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专利质量提升的策略探析
2020-01-25徐朝斌郑文娟
徐朝斌 郑文娟
[摘 要]提升专利质量是高校科技创新活动和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文章针对高校专利质量提升“激励措施”的不足,融合以人为本理念,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通“职称、考核、权益”激励路径,通过健全职称评聘制度、构建转化类成果评价体系、释放高校专利发明人主体权益等激励手段提升高校专利质量,促进专利成果转化实施,助推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深入实施。
[关键词]激励措施;专利质量提升;以人为本理念;高校
[中图分类号]G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20)05-0083-04
引言
专利是科技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其质量提升策略已成为高校科技创新发展和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内容。我国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运用,多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助力高校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例如,湖南大学组织实施高价值专利挖掘与培育工程,利用“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优势,布局15件专利成功应用于湖南猎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车型,每年综合经济效益预计3200万元;西南交通大学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222项职务科技成果完成分割确权,通过混合所有制作价入股成立24家高科技创业公司,吸引社会投资约8亿元(引自教育部科技司发布首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典型经验)。在驱动科技创新发展中,高校加快形成了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建设[2],助力专利价值提升工作,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专利质量提升的激励措施不足,专利成果考核评价机制仍需完善和优化。一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相对滞后,影响高校专利质量提升和转化应用效益。长期受传统观念影响,把专利成果等无形资产当成有形资产管理,忽略专利成果的特殊性,把转化收入作为评价专利转化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这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客观规律不完全相符[3]。二是人才管理服务不够到位,缺少专利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政策,科技成果转化型研究人员的薪酬构成和职称评聘体系不够完善,人才多元评价和双向流动通道仍需加强和拓宽[4]。因此,高校应优化专利质量提升的激励政策和措施,促进专利成果转化落地,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人为本”理念的专利管理,转变传统管理思想,尊重科技人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充分体现人性化管理,赋予科技工作者足够的人文关怀,让他们拥有更充分的自主性与个人发展空间,激活发明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创造性和内在价值,融合以人為本理念的高校专利质量提升激励措施[5],与传统专利管理相比更具有优势和活力:一是有利于调动多方主体积极参与专利质量提升;二是有助于增强高校专利管理和服务水平;三是有利于优化多层次多元化的专利管理体系;四是有助于提高专利创造质量和促进转化实施。因此,高校专利质量提升的激励政策和措施,有必要引入“以人为本”理念,关注科研人员的内在驱动力,重视发明人的内在价值体现,构建和优化多层面、立体化的专利价值提升“激励措施”,提高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有效提升专利质量和转化应用效益,推进高校科技事业内涵式发展,助力科技成果供给侧改革。
一、高校专利质量提升“激励措施”的主要路径
(一)聚焦以人为本,助推高校转化型职称评聘体系改革
高校专利质量提升,应紧密结合职称评定和岗位聘用,“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岗定人、以能定职,以职称和岗位激励专利成果转化型人才,认同人才价值,提高其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内而外激活发明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推动高校专利质量提升[6]。高校应结合自身发展情况,根据岗位设置有关规定,自主设置技术转移转化系列岗位,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岗位”,激励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达到一定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的,可不受学历、任职年限、任职资格限制,通过绿色通道,直接申报相应职称,对有突出专利成果转化业绩的发明人破格评聘,不受岗位和职数限制。因此,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专利质量提升“激励措施”,应深入融合职称制度改革,聚焦以人为本,将高校专利质量提升与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充分调动发明人的内在动力,助推高校专利高质量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建设。
(二)聚焦以人为本,建设高校转化类成果评价体系
高校专利质量提升,应坚持树立和贯彻落实“专利转化才能产生创新价值”的理念[1],调动发明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快重塑专利成果评价方式,充分遵循转化类成果的科研规律、尊重不同学科差异,建立健全以提升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科技成果分类评价制度[7]。高校专利评价,应建立转化类成果评价机制,引入同行评议方式,针对不同学科类型或研究领域,有区别地突出学术价值、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高校对转化类成果的评价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要素配置和研究方向的导向作用,侧重考核专利成果的创新质量和产业化能力,关注专利技术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性问题或行业性卡脖子技术难题的助力作用,赋予转化应用的发明专利与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同等待遇。因此,高校专利质量提升,要聚焦以人为本,坚持专利高质量优先发展,健全和优化专利成果类评价体系,树立以转化应用实现价值提升为导向的激励政策,激活和调动发明人内在驱动力,促进专利价值全面提升。
(三)聚焦以人为本,释放高校专利发明人主体权益
专利质量提升“激励”政策和措施要赋予发明人更多的权益,通过提高转化收益比例的“后补助”方式对发明人或研发团队予以奖励。高校专利成果管理要充分保障发明人的权益,约定专利转化收益的分配比例,专利权发生转移转化和具有产值或产业化后发明人收益分配应提前约定。建立绩效激励机制,围绕发明人驱动要素的影响作用,保护和提高发明人主体权益,激发发明人的热情和活力,将专利高质量发展目标的要求转变为与发明人协同合作的共同行为,真正转化为专利质量提升的驱动力量[8]。因此,高校要重视保障专利发明人的权益和收益分配,构建包括发明人、管理人员、学校的专利成果利益共同体,驱动发明人价值作用,发挥科技人才和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共同推动专利高质量发展。
二、高校专利质量提升的激励策略和措施
(一)统筹创新方式方法,构建系统化的专利管理体系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对高校专利质量提升工作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更高要求,只有统筹创新方式方法,聚焦以人为本,构建系统化的专利管理服务体系,才能全方位激励高校专利质量提升。高校要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激励政策和措施体系,需统筹和梳理相关方法,激活专利权人和发明人的共同内在动力,形成合作共赢的良性循环,如北京大学探索形成了以“企业长期投资基础研究加专利转让”为代表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有效激发和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高校应统筹方式方法、专利质量提升的政策和措施,一是要注重实效性和务实性,正视高校专利管理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改进方式方法,助力攻克技术领域的问题;二是要有针对性,要结合高校自身实际情况,围绕学科优势和特色,结合地方或区域产业发展状况,调整方式方法,积极推进各项激励策略和措施落实落地,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利用其医学优势,形成深度融合研发与临床的特色产学研合作模式,有力激励和推进专利质量提升,取得较好的效果;三是要加强联动协作,积极协调人事处、教师工作部、财务处和相关业务管理部门的联系和协作,形成系统全面的高校专利质量提升“激励”制度和措施体系;四是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手段,运用“大数据”思维与互联网思维,利用各类专利成果转化平台,逐步建立专利成果披露制度,扩大专利信息的覆盖面和受众面,精准对接专利成果转化落地[9]。
(二)加强激励力度,持续优化科研氛围
高校应根据自身发展实际,优化专利质量提升激励政策,加强激励力度,兼顾申请和授权专利数量和质量,注重专利高质量发展,梳理激励工作程序和机制,强化发明人担当精神,增强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发明人科技创新创造积极性的激励政策包含[10]:一是职称评定和岗位聘用的专利成果评价,通过重新评估和调整专利成果的权重,单列成果转化类岗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工作者从事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专利成果质量和转化收益的绩效考核,高校绩效考评要优先关注专利转化收益,紧密联动考核评价和职务晋升相结合,调动科研团队和个人的创新积极性;三是促进专利权人和发明人共享权益,通过高价值专利培育和挖掘项目的实施,为专利高质量发展立标杆榜样、树典型示范,实施分阶段奖励政策措施,激发社会创新活力,如中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大项目收益的70%奖励科研人员,南方科技大学通过股权奖励方式激励科研人员,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高校应落实激励政策和措施,持续营造注重专利质量和转化收益的良好科研氛围[11,12]:一要加强有助于专利质量提升的激励政策宣传,提升广大科研工作者积极性和内在动力;二要把激励政策的贯彻落实列为专利质量提升的必备要求和重要内容,强化激励政策和措施的落实,加强组织保证和资金保障,加大发明人转化收益分配比例,扎实推进激励落地工作;三要加强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和修正激励政策和措施存在的不足,共同打造良性循环的科研条件;四要建立发明人信用管理制度,全流程监控和管理各学院、各团队专利创造质量和转化应用收益,持续构建和维护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科研生态。
(三)优化考核评价系统,引领专利成果高效转化
高校开展专利管理工作评价和专利成果业绩评价时,要优先关注高质量专利发展,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构建可落地实施的指标评价体系,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专利管理者的积极性,共同推进专利质量提升[12]。为更好激励科研人员,要进一步优化考核评价体系,要综合考虑评价指标和指标权重,一是要秉承科学性,多层次、多角度考虑专利成果贡献者的利益,既要考虑专利创造质量提升,也要考虑转化应用收益分配;二是有可操作性,定性指標与定量指标之间尽量建立有利于激励科技工作者的相互转换通道和规则,评价指标既要准确,也要兼顾公平,还要注意外部环境的变化;三是把握动态性特征,随着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换代要求,高校科技事业态势也随之动态变化,要遵循动态性原则,确保考核评价体系激励政策和措施的持续有效性与合理性[13]。因此,高校要重视高价值专利考核评价,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制度,建立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大高质量专利的评价权重,引入同行专家评议,尊重专家组意见,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方式,动态优化和完善评价体系。
(四)激发创新热情,共创权益共享的命运共同体
高校专利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各方共同努力,因此,有必要构建专利质量提升命运共同体,激活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助力科技创新。高校专利质量提升命运共同体建设[14,15,16],强调专利共有权益,一是要明确专利的权利归属,探索权利共有模式,有效激励发明人的积极主动性,西南交通大学已率先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为高校专利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探索了新路径和新方式;二是要约定好专利的署名权、优先权、实施权和获得报酬权等精神和物质权利,激发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三是要探索激活发明人内在价值的收益分配模式,细化收益的分配方式,明确高校和发明人的分享比例和收益方式,上海理工大学根据地方政策灵活选择“先投后奖”路径转化高价值科技成果,西安交通大学探索形成“职务科技成果收益(股权和现金)混合所有制”成果转化模式,提供了专利成果收益共享的探索模式。因此,高校为进一步调动科研人员转化专利成果的积极性,要积极探索和优化专利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和措施,约定专利成果转化收益分成和比例,共建共享专利收益,推动高校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三、结语
高校专利质量提升“激励措施”的优化和重塑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是高校构建现代治理体系和专利价值提升工程的重要抓手。高校专利管理引入以人为本理念,形成专利质量提升“激励”策略,积极探索更加科学的管理措施,完善专利成果在职称评聘的作用效应,优化专利成果考核评价体系,保障发明人合法权益,激发发明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入挖掘专利的内在价值,推动专利创造质量和转化运用双提升,为高校科技事业发展添砖加瓦,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文章对助力高校专利质量提升的激励措施做了一些探讨,但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应根据自身定位和学科结构的特点,制定和实施适合自身发展的策略,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专利质量提升“激励措施”需要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 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教科技〔2020〕1号[EB/OL].(2020-02-19)[2020-03-03].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7062/202002/t20200221_422861.html.
[2]李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8):114-116.
[3]陈柏强,詹依宁,刘增猛.国有资产管理视角下关于高校专利维护与运营的思考和建议[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8(6):151-156.
[4]蒯瑜.某高校专利管理和服务工作实证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7.
[5]苏基润.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3):267-268.
[6]相洪贵.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机制创新与实践—以北京服装学院为例[J].北京教育(高教),2019(9):34-35.
[7]陈辉,林超辉,夏承鹏,等.基于PCA和综合指数法的高水平理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体系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19(22):48-54.
[8]刘强,刘星.高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的专利制度问题研究[J].武陵学刊,2019(2):46-53.
[9]吕雪阳.多措并举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助推力[J].办公室业务,2019(24):69-70.
[10]刘华,周莹.我国技术转移政策体系及其协同运行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12(3):105-112.
[11]张然.基于质量导向的江苏省专利政策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9.
[12]张瑞.河南提高专利质量出新招[J].河南科技,2018(30):16-17.
[13]段林博.高校人才多元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14]陈忠.高校职务发明的利益分享机制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7.
[15]段培思.我国高校知识产权转化制度问题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8.
[16]赵志鹏,邓晗.辽宁省高校专利激励措施与成果转化研究[J].知识经济,2018(13):30-31.
[作者简介]徐朝斌(1987-),男,福建三明人,福建师范大学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与成果转化;郑文娟(1982-),女,福建仙游人,福建师范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創新管理。
[责任编辑 方 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