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下农艺推广服务重构的挑战与突破
2020-01-28颜世慧
颜世慧
摘要:社会转型是嵌入社会发展脉络的变革动力,是社会进步必然要求。农技推广作为科技成果集成、试范、推广的主体,对推进农业发展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结合当前农技推广服务工作的实际情况,在对现有农技推广理论、推广体系、机构组织、实践工作和出现的问题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围绕社会转型下农技推广服务重构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探讨。农技推广服务作为农业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尽快融入现代农业发展当中,立足我国农业实际从深层次形成转型的驱动和变革创新,建立起新时代新型农技推广新机制,这对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发展,破解“三农”难点问题和农民组织化困境,促进农业产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业产业链的闭合,推动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构建起区域市场经济体系和现代化农业强国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机制重构;社会转型;农技推广;变革创新
引言
社会转型是社会整体从传统的社会发展模式向现代社会发展模式转变的过程,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心理结构、价值观念等诸多要素重新组合转变的深刻变革,更是對自身发展能力和持续创新力的体现。在不同于西方农业条件下的中国农业,小农经济成为社会稳定领域的核心价值被充分体现。随着我国改革进程格局的深刻变化,小农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也备受冲击,农业社会系统结构内涵和向度也随之陷入复杂的多维化社会态势。农技推广作为农业实践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实际应用主体,也在特定的历史情景及特定的社会发展脉络中,受到社会转型变迁的制约和影响,显现出农技推广在服务功能、组织机制、角色分工的短板和机制性障碍,造成推广服务工作的萎缩、脆弱和滞缓状态,成为了整个农业现代化发展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综上所诉,社会转型虽为农技推广服务工作创造出了转型的空间和机遇,但对于我国农业不可替代复制的地域特质性,农技推广服务工作将如何组织引导区域小农经济增长,建立起全方位、多角度协同合作互动模式及多元化乡村经济的发展道路,形成一套适应社会转型的深层次农业转型变革能力,在理论构建、实践探索、系统化的框架设计和创新方向中,来破解社会转型下重构现代农业推广体系所面临巨大的挑战。
1 农技推广服务重构的挑战
1.1 农技推广服务重构缺乏政策目标环境的支撑。社会转型下农技推广理念与现实农业开放性、多元性、个体性宏观趋势陷入激烈冲突和对抗,农技推广在传统科层制规则运行下,无力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技术进步,效率要求,理性思维难于摆脱机制束缚,仅以行政技术推广为现状,科研成果、技术服务与生产销售相互独立,在资金、技术、项目、推广与农业主体结构诉求形成激烈冲突。农技推广运行机制脱离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只单纯关注生产中的过程,技术推广游离于农业生产、经营、销售之外,项目试验脱离农业生产技术实际应用,缺乏自下而上与农民的双向沟通交流,忽略生产、生活、生态系统因地制宜,在创新机制与制度结构、人的思维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匹配,举措设想围绕政绩冲动①,产生大规模重复建设、生态破坏和盲目投入等突出问题,在片面、失真、失语状态中远离现代农业推广本意。
1.2 农技推广服务重构缺乏管理体制设置的支撑。由于长期农技推广管理形态仍沿用行政区域条块管理,缺乏完善的推广规划和适合产业发展布局谋划,没有形成推广部门、涉农组织和农民利益诉求一致的合作主体,对乡村农民组织化建设与技术引导缺乏必要的权威运作,导致农技推广工作在科技成果运用、聚合平衡区域资源及推广内部间的动能合理配置,缺乏与区域涉农企业等外部力量形成组织合力,造成乡村、县域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不平衡的差异②,无法与新时代市场、产业链、大数据和农民群体利益对接融合。使农技推广的技术扩散优势,在推动实现区域农业规模化、规范化生产,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渗透、组织效率等集约化资源配置无法保障实施,致使推广部门与多元推广组织间和市场深陷目标分歧的冲突矛盾当中,这种农业无序竞争劣汰发展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探索的最大障碍。
1.3 农技推广服务重构缺乏高素质知识结构的支撑。在社会转型农技推广服务重构的背景下,对于推广工作内容、范围的具体要求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相应于农技推广人员的知识结构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就目前农技推广人员在推广方式、科研应用、推广示范、组织化程度、人才储备等方面,还偏好受制于特定的工作环境的驱动,意识认识不足,思想观念落后,服务意识不到位,知识结构脱离实际应用固化单一,职能定位、技术创新、科研成果趋于传统农业结构,对优势、特色产业技术引领缺乏新技术知识要素的供给,降低了技术推广应用效率,在现代农业重新分工当中导致技术推广传播客体的缺位失范,失去项目技术引领创新的话语权和农业应用的主导权,难于满足现代小农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和需求。
2 农技推广服务重构的突破
2.1 加快组织框架、运行机制的变革创新,助力服务体系重构。农技推广工作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核心基础。围绕社会转型下农民组织化发展路径,加快小农经济与现代化农业有机衔接,就必须重构现代农技推广服务新的模式,整合区域资源结构配置,强化配套推广体系建设,创新建立试验、培训、推广、经营综合管理机构体系。拓宽公益推广服务领域、内容和辐射半径,细化区域农业规模结构和职能组织间的分工协作,加快构建起“成果—应用—产业”为一体相匹配的产、学、研互补集聚体系。参与搭建起区域不同类型集体经济众筹、共享平台、农民组织化机构,推进农业综合体创新和延伸,加快形成农民参与与受益的集信息、渠道、人脉、营销的基地—农民—技术融合发展的合作新模式,从而满足、实现农业向多元化、个性化、综合化发展需求,推动农业向技术农业、智慧农业、设施农业、共享农业、规范农业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生竹,《半月谈》2019年第14期,《言必称“创新”,基层很厌倦》.
[2]丁 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9年04期,《驻村帮扶下村庄治理主体结构和行动逻辑-基于T县两村的实证研究》.
[3]张萍.关于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的思考与对策[J].新疆农业科技,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