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2020-01-25王十一
[摘 要]文章在明确资源整合与共享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目前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开放整合过程中存在的诸如资源重复建设、版权保护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资源利用率、建设网络教学资源整合共享长效机制等策略,以期为网络教学资源整合、共享提供新的建设思路、创新路径,推动高校间教学资源开放共享,促进高校教育信息化进程。
[关键词]信息化网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整合兼容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20)05-0010-06
为推进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及国内各高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发展和创新教育教学改革。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选择。教育部也专门编制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供各辖区部委、教育部门、有关单位及高校參考执行,进一步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经过长时间信息化教育的落实与建设,切实为各类高校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拓展了学生的知识接受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但在网络教学资源深入开发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网络资源利用率不高、信息孤岛、资源重复建设等现实问题,对教育现代化的持续发展造成一定影响[1]。鉴于这些现实问题,在此提出信息化环境下网络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的一系列探索策略,以期为教育信息化进一步推进作出有益尝试。
一、信息化时代网络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的重要性
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方案的内容,建设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普及与共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学习型社会及人力资源强国有重大意义。因此,高校应充分认识网络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作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其中一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2]。
(一)有利于减少资源重复、低质量建设
目前,各类高校积极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谋求高校网络教学的发展与实践,搭建自己的网络平台和信息资源库,并设置用户权限与管理权限等。各类高校之间通过网络平台实现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可打破高校间的信息屏障,集中资源优势和特色实现互通有无,也避免了高校对同一类型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情况,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教师及学生对资源的内容及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仅依靠校内资源网是无法满足的,高校需整合和完善区域内甚至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作为发展后盾,实现资源的可持续更新,避免低质量资源重复使用的现象。由此可见,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可实现资源的高利用率,避免资源重复、低质量建设。
(二)有利于营造线下线上良性教学环境
由于网络教学的飞速传播,学生对网络教学兴趣日渐浓厚。教师群体为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也开始转变传统教学方式,运用网络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形式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通过网络教学进行教与学的新型沟通;也不再满足于以往课堂教学资源,对各类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变得较为迫切。参与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创新是新时代对教师队伍的又一次重大考验。教师群体利用自身知识及能力,对网络教学资源及课堂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与创新,转变为学生主体易于接受的知识与技巧,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也有助于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更能对教学资源的共享及教学进度进行全面把握,实现优质课件及教学资源在网络的快速传播,形成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的相互补充与利用,不仅可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而且也为师生营造了良好的共享互助教学环境。
(三)促进高校间网络教学资源协同均衡发展
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推动了各类教学素材库的共享和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发展,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再利用,可为不同区域、不同类别的高校提供成功的教学经验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并通过这些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水平与教育质量。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教学特色与文化风格,通过资源的共享与整合还可实现文化的交融互进,使区域间教育实现互惠互利。同时,各类高校教学水平及质量有差别,网络教学资源建设高低不一,进行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还可帮助高校之间缩短教学质量差距,加速对优质教学资源的收集与学习,从而缩小与高水平教学高校的办学差距,实现区域、校级之间网络教学资源的均衡发展,进而形成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全新局面。可见,充分整合与共享网络教学资源还可缩小地域间教育水平差距,促进高校间网络教学资源的协同共进。
(四)加速实现教学知识体系完整性
网络教学资源大量存在于网络中,需参与者进入其中利用自身能力和技巧自主搜索所需内容与知识,以实现对知识的掌握。高校作为网络资源的参与者,也需要发掘并提取优质资源,而进行网络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不仅可帮助高校快速从海量网络资源中获取自身所需的教学资源,而且可使大量无序、复杂、隐蔽的网络教学资源得到再造和重塑,实现彼此间的转换和集成,进而促使整个网络教学资源成为不易分割的整体,使各类资源无缝衔接,进而重构高校教学资源体系。通过网络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帮助高校建立系统的教学资源体系,进而可实现高校教学知识的转化和系统化建构,实现对教学知识的整体调用和瞬间抽取,使教学知识从分裂割离状态迈入整合一体化状态,提高教学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五)提升网络教学质量的现实所需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师逐渐开始应用网络设备及智能化设备进行网络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网络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学生不满足于传统教学所带来的知识普及和技能提升,希望通过网络教学形式来提升学习能力,这些要求可通过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来实现。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不仅可帮助教师提升对资源的检索度,还可加速对网络优质教学资源的利用,提取更适用于自身的教学素材和资源,形成自己的网络教学资源库,运用优质资源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更新教学模式,从而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所学知识。此外,学生通过被整合和共享的网络教学资源,可实现快速知识查找,节省不必要的搜索时间,获取更多时间学习新的知识。经过网络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教师及学生均可实现更高效率的教与学,对提升网络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满足了教师和学生的现实需求。
(六)加强校企合作,吸引社会优质资源
网络教学资源的发展和使用是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产物,离不开社会及企业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援。整合和共享网络教学资源,可吸引企业投入技术、人力、物力等支持,使高校发挥专业优势、企业发挥物质及技术优势,加强校企合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形成优质资源的良性循环和持续不断开发,保持网络教学资源的永久动力,并实现校企合作共赢和互惠互利。同时,优质网络教学资源不仅可帮助学生提升知识境界和眼界宽度,更可促使学生成长为社会所需、企业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帮助企业实现对人才的开发和培养,实现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此外,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还可吸引社会优质资源的融入和参与,整合社会各界优质力量共同筹建优质教学资源库,形成共建互享的网络氛围,减少复杂、纷乱资源对社会及高校的干扰,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为企业、高校、社会各界提供优质的网络合作平台。
二、信息化时代网络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网络教学资源呈现出数量众多、门类丰富、交互性强、虚拟化等特点,但随着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的日渐深入,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与困难。经过教育专家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长期总结及实践调查研究,从整个大发展趋势来看,网络教学资源整合及共享依然存在制约因素,亟需高校认真思考及解决[3]。
(一)网络教学资源版权得不到保护
网络教学资源通常涉及众多网络媒体类型,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多种多媒体形式,共同构成一个庞大的资源库供公众使用、传播甚至再创造。资源的共享及使用过程,必然涉及到网络教学资源的数字化版权保护问题。对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保护,尊重其私有属性,不仅可激发创作者的创作热情,更有利于丰富和填充新动力、新资源供公众使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网络教学资源数字版权保护问题还未得到解决。一方面,社会公众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自觉意识尚未全面形成,尤其在具有公众性质的网络教学领域中,部分用户更为关注其文化及知识价值,而忽略了其從属性。教育资源经由网络传播,被人们下载、传播、复制,资源利用存在“搭便车”现象。另一方面,网络版权归属复杂化也加剧了版权保护的难度。一部完整网络教学作品往往涉及多个教学元素,每个部分的产生均涉及多位作者,共建完成的作品将涉及多个版权所有者。这些因素都间接影响到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进程。
(二)教师信息化建设水平需要提升
网络教学资源具有数量大、题材多、类型丰富等优点,但同时也给教师教学工作带来很大挑战。一方面,面对海量的教学资源,其中不乏错误、无用的信息资源,教师需掌握一定的信息检索能力及甄别能力,才能快速有效地实现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另一方面,学生利用网络获取所学知识内容,不可避免会接触到一些不良的网络信息等,对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影响。上述两方面问题的存在均需教师时刻保持清晰的头脑,积极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准及引导能力,对复杂多元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配置,而教师专业能力及信息技能的提升又需要时间作为保障,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进度。此外,教师从数量繁多的数据中及时汲取有用的网络教学资源并应用于教学存在一定难度。目前,一些教师尚不能对海量资源进行有效地收集、利用、再造等深层次挖掘。可见,教师信息化水平提升速度也影响着网络数字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进程。
(三)网络教学资源存在重复建设问题
各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过程存在资源重复建设问题,导致部分优质的教学资源得不到利用和开发,处于闲置状态。随着网络教学资源被学生争相传播,部分高校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纷纷着手开发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高校之间缺乏合作与交流,又面临统一规范指导的不足,使得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设置和开发在模块上存在雷同性,虽然表面设计有所区别,但实质内容大致相同。这就造成教学资源的重复开发及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网络教学资源软件的开发和应用需升级和维护,重新安装或重复购买都有可能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除此之外,部分网络资源开发者习惯于闭门造车,这种不开放现象的存在,造成资源利用率低,因此迫切需要规范化、标准化的资源整合与共享政策给予指导。
(四)网络教学资源内容专业特色不足
高校的网络教学资源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和建设,大多已具有固定的板式和模块,在数量和种类上具备一定优势,但在质量上却缺乏特色和精细化内容。大多数高校的网络资源设计的内容大多具有同一性,缺乏对资源的合理规划和精心地多元化设计,较少涉及对具体内容的专业化、特色化设计与开发。一些网络教学资源仅是对纸质教材和课程的简单电子化,使得网络教学资源表面上呈现出丰富数量,但质量却参差不齐的现象。除了网络教学资源的质量有待提升外,网络教学资源的专业深度和宽度也存在局限性,大多数网络教学资源都来自于市场购买,直接投入使用,自主研发能力不强,对自身学科特色及教学专长的网络化开发缺乏人力、物力的投入,大多采用借鉴的做法。
(五)网络教学资源价值隐蔽、分布复杂
公众对多媒体、智能设备、互联网媒介的多样化需求,促使其热衷于网络世界并渴求成为网络数据的传播者、生产者,进而导致海量网络资源、网络数据的产生。网络教学资源作为海量数据的一部分,作为教师、学者、学生及其他资源需求者的素材资源库或创造、收集教学信息的数据系统,其本身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但面对海量网络资源,从中寻找发现优质教学资源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成本。网络教学资源藏匿于网络中,有着较强的隐蔽性和不易察觉的特征,给资源需求者带来不便和困扰。需求者不仅需寻找教学资源,还需深挖发现其中的价值所在,加大了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工作难度。此外,因地域差异、学科差异、文化差异等多种因素制约,网络教学资源分散于网络各个角落中,收集、整合、共享缺乏统一规范、指导,造成资源价值流失。
(六)存在网络教学资源孤岛现象
各高校网络教学资源结构特征及建设,都需经历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从小项目演变为系统工程,从而形成多个应用系统。首先,这些分散开发或引进的系统较少考虑数据统一性或信息共享等问题,引发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相互间孤立存在,形成信息孤岛现象。其次,各高校之间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既相互关联,又独立存在,各自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有随意性。各高校根据需要建设不同类型的网络资源数据库并随着学校政策变动而发生结构调整,无形中加大了高校间网络教学资源的协调与整合难度。各高校之间共享内容多呈现出教学资源的数字化转变,仅有部分涉及网络教学资源数据交换与共享,极易造成高校间网络教学资源的孤立化,较难实现数据的整体化、一体化、系统化建设。由此可见,高校间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随意化是导致信息孤岛出现的原因之一。
三、信息化时代网络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共建的策略
为顺应资源整合发展趋势,提高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的效率,国家、地方政府、高校、相关企业必须通过一体化、数字化、信息化顶层设计及指导,构建资源共享的信息系统,形成整体化的支撑应用环境,促进多级平台的有机整合和协同合作,共建共享科学、高效、优质网络教学资源综合应用平台。
(一)尊重资源共享者利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与整合,应首先关注资源创作者的知识产权,采取必要手段为高校之间、个人之间共享资源提供解决路径。一方面,高校之间资源共享应引入外力资金支持,减少学校共享资源的成本,打消优势学校的成本顾虑,同时加强对校域间共享资源的行政干预和监督,组织优势学校共享教学资源,洽谈具体合作条件,开展多轮对话与博弈,帮助高校间达成具有双方约束力的合作协议,并愿意共同遵守双方利益,促成共享资源目标的实现,确保各类学校在共享中获得应有收益。另一方面,教师作为版权所有者时,为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创作激情和成果,实现更多网络资源共享,也需加强对其知识产权的保护。高校或相关机构应建立网络资源协议储存数据库,根据版权所有者的要求创建共享协议并进行资源储存,需求者与版权所有者相互约束,既保护了教师的知识产权,也实现了资源共享。
(二)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打造专业化队伍
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离不开教师主体的力量,因此,高校必须加强教师信息化水平的建设,并提高其对信息化资源重要性的认识,打造既具有学科扎实功底、又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教师资源开发队伍。首先,高校要充分调动一线教师参与共享资源建设的积极性,为优秀教师颁发任命聘书,肯定其学科优势和责任优势,积极带头主持学科栏目的网络化共享建设。其次,高校应定期组织信息化建设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帮助教师明确网络规范,了解最新网络共享制度,并掌握网络教学资源的后台管理和多元化操作,促进教师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最后,高校还应加强对骨干教师的激励和考核管理,促进多学科教师的联合交流与互动,共同为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方针、提想法,打造一支专业化、多学科的网络共享团队。
(三)拓展学科内容特色化建设,强调资源分层整合重要性
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除了需树立整合意识和全局思想以外,还需注意各系统之间的差异性,尊重学科的专业性,建立不同的学科专业化模块,并沟通模块之间的联系。整个数据库的共享与组合建立在各业务模板的整合基础上,首先要尊重各自模块的独立性,才能实现数据集成与应用,实现跨系统的信息内容关联、管理流程关联、信息服务关联,形成既独立、又集成的应用环境,支撑起学生主体的数据查找、数据学习、数据分析等功能建设。同时,提升学生主体对不同学科模块的熟悉程度及选择利用能力,在最短时间完成对学科的自主选择和有针对性内容提取。此外,资源共享还需强调资源系统间的结构性,把握每个系统的主体地位及责任,通过分层整合实现系统的优化管理,实现软件、硬件、管理、数据服务、数据安全等多系统的一体化构建,既保持联系,又相互独立,最终服务于学生群体及其他参与主体。
(四)建立健全激励与考核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兼容
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建设需大量时间、人力、物力投入,难以在短时间内取得实效,期间会面临方方面面的困难与问题,是一个持续动态扩展的过程,因此,需建立评价考核机制和任务监管机制,负责考核、审议、监管、督促和管理资源共享中遇见的各类任务,以确保网络教学资源不断高速、有效运转。一方面,教育相关部门应建立相对公平的激励制度,保证高校在资源整合与共享中的积极性,对资源开发和共享作出贡献或提供原创优秀资源价值的高校及教师个人给予物质或放宽使用权限的奖励,既能保证高校及个人积极参与资源共享过程,又能提升共享资源的质量。另一方面,还应该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估制度,打消高校不愿参与共享的思想顾虑,消除资源壁垒对高校间共享的阻碍,对于资源使用者进行评估和分析,为二次开发和共享提供依据,同时也对不足部分进行修正和完善,促进资源共享兼容。
(五)明确资源整合共享内涵,挖掘吸收数据源价值
当今社会是一个注重综合发展且以复合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的社会。因此,高校有必要明确网络教学资源整合共享的实质内涵,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力争从海量、隐蔽的网络教学资源中将有价值、有意义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筛选、使用、分类,以适应学生需求,著重强调对学生的实用性、高效性,既提高学生整体的素质及能力,又进一步提升网络教学资源的质与量双增长。高校理解和认知网络教学资源整合和共享的实质内涵,才能更真切地付诸于行动和实践,促使其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并寻求合作共享其他高校的优势资源,共同建立有利于资源共享的制度保障体系,促进资源开发力度和共享效益。同时,各高校要加强对数据来源的挖掘和保护,积极鼓励原创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创新,提供资金、制度、政策等支持,提高高校、个人、企业等群体对优质教学资源的创造热情,共同致力于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和开放共享。
(六)统筹资源共享机制标准,构建互联网络共享平台
网络教学资源数量不断增多,各种类型的教学资源充斥于网络中,部分资源的内容相互重叠且质量参差不齐,学生选择优质资源耗费时间长,影响了其使用积极性。同时,各高校建立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也因各自理念、体系结构、地方特色、开发方法等差异,信息沟通与共享上存在壁垒。鉴于这些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建立国家层面的可统筹资源规划的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标准,引导高校在资源共享和整合中注重操作规范、兼容性、开放性等要求,并遵循统一标准化规范,构建互联互通的网络共享平台,便于把各高校不同网络教学资源整合到共享平台中,使共享平台可在不同终端设备、不同操作系统中实现兼容,进行大范围运作,提升网络教学资源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高校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陈利,武东海.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下区域高校体育教学联盟协同发展机制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9(5):22-25.
[2]胡铁生,岑健林.佛山市区域性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实践[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10):10-12.
[3]丁卫泽,熊秋娥.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的困境分析与化解策略——基于博弈论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5(1):93-96+103.
[作者简介]王十一(1990-),男,四川达州人,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高教研究。
[责任编辑 时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