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传承

2020-01-28蒋艳

锦绣·下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文化活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蒋艳

摘要: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在现阶段内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充分发挥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作用,对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作品进行继承和发展,以此为根据来推进群众文化建设水平。本文阐述了传统文化的含义,对其与流行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传承途径。

關键词:优秀传统文化;群众;文化活动;传承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在长久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很多传统美德和文化,也为我国的发展起到了促进性的作用。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处在如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很多现代、多元的文化冲击,因此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渐渐不足。为了持续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保证其得到长久的传承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一、传统文化概述

(一)传统文化的定义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在几百上千年的发展进程中沉淀下来的精神文明,它体现了一个国家的人情风貌以及精神内涵。传统文化不仅仅指向了单一的文化承载元素,它是一种多元化、生活化的内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得到体现,即使是一个传统节日、一个从古时候流传下来的习惯,都属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内容,因此要从多个维度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研究和传承。

(二)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的区别

传统文化是在长远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累积建立起来的,和如今的流行文化相比吗,有着更高的认识和理解门槛,而且相对于流行文化来说传播更慢。流行文化则是一种生活化、常态化的产物,对于年轻一代来说有着更大的吸引力,更能引起其共鸣,正因如此,流行文化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得到了更加广泛和快速的传播,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却越来越少。

不同年龄的人群对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的接受程度有着很大的不同,经研究表明,三十岁以下的青年人群普遍比较了解和喜欢流行文化,虽然他们并不排斥传统文化,但是也没有进行有意的深入了解和学习。由于年轻人更喜欢快节奏的生活,对高速发展的流行文化更加渴求,因此传统文化更容易在三十岁以上的人群中传播,这个年龄段的人群也更加重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对很多传统的节日、习惯等等都有着很深的感情。传统文化的传播差异除了体现在年龄段上以外,还体现在地域的差异上,不同地域体现出的传统文化性质有着很大的差别,例如在传统乐曲方面,普遍是相对偏远的地区有更好的保存和传唱程度,这一现象就导致了传统文化边缘化、落后化的问题。

(三)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的意义

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最主要的意义就是为其建立主导地位,让我国五千年发展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文化、艺术、习惯等优秀历史得到保留和延续,在思想上加强我国人民的归属感。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内核都不应该是物质而应该是他们的精神、文化,例如故宫、古书等这种承载了厚重历史的文化载体得到传承才能让时代的发展更有内涵和意义。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传承

(一)开展多种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相应地对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提升,各种类型的群众文化活动也在不断开展,这些文化活动主要体现在联谊、文体节目以及宣讲等活动上,活动的具体内容也仅仅停留在娱乐向的歌舞游戏层面,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没有重视起来。

2019年,我们参加市举办的《小小传承人》少儿大赛,这个比赛是将流传了近千年的传统文化作为赛事内容进行展开,让传统文化在备受关注的比赛中大放异彩,吸引了很多少儿人群的关注,也受到了大众的一致好评同时我们还举办了“读经典,学新知,链接美好生活”全民阅读活动,让孩子们从传统经典中了解更多的知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从娃娃抓起。由此可见,我国的传统文化是非常有魅力的,人民群众对其的不关注、不重视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接触的途径,因此,开展类似诵读经典诗文、开展民间工艺大赛、书画艺术展览等群众文化活动,更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

(二)通过对通用语言的学习和认知,实现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我国民族众多,很多民族和地域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因此各个民族之间进行传统文化的交流和了解时有一定的阻碍,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可以以通用的普通话为基础,开展一系列的传统文化交流活动,例如开展诵读经典诗词的节目或者是举办弹唱会等等,让一些少数民族的人民群众可以在娱乐过程中达到对通用语言学习的目的,从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继承。

(三)重视传统节日,加强群众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如今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的热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对西方节日的关注度更高,导致我国的传统节日日渐无人问津。传统节日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其中包含了神话、地理、人文等诸多内容,因此,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开展相关的项目来加强人民对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是很重要的。例如在春节时开展写春联活动,端午节时开展划龙舟、包粽子活动等等,都可以加强人民对于传统节日的了解,从而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四)推进文明建设,加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加强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时代发展的重要环节。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大幅提高社会文明建设进程。另外,通过制作宣传册、绘制文化墙等更加贴近人民生活的方式,也可以极大地提升传统文化的传播程度,从而形成良好的文明社会风尚,让人民的生活更加舒适和谐。

结束语:

由此可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意义,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公民的责任。因此,一定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群众的文化活动中,让其与人民的生产生活深度融合,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乔娜,浅议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传承[J],明日,2018,000(046):1-1.

[2]刘芳,中华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传承[J],艺术大观,2019,000(016):P.1-1.

[3]马红梅,浅析群众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如何有效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赤子,2018,000(009):21.

[4]曾维旭,弘扬国家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J],教育研究,2020,3(4):139.

[5]吴吉煌,弘扬民间传统文化促进群众文化发展[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2):243-243,245.

猜你喜欢

文化活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论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现状及创新发展
论如何加强基层村级文化建设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引领群众文化建设,走向和谐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