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麻烦”,提升学生数学思维

2020-01-25陈晓琳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思维定式制造发散思维

陈晓琳

[摘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习惯于待在思维舒适区而形成思维定式,对此,教师可以故意制造“麻烦”,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从而帮助学生开拓思路,不断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制造“麻烦”;思维定式;发散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32-0044-02

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灵魂,发展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要运用各种有效手段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中故意制造“麻烦”,让学生在解决“麻烦”中打破思维定式、弥补思维漏洞、开拓解题思路,最终学会有效思考,是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途径。

一、在思维疏漏处制造“麻烦”,弥补思维漏洞,提高思维严谨性

要在课堂上适当地制造“麻烦”,可以从学生思维疏漏处着手。正如雨果所说:“在泥土下面,黑暗的地方,才能发现金刚钻;在深入缜密的思维中,才能发现真理。”在学生的思维疏漏处制造“麻烦”,能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弥补其思维方式上的漏洞,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严谨性,提升思维品质。

例如,在沪教版教材五年级第二学期“长方体的体积”一课中,我在引入部分有意地制造了“麻烦”。我先给出三个不同大小的长方体(如图1),其中一个长方体部分被遮挡,然后提问:“这三个长方体中,哪个长方体的体积最大?”部分学生毫不犹豫地指出B长方体的体积最大,因为它看上去最大。有部分学生表示反对,觉得无法比较,因为C长方体被挡住了。接着又有学生补充道:“C长方体的宽和高没有被挡住,长被挡住了,因为长不知道,所以不能确定哪个长方体的体积最大。”最后,学生把问题归结为:只要知道C长方体的长,就能知道哪个长方体的体积最大。在此基础上,我移动A长方体和B长方体,使C长方体完全露出来(如图2),继续提问:“现在C长方体没有被遮挡了,哪个长方体的体积最大?”学生发现还是不能确定,只有给出了具体的数据,通过计算才能判断。于是,我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探究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进而探究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我在引人中给学生制造“麻烦”,目的是让学生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其长、宽、高都有关,从而引导学生去推导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在解决“麻烦”中,学生不断发现思考过程中的漏洞,并在一次比一次更深入的分析中,逐漸将问题看得更全面、更透彻、更本质。如此,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就提高了。

二、在思维矛盾处制造“麻烦”,厘清思考过程,发展思维逻辑性

数学学习中经常会出现容易产生思维矛盾的问题,这些矛盾通常也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这些矛盾的问题往往包含两种不同的结论,它们的推导似乎都逻辑严密,但又互不相容。学生在没真正明晰概念前,会处在混淆不清、似是而非的矛盾中。其实,适度的思维矛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索欲望,而且能让学生在解决思维矛盾中真正把握住知识的重难点。因此,教师可以在思维矛盾处制造“麻烦”,引导学生厘清思路,发展思维的逻辑性。

例如,在沪教版教材五年级第二学期“正数与负数”一课中,我先请6位学生各举一个负数的例子填入负数圈中(如图3),让学生判断是否都是负数,并说出判断的依据。学生A回答:“因为它们都有负号。”我继续追问:“都有负号是表层的理解,更深层次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开始小声讨论,随后学生B回答:“因为它们都比0小。”所有学生都表示同意。于是,负数的概念就被总结为:负数是比0小的数。接着,我引出正数,同样让5位学生各举一个正数的例子填入正数圈中(如图4)。要注意的是,我还在正数圈中填入了数字0。我继续提问:“这样填大家有异议吗?”学生C指出:“正数包括0吗?”这个争议,是思维矛盾点,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更是理解正数与负数概念的关键。我让学生就争议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D认为,因为负数是比0小的数,所以0就是正数。学生E认为,0前面没有负号,所以是正数。学生F认为,0表示什么也没有,而正数表示有一定的数量,所以0不是正数。学生G认为,正数是比0大的数,所以0不是正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通过学生的阐述,正数和负数的概念逐渐清晰,这个矛盾点“0”就成了区分正负数的关键数。通过讨论,最终大家都同意学生G的观点。最后,我总结道:“正数是比0大的数,负数是比0小的数,所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在负数的学习中,我故意制造了“麻烦”——0,将它设置成思维矛盾点,让学生通过发表各自的看法,从而真正认识0,深刻地理解负数与正数的概念。学生在阐述的过程中,不仅逐渐厘清了思路,也逐渐发展了思维的逻辑性。

三、在思维定式处制造“麻烦”,打破思维定式,提升思维灵活性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有这样的困惑:学生只会机械地处理曾经遇到过的数学问题,问题一旦变化就不能灵活应对。究其原因,是学生的思维缺乏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指学生的思考不受思维定式的限制,能从多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思维灵活的学生能抓住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能透过现象看问题,善于联想,能把知识融会贯通,从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通过制造“麻烦”,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去解决问题,从而提升思维灵活性。

例如,在沪教版教材一年级第二学期“度量”一课中,在学生掌握了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的方法后,我拿出一把断尺(0刻度损坏,刻度起点为2cm3mm),提问:“老师的直尺断了,还能测量吗?”有部分学生表示,要从0刻度开始量,0刻度没有了,那么就不能测量。于是,我让学生进行讨论,找出测量的方法,越多越好。经过讨论,许多学生找到了方法。学生A说:“可以把2cm3mm作为起点去量。”学生B说:“把2cm3mm作为起点有点麻烦,可以选择3cm作为起点。”学生C说:“把10cm作为起点更方便。”学生D说:“可以把直尺反过来看,把最后面的刻度20cm作为起点。”针对教师制造的“麻烦”,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思路打开了,打破了以0刻度作为起点测量的思维定式。

学生形成思维定式的一个原因是一直处在思维舒适区,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要适当地给学生制造“麻烦”,打破学生的思维舒适区,让学生不得不从其他角度去看待问题、寻找方法,从而打破思维定式,提升思维的灵活性。

四、在思维延伸处制造“麻烦”,开拓解题思路,激活思维发散性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关注培养学生掌握一种解题思路的定性思维,无疑会限制学生的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而且能帮助学生开拓思路,发散思维。教师有意识地在思维延伸处制造“麻烦”,是激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一个有效途径。

例如,在沪教版教材一年级第二学期“百以内数的表示”一课中,教师通常是借助百数图来让学生掌握百以内数的表示,虽然学生能掌握课程内容,但学习的过程是比较被动的,在思维上也是比较定性。我在课堂中则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用花生摆出41来引入课题。学生摆好后,我故意制造“麻烦”:“能否只用5颗花生来表示41?”部分学生听到这个问题感到很诧异,随后我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过后,许多小组有了不同的解决方法(如图5)。小组A用4颗大的花生表示40,1颗小的表示1,合起来就是41。小组B把4颗花生横着放表示40,1颗花生竖着放表示1,合起来就是41。小组C把4颗花生一起放在十位上,表示40,1颗花生单独放在个位上,表示1,合起来就是41。这时,我拿出计数器,请小组C将我准备好的5颗花生串入计数器上。在小组C的协助下,我引出了数位的概念,学生也在活动经历中掌握了知识的内在联系。

这样制造“麻烦”,让学生在解决“麻烦”的过程中打破了只用一种解题思路去解决问题的单一思维。在小组讨论和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路逐渐打开,呈现出了思维的活力,激活了发散性思维。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一直待在思维舒适区就会丧失思考的需求与能力,久而久之,思维就会固化。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地制造一些“麻烦”,让学生产生思考的需求。学生在解决“麻烦”的过程中就能不断发展思维,提升思维品质。

(责编 吴美玲)

猜你喜欢

思维定式制造发散思维
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中的价值工程应用分析
例谈发散性思维训练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
绿色理念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运用
高三学生解生物选择题时易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溯源创新文,纯朴立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