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

2020-01-28赵维萍

锦绣·下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培养策略英语教学

摘要:面对社会人才需求,高职英语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应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使得学生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本文首先概括了创新思维的特征,然后分析了创新思维的作用,最后提出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英语教学;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一、创新思维的特征

创新思维是指在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要对创新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创新思维包含如下特征:

(一)独创性

这是创新思维最重要的特征,反映了思维内容的与众不同,思维的深度及对事物本质特征的把握程度,体现了创新主体不满足现状、锐意进取的精神境界。独创性包含三个要素,一是怀疑,即敢于对人们司空见惯或认为完满无缺的事物提出怀疑。二是抗压,即力破陈规,勇于向旧传统、旧习惯挑战。三是自变,即能够主动否定自己,打破自我束缚。

(二)综合性

创新思维是一种高级的、综合的、复杂的思维活动。综合性是指善于选取前人智慧宝库中的精华,通过巧妙结合形成新成果,能把大量的概念、事实和客观材料加以综合、全面、辩证的分析,形成科学的结论和体系,并从中概括出事物的规律。

(三)多向性

多向性是指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具体是指对问题尽量提出多种设想和答案,以扩大选择余地;通过灵活地变换事物诸多影响因素中的一个或几个,以产生新的思路;当思维受阻时,立即转换方向和思路;不为已有答案所满足,尽力寻优。

(四)灵活性

创新思维强调根据不同的对象和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灵活运用,积极打破原有的固化思维,反对一成不变的教条和模式。坚持动中思动,以变应变。它既独立于别人的思维框架,又独立于自己以往的思维框架。它是一种开创性的、灵活多样性的思维活动,通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形成多视觉、多方位的思维态势。能主动及时抛弃一些旧的、无效的思维方式和材料,转向动态性的富有创新意义的创新思维的灵活结构。

(五)科学性

科学是关于符合规律性的知识理论体系,是前人知识经验的总结。创新决不是凭个人的主观意志获得成功的,它必须建立在科学认知的基础上,即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经过对客观事物的细致观察和认真剖析,才能有效地对客观事物进行部分的、整体的继承、改造与否定。促进客观事物的进步和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积极的意义。因此,任何创新活动都必须遵循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在实践中经受检验,才会使创新活动具有令人信服的科学性之中。

二、创新思维的作用

(一)创新思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活动的发展史,创新性思维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必需。创新性思维是一种促进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思维,它可以创新具有新的社会价值的事物。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创新新事物的创新性思维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二)创新思维可以不断地提高人类的认识能力

每一次创造性思维过程就是一次锻炼思维能力的过程,因为要想获得对未知世界的认知,人们就要不断地探索前人没有采用过的思维方法、思考角度去进行思考,就要独创性地寻求没有先例的办法和途径去正确、有效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极大地提高人类认识未知事物的能力,所以,认识能力的提高離不开创造性思维。

(三)创新思维能够确立、提升人的主体地位和强化人的主体力量

创新思维能弘扬人的主体力量的本质意蕴,能激发个体的创新潜能和生命活力。创新思维的过程在进一步发挥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巩固了人的主体地位,从而使人自身的内涵获得极大丰富和扩展。

(四)创新思维是现代创新教育的需要

传统教育不重视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和创新能力,很难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学校教育中在注重知识的传授的同时,应该重视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潜在能量,鼓励学生对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贡献。

三、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策略

(一)采用问题学习模式,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创新思维能力是不能教的,只能靠培养。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重在营造良好的氛围,有针对性地创设教学情境,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下,激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归纳总结,通过这一系列学习活动使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发展。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达到促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必须掌握的新知识发生激烈冲突,激化学生意识中的矛盾,从而产生问题情境。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问题学习模式的采用,不能生硬地将“问题”抛给学生,而应通过问题导入的形式,根据每个学习单元的学习情境和话题,精心设计有针对性、适宜性、阶段性、艺术性导入问题。利用语言设备活动等各种手段,制造各种问题情境,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且鼓励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好奇心和质疑精神

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学生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对新出现的情况和新接受的事物及时做出反应,发现问题,并追根寻源,从而激发思考,引起探索欲望,由此开始创新活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地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对一些学生感到新鲜的领域,如跨文化交际,尽量满足学生求知需求,排除阻碍问题意识和创造力发展的因素,让学生的创造性充分成长和发展。

质疑就是对权威的理论既有学说和传统观念等,不是简单的接受和信奉,而是持批判和怀疑的态度。由质疑而求异,才能突破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另辟蹊径,大胆创新。质疑精神是对好奇心和问题意识的进一步推进。高职英语课堂可加入学生英文辩论,鼓励学生对话题持有不同看法并合理表达,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提高了他们的思辨能力。

(三)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思维的技能

能提出创新性问题的人必须具备丰富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的视野以及一定的思维技能。因此,高职英语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广泛地进行课外英文阅读,扩大其知识面,扩展其视野,更多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对比,为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做准备。另一方面通过英语文章的阅读和议论的写作,在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的同时,培养和帮助学生掌握多种思维技巧,如综合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演绎、概括推理等,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注重求得拥有多重逻辑的见解,引导学生敢于追求以往不曾有过的观点。

(四)强化基礎,做好知识储备

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基础,只有当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获得了一定的知识储存量,才有可能与新知识相互作用,并对新知识产生好奇、渴望。语言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良好的语言输出也有赖于多模态的语言输入。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要的是加强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在这种前提下,问题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才有可能。

(五)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

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主动性。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较高的教学科研能力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才能成为可能。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首先,教师应研究课堂问题的设计,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深入浅出,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确保高效的课堂质量,避免盲目性和无效的教学。其次,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学习探索英语教学较先进和前沿的教学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英语教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最后,教学评价应多样化。传统的教学评价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会打消学生创新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学评价需要打破思维定式,尤其是过程性评价中,应根据学生日常参与讨论或活动的情况适当增加评价的维度,以此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四、结语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没有创新思维就没有创新活动。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和策略,不断提升学生的本质力量,为社会输送充满生机和活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汪琨.高校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电大理工,2017(2):56-58.

[2]江秀丽.基于英语教学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5(4):116-119.

作者简介:

赵维萍,女,天津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

天津职业大学校级教改项目“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项目编号:JY20170320)。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培养策略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