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退位减法” 教学实践与思考

2020-01-28张建英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0年9期
关键词:计算教学小学数学

张建英

摘 要:计算教学中,让学生用画图的形式,巧妙地将算理形象地表述出来,用直观之“形”表抽象之“理”。画图的过程也就是对计算过程的“翻译”,它为学生探究算理和算法提供了一个易操作的“直观模型”,让学生明白算式中每个数位上的数字变化之理,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可视。它既富有儿童味,又深藏数学味,并让学生的认知慢慢走向“数学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退位减法;计算教学

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而计算是通过数和运算的意义、运算规律进行逻辑推理的数学过程,往往隐藏着计算策略和操作程序。如何在计算教学中让低年级学生更好地构建算法,形成数学化思维方式?笔者认为,重点要让学生厘清算理,并主动剖析算理,从而形成清晰的计算思维。

一、绘本引路,初探计算之趣

“退位减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它安排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之后,笔者以教材知识体系为骨架,借助数学绘本《大猩猩阿宝卖苹果》的故事情境,并适当改编,将故事和知识线有效融合。

教学案例展示: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大猩猩阿宝,阿宝在熊大叔的苹果店里工作,它勤劳善良,但减法做得不太好。今天我们帮助大猩猩阿宝一起卖苹果。

师:阿宝在工作中有一个习惯,它通常将10个苹果装成一袋,并把一袋一袋的苹果放在大篮子里,一个一个零散的苹果放在小篮子里,你知道阿宝为什么要这样放吗?

生:我觉得这样放苹果整齐,而且容易数数。

生:这样摆放能快速看出苹果的数量,就相当于我们数学里面数的组成,告诉我们几个十和几个一,很快就能知道这里有多少个苹果。

生:我也认为阿宝这样做是为了方便统计苹果的数量。

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你知道这两幅图中分别有多少个苹果吗?

生:第一幅图是47个,第二幅是40个。

师:你这么快就数出来了,真棒!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生:图1大篮子里有4袋苹果就是40个,小篮子里零散的有7个,合起来就是47个。图2大篮子里有4袋苹果是40个,小篮子里一个也没有,那么图2就是40个。

生:几袋苹果就相当于数位中的十位,小篮子里几个苹果就相当于数位中的个位。

师:刚才猪大嫂进阿宝家的水果店时,苹果的数量是图1,猪大嫂买了苹果出门之后,苹果就剩下图2了,你知道猪大嫂买了多少个苹果吗?

生:猪大嫂买了7个苹果,因为图1图2大篮子苹果数量不变,都是4袋,小菜篮子里的7个苹果没有了,说明买走了7个苹果。

生:我是用减法计算的:因为47-40=7,所以猪大嫂买了7个苹果。

师:47-40=7,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47有4个十和7个一,减去4个十,那就剩下7个一了,所以47-40=7。

生:47分成40和7,40-40=0,所以还剩下7。

师:猪大嫂刚走出水果店,可爱的小田鼠“哒哒哒”跑过来。“阿宝,我要买13个苹果。”可爱的小田鼠买完13个苹果后,水果店还剩下几个苹果?此时大篮子里有4袋苹果,小篮子里空空的,阿宝会怎么拿苹果呢?

生:老师,我们可以减法算式40-13来计算。

二、深度聚焦,解锁借图析理

(一)思考在前,操作在后

师:要算40-13=?你是怎么想的?思考过程中你又遇到了什么困难?

生:我发现阿宝的小篮子一个苹果也没有,怎么拿走3個呢?

生:40的个位上是0,它要减去3个,怎么减呢?

师:个位不够减,怎么办呢?请同学们选用摆小棒、拨珠子或者画图等方法,尝试解决“个位不够减”的困难。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单独辅导。

交流反馈,重点突破:40个位不够减,能不能向十位去借?借几?十位上借来的1相当于个位上的几?

(二)集体性图式在前,自我化图式在后

出示练习纸:

师:请作品小主人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样画图的思考过程。

生:小棒图我是这样想的,4捆小棒先解开一捆小棒,变成10个一根,这样40就变成3个十和10个一了,我先从10个一中拿走3根,这时还剩下7根,算式10-3=7,再把剩下的3捆小棒拿走1捆,还剩下2捆小棒,算式30-10=20,最后2捆小棒加7根小棒是27,算式是20+7=7,所以40-13=27。

生:右边这幅图我是这样画的,我先从十位上移一颗珠子给个位,1个十等于10个一,这样个位上就有10颗珠子了,十位上还剩下3颗珠子,然后从个位上划掉3颗,十位上划掉一颗,就样就得到27了。

师:这些同学为什么要这样画?好在哪里?

生:因为要从4捆小棒中拿走13根,这3根就需要解开1捆小棒变成10个一根,相当于阿宝从大篮子里解开一袋苹果放在小篮子里,这时小篮子里就有10个苹果了,这样阿宝就可以拿给小田鼠1袋和3个苹果了。

生:我也明白了为什么40-13是27而不是37了,因为40的十位上借走了1给个位,所以十位的计算是3个十减1个十等于2个十了。

师:是啊,这些图都给我们展示了“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的思维过程。

(三)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1. 举一反三

师:今天水果店的生意真不错,小田鼠刚走,老虎法官和鹦鹉助手又来到店里买苹果。“我们要买18个苹果。”老虎法官说。同学们,老虎法官和鹦鹉助手买走18个苹果后,阿宝还剩下几个苹果呢?请你拿出作业纸二,在作业纸上列出算式,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你的思维过程。

2. 优秀作品展示

三、以“理”驭“法”,提升思维品质

(一)比较异同,优化算法

师:观察以上六位同学的作品,他们的画法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

引导学生发现:图1同学是一个一个画出27,再从中减去18个,思维水平停留在一个一个点的数数,没有退位减法“个位不够向十位借一”的思维体现;图4同学用画数轴来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27往前移10个走到17这个数,再从17向前移8个,得到计算结果是9,他的思维过程分两次减,27先减10,再减8;图2、图3、图5、图6都画出了“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一当十”的思维过程。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既尊重了学生计算中的不同方法,又能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一步比较、归纳,最后得出最优算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退位减法中的“破十”法,并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二)尝试笔算,渗透算理

师:根据画图的思维过程,请同学们试着用笔算的形式做一做。

学生动笔练习,教师巡视。教师出示出两份典型的学生作品:

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两位同学的作业,请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生:第二位同学计算错了,7减8是不够减的,我们应该向十位借1,那十位上的2借走1就只剩下1了,所以十位上的计算是1-1=0。

生:我觉得第一位同学计算虽然正确,但竖式计算时,2的上面最好写上退位点,这样在十位的计算时就不会忘记先要减1了。

师:是的,笔算减法中,如果个位不够减,我们要向十位去借一,这时我们要在十位2的上面点一个退位点,提醒我们此时十位上的数已经被个位借走了1,如右图。

师:同学们,学到这儿,你知道我们在笔算退位减法时,应注意什么呢?

学生交流,课件展示: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当十再减。

(三)节点生长,拓展延伸

最近大猩猩阿寶参加了一个“数学思维训练营”,教师给阿宝布置了这样一道题目,你能用你所学的知识来教教阿宝吗?

四、结语

“退位减法”教学中,笔者借助《大猩猩阿宝卖苹果》的绘本故事,引导学生在一系列问题情景中学习、探索、分析、交流,并借助画图的方法厘清算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画图探究”“说图表达”“评图讨论”多个环节融合,经历数学知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促进计算能力的发展,从而达到“画计算之图,展思维之形”的效果。

猜你喜欢

计算教学小学数学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