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塞米松湿敷联合喜辽妥预防阿扎胞苷皮下注射所致不良反应的护理效果观察

2020-02-02漆宁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保健文汇 2020年12期
关键词:阿扎部位发生率

文/漆宁(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以血细胞病态造血,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为特征的难治性血细胞质量异常的异质性疾病。阿扎胞苷是一种低甲基化药物表观的遗传学抗肿瘤药物,可影响细胞分化、基因表达和DNA 的合成与代谢,从而产生细胞毒性,导致细胞快速的分裂死亡[1-2]。2011NNCN 指南将其作为中危-2及高危MDS 治疗的首选药。然而,阿扎胞苷皮下注射、注射部位可出现红斑、疼痛、硬结、肿胀等不良反应,造成患者的不适和痛苦。本文采用地塞米松外敷联合喜辽妥外涂可有效预防和减轻注射部位皮肤红斑、疼痛、硬结、肿胀等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0 月-2020 年6 月我院血液科使用阿扎胞苷的住院患者40 例,均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危-2 及高危患者,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 例。对照组男11 例,女9 例,年龄50-73 岁,平均(65.28±2.17)岁。观察组男9 例,女11 例,年龄50-73 岁,平均(65.36±2.21)岁。患者基线资料组间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1.1 纳入标准

①患者同意并接受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注射部位皮肤完好,无破损,无硬结,无皮疹等皮肤病者;③痛觉感受正常者。

1.1.2 排除标准

①注射时因情绪不稳定不配合;②过度消瘦,营养不良;③合并认知障碍、精神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式

入组患者注射前均遵医嘱使用止吐药物,选择上臂三角肌下缘为穿刺部位,均为初次使用阿扎胞苷(正大天晴药业集团产品,批号:H20193278,规格:100mg)配制时每瓶使用4ml 无菌注射用水复溶,混悬液应混浊,均等分至两支注射器中,注射至两个不同的部位。每次注射时轮换注射部位。新注射部位应当距离旧注射部位至少2.5cm,不得注射至触痛、挫伤、发红或坚硬部位,配置好后即刻使用,1 次/天,连续7 天。

1.2.2 护理方式

(1)加强健康宣教:在开展皮下注射前,护理人员需详细向患者宣教注射的必要性、目的与作用等。并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方式进行讲解,使患者对药物、治疗流程充分了解,强化其遵医行为。

(2)加强护理巡视:皮下注射完毕后,严密观察注射部位的状况,询问患者疼痛症状。同时观察穿刺部位是否出现瘀斑、出血等状况。

1.2.3 注射部位处理方式

对照组注射后不接受任何处理。观察组日间采用0.9%NS100ml 加地塞米松注射药50mg 纱布浸湿(以不滴水为宜)后湿敷上臂三角肌下缘,用3M 胶带固定,外加食用保鲜膜包裹以保持湿度、防止水分蒸发和浸湿衣被,从皮下注射阿扎胞苷结束后2 小时开始,每2 小时浸湿纱布1 次。夜间在三角肌下缘外涂喜辽妥软膏,厚度0.3mm,边涂边按摩5~10min[3],以利于吸收。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患者注射12h 后注射部位皮肤红斑、疼痛、硬结、肿胀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状况,并进行组间比对。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 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0.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并发症的发生状况组间比对(n=20)[n(%)]

3 讨论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外周血细胞减少、骨髓有核细胞增多。该类患者转变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风险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现如今,临床针对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主要采取阿扎胞苷治疗,临床反应率可高达30%-50%[4-5]。阿扎胞苷是一种胞嘧啶类似物,其主要通过以下机制起到治疗作用[6]:①该药物与DNA 或RNA相结合,生成特异性细胞周期延迟及细胞毒性作用;②该药物属于DNA 甲基转移酶抑制剂,与DNA 中甲基转移酶结合,对新合成的DNA 甲基化作用进行抑制。但随着临床应用逐渐广泛,该药物的毒副反应日益凸显,包含血小板贫血、胃肠道反应、感染性发热、注射部位皮肤刺激反应等。其中注射部位皮肤刺激反应最为常见,需临床加以重视。

3.1 地塞米松的应用效果

地塞米松为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属于一种免疫抑制剂,能够抑制炎症细胞,包括巨噬细胞白细胞在炎症部位集聚。并能抑制吞噬作用、溶酶体酶的释放以及炎症化学介质的合成和释放,从而发挥强大抗炎作用。同时该药物还具有较强的抗皮肤过敏功效,能降低5-羟色胺及缓激肽等严重介质的释放与合成,减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进而降低局部渗出与水肿风险,缓解或消除肿胀、皮肤红斑等炎症症状[7]。且局部外敷吸收较静脉用药量少,未发生1 例因停敷后发生的糖皮质激素依耐综合征,如消化性溃疡出血、感染加重等不良反应。

3.2 喜辽妥的应用效果

喜疗妥软膏其主要成分为多磺酸粘多糖,其可快速渗透至个体皮肤中,直接作用于机体凝血系统,从而抑制纤维蛋白活性,达到抑制血栓、抗炎效果。同时,喜疗妥可作用于机体局部间叶细胞,保留细胞所需水分,从而促进局部结缔组织再生修复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少局部组织水肿、血肿的发生。

3.3 地塞米松+喜辽妥联合用药

叶春燕等人[8]研究显示,超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PICC 置管前用地塞米松溶液浸泡PICC 导管,置管后预防性使用喜辽妥涂敷可有效降低早产儿PICC 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说明地塞米松+喜辽妥对皮肤刺激反应具有一定预防作用。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0.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地塞米松联合喜辽妥外用,具有消炎、镇痛、修复组织、活血的作用,本研究观察组日间外敷地塞米松,夜间外涂喜辽妥,交替使用,不影响患者休息。并在皮下注射阿扎胞苷前对患者开展详细的宣教工作,促使其对治疗的目的进行了解;注射后加强巡视工作,以便第一时间内发现异常状况。除此之外,地塞米松外敷预防阿扎胞苷皮下注射引起的不良反应简便易行,临床上每天配1 瓶,可供一位患者使用2 天,经济实惠、能有效减轻患者注射局部红斑、疼痛、硬结、肿胀等痛苦,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为MDS 患者的长期治疗创造条件。

总而言之,针对阿扎胞苷皮下注射的患者,开展地塞米松湿敷联合喜辽妥护理,能有效降低穿刺部位并发症风险,有助于提升患者舒适度,强化其遵医行为,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阿扎部位发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阿扎胞苷对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
三七青黛膏预防阿扎胞苷皮下注射治疗所致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喜欢什么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