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分组讨论学习模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020-01-25叶榕军
叶榕军
摘 要:分组讨论学习,是我们中学阶段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性和创新思维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关键词:分组讨论;教学效益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5-028-01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教育教学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合作精神的培养也是我们在现今社会中取得成功而必不可少的因素。城北中学在这方面走在了教育改革的前线,我们始终贯彻着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原则。在城北中学教育教学的日子里,我就目睹了我们语文科组老师利用分组讨论的模式来进行课堂教学,历经多年,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主动能动性发挥,他们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下面就我所接触到的分组讨论,做出自己一点浅薄的见解:
一、运用分组讨论学习方式,尝试解决问题
分组讨论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后又具体到组内每一位组员来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把一个班级分为四列,每列中上下四张桌子的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则一列内有三个学习小组。学习小组在课堂教学时发挥作用的具体流程如下:
1.教师营造氛围,展示问题。
2.在结合课本的同时,让学生放开手,自行思考问题。
3.初步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所得,教师巡堂给予指导。
4.学生分组发表见解,然后展开讨论。
5.最后教师作最后总结,给予上述同学的发言表扬先进,指出不足。
在上述的5步中,我认为其中最关键是第二和第四步。每个学生积极参与,人人贡献思维成果,人人既是老师又是学生。其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不同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思考,又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了他们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上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第一千个球》时,教师先让同学们阅读课文,找出自认为写得非常优美或者特别,或者表达了作者怎样情感的句子、词组,并说出对它的理解。然后根据前面所学,运用散文的鉴赏方法分析材料,把握文章主旨。同学们先是阅读课文,然后独立思考,在自己独立思考,发现一些问题以后,再进行小组的内部交流,从中发现更多的问题,也及时改正一些问题。小组讨论后就由学生自由发言,在全班展开讨论。同学们从贝利进第一千个球中看到了付出与努力,从父亲处理贝利抽烟的方式看到了其父亲柔性而又有艺术的一面,连文中运用标点符号所要表达的含义,同学们也都注意到了。下课后我与同科组老师聊起这节课,问他我上的这节课是否达到了先前所预定的教学目标,他告诉我说,这节课不仅仅达到了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连一些他之前没发掘到的问题也有同学提出并解决了。
二、分组讨论学习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一)分组讨论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这种场所和机会,同学们先提出问题,接着根据分组,让他们在小组内部进行互动,分享彼此收获,这样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精神,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
(二)分组讨论学习为学生主体能动性的激发提供了制度保障。学习小组是以上下四张桌子的同学组成为一个学习小组的,一个班内则有十多个学习小组,在老师提出问题时,每个同学都要参与思考,然后在各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一些看法,人人既是老师又是学生的身份,促使每位同學都必须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学习小组才能有所交流,有所讨论。
(三)分组讨论学习的生生互动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相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更频繁、更有趣,他为学生融入课堂提供了可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在分组活动中,可以充分让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就各自见解发表议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从原来的一个旁观者转变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各自在讨论中展示自己的见解倾听别人的见解,这样能做到互相学习,收获更多,发展更有前景。
三、分组讨论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情感素质和思想心理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能力
新时代的语文,是大语文,是和其他学科相互贯通融合的,我们实施的分组讨论,它不仅仅是追求语文语言表达的教学效果,它还同时追求多学科的交融,例如追求思维上、思想上、心理上的综合效应。
首先是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是不太成熟的,他们的思维很受环境的影响,在突然的环境下,时时会迸发出绚丽的火花,但是这种思维却又常常是稍纵即逝的,很难把握,因此我们倡导的分组讨论学习模式,给他们提供了自由的思维环境,为他们的突然迸发提供了可能,讨论不同于物品交换,合作学习交换的是思想,分组讨论必定产生1+1>2效果。
其次是语言的高效训练。在分组讨论学习中,每个学生必须动脑、动手、动口,是老师又是听众,讨论学习小组之间的讨论使教学的单位时间效率大大提高,使每个学生独立地在课堂上表情达意的训练次数和时间都比传统的老师与学生单向教学的问答式要多得多。
第三是促进交流与合作。讨论学习大大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每个同学都把自己的思考展现出来,人人既是老师又是学生,共同探讨一些问题,分享一些成果。
综上所述,城北中学语文学科构建的这种分组讨论学习的模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还有合作能力等等,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布鲁纳.论认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佛冈县城北中学,广东 佛冈 51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