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博物馆田野考古发掘资料的数据化建设

2020-01-28乐新珍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21期
关键词:数据化博物馆

乐新珍

摘 要:田野考古发掘资料是博物馆进行考古整理研究不可或缺的第一手珍贵资料,是文化遗存的附属档案。为永久性保存和便捷利用这些资料,博物馆采用专业高清扫描技术对这些资料进行扫描数据化,开发相应的系统软件满足当前研究、整理、利用和管理的需求,方便随时随地共享交流,为智慧博物馆的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关键词:博物馆;田野考古发掘资料;数据化

田野考古发掘资料是指在田野考古调查、勘探、发掘过程中形成的所有资料,包括文字、测绘、影像等記录资料和实物资料。①这些资料具有唯一性、真实性、复杂性、系统性,是进行相关研究不可或缺的第一手珍贵资料,是文化遗存的附属档案,具有重要的保存和利用价值。其中实物资料普遍受到文博单位的重视,而文字、测绘、影像等记录资料却常常被“束之高阁”。本文重点讨论的就是这部分记录资料,以南越国宫署遗址发掘的记录资料为例。

1 田野考古发掘资料现状

南越国宫署遗址位于广州老城区中心。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一带不断发现南越国时期的重要遗迹。1975年发掘秦代造船遗址1号、2号船台②,1988年发掘出用砖铺地面的南越国大型建筑遗迹③,1994年确认秦代造船遗址3号船台位置④,1995年发掘南越宫苑的“蕃池”等重要遗迹⑤,1997年发掘南越宫苑的曲流石渠等重要遗迹⑤,2000年发掘南越国一号宫殿等重要遗迹⑥,2003年发掘南越国二号宫殿、一号廊道、砖石走道、南汉国一号宫殿等重要遗迹⑦,2004年继续大规模发掘至2008年结束,发现了南越木简⑧、南越国宫墙、南汉国二号宫殿、三号宫殿、唐宋官署建筑、明清布政司署建筑等重要遗迹⑨。截至2010年南越王宫博物馆建成,前后发掘总面积加起来2万多平方米,遗址文化层堆积普遍厚5~6米,自下而上分别有秦、西汉、东汉、西晋、东晋、南朝、唐、宋、元、明、清以及民国十二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是历代郡、县、州、府官署所在地,是广州作为岭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的历史见证。其中1995年、1997年两次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国家发改委、国家文物局列入“十一五期间国家重要大遗址保护专项”;2006年,由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和南越王墓组成的“南越国遗迹”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是中国文物保护的重要范例。根据遗址保护规划,目前已划定5.2万平方米的核心保护区,2010年在遗址上建立南越王宫博物馆,采取原址回填、模拟复原、原址展示、文物陈列等方式保护和展示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存。

遗址自1995年大规模发掘以来,积累了一大批资料,包括文字、图纸、影像等原始记录资料。考古发掘是获取研究资料的重要手段,其中文字、图纸、影像是对实物资料的一个整体记录,但对于某些无法保存的遗迹来讲,文字图纸影像本身就是实物资料的化身。目前实物资料的收集保护利用工作较多,但对于实物背后的这些文字图纸影像资料以及相关遗迹资料重视不够。实际上一旦遗址被发掘后,很难依据现有的记录资料将其复原,若某些重要的信息未能在第一时间保留,而文物是不可再生的,一旦消失就是永远的消失。随着整理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又需要查阅更翔实的记载和信息,但某些重要信息囿于当时的研究和认识,不一定能完全解读,如要复原遗迹或进行其他学科的综合研究,就要反复查看现场照片、记录等。①

由于早期的发掘记录大多是以手写、手绘的纸质资料分散存放,没有电脑和网络,未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发掘者还没来得及整理研究,大多数资料都只藏不用或重藏轻用,重发掘轻整理,重实物轻资料,且长期人工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导致资料便捷利用、交流共享不流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考古资料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老化,要长久保存下去面临着不少困难。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兴媒体的出现,各行各业都在加快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多维度利用考古资料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传统的存储方式和展示形式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尤其是在遗址建成博物馆后,大规模的资料整理研究也提上了日程,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已经满足不了这些需求,迫切需要运用数据化技术,汇总各类发掘资料,分类整合建成考古资料数据库,为信息资源采集、永久性保护和便捷利用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为智慧博物馆的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经梳理,南越国宫署遗址田野考古发掘资料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考古发掘现场胶片,大约有3.6万张,其中不少已经有划痕、灰尘、变色、老化迹象,随着当前研究、宣传、出版的需要,每一次使用都需要单独挑选出来重新扫描,不得不多次扰动,虽然也是单独集中存放在防潮柜中,但没有做到真正的无酸环境保护,面临较大的物理衰变、损坏老化风险。第二类是手绘图纸,包括各个遗迹单位如房子、灰坑、水井、地层、遗物等约1.5万张,存放于文件柜中,没有恒温恒湿的无酸环境,有霉菌和虫害风险。很多图纸经多次翻动查阅,已经有起皱、字迹线条颜色变淡、泛黄脆化现象。第三类是原始日记、文字及相关整理资料等,包括探方日记、单位记录、标本登记表、整理资料等,大约16万页(A4大小),存放于文件柜中,也有老化泛黄迹象。其中,除1995年、1997年发掘的遗存已整理出版发掘报告外,大部分都是未经整理发表的原始资料或仅有简报。

2 田野考古发掘资料数据化的实践

考虑到整理完所有资料到发表出版专著需要一定的时间,为尽快把这些资料加工转换成数据,减少反复提取和翻动的次数,减缓资料的老化变旧速度,达到长期妥善保存、便捷利用和研究的目的,我们于2016年开始编制年度经费预算,按照相关规定招投标开展“南越国宫署遗址历年考古资料数据化保存项目”工作,从2017年到2019年用三年时间分类、分批完成遗址发掘所有的考古资料数据化任务,并开发一套专用数据系统,方便保存、浏览、查找、使用、共享、更新。

2.1 资料数据化过程

首先将考古资料转化为数据信息资源。由于早期拍摄的胶片比较脆弱且保存环境一般,2017年我们率先启动了胶片照片数据化工作。根据档案专业人士意见,我们主要采用具有高清精准、感光性能高、扫描速度快、操作简便的高清彩色扫描仪来扫描胶片,采用24位真彩色模式,分辨率不低于1200DPI,部分达到3600DPI,扫描生成无压缩的原比例数据高清的TIFF格式影像图片,对图像进行专业处理,确保扫描后的胶片可放大至A2尺寸,打印不变形、不出现锯齿。同时及时核对、重命名、归类相应的电子文件,做到图、名一一对应无误,并提取相应的关键词,为数据库的建立做准备。由于扫描后的TIFF文件格式较大,大多在100M左右,不方便网络浏览查阅使用,数据化制作后另转制成一份JPG格式电子文档保存和使用,大小在10M以内,这样既保存了照片的原始风貌,又保证信息存储的便捷、可靠性。2018年采用同样的方法扫描图纸。由于图纸大多是铅笔手绘的粉色米格纸,大小尺寸各异,加上时间久远,图纸的清晰度及对比度都有所下降,部分超大尺寸的图纸需多次扫描后再进行电脑拼接,不少老旧图纸则需修复后才能扫描。扫描输出为无压缩的原比例高清的TIFF格式影像图片,平均大小在1G左右,最大超过11G。考虑到普通电脑打开1G图片需要一定时间,因此所有的TIFF文件另外再转制成一份PDF文件和一份JPG文件保存、查阅、使用,大小在20M左右。2019年扫描考古发掘文字资料,包括探方日记、单位记录、各类表格数据、整理资料等。这类资料相对前面的照片、图纸来说操作简单一些,主要是文字内容容易识别,不会造成混淆,普通的扫描处理归类即可。

2.2 建立数据库,开发相应的软件

根据项目计划,开发专用的《考古资料和文物藏品数据系统》,配备专门的硬件设备,包括计算机、服务器、路由器、硬盘等,除了备份好所有的扫描电子文件外,把三年内的数据化内容全部上传到该系统,可以单机使用,也可内网应用。考慮到知识产权、资料安全等原因暂不支持外网。系统采用无限层级树形目录结构创建方式,分库分类规范管理,可按需延伸和扩展。目录树采取考古发掘资料的分类方法,先分时间,再分地点,最后区分具体的遗迹单位,包括所有数据化的照片、图纸、文字记录等。

该系统支持所有格式电子档案的存储,包括但不仅限于DOC、DOCX、XLS、XLSX、PPT、PPTX、PDF、WPS、HTML、JPG、PNG、TIF、ZIP、RAR、MP3、MP4、MPG、AVI等100多种格式的电子文件在线查看,客户端无须安装任何插件即可直接在线查看。系统自身支持升级换代,支持与其他系统、机构的对接以及其他管理软件系统的数据导入导出,提供功能扩充性,可二次开发应用,以适应将来业务变化的需要,给未来发展留下扩展空间。

为方便日常管理,系统设置了日志功能,可以针对整个系统、某个文件夹乃至某份文件作日志统计,并可导出报表,包括用户的登录名、登录IP地址、登录时间、所属部门、用户的具体操作(如浏览、查阅、下载、打印、编辑、更新等)等数据,方便管理统计。数据定期自动备份。

这套系统主要是依据田野考古资料而建立的,解决了当前急需又常用的浏览、查阅、下载、打印、编辑、更新上传等日常要求。考虑到很多原始考古资料尚未公开发表,因此采用不同的数字号码区分用户权限。目前共有三类权限:一是浏览、查阅的一般权限,二是下载、打印的业务权限,三是在线编辑、更新资料、日常管理等最高权限。目前该系统已经按权限开放给馆内工作人员使用,将根据大家使用后的反馈意见做进一步的提升和完善。

考虑到博物馆已经全面建成并对外开放,但尚无配套的文物藏品管理系统,文物藏品即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日常文物管理面临一系列困难,故在该系统内增加了文物藏品管理系统,主要参考国家文物局组织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系统进行架构设计。①藏品的基本信息包括藏品(可移动文物)名称、类别、级别、年代、质地、外形尺寸、质量、完残程度、保存状态、包含数量、来源方式、入藏时间、藏品编号、收藏单位名称等14项基本指标项和11项附录信息,最重要的是照片影像信息,注重收集藏品的细节信息,加强藏品的数据信息化管理。

3 结语

这套《考古资料和文物藏品数据系统》实现了早期田野考古发掘资料的长久保存、查询、研究、展示、便捷利用等多位一体的博物馆管理模式,达到了预期的规范化、数据化、网络化目的,减少了人为手工操作对原始资料的伤害,提高了博物馆的管理工作效率,初步实现了资料信息在馆内的共享学习交流,加快了资料整理研究的进度,为文化遗产档案的建立提供了基础信息,顺利通过了专家验收,获得了同行的一致好评,也为同类文博单位考古资料数据化建设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当然,这只是数据化的第一步,只是采集了最基础的影像信息,信息加工程度还不高,不能达到智能化管理,各类资料仍比较分散,不能自动建立逻辑关系,资料的整合利用还需要时间来完善,尤其要理顺各遗存的内涵关系,加快整理研究及发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处理好实物、数据和人的关系。同时也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要在考古历史、计算机网络、档案管理等实际工作中培养复合人才,提高专业化信息化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就是要不断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的深刻内涵,让文化遗产资源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要创新文化传播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让文化遗产的故事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百姓文化生活。随着人工智能、5G、新兴媒体等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文物以更加多样的方式在公众面前“活”起来,尤其在新冠肺炎影响下大量社交媒体的应用,为非常态下博物馆的展示和传播提供了更多选择,让观众足不出户也能得到身临其境、立体真实的感官体验。博物馆如何整合利用自身资源,讲好自己的故事,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助力智慧博物馆、云上博物馆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猜你喜欢

数据化博物馆
博物馆
“互联网+”背景下的智能互联汽车数据化媒体服务
浅析人力资源管理的E化
对“未来教室”的初步探索
档案管理和档案服务
露天博物馆
基于临床病历数据化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方法学研究
影像·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