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反馈与评价实施策略的研究

2020-01-25焦憬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5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核心素养

焦憬

摘  要: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为当前教育发展提出了一套经过系统论证的“育人”目标框架,也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提供了纲领性指导意见,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都应以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为依据和出发点。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作业;反馈与评价;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5-151-02

纵观当前教育现状,以考试成绩为评定学生学业发展水平风向标的评价体系,导致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的现象普遍存在。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教师习惯于布置提分快、耗时少、便于集中反馈的重复记忆性作业,其评价缺乏针对性、激励性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金水区纬五路第二小学以校本教研为载体,探寻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开展优化语文作业设计与布置、反馈与评价策略的行动研究与实践,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学习兴趣的评估,不断调整和完善研究的实施路径,提炼总结作业建设有效实施策略,以有效落实课程目标,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反馈与评价方式的研究是作业建设中举足轻重的一环。适切的反馈与评价方式能够让学生及时发现学习存在的问题,积极进行矫正,激发学习积极性,也能够使教师及时获得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效的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方法和重点。现将我校在行动研究中关于改进作业反馈与评价的方法总结如下:

一、互动跟帖式评价

互动跟帖式评价是信息化时代,利用互联网方便快捷、资源共享的优势,使传统的教师单向评价转向师生、生生、家长共同参与互动的一种评价形式,其评价主体更多元化、评价形式更交互化。如我校教研组布置的班级日志即采用这種评价方式,“班级日志”记录了班级每天发生的大事小情,是一个班级共同的“日记”,由同学们轮流传阅记录,B同学可以对A同学的日志进行评价,C同学可以对B同学,也可以对A同学的日志进行评价;家长在传阅到自己的孩子时,可以阅读并对自己的孩子或之前的任一个孩子的日志做评价;教师每周批改一次班级日志,可以对本周的整体情况或具体某一位同学的日志进行评价。再比如,笔者教研组组织的汉字听写社团,要求社团学生统一建立微信群,每天在群内打卡,朗读本周学习内容(该社团主要是拓展学生汉字识记能力,学习现代汉语中不常见到的生僻字,需要学生反复训练、加强记忆),老师参与互动,根据学生朗读情况,在线纠正读错或读的不标准的字音。在线互动的评价方式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同时也提高了作业反馈的时效性。

二、汇报交流式评价

汇报交流式评价是改变传统作业评价主体单一、形式单一,有效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内需力的作业评价方式改革。这种方式在中、高年级段作业评价中应广泛应用。可以举行专题汇报交流活动,也可以利用班级橱窗对有代表性的作业进行常态化定期展览;汇报交流可以是学生个体的展示,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团队学习成果展示。我校所在的高年级语文组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引导学生关注时事,融入社会,尝试在早间预备时间开展“新闻早播报”活动,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组织策划、展示新闻播报,小组同学做好分工,从“国际新闻”“国内新闻”“校园新闻”“人物记事”等方面进行播报。同时,根据语文教材内容适时拓展,每学期分阶段举行故事会、辩论会、课本剧创编等活动,在个人展示或小组汇报结束会,指名学生进行点评,教师再适当点拨引导。

爱因斯坦曾说,教育应该让学生将提供的东西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来承担。汇报交流式评价正是努力创造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和机会,努力把“艰苦的学习任务”变成“享受礼物的过程”。

三、“等级+评语”组合式评价

多元维度互补评价是作业评价的基本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我校探索“等级+评语”组合的形式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等级”是对学生整体完成作业质量和结果的评价,“评语”是对学生在作业中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学习能力与思维水平的针对性评价。如:学优生的作业写得既正确又漂亮,给他们写上“你的作业,老师真爱看;批你的作业,真是一种享受”等等;对于那些富有创新,与众不同的作业,可以写上“你的想法真奇妙!”还可以用简笔画画上一张“笑脸”或“大拇指”,表示老师的赞赏;对于进步快的作业,更应加强表扬力度“你今天的作业让老师眼前一亮,期待明天你做得更好!”等等。当然,对于那些出现错误的作业,也要明确指出,但要具体分析错误的原因,再写上鼓励的评语加以引导“真可惜,如果再认真读读题,相信你肯定能答对”等等。

四、“集约+粗放”交互式评价

在一些调研报告中,我发现相当一部分教师在作业批改时,还是选择自己全改全批,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的责任心,但也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其实随着学生学龄的增长,知识基础和基本价值判断的形成,尝试让学生互相批改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新鲜感,也可以适当减轻教师的负担。

著名小学教法专家邱学华根据信息论、控制论和反馈原理提出作业要当堂批改。并对当堂处理作业提出三种具体做法:一是当堂巡回批改,二是组织学生自我校对,三是当堂互批。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笔者提出“集约+粗放”交互式作业评价方法。比如在进行习题练习时,对那些基础性的、简单的、答案标准统一的习题,可采用“粗放”的方式放手让学生互评,但对于那些难于把握,答案不统一的习题则由教师“集约”讲评。再比如作文教学的反馈与评价,教师往往要选取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集约”讲评,如以结构特别巧妙的、选材特别有新意的,或是能够代表共性问题的作文为靶子,进行分析解读,从而以点带面,让同学们掌握提高写作水平的技巧与方法。

五、“过程性+终结性”递进式评价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是1967年美国哈佛大学Scriven教授在《评价方法论》中提出的理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B.S.B1ocm后来将该理论引入教学领域。过程性评价( Format Assessment)是学习者在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中,为引导教学正确有效地进行,而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所进行的评价。终结性评价( Summative Assessment)一般在教学阶段末期进行,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的总结性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强调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更应“加强形成性评价”。依据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笔者通过平时作业过程性考核与期末测评终结性考核相结合,递进积分的方式对班级学生语文学业水平进行评价。

日常作业(生字听写、习作、手抄报等)(20分)、单元测试(20分)、课堂表现(30分)、小组综合性学习作业(10分)、期末测试(20分)各占一定的分值比例,每个学习小组组长负责对本小组成员的日常考核,2名语文课代表负责对全班同学考核积分的汇总,每项考核内容再出台具体的评价标准,如课堂表现的评价标准为:上课认真听讲,每举手回答一次问题集一个小太阳;发言精彩、思考有深度、有创意集两个小太阳,每集够10个小太阳兑换1个积分,积够30分为满分,不再累计。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了日常评价和期末评价外,笔者班级还探索实施阶段评价,每月根据四项作业总积分,推选出五位“语文学习月明星”,获得两次“月明星”的同学在期末综合评价中可以额外奖励3分。

总之,作业评价要坚持“多种形式,全面考核,注重过程,促进发展”的原则,通过评价的反馈和导向作用,使学生获得最大发展。

本文系2019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策略研究》(课题编号:JCJYB19020107)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纬五路第二小学,河南   郑州 450000)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体验营销在遵义旅游业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探讨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系中的实施策略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