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博物馆馆藏“与曹道文吴夫共造”鎏金铜立像赏析
2020-01-28刘斌
刘斌
摘 要:广州博物馆馆藏有一尊刻铭“与曹道文吴夫共造”的鎏金铜立像,通高54.5厘米、立像高43.8厘米、座高10.7厘米、底径17.4厘米,重3.6千克。在《广州市文化志》等公开资料中将其断代为南朝。文章在学者们对南北朝金铜佛像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已公开披露的佛教雕塑尤其是金铜佛像资料,认为该尊造像与隋代石窟造像及金铜佛像有更为类似的造像风格,并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广州博物馆;金铜菩萨像;鉴赏
佛教又被称为“像教”,因其注重以佛教圖像来传播其宗教思想、发展教众。佛教图像除绘画外,还有雕塑,这也是目前遗存下来最丰富的一类佛教图像资料。佛教雕塑除石雕、泥塑、木塑外,常见的还有金铜造像。我国的镀金铜佛像制作技术早在公元2世纪就已经出现,3世纪已形成规模。东汉时期,我国四川、重庆一带已出现铜制佛像,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礼拜佛像,多为摇钱树上的附属构建。目前,学界内外公认的最早纪年金铜礼拜佛,是收藏在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的后赵建武四年(338)造鎏金铜佛坐像。因绝大多数铜佛像的表面会贴金或鎏金,因此文献与造像铭文中将其称为“金铜像”,或简称为“金像”。从我国现存的金铜佛遗存的时空分布情况看,早期遗存主要分布于北方地区,时代跨越十六国至北朝时期。而近六十年考古勘察和发掘出土的近千尊(组)佛教铜造像,特别是几处重要窖藏均地处北方,如1973年陕西临潼通灵寺址考古发掘出金铜佛造像240尊,1983年山东博兴崇德村考古出土北朝至隋代金铜佛造像100尊,1984年陕西临潼邢家村考古出土唐代金铜佛造像300余件。
但据史载,南朝佛教及造像艺术也同样兴盛。汤用彤先生曾言:“溯自两晋,佛法隆盛以来,帝王间有崇奉释教者,……其后宋齐梁陈四代常有帝王造寺。宋文帝、孝武帝、明帝、齐高帝、武帝、梁武帝、简文帝、陈后主各有建造。”另据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记载:“梁武帝于本宅立光宅寺,敕于寺中造金铜佛像,用铜多达十五车,像成之后高达二丈二尺,冠绝通国,唯觉高大。”此后他又敕造了不少大的金铜佛像。只是现有南朝金铜佛造像的遗存较少,南方地区现存最早的纪年金铜佛像是现藏日本永青文库的刘宋元嘉十四年(437)韩谦造坐佛像。另外两件均为萧梁时期的作品,即现藏故宫博物院的梁大同三年(537)比丘僧成造弥勒像,以及现为日本某私人收藏的梁太清二年(548)的褚某造立佛像。
广州博物馆收藏的“与曹道文吴夫共造”鎏金铜立像(图1),为近代岭南著名鉴藏家黄詠雩先生捐赠。立像头梳高髻,涂黑色,头顶饰桃形浮雕宝石花,前额发际正中及左右亦饰桃形浮雕宝石花,头部两侧各有两条金色飘带,从耳旁垂落于手臂上。面部双目微合,鼻梁高直,口微闭,法相庄严而祥和。双耳佩环,颈戴项圈,身前佩挂一圈嵌宝石花的粗长璎珞,深垂过双膝,帔帛自双肩两侧敷搭至须弥座上,手带腕钏。袒胸、露臂、跣足,站立于三层八角仰覆莲花须弥座上,于第二层座基侧以正楷刻“与曹道文吴夫共造”数字。广州市文化局、广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等主编的《广州市文化志》一书中将其断代为南朝,但并未有进一步的举证和分析,且该佛像自身无纪年铭文,故有必要从艺术风格的角度对其是否为南(北)朝佛像加以辨析。
而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出土及公、私所藏的古代金铜佛像尤其是南北朝金铜佛像资料的披露,以及学者们对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材质佛教造像艺术风格对比分析研究的深入,让将这件金铜佛像置于时代风格中推断其制作年代成为可能。
一般而言,将结发为髻顶、头戴宝冠、身披璎珞、腕钏、足钏等着装看作是菩萨像的造型特征,而宝冠群帔则被视为菩萨服饰的主要模式。故“与曹道文吴夫共造”鎏金铜立像为一尊典型的金铜菩萨像。上文提及的三尊南朝纪年金铜像均为佛像,与广州博物馆所藏鎏金菩萨像类比性不大。因此,笔者将从菩萨的冠饰、菩萨衣饰和像座三个方面与南北朝时期菩萨像,包括北朝纪年金铜菩萨像进行对比,分析其是否为南北朝菩萨像。
笔者通过研究《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中国寺观雕塑全集·金铜佛教造像》《中国流失海外佛教造像》所载南北朝时期现存的单体纪年金铜菩萨像,从北魏皇兴年间至北齐武平年间的金铜观音、弥勒菩萨像计40余尊,以及同时期南方建康、成都,北方敦煌、麦积山、炳灵寺、云冈、大同、响堂山石窟南北朝时期的菩萨雕塑,发现造像中菩萨均头戴宝冠或花鬘,冠饰整体有从矮变高的趋势,冠饰有花鬘或化佛、宝缯等装饰,且宝缯多向外作飞扬状,至北齐、北周晚期开始贴耳下垂。而浮雕宝石花的装饰则在隋至初唐时较常见。在衣饰方面,南北朝时期菩萨像多上身袒露,下着长裙,裙摆下端外撇,而此时期菩萨身披帛带及璎珞的佩戴方式以X型为最常见的形式,呈现出外展式衣纹及璎珞的造型特点。仅见极少数北朝晚期菩萨像佩戴U型璎珞,如《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所录现流落国外的东魏兴和元年(539)铜观音立像中的菩萨宝缯飞扬,下裙外撇,以及北齐武平元年(570)石观音立像、麦积山石窟第12窟正壁左侧的北周胁侍菩萨,亦可见U型璎珞。还有像座方面,北朝早期多为单层双莲瓣座下配四足佛床的像座造型,目前见北周建德元年(572)铜观音立像为三层八角形仰覆莲瓣须弥座,但冠饰、衣纹特征一如南北朝时期常见的形式,而如临潼博物馆所藏一尊出土于邢家村窖藏的唐鎏金铜菩萨立像的台座则与本文所析此尊菩萨像台座一致,这种三层八角形仰覆莲瓣须弥座最常见于隋及盛唐之间。
在总体特征上,广州博物馆所藏“与曹道文吴夫共造”金铜菩萨像在造像风格上,与南北朝时期的菩萨造型差别较大,而与隋开皇二十年(600)贾子宽造观音立像(图2)、隋仁寿三年(603)王洪渊造观世音菩萨石雕的风格最为相近,都表现出阮丽在《隋代佛像的分类与造型》一文中总结的隋代佛像的造型特征:“隋代石佛造像与金铜像特征基本相同。……帔帛不强调外张,这是隋代造像风格的新气韵,璎珞多流行‘X型、‘U型,或者‘U型璎珞,……并饰大佩,帔帛多在腹前及膝前呈二重‘U型。”金申先生亦总结道:“总的印象,隋代菩萨造像造型略板滞,体躯壮硕,衣纹、璎珞有笨重感,菩萨的璎珞深垂过膝。”其中略微不同的是广州博物馆所藏此尊佛像的台座样式多见于唐代,而菩萨像所刻铭文及手势,则在南北朝及隋唐时期造像中找不到类似的例证。
至于该尊菩萨像的造像题材则最有可能是观音菩萨。一方面,在南北朝时期,虽然弥勒、观音菩萨像在中国几乎同样盛行,但北魏以后观音菩萨像占据主流。据日本学者佐藤智水所列举云冈、龙门、巩县(今巩义市)诸石窟及所传世的金铜佛像统计:“北魏至北周,弥勒像共150尊,其中北魏111尊,东西魏及北齐时期仅39尊。而观音像共171尊,北魏64尊,东西魏及北齐时期则升至107尊。”这是因为在北魏末年,弥勒教派多次发起暴动,遭到统治者的镇压及禁止,使得弥勒造像急剧衰落,其他造像逐渐增多,尤其观音菩萨造像在北魏分裂后的东、西魏,北齐和北周时期数量骤增。此外,根据刘杰在《中国古代汉传佛教铜造像的调查与研究》一文的统计:“中国汉传佛教铜造像根据题材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铜佛造像、菩萨造像和杂像,菩萨造型中多以观世音菩萨造像为主。”另一方面,通过上述对比分析可知,“与曹道文吴夫共造”鎏金铜菩萨像与南北朝时期具铭“观音”菩萨像表现出可类比的诸多特征,尤其是与前述两尊隋代纪年观音菩萨像表现出了相同的造像风格特征。
综上所述,广州博物馆馆藏“与曹道文吴夫共造”金铜菩萨像在造像风格上虽然保留了南北朝晚期菩萨造像的一些特征,但主要的风格特征与隋朝及初唐时期的菩萨像趋于一致,表现为略微扭动的腰部和略向前凸的腹部,相比北朝晚期菩萨直筒、扁平的身躯更显轻盈、动感,可看作盛唐时期佛像躯体三道弯造型的雏形,以及菩萨的三叶形宝冠、U形璎珞底部饰圆佩、从裙腰装饰处衣褶向下垂摆至足部等细部特征,都呈现出与隋代石窟造像及金铜佛像更为类似的造像风格。所以,笔者认为其造像题材最有可能是观音菩萨。
参考文献
[1]金申.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
[2]《中国石窟雕塑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石窟雕塑全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
[3]孙迪.中国流失海外佛教造像总合图目[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5.
[4]金维诺.中国寺观雕塑全集·金铜佛教造像[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6.
[5]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丁明夷.关于临潼邢家村出土鎏金铜佛像的若干问题[J].文物,1985(4):9-14.
[7]李静杰.早期金铜佛谱系研究[J].考古,1995(5):451-465,484-488.
[8]李靜杰.金铜佛的文献考察[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1):51-57,97.
[9]费泳.南朝佛教造像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1.
[10]阮丽.隋代佛像的分类与造型[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
[11]刘杰.中国古代汉传佛教铜造像的调查与研究[D].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15.
[12]张雯.山东地区北朝晚期菩萨造像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
[13]徐胭胭.璎珞—以北朝至唐前期莫高窟菩萨璎珞为中心[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1.
[14]杨晓慧.东魏北齐单体菩萨头冠初步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