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非遗活态传承的现代学徒制漆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01-25万剑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万剑

摘  要: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通过现代学校教育体系与传统师徒制结合,创设了现代学徒制漆艺术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政、企深入合作,融入了真实情境,并通过课程设置、师徒对接、双师建设、情境创设等,将漆艺术非遗人才培养落到了实处,繁荣了漆艺术成果。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漆艺术;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20)06-0026-05

漆艺术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之一,漆艺文化是民族传统工艺文化的典型代表。数千年来的漆器技艺,浓缩了各民族的审美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璀璨明珠。随着历史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漆艺术工艺传承与发展受到了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漆艺术技艺传承人才面临青黄不接的窘境。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艺术学院,早在2013年就开设了漆艺术工作室,2015年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开始招生,进行漆艺术人才培养,通过现代学校教育体系与传统师徒制结合,创设了现代学徒制漆艺术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政、企深入合作,融入了真实情境,并通过课程设置、师徒对接、双师建设等,将漆艺术非遗人才培养落到了实处,收获了较大成果。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国内外背景

较多国家在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上进行研究与实践,结合本国国情,践行着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例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美国的“合作教育”、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和瑞士的“三元制”等。这些现代学徒制模式已被实践证明是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我国早已有类似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工作室制、订单人才制、校企联合制等,但直接提出现代学徒制观点的时间比较晚,是 2011 年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国家试点推进会上首次正式提出。《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明确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全国100所高职院校开始了现代学徒制试点,这是完全以“现代学徒制”即现代教育与传统师徒制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进行的探索。目前,政府、高校、企业意识到了现代学徒制是非常切合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人才培养方式,“政府主导”“企业主导”“学校主导”成为了眼下热门的三种组织形式。从漆艺术非遗传承的角度上来说,没有可直接照搬的模式,必须根据专业特性、人才需求、地域发展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努力实践和改革,在改革中探索更完善的方式方法。

二、漆艺术传承的困境

(一)漆艺术传承观念冲击

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冲击着中国古老的文化观念。与其他非遗项目一样,一代一代漆艺术传承人的观念也不尽相同。年轻人对枯燥的传统技艺学习会有一定的排斥心理。大部分的师傅,传统而古板。一般來说,师徒双方,年龄差距较大,在漆艺术学习上势必存在观念冲突。漆艺传统手工艺由于自身的特点,人才培养时间较长,作品出品时间也较长。而师徒双方都需要生存发展,短期之内难以获得较大经济效益,矛盾比较突出。这些导致徒弟们难以沉下心来研磨漆艺,坚持下来的徒弟人数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要让年轻人积极行动起来,研习、传承传统技艺必须解决传承观念的问题,将传统技艺融入现代流行文化,通过技能传承解决生存发展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并非一蹴而就。

(二)漆艺术传承成本过高

漆艺术作为非遗项目,师傅手把手教徒弟,一对一口传手授,这是活态教学,这也是非遗传承的典型特征。对于双方来说,时间成本、人力成本非常高。与现代教学三、五十人一个班级相比,明显非遗人才培养不能按照此标准编排行政班。漆艺术人才培养作为非遗人才培养,务必是小班化教学。除此以外,经济成本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按照贴蛋壳技法的时间来计算,完成1平方分米的时间为一周甚至数周。从产品的原料、工具、器材等方面来说,经济成本也比较高。漆板购买按照平方米来计算,1平方米漆板一般价格为500元左右,裱布、抹灰后的漆板为1000元每平方米。中国大漆每支600克,为500元钱左右。因此,传承成本过高制约了漆艺术传承,按照传统大班教学,专业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时间、人力、经济等各方面的成本因素制约着漆艺术人才培养的发展。

(三)漆艺术传承理论与实践脱节

漆艺术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在于理论与实践脱节。传统意义上的人才培养改革、课程改革、师资培养等,只能传授通用性知识和技能,对于漆艺术技艺来说,这是一种特殊知识与技能,在过去的岁月里,工匠们虽没有深厚的文化知识,但依然能够传承这种知识。而在如今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传统技艺的传承却成为了难点。漆艺术技艺的传播有赖于掌握了精湛技术的非遗传承人或者隐没在民间的行家里手。另一方面,在长期的漆艺术人才培养过程中,完全从理论出发,或者仅仅依靠高校教师来培养漆艺术人才,就很难在2至3年里培养出合格的传承人,这些漆艺术传承人在走出校门之后势必仍然需要去拜师求艺,或者就干脆放弃本专业。这就意味着,完全依靠现代课堂教学这种模式来培养漆艺术人才是行不通的,与非遗人才的培养初衷是大相径庭的,这是现代人才培养方式与传统技艺人才培养要求的矛盾所在。

三、现代学徒制漆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我校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从专业初建开始,就思考了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漆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方案,将核心工作放在现代教育与口传心授式的传统师徒制的嫁接和兼容上。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师徒对接,传统师徒观念融合于现代教育情境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与现代产业相融合的漆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漆艺术“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产教融合,高校教师与非遗大师的联合打造漆艺术学习的真实情境,对学生施以漆艺术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

(一)校、政、企融合模式构建了漆艺术人才培养的真实情境

“以人为本”是情境教学的根本。卡尔·罗杰斯提出的“人本主义”和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均为情境教学的基础理论。以人为本,必须营造一种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真实情境,而这种情境的营造为漆艺术人才培养创设了良好的条件。在我校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中,校、政、企三位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恰好创设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情境。中国美术家协会漆艺研习基地(2016)、浙江美术家协会漆艺分会研习基地(2017)、宁波北仑区文化馆彰漆技艺基地(2016)、杭州漆仟年文化创意有限公司(2017)、北仑漆语文化创意有限公司(2017)直接入驻专业实训基地。同时,校外实训、实践基地也逐年递增,北仑霞浦街道文化站、宁波明川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宁波上善漆艺有限公司、宁波振环雕塑有限公司积极与专业进行了有效合作。这些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漆艺术教学条件,使得漆艺术这一传统非遗的高校人才培养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双导师制课程体系是漆艺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核心

漆艺术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专业技术课、专业核心课程全部采用双导师授课。学校在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制定双导师制课程方案,共同构建漆艺术现代学徒制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大二的专业核心课程为例,将课程分成二个方向,非遗漆艺与文创漆艺。宁波非遗漆艺课程主要由彰漆技艺、泥金彩漆、骨木镶嵌、朱金漆木雕等传统漆艺课程组成。文创漆艺方向主要由文创产品开发与制作、漆艺装饰应用、创意设计等课程组成。根据漆艺术非遗人才传承特征,结合企业所需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教学中体现项目化教学,理实一体,将理论贯穿于专项技能训练中。课程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完成,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与职业技能,让学生同时具备“准员工”和“学徒”的身份,真正实现工学交替。

(三)工作室制师徒结对是漆艺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落脚点

漆艺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始终遵循传统师徒制的优良传统,新生进校后,即开始以工作室为背景的师徒结对,这是漆艺术人才培养的落脚点。目前,漆艺术分为6个工作室,具体包括苏国伟大师工作室、彰髹漆艺、泥金彩漆、朱金漆木雕、文创产品等,每个工作室入驻在职教师、兼职教师。师生双方进行双向选择,进行工作室制师徒结对,积极开展教学工作。学徒选拔方式如下:第一学年学生学习基础课,掌握一定的漆工基础。第二学年第一学期按专业排名,由专业联合企业,基于学生意愿进行双向选拔,按工作室方向进行学习。学生的考核始终遵循过程性考核和成果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对师傅的考核,主要看学徒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实际操作水平、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等。师傅承担学徒的技术培养工作,要向学校教师及时反馈学徒表现,保存教学活动的教学计划、工作记录等资料,以供考核验收。徒弟要尊敬、服从师傅指导,完成学习计划,按季度提交学习小结。只有将师徒结对落到实处,才能保障漆艺术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四)高水平双导师制师资队伍建设是漆艺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養的保障

高水平师资是漆艺术人才培养的保障,是解决漆艺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关键。传统非遗的特性决定了教师队伍必须采用双导师,高校教师与非遗大师、企业导师密切配合共同进行人才培养。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积极采用“走出去”培训学习,“引进来”高水平非遗大师,形成了一支兼备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的漆艺教学团队。目前,漆艺术共有9名教师,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3名,硕士学位6名。姚炬伟老师为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彰髹漆艺代表性传承人。兼职教师队伍全部聘请工艺美术大师或资深漆艺工匠,2018学年校外兼职教师授课课时占35%。国家级非遗泥金彩漆传承人黄才良,浙江省泥金彩漆传承人李光昭,宁波市骨木镶嵌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甘金云,北仑南海雕刻工艺厂高级工艺美术师陈海成,福建闽侯资深漆工张庭清,杭州漆仟年文化创意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毛伟峰,北仑文化馆工艺美术师朱文鑫,宁波文化馆副研究员朱启仁,宁波甬上风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姚俊男等,均亲自为学生上课。高水平校内外双师队伍在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产品研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合作,为漆艺术优秀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

四、漆艺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优势

(一)正确引导了漆艺术传承的价值观念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徒弟。学生与传授者既是师生关系又是师徒关系。从传承的角度来说,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漆艺术知识与技能的传承。师傅们教授学生知识与技能,学生研习工艺大师们的漆艺知识,掌握漆艺技术。另一方面,工艺大师们对传统技艺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对艺术的执着热爱之情,教育和影响着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和职业精神。因此,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学生们不仅要学习工艺大师的技艺,更要学习大师们的职业态度与工匠精神,从深层次上理解民族工艺蕴含的文化精髓。现代学徒制漆艺术人才培养在师傅带徒弟与学校教育制度相结合的模式下,学生们不仅仅成为技术上的能手,更要成为中国工匠精神以及艺术文化创新精神的传承者。

(二)提高了漆艺术传承的有效性

传统技艺传承,师傅传承徒弟,具有一定的知识传授局限性和人才培养局限性。非遗大师、企业高级技工是在日复一日的工匠精神中磨练出来的,高学历高级知识分子的情况非常少见,这些大师们并不具备很高的现代教学技能。因此,为了有效进行漆艺术的传承,由学校教师传授漆艺术的理论知识,校外工艺大师传授技能,完善了漆艺术传承体系,拓宽了漆艺术传承范围,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着较高文化知识水平的学生接受漆艺术知识的熏陶,接受漆艺术技能的训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民族传统工艺技术的创新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避免了民族工艺传承的因循守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漆艺术技术的创新。

(三)合理降低了漆艺术传承成本

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成本是制约漆艺术发展的因素,这个成本包括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由于民族工艺非常复杂,口传手授,手工制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以归结到经济成本。现代学徒制赋予学生双重身份,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课堂上所制作的漆艺术产品均可以被企业回收或者自行销售,让学生获得一些经济上的回报,减轻了经济负担。学生“在学即在岗”,虽然只是学徒,但是已经作为一个从业者的身份,提前融入社会,为学生就业和创业预示乐观的前景。专业技能的提升,经济成本的降低,就业渠道的畅通,创业前景的可视,是学生与家长关注的焦点,也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最终目标。对于企业来说,新传承人的培养有效缓解了新员工培养的压力,极大地压缩了企业人才培养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这正是企业所希望的结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实现了学生、家长与企业的多方共赢,有效地解决了漆艺术传承成本的问题。

五、漆艺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效果

(一)漆艺术传承水平高

通过现代学徒制双导师制学习和实践,漆艺术传承水平在持续提升。漆艺术教学质量的优劣最终体现在学生的成果中,在学生竞赛中,获奖丰富。2017年8月首届中国(宁波·北仑)青年漆画大展中,9位学生的作品入选展览。2018年6月,在“勇立潮头”——浙江省第七届青年美术作品展中,7位学生漆画作品入选,约占全省漆画入选数量的一半。2019年7月,在“大潮涌进”浙江省第十四届美术作品展中,5位学生漆画作品入选。2019年12月,在第二届中国(宁波北仑)青年漆画大展中,8位学生漆画作品入选,位列全省综合性高校第一。学生在全国赛中崭露头角是对教学质量的最好说明。在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漆艺术产品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部分学生的作品售价高于市场价格,甚至有不少收藏爱好者进行了收藏。在就业方面,2018届、2019届毕业生全部就业,学生从事与本专业相关行业比例达到90%以上,7名学生进行了创业。这些均说明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漆艺术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非常有效,且传承水平高于一般工匠学徒。

(二)漆艺术传承态势强

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不仅在校内积极培养漆艺术人才,而且在校外与中国美术家协会漆艺分会、浙江美术家协会漆艺分会进行了深入合作,将漆艺术非遗传承范围进一步扩大。2017年,由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北仑区人民政府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浙江青年漆画创作讲习班,在我校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举行。2018年、2019年浙江省漆画创作高级研修班均在我校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举行。连续三年,讲习班邀请了全国漆画艺委会20多位专家前来授课指导,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增强了教师的实力。来自省内的漆专业画家、本科院校的漆艺术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共计200多名,与我校工美专业学生同堂学习,共同提高。通过此类培训,宁波非遗漆艺得到了宣传和传承,促进了我国漆艺术后续人才的培养。

(三)漆艺术校企合作展成效

校企合作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外在基础,产教融合将漆艺术人才培养落到了实处。校企双方项目合作、师资共通、成果共享。我校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参与协办了2017年由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北仑区人民政府主办,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宁波市第五届阿拉非遗汇暨北仑区第二届民俗文化庙会。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多件漆器作品在“甬上风华”非遗精品汇中展出。在宁波市2018创新创业博览会中,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与宁波市漆语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合作,深入挖掘漆艺术产品,展出了学生漆艺术作品15件,获得广大专业人士及宁波市民的好评。在2019全国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作品“广交会”同步交易展暨2019年校企创新成果对接会中,漆画作品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优秀奖5个,成交了漆艺产品5批。这是现代学徒制漆艺术人才培养教学成果的展现,更是校企合作之后漆艺成果成功走向社会的证明。

六、结语

教育部鲁昕副部长指出:“现代学徒制是教育部的一个重要试点,如果我们能把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做起来,这不仅仅是职业教育的生命力,还解决了中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漆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将继续遵循中国非遗人才培养规律,创设校、政、企三位一体实习实训漆艺术人才培养情境,“走出去、引进来”提升双师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深入进行双导师制课程体系建设与师徒制授课模式,培养具有新时代精神的漆艺术双创人才。

综上所述,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漆艺术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了5年的实践探索,初步实现了当初的设想,获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漆艺术课程的效度与课时的长度问题处理仍有待加强;校内师资漆艺术方向博士引进难度非常大;校外师资漆艺术非遗传承人年龄逐步增大,新生代传承人培养衔接问题;校外实践基地的监管问题;校内工作室创新创业问题,等等。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将继续深入进行现代学徒制漆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培养漆艺术人才,探索漆艺术产业发展,繁荣漆艺术创作,开展漆艺术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媛媛,唐锡海,蓝洁. 现代学徒制传承民族工艺探析[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3):45.

[2] 李亚平,谢良才,张维佳,等. 当代手工艺的学徒制传承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启示[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2):32.

[3] 賈文胜,徐坚,石伟平. 技能形成视阈中现代学徒制内在需求动力的研究:从知识结构的角度[J]. 中国高教研究,2020(09):98-103.

[4] 孙静松. “非遗”工艺的传承发展与高职院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 职教论坛,2018(09):133-136.

[5] 朱千波.地方性高职院校开展非遗数字化传承研究:以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数字化传承南通蓝印花布为例[J]. 职教论坛,2015(14):48-51.

Abstract: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modern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and traditional teacher-apprentice system, the design of arts and crafts major of Ningbo Polytechnic has created a modern apprenticeship lacquer art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With in-depth cooperation among school,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the real situation is integrated. And through the curriculum, teacher-apprentice docking, dual qualified teachers' construction, context creation, etc, we put lacquer art non-foreign heritage talent training into practice, and prosper lacquer art achievements.

Keywords: modern apprenticeship; lacquer art;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责任编辑:程勇)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现代学徒制在经管专业的实践应用与探索
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有色金属行业现代学徒制长效推广机制的构建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