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务礼仪在基础日语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2020-01-28韩晓玥

锦绣·下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敬语日语商务

韩晓玥

摘要: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将日语基础知识学习与日本的礼节礼仪、日本的文化学习相结合,从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使学生既能掌握语言知识,又有一定企业文化礼节礼仪等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综合性应用能力。

关键词:基础日语;商务礼仪

一、教学分析

(一)课程定位

基础日语是商务日语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在日语教学中通过中日文化的比较,学习日本的文化和礼节,同时适用日企中的实际应用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学习,增进对日本地理、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日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二)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商务日语专业2年级学生,共计50人。男女生比例为2:3。根据以往3學期日语学科成绩,可知:超过50%的学生成绩不理想,甚至对日语学科评价为“没有兴趣”“觉得困难”等。但,在问及“毕业后的理想是什么?”时,回答“想进入日企工作”的占75%。

所以,“想从事日语相关工作,但没兴趣,导致成绩不理想”是中职商务日语专业学生的基础学情。

(三)教学内容

1.课程教学内容

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和基础日语课程标准,2年级下学期全课程共计102学时,在敬语知识学习上,主要学习日语的敬语暄用语、职场不同场景使用相应知识。日企面试时基本用语;基本的寒的日常寒暄语日语;敬语的构成方式和使用范围;日企职场中电话礼仪的禁忌、接听电话的礼仪及固定用语表达;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方面的相关词汇等。

2.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课程分为“面试礼仪”、“电话礼仪”、“常用场景敬语”三大模块,共16学时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分别从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目标三方面开展,主要方向为培养交流与协作能力,锻炼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策略

(一)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上,本课程旨在将日语基础知识学习与日本礼节礼仪、文化学习相结合,使学生既能掌握语言知识,又有一定企业文化礼节礼仪等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综合性应用能力。

1.教学场景导入

1)观看反映日本企业员工生存实际的日剧片段,

2)学生项目小组关于“中日文化礼仪比较”的课题发表

3)来自毕业生工作中的实际案列分析等

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情境化导入旨在引导学生要关注到员工与学生的角色扮演不同,意识到不仅语言上有不同,仪容仪表也不同,引入教学内容。

2.学生技能发展

学生通过16学时日本礼仪内容的学习,要实现以下几方面的技能发展目标

1)在商务办公场合,可以规范自己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

2)在商务场合中,在公司内部能够和日本人领导、日本人同事等进行一般性的商务对话

3)在对公司外的商务活动中,可以应对处理较为简单的外事活动

4)能够应对不同企业面试的实际情况

5)能够接打商务办公场合的工作电话

3.课程思政

重视日本文化的高效融合,理解“异文化”,培养国际化视野,促进人文交流,并结合专业引入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能力培养。具体如下:

1)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诚实守信,爱岗敬业,严谨的工作作风。

2)培养学生较强的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团队合作的意识及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学习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磨练自己,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4)能在日语学习理解中日文化差异,开阔国际视野。

(二)教学实施策略

依托语言、技能、职业素养等为载体,运用中日双语模块化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法和创设情境法,设计环环相扣的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三)教学实施过程

教学中,运用多元的信息化方式,融入“课程导入”“项目小组发表”“教师讲解演示”“任务驱动情境模拟”“课堂评价”“课堂总结”六大内容,依次完成。具体实施过程见“教案”。

三、课堂实施成效

经过16学时的中日双语情境式教学,将日语语言知识与商务礼仪知识组合的相得益彰,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知识技能学习成效初步实现,教学目标有效达成。

1.学生学习兴趣得到大幅度提高,增强了自信心

2.掌握的日语词汇量、敬语表达等知识比重大幅提高

3.学生间沟通、交流能力得到提升

4.学生课后问卷结果显示,本课程人气很高

四、教学特色

(一)因材施教与文化沉浸

结合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通俗易懂、轻松活泼的方式授课,减轻学生从母语到外语语言迁移的学习负担。同时,围绕实际商务片段和项目小组模拟场景的导入,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功能,充分理解语言知识的同时,也理解了异文化带来的冲击,增强了国际文化理解力。

另一方面,在主要旨在学习日语语言知识的基础日语课程中,加以灌输“礼节礼仪”的学习,是对专业基础课程的升华与再造。

(二)多远化的考评方式,提高了语言学习评价的及时性和客观性

采用教师全程测评,学生自评、组评等方式,客观而及时地把握了学生当堂学习的成效以及心理适应力,有助于教师随时调整课堂教学策略等。

(三)常态化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为教学科研提供了准确依据

日常课堂教学与信息化平台、软件等的应用,不仅实现了课程表现形式的先进性,利用平台等获得的学习数据等,也为日后教学科研提供了可靠的研究依据。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

(一)反思

1.部分教学情境对学生学力差异考虑不够,影响教学目标实现

2.实际商务场景创设资源有限,无法充分满足教学需求

(二)改进

1.设计开发符合中职生认知规律的日语商务礼仪教学资源

教师要有引导、创设的能力,而且还有具备教材的整合能力。要根据教材的内容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和能力的任务,这需要教师在课下花费很多的时间去思考,这也将考验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对教材的掌控能力。

2.综合考虑学生学力差异,准确定位和设计教学情境

教师应关注学生学力差异和任务完成过程学生的参与状态,可以适当参与到任务中,调整任务完成的节奏,监督敷衍任务的学生个体。同时,在做课后任务评价时,要注意评价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同时要关注班级中的弱势群体,要注意给这些学生正能量的评价,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热情。

3.优化评价考核机制,设计专门的日语商务礼节考核测评

课堂教学中单靠授课教师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评价也是远远不够的。应将深化校期间的合作,将企业对员工的评价机制有效引入到课堂中来,在可能的条件下,适时邀请企业代表或企业教师参与到课堂评价中更具有现实意义,切实提高对学生职业精神养成的高度和力度。

参考文献:

1. 毛丹青 《在日本》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6

2. 郭侃亮 《商务日语》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20

猜你喜欢

敬语日语商务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基于大商务专业群建设的商务通用能力素质结构内容体系探讨
赢在耐心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上半年朝阳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632.3亿元
韩国语中的敬语表达方式总结
浅谈韩语敬语的使用
关于日语敬语中“敬意敬语论”和“关系认识敬语论”相对立的研究
商务达人数码大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