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微课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0-01-28于海川

锦绣·下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应用原则高中生物微课

于海川

摘要: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早已数见不鲜,本文主要从应用策略和应用原则两大方面入手,就微课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加以浅析,以期促进微课和生物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有趣有效的微课助力生物高效课堂的打造。

关键词:微课;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应用原则

一、微课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1.创设情境,实现知识内容的巧妙导入

抓好新课导入的关键性显而易见,若是可以在一堂课的伊始给学生展示一段声情并茂、精简扼要的微课,则能行之高效地聚焦学生的视线,燃起学生的听课热情。这便要求教师立足于课程内容,搜寻相关素材制作微课视频,精心设置一个同教学主题相符的课堂情境,如此能够及时调动学生的探求欲和好奇心,实现知识内容的巧妙导入。在讲解“胚胎工程”一课时,可以以“克隆羊的诞生”作为导入材料,并设置问题:克隆羊是如何产生的?这一过程运用了何种技术?让学生在自主观看微课的过程中了解更多关于胚胎工程的内容。总之,以微课进行新课的导入,往往可以收获事半功倍之效,教师要巧用微课进行课堂情境的适时创设和新课的有效导入,在课堂教学的伊始阶段便点燃学生的激情,使其以积极的状态投身于课堂学习中。

2.巧用微课,助力抽象生物概念的理解

高中生物教材中关于固化生物概念的内容不在少数,这些晦涩抽象的概念往往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如果不能及时把握这些概念,很容易打击他们继续学习的信心。所以,教师在给学生解析生物概念时要多多运用微课助力概念的简化,提高讲解的效率,以“物质跨膜运输实例”一课的讲解为例,首先应让学生明确把握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以此为基础才能继续理解有关实例,实现本堂课的授课目标。若是沿袭固化的讲解方式,照本宣科地给学生生硬介绍有关跨膜运输的概念,他们很容易陷入思维的窠臼,听过即忘,基于微课教学,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物质跨膜运输的详细图例,并借助生动的动画加以展示。学生则可以联系自身掌握情况适时调整动画的放映速度,还可以以截图功能截取未能及时理解的部分,并截图传输给教师,教师以此整合学生的微课理解情况,有侧重性地展开讲解,让学生可以更细致、更深入地理解相关概念。

3.基于微课,促进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

生物本身便是一门不能脱离于实验的课程,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的构成要素之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受课堂时间、实验器材、呈现效果等条件的约束,很多实验内容很难在课堂教学 中完美呈现。此时,教师便 可以巧用微课,以直观了然的画面给学生展现具体的实验操作、实验过程和实践结果,填补课上实验教学的不足,给学生演示精彩纷呈的生物实验,有效达成实验教学的目标。例如,“光合作用”一课的讲解,要求学生准确了解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源自于水而并非二氧化碳,这一实验的开展要用到的实验器材很是复杂,在学校实验室内无法做到,而借助微课,则能够以真实直观的画面呈现这一实验,给学生细致展现氧气的释放过程。在生物实验课堂上,以微课的形式给学生放映实验视频,一是能够让学生形象地了解实验的每一步骤、每一项操作,深化他们的理解和印象,二是能够助力学生及时把握具体的实验要掉,这于学生的实验学习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4.利用微课,助推学生知识视野的拓展

受素质教育大环境的影响,近年来的高考生物试题也慢慢显露出走出生物教材、靠近实践生活的趋态,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如果依旧死守教材,以按图索骥的方式讲解教材知识是十分不够的。一定要立足于教材知识适时加以拓展和补充,以此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可以掌握更多课外生物知识,如此,学生在遇到拓展类题目时才不至于两眼一黑。微课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适时应用可以有效达成知识的拓展,例如,在学习有关“基因工程”的内容时,考虑到这部分内容是当前的科研热点,也是考试的重点。在给学生解析完教材中罗列的知识内容后,教师便可以将当前国内外对于基因工程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微课的形式加以呈现,如此一是做到了对教材内容的拓展,二是让学生习得更多关于基因工程的知识,一举多得。

5.借助微课,做好练习讲解析和作业布置

练习的解析和作业的安排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两项工作在强化知识讲解成效、深化学生知识印象等方面自有其显著效力,所以,于生物课堂上,

教师也要多多借助微课做好课堂练习的解析和作业的安排。细化而言,在解析练习题目时,教师可以借助微课给学生展现相应的题目,适时按下暂停按钮,引导学生自主思索和解答,等他们思索完后,再按下继续按钮,展示正确的解答方法和答案;在作业时的安排上,教师可以把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强化练习题目,以及下节课要讲解的内容一一制作成微课,并传输给学生,让他们在课下自行根据微课巩固和预习,在强化练习题目的微课中,教师可以在题目之后附上相应的解析视频,以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微课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分析

1.形式的趣味性

生物本身便是一门内容琐碎、概念性较强的课程,为更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探究踊跃性,在制作微课视频时,教师要注意多元形式的巧妙运用,如应整合字符、图片、音乐、影像等多重元素。在元素的混搭整合中引导学生切实发现生物世界的美妙,体会生物学习的趣味,这于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激发而言效力显著,有了兴趣的引导,学生才能更高效地学习。

2.课程的精简性

微课的核心特色体现在“微”字上,教师在设计微课时既要精简课件容量又要精简课件时间,在短时间内将要点、难点知识呈现出来,这样的精简性也正体现了微课的灵活性特征。另外,高中学年段的生物知识庞杂纷繁,学生很容易生出混乱之感,教师也可以基于五花八門的微课视频,构建高中生物微课资源库,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进度,基于微课的分类,自行从中选择要预习、复习的微课课件。

3.内容的适宜性

学生的生物学情和认知水平是教师设计微课必不可少的参考和依据,也是决定微课教学成效的重要因素,通常而言,超出学生学情和认知限度的微课理解难度较大,教学效果也一般。而内容细则太过简单的微课则难以达到预期中的拓展和强化作用,可见,教师在设计微课前必须对学生的生物学情和认知水平有较为细致的把握,并以此为基础做好微课主题主题和内容的规划。

三、结论

以微课开展教学的本质目的在于盘活枯燥的生物课堂,教师要及时摒弃以往照本宣科式的固化课堂教学模式,巧用微课,为学生打造既有趣又高效的生物课堂,切实强化生物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尤.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31).

猜你喜欢

应用原则高中生物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视觉传达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城市居住环境中拼贴艺术的应用原则与方法探究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