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路径

2020-01-25梁恒胜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5期
关键词:培养途径初中数学教学创新思维

梁恒胜

摘  要:在学习生涯中,初中阶段至关重要,通过学习数学,可以增强学生思维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优化与改善教学方法,加强创新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基于此,本文探究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途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5-091-01

前言:数学这门学科的逻辑性较强,如果有效学习数学,有利于培养与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然而一些学生觉得数学学习难度大,丧失学习兴趣,大幅降低成绩。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深入探析各种题型,利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从整体上提高他们的成绩。

1.注重初中学生个性,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教师需要重视学生个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当开展数学教学时,教师应该积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且培养其学习兴致。对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应该给予足够尊重,严格遵守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教学期间利用一系列有效教学方法,发挥自身教学艺术,由此激发学生激情。

以“勾股定理”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讲:“大家可以随意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只需说出两条直角边长度,老师方可计算得出斜边长度。”在尝试之后,确实如此。通过这一设计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使其迫切想学习与掌握此类计算方法,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如此一来結合学生具有较强好奇心的特征,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自主探索过程中发掘定理,进而提高其创新能力。初中数学教师应该以全体学生为对象,深入发掘他们的潜能,日益优化教学方法,让教学内容与方法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从心理层面尽量克服影响创新思维发展的因素,全情投入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一般而言,数学学科的概括性与逻辑性都相对较强,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需要加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2.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数学教师应该转变自己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不再是绝对权威,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而且鼓励学生主动提问,教师为其耐心解答。许多数学术语学生无法理解,对此教师可联系实际生活进行阐释。在思维逻辑方面,这门学科对严谨性的要求较高,因此极易导致学生处于思考状态时感到紧张,如果可以营造活跃的氛围,能够缓解紧张情绪,从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实现高效教学。

以“正数与负数”为例,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正负数差异,教师可举例引发学生思考,例如对学生提问:“小红向你借了二十元钱,怎么用正负数表示?”还可利用气温变化完成课堂导入,提出相关问题:“如果你生活在正下雪的北极,你觉得当时气温多少度呢?”这样便于学生初步了解课堂上要学习的内容,而且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3.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在初中数学教学期间,教师先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而且确保这些内容的系统性与条理性。通常情况下,数学想象包含两项要素。其一,由于想象其实是知识连结,因此必须积累大量经验,奠定牢固知识基础,进而提供有力支持。其二,需要具备可以在较短时间中摆脱表象干扰的想象力以及洞察力。所以,为培养初中生想象力,在数学教学期间先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然后合理引导学生,使其探索与发掘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点,激发他们的选择性想象。

以“四边形”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如果平行四边形一组邻边相等,此时是什么图形?倘若平行四边形一个内角为90度,那么所呈现的是什么图形?倘若平行四边形一组邻边相等,而且一个内角为90度,那么所展示出的是什么图形?在教师提出该问题之后,促使学生进行连续想象,有效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再以“代数式”为例,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时候,教师可对学生提问:“大家用自己的年龄乘以2再减去10,然后把结果告诉我,那么我就可以猜出大家的年龄。”稍后便有一名同学大声说道:“8”,教师立刻说出这名同学的年龄,也就是14.此时全班学生都开始猜测教师是如何计算的,那么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用a表示年龄,得出等式:2a-10=8.”在此基础上,教师方可引导学生探索,要求他们思考与研究更多类似题目。

4.积极进行小组合作教学,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一方面应该围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其灵活度,另一方面还应该引导学生参与团队合作,促使他们互帮互助,由此提高其团队合作能力,进而使其在沟通与互动过程中进行思维碰撞,增强他们的综合能力。那么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以学生性格及其学习实际情况为依据,将他们划分为多个小组,加强小组合作。

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效利用幻灯片,将讨论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要求他们进行小组合作,思考探究怎样验证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围绕该议题,教师可在后续教学中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从而锻炼与发展学生思维,使其进行数学探究。当实际探究时,由于议题难度较小,因此学生可以借鉴教材范例,画出三角形证明图,而且利用原性质逆命题进行反证。所以,教师仅需在教学最后做出相应总结归纳,指出学生讨论期间出现的问题,同时给予学生努力极大认可与表扬,使其正确认识这一概念,并利用小组合作方式,自主完成问题探究,进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其团队合作能力,使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充分阐述个人观点与想法,明确自身不足汲取他人长处,扩大数学视野,提高创新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创新思维可以促进科学技术发展,而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这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时间段。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创新思维培养,利用一系列有效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祥武.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20):114-115.

[2]季朋德.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智力,2020,(22):59-60.

[3]卓侃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家长,2020,(24):23-24.

(作者单位:广西百色市靖西市安德镇三合初级中学,广西   靖西   533800)

猜你喜欢

培养途径初中数学教学创新思维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