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现、反思与创新:社区教育研究的精神与气质

2020-01-25钱旭初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研究策略问题导向社区教育

[摘 要]文章侧重从研究者的角度出发,就近年来社区教育研究所存在的不足,分析其原因,指出了社区教育研究中的三种形态,同时以《从广播电视大学到开放大学:面向社会教育的转型发展》著作为例,提出了“发现”“反思”“创新”三个层次的社区教育研究精神和姿态。

[关键词]创新思维;问题导向;社区教育;研究策略

[中图分类号]G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20)05-0061-04

近年来,社区教育及其研究取得了许多成绩,也存在着不足,表现为社区教育的基础设施、组织机构、平台搭建、队伍建设以及项目、品牌的实践与推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社区教育的影响力正不断提升,但在社区教育研究的队伍不断壮大、研究维度不断拓展的同时,社区教育研究成果在总体上深度不够,其在理论研究的引领性方面不足。社区教育在学科建设、理论构建、问题研究的薄弱,反过来制约了社区教育的内涵深化和高质量发展。

一、社区教育研究中的不足

社区教育研究的发生,源自于社区教育自身的存在与实践。这样的表述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然而,如果仅机械地对社区教育实践形态作平面化的处理和总结,则会缺失了研究的弹性和张力。

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对于社区教育的研究,落后于对其他教育形态的研究,甚至落后于社区教育自身的发展。综观近年来的社区教育研究,从外部环境看,还没有真正、普遍地纳入专业研究机构、高校的研究范畴,学科关注度不高,研究阵地和载体不足。就中国知网所收入的“核心期刊”为范围简略统计发现,2016~2019年间,共计173个核心期刊,其中包括“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类”核心期刊133个;“社会学及统计学类”核心期刊7个;“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类”核心期刊26个;“成人教育与特殊教育类”核心期刊7个,涉及8878个栏目,115822篇学术论文。但只有10个期刊包含了12个设有社区教育专题栏目,发表有关社区教育的学术论文仅119篇。这种现象也真实地反映出了社区教育研究自身的问题。从内部状态看,社区教育研究的参与度不高、论文数量偏少,高质量论文和专题著作则更少了。

分析其中原因,本质上可以归咎为研究的“姿态”问题。所谓研究的“姿态”,是指研究者在研究过程所持的基本精神状态和研究思维。我们大致可以发现,一是“唯学科论”。一些专业研究机构和专业研究者(团队),不够重视研究这种“非正式”“非常规”的教育类型和教育现象,而一些高校、专门机构中即便有少数人从事社区教育研究,却又囿于离具体实际较远。近年来可喜地出现了一些硕博士论文针对社区教育开展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和学术素养,但对于社区教育的整体发展和个性化特征把握不透,很容易出现理论和实践错位的现象。二是“唯经验论”。大部分的社区教育研究者,同时又是社区教育工作一线的参与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更愿意做“典型”“案例”的描述,研究思维往往被经验所局限,平面性、经验性多,忽视或难以进行内在规律和特征的分析,视野还不够开阔,队伍相对松散,创新与建构的思维与理论素养还需进一步提高。第三,“唯政策论”。我国社区教育的实践是政府主导模式,具有鲜明的政策推动性质,因此,大部分研究者的工具和依据来自政策与文件。就“中国知网”所收录的社区教育论文选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研究领域(选题)的分布和政策分解两个图谱基本处于重叠状态。由此说明,大量的社区教育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侧重对政策解释、说明、分析、信息传递和发散,表现出了对政策依赖的强势与对具体策略性创新的弱势。事实上,社区教育是相比其他各种教育类型最复杂、最具有“多质结构”的教育文本。“社区教育”作为社会化的教育和教育的社会化,其归属的范畴跨界而多元。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及助力社区治理等一系列国家发展决策的贯彻落实,当然应该成为社区教育研究宏观的理论前提和逻辑基础,成为社区教育研究的立论基点、目标体系和理论背景,但问题是这一类基于政府目标导向的研究文本,往往缺失中观层面上的建构,多数文章最终都开出“领导重视”“加强组织”“经费保障”“完善队伍”“建设资源”等相似對策,缺少了对于政策内涵的有效解读和尺度把控,缺少真正的“问题”提出和基于“问题”认识的理性的提炼。这种“学术惰性”很容易造成所谓的“问题”与“方案”奇怪组合的现象。

因而,在研究姿态上,需要真正从内心深处达成使命意识。深入的社区教育研究需要从现象中发现问题而解决问题,需要突破简单的政策“等值”阐释,需要更多在中观层面上子系统、新机制的探索和引领。然而,这方面还存在难点。作为教育类型的社区教育研究,需要形成自身的学科规范,有效的学科话语体系、概念及阐释方式等,才能促进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社区教育研究的精神

社区教育承担着提高国民素质、满足百姓对美好生活需求的责任,但在中观层面上面临着学科建构的难点,在微观层面上需要不断丰富实践探索。

当下的社区教育,如果从上世纪80年代算入新一轮实践和探索的开始,已经有近40年的历史,对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层次研究,进行规律性的把握及理论的梳理。作为对研究社区教育的深入叙述,不应停留在表面对所发生的某个教育事件的描述,更在于其内在的定位、标准、组织编排、生产机制、结构意义、资源分配及学习者满意的“等级”,在于它的生成过程(发展史)中的逻辑关系,它与其他教育类型、教育力量的相互作用,它与教育之外相关因素乃至权力与资本的关联,它的教育体制和资源选择、它的空间关系与机构、组织形态,它的“教育现象”“批评”……而在这个研究过程中,从社区教育的“文本”——现象和典型的评价、阐释和批评这类静态的分析,到对于社区教育发展态势——阶段性发展史、乃至评价批评史的动态的历史事实的回顾性梳理和剖析;从对社区教育内容、形态、模式等现象的评判,到对影响社区教育产生、发展的条件——诸如环境、制度、组织、传统、方法、特征以及学习者主体等要素的挖掘、分析,尤其是如何在鲜活感性的现象和具体材料中进行历史的描述和富有“穿透力”的理解,如何从具体实践(事件、典型)中寻求到影响、演化的内在联系,模式的变化,发现这种教育现象产生的文化机制,乃至如何从社区教育的历史与现实发展中进行走向未来的前瞻性叙述,均应成为“社区教育”的问题研究。

纵观近年来社区教育研究的文献,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形态,其实也可以说成是研究者进行研究的三类形态。第一,“顶天立地”。从选题到论述,站在比较宏观的立场上对于政策阐释、解读。特别是在2016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以及国务院办公厅《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颁布以后,集中出现了一批政策思考、策略选择等方面的论文,涉及到整体的问题研究和政策范畴中社区教育的方方面面,具有与时俱进的整体性特点,但四平八稳地对文件和政策进行排序,虽然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却少了面向具体区域、具体问题如何落实文件与政策、创新性地推进社区加以实践的机制研究。第二,个体经验性言说。从现有大量已经发表的期刊论文看,有相当部分是经验性和总结性的论文,大都采用的是“××××——以××××为例”的论述模式。这类“案例分析法”论文,不足之处是停留在经验介绍、工作总结层面,缺少敏锐的发现和理性的审视,缺乏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分析过程,难以形成具有冲击力的成果。第三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探索性话语形态。即从社区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出发,并超越经验层面的一般叙事,将其提升为具有强烈学理性和规律性发现的研究。如徐会作的《利用共词聚类分析我国社区教育研究热点》、齐军的《我国社区教育二十年的动态透视》、沈光辉的《内涵本质、功能定位与发展模式——基于学习型社会视野的社区教育理论研究热点问题探讨》、王霞的《全面回归:社区教育的内涵解读》、鲁文的《作为社区实践的社区教育——基于社区教育政策发展史、研究史的探究》等……这类研究已经超出了普通的經验性,呈现了从问题的审察出发向深度探索的姿态。

因此,社区教育研究不是简单的政策解读和现象罗列,本质上它是社区教育精神传统的继承和创新,教育形态的规律探寻,是教育理想乃至思想文化的呈现。首先需要的是“研究的定位”,对社区教育研究的立场与方法的确立。“发现”“反思”“创新”应该成为社区教育研究的重要立场与方法,应该成为当下社区教育研究的精神气质。

前文提到,社区教育的研究,是对于社区教育现象和本质的“叙述”。这种“叙述”的过程,即是研究者对社区教育的历史事件以及现实教育实践的整体或某个侧面进行组织和叙述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带入研究者自己关于意义、观点、偏好等立场和原则,带着他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带入他对于事件和实践问题的见解。当研究者的情感投射到社区教育实践的经验性叙述时,最可贵的就是他强大洞察与思辨力的突显,这也就是研究者“发现”与“反思”精神结构的突显,这应该成为社区教育研究的基本精神状态。

三、社区教育研究的姿态

社区教育研究的姿态,是建立在实践中的“发现”,在“发现”基础上的“反思”,以及在“反思”基础上的“创新”。

“发现”和“反思”是一种深刻的、直面问题的姿态。我们承认社区教育的特殊性和个别性,但同样重视在特殊性和个别性基础上对普遍性和共同性的寻求。因而,研究需要从经验性的个人体验中去提炼内在的结构和动力机制,从不同问题的相互参照、比对中“发现”,而不是人云亦云的复述和摘抄。

在这方面,值得看一看吴进先生的新著《从广播电视大学到开放大学:面向社会教育的转型发展》。吴进先生在他的著作中以改革开放和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为背景,梳理分析我国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的发展路径和重要节点,从各阶段性任务出发,探究了其间的关联,尤其是去触碰到了许多人容易忽视的问题,但同时也从历史的回望中捕捉到开放大学“大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初心”。作者提出,在构建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进程中,广播电视大学始终发挥着填空白、救急需、补短板的特殊职能,这种没有定位的“定位”,恰恰显示出其作为“构建和完善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一支机动力量”的特殊作用。该书借鉴伊万·伊里奇的“去学校化”理论和佐藤学的学校变革理论,对我国社区教育的内涵、功能、要素、课程、教学组织方式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特别对广播电视大学转向开放大学的标志——发挥在社会教育领域的领军作用进行了论述。

对于广播电视大学如何向开放大学的转型发展,作者虽然作为亲历者,伴随着广播电视大学40年的发展历程,但却能从那种“经验性”中超脱出来,挖掘内在的历史基因,以现代人文意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供给维度来“说教育”,从电大的转型路径而谈开放大学开展社区教育的发展策略,以终身教育、生活教育的基点而谈社区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在其中,作者坚持从“问题”的“发现”,到问题的剖析,指出了广播电视大学不能忽视的矛盾和存在问题,诸如“创新停滞”“教学模式陷入技术误区”“开放特征减弱”“共享机制存在缺陷”等分析了“由于没有明确的办学定位和自身优势而缺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性,又只能是一种无奈的‘随波逐流”,从广播电视大学发展40年来,“人口红利消失”“教育竞争加剧”“教育成本激增”“文凭效应衰弱”以及“学习诉求提高”“办学模式僵化”等深刻的环境变化中,敏锐地意识到广播电视大学的生存之道,而提出了“社会教育应成为开放大学的办学主体”,并从“使命转变”“理念转变”“功能转变”“角色转变”等角度创新提出了开放大学发展之路的目标设定。正如崔新有教授在序言中所说的那样:“贯穿于书中社会(社区)教育的课程、教学组织方式、教学评价等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去学校化,从推进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的视角出发,引入这一理念颇具价值……让学习变得快乐起来,提升公众在学习中的获得感、幸福感,是社会教育发展所面对的问题。”

这种“姿态”就不是泛泛地谈转型、谈发展,而是从自身的感受出发,以一种破茧而出的飞翔姿态,放眼整个广播电视大学的办学形态和开放大学的转型变化,饱含着强烈使命与责任意识、学术探寻精神,才能激发出深刻思辨,从“问题”的深处挖掘,最终形成新的逻辑基点和耀眼的思想火花。

社区教育的研究,从经验性的自足框架中突破是艰难的,也是痛苦的,尤其是从自己身上找出问题,去进行反省和审视,更需要极大的勇气。但正因为有这样一批研究者不满足已经取得的实践成果,以积极的态度、敏锐的眼光、科学的精神去“探索”“发现”,去不断“创新”,从而更好地指导和引领社区教育的开展,社区教育实践以及研究之路才会越走越坚实,这应该成为所有社区教育研究者的姿态。

[参考文献]

[1]钱旭初,沈悦.论社区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与战略转移——社区教育研究评述[J].职教论坛,2017(33):60-63.

[2]钟岚雨.社区教育文化若干问题初探——学习型社区中社区教育文化的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04(1):28-31.

[3]高晓晓,崔晓光.近十年国内终身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9(5):48-54.

[4]鲁文,胡焱.作为社区实践的社区教育——基于社区教育政策发展史、研究史的探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9(12):24-34.

[5]吴进.从广播电视大学到开放大学:面向社会教育的转型发展[M],北京: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2019.

[作者简介]钱旭初(1962-),男,江苏常州人,教授,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特聘专家,江苏开放大学社会教育处处长,江苏省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社区教育、终身教育。

[责任编辑 黄 河]

猜你喜欢

研究策略问题导向社区教育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研究
试论如何使高中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
克拉玛依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
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理念、思路与路径
数字化阅读:社区教育的创新
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
论高等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互动合作
少年儿童社区教育的对策分析
大学英语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