂一样传统的手工艺品实属难得。在紫砂的故乡宜兴丁蜀,世世代代的紫砂艺人薪火相传,把紫砂技艺不仅仅当做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一种生活的本能和习惯,“陶式生活”在宜兴已经流行千百年。据考古发现,宜兴的陶瓷历史已经有7000多年,而紫砂的记载开始于明代正德年间,士人吴颐山在宜兴金沙寺寄居读书的时候,他的小书童龚春闲来无事,于是在寺内僧人的指导之下,用紫砂仿生千年银杏树树瘿的形态,捏塑而成“树瘿壶”,此壶于是就在文人阶层广泛流传开来,后来为了纪念龚春,于是命名为“供春壶”,从中可以看到紫砂壶的发端和文人雅士有着莫大的联系,在后来的演变之中,文人雅士和紫砂匠人相结合,把陶刻艺术广泛运用开来,形成了以刀代笔、特点鲜明的人文气息和文化内涵,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饮茶方式和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
1、紫砂壶“龙行四方”的设计创意
紫砂作品“龙行四方壶”(见图1)是在传统器型的基础之上经过全新的设计创意,采用了原矿底槽清泥料精制而成,把浑方的形态和陶刻装饰结合起来,呈现出一种大气磅礴、蕴含丰富的艺术特点,让人观之啧啧称赞,其中的泥料也是布衣壶宗顾景舟最喜欢用的泥料,具有透气性好、稳定性高等鲜明特点,是许多紫砂艺人和壶友的挚爱。此壶壶身方圆融合、线条饱满,壶底微微收拢,置圈足凸显出整体的举重若轻和丰富的层次感;壶嘴弯流,隽永耐看,出水非常爽利;与之遥相呼应的是龙形把手,龙头栩栩如生,结合壶身相得益彰,端握也是非常舒适,和主题切合默契;壶盖压合壶口,严丝合缝,气密性良好,上面点缀的壶钮为圆珠形态,为整体增添了些许的可爱气息。此壶壶身的陶刻也是非常精彩,引人注目,一面刻绘一位高士手拿蒲扇,读书思考,人物的形态生动逼真,画面的布局也是疏密得当;另一面则是刻绘四个大字“茗香伴读”,把画面的内容描述得非常贴切,也升华了此壶的主题思想和文化内涵。从整体上来看此壶“龙行四方”,形态的设计方中寓圆、圆中带方,充满了中国哲学的思辨思想,龙形把手的设计更是把龙行四方、舍我其谁的豪迈和霸气彰显无遗,再加上陶刻装饰的锦上添花,让此壶在全新的设计创意基础之上,又呈现出许多的金石味道和人文气韵,令人爱不释手。
图1
2、紫砂壶“龙行四方”的美好祝福
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龙的形象和象征意义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图腾和精神支柱,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历史进程和文化传承。在过去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于自然灾害等等无力抗拒,于是就把动物、神灵的一些形象和超自然能力结合起来,形成了龙的形态。上天入水、吞云吐雾、变幻莫测等等都是传说中龙所具备的技能,在后来皇帝也自称“真龙天子”,我们中国民族儿女称为“龙的传人”,形成了龙行四方、大观天下的豪迈与气概,同时也展现了中华儿女的高度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许多的艺术作品之中也都会有龙的题材出现,最为明显的就是服饰的纹理、建筑的装饰,还有在陶瓷艺术之中,龙形雕塑或者纹饰都是常用的题材,在用来表现雍容华贵的同时,更多地是展示内在的文化内涵。紫砂壶造型之中,和龙形相关的设计最多的就是龙头的运用,或者陶刻装饰龙的形象,都是为了凸显紫砂壶的题材设计和文化内涵。这件紫砂作品“龙行四方壶”巧妙地把壶形的四方设计和龙行四方的主题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从工艺的运用、细节的处理、壶身的装饰等等各个元素都无可挑剔,把画面感和设计感结合得天衣无缝,让我们在使用此壶的过程之中,既能够体会到紫砂造型艺术的无穷魅力,又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美好祝福。
3、结语
从历史上来看,龙的形象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平时的认知范围,涉及方方面面。在紫砂造型艺术之中,关于龙的形态其实也非常之多,从“龙头一捆竹”到“龙行四方”等等题材,无论是圆器、方器还是仿生器,都把龙的元素融合起来,特别能够代表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内涵,也让人感受到紫砂艺术的包罗万象。随着新的工艺的运用和年轻紫砂艺人的参与,与龙相关的紫砂元素也是越来越多,我们也能够欣赏到更多龙题材的紫砂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