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艺术体操兴趣课程的实践研究
2020-01-22黄晓艳
摘 要: 在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二中心小学以艺术体操兴趣课为教学试点,测评参与艺术体操兴趣课的学生课程中的体育学习兴趣、主观锻炼意识以及基本身体素质能力,了解艺术体操对学生的作用,并对艺术体操兴趣课的开展与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实践证明,参与艺术体操课程的学生,基本身体素质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能够主动学习更深入的艺术体操专项知识与技能;表现出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
关键词: 小学体育;体育兴趣课;艺术体操课程
作者简介:黄晓艳,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二中心小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研究。
2015年上海市实施“高中体育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随即启动。上海各所小学为积极落实体育课程改革方案,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在校园内组织开展了各类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球类、操舞类以及一些不太为人熟知的体育项目逐步走进校园。
为了更好地落实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教学改革,创建“一校多品”的校园体育,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二中心小学(以下简称“卢湾二中心小学”)开设了多项体育兴趣课程,并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性别与特点分别开设了男子体育兴趣课与女子体育兴趣课,其中女子体育兴趣课程中就包含艺术体操项目。
艺术体操作为一项奥运会女子体育项目,有“地毯上的芭蕾”之称。它是一项以自然性与韵律性为基础的女子体育运动。通过艺术体操训练可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要,能够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改善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增强自信心。[曹婷:《小学开展艺术体操业余训练的实证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第18页。]
一、艺术体操兴趣课程及开展现状
1.艺术体操兴趣课程
体育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它直接影响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因而在体育学习中应该始终把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放在首位,让学生对某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
体育兴趣课程是使学生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系统掌握某类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体验这项体育运动价值的一门分科课程。[周登嵩:《学校体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课程根据学生需求,对学生进行某项体育运动技能的教学,培养学生专项体育运动的学习兴趣。
艺术体操兴趣课程是以学习一般性艺术体操为主要目的,以徒手练习和手持简单轻器械练习为主,根据学校场地条件以及学校总课程目标而定的,以发展学生各项身体素质、增进学生体质健康、培养学生良好体态为主的一门学校体育兴趣课程。本研究中的艺术体操皆指的是一般性艺术体操。
2.小学艺术体操课程开展现状
艺术体操项目最早起源于欧洲,艺术体操是一项集观赏性与竞技性于一体的女子奥运会项目,它能够充分地展现女性特有的魅力,可以说是非常适合女生进行练习的,它融合了芭蕾、中国舞、体操技巧,身体全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国外艺术体操课程的发展相对成熟。俄罗斯的艺术体操发展尤为出众,俄罗斯作为艺术体操强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把艺术体操列为全民项目,从小学到大学都有女子艺术体操课。保加利亚艺术体操项目相当普及,女孩3岁起便能进入俱乐部开始学习艺术体操。日本作为亚洲国家中较早开始艺术体操项目的国家之一,艺术体操的发展也相当迅速,日本主要是通过俱乐部和学校来推广艺术体操。20世纪70年代,艺术体操进入我国,上海在1982年正式成立艺术体操运动队。但长久以来艺术体操项目的教学一直局限于体育院校、高等学校,被视为专业性强的运动项目[马笑丛:《山东省德州市中小学大众艺术体操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第8页。],因而,限制了艺术体操项目在中小学的发展。
目前,上海市有艺术体操项目的学校仅有4所,并且皆是以“体教结合”的模式开展的,学校主要提供人才,由少体校进行培养。基层学校中艺术体操专项出身的体育教师非常少。有研究表明:学生通过对艺术体操的“认识”“参与”以及学校的“态度”三方面,可以看出学生对艺术体操课开发的喜欢程度,与现有的教学和师资条件相比,艺术体操在中小学的发展还有很大空间。[张莉:《浅谈艺术体操在现实中小学开展情况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第34页。]
与此同时,通过搜索文献,检索到我国与艺术体操课程相关的文献112篇,其中有关小学艺术体操课程的仅有4篇。目前国内小学阶段的艺术体操课程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多是基于实践研究艺术体操课程在小学教育中的现状及问题,艺术体操在中小学教育中有积极的影响,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發展缓慢。
二、艺术体操兴趣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1.卢湾二中心小学艺术体操兴趣课程设计
(1)艺术体操兴趣课程开设的背景
卢湾二中心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以“务本尚智”为办学理念,围绕办学理念,2010年形成了语言类、逻辑类、艺术类、科技类等拓展型课程。2017学年在“小学体育兴趣化”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下,卢湾二中心小学课程领导小组基于学校课程设计与学校资源,将艺术体操和校本篮球两项作为体育兴趣课程纳入学校拓展型课程。
(2)艺术体操兴趣课程设计的目标
课程的目标是教学的重要准则,它是学校依据教育目标的总体要求进行编制的准则,因此,课程目标的设置既要紧密围绕学校的总体目标,也要体现出课程自身的目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得。”“务本”精神是卢湾二中心小学百年来的办学之道。“务教育之本,尚人生之智慧”则是学校课程建设与实施中心理念。“丰富学生的课程经历,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和发展学生兴趣特长,为学生未来的生涯奠基”是卢湾二中心小学拓展型课程课程的总体目标,也为艺术体操兴趣课程的目标设计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卢湾二中心小学的拓展型课程在课程设置上采取了“阶梯式”的课程布局。因而,艺术体操兴趣课程的目标设置也是紧贴着学校课程要求的。根据课程的难度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课程分为三个阶梯:初阶(1—2年级)、中阶(3—4年级)、高阶(5年级),以培养学生艺术体操兴趣为基础,通过在小学阶段的不断学习,在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同时,更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得以进一步深造。
具体目标设置见表1。
(3)艺术体操兴趣课程内容的设计
体育课程内容的设计离不开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它是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科学地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艺术体操兴趣课程既是一门体育课程,也是一门专项运动课程。因此,它不仅要符合体育课程内容设计的要求,也要能够达到专项运动训练的要求。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艺术体操兴趣课初期以基本功练习、形体训练为主,配合力量素质的专门练习;在器械内容的安排上,我国少年艺术体操器械技术训练指标指出,5岁以趣味性接触器械为主,7岁以一般协调性发展的器械为主,9岁开始发展结合身体难度的器械训练。如表2所示。
2.艺术体操兴趣课程的实施
(1)艺术体操兴趣课程的主体参与
课程的实施是将制订好的课程目标与内容付诸实践的过程,它也是学校开展教学工作、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根据卢湾二中心小学拓展型课程的实施方案,艺术体操兴趣课采用师生双向选择的招生形式,学生人数设定为15—25人,最终参与课程人数为22人。
(2)艺术体操兴趣课程课时设定
根据学校拓展型课程安排的要求,艺术体操兴趣课程开设初期为每周1次,每次1个学时(60分钟)授课。但是,在学生学习艺术体操的实践过程中发现,随着学生的能力不断提升,学生与家长无法满足于一周1次60分钟的授课时间。因而,在学校课程领导组的支持下,最终将艺术体操兴趣课程调整为一周2次,每次1.5个学时(90分钟)的授课时间。
(3)艺术体操兴趣课程的场地设置
艺术体操是一项室内运动,需要在场馆内进行训练和比赛,专业的比赛场地是边长13米的正方形场地,场馆高度最低为8米。对于普通学校而言,很难满足这样的专业场馆。而艺术体操兴趣课程是以一般性艺术体操训练为主,课程设计的内容也是侧重于身体练习,器械难度要求较低,对场馆的要求没有硬性的规定。
卢湾二中心小学在艺术体操兴趣课场地安排方案中,将学校仅有的一个室内体育馆作为学生授课场地,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在场馆中铺上了专业的训练地毯,为艺术体操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积极与区少体校对接,为赛前开展集中训练提供更为优越的学习环境。
(4)艺术体操兴趣课程设计的考核与评价
课程评价是检验课程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是对学生阶段学习成效的反馈,同时可以诊断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问题,为调整和优化课程提供依据。表3 是依据《中国青少年艺术体操训练教学大纲》中的考核指标,根据艺术体操兴趣课的课程目标设计的考核评价表。
三、小学艺术体操兴趣课程实施的效果
1.学生参与学习的效果分析
(1)学生身体柔韧素质的效果分析
艺术体操项目一直被称为“地毯上的芭蕾”,是一项优雅的体育运动,它对身体柔韧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因而,学习艺术体操通常从身体柔韧的基本功开始,包括了髋关节、腰部、肩部的软开度。教师通过每堂课的柔韧练习,观察学生软开度的变化,分别在2017学年和2018学年期末,对学生的身体柔韧性进行测试,成绩统计见图1。可见,学生通过艺术体操的学习身体柔韧性都有所提高,其中腰部和肩部成绩提高显著。
(2)学生体质健康的效果分析
艺术体操兴趣课作为一门体育兴趣课程,其目的除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更多的是帮助学生改善体质健康,为了更具体地了解学生身体素质的变化,在课程初期收集学生的体质健康数据,依据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数据进行整理统计。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
表4中,2017年为学生入校时的体质健康数据(新生初始数据)。从对2017年、2018年参加艺术体操兴趣课的学生实验前后测试结果对比可知,在50米(s)、跳绳(个)上,两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05;在坐位体前屈(cm)上,2017年的数据与2018年的数据没有统计学差异。
从表5中的2018年、2019年艺术体操课余训练的学生实验前后测试结果对比可知,在50米(s)、坐位体前屈(cm)上,两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跳绳(个)上,2018年的数据与2019年的数据没有统计学差异。可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坐位体前屈较之前有显著提升,跳绳数据趋于稳定。
從表6中对2017年、2019年艺术体操课余训练的学生实验前后测试结果对比可知,在50米(s)、坐位体前屈(cm)上,跳绳(个),两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可知在2019年数据较2017年有显著提升,体质训练效果显著。
(3)学生掌握身体难度的效果分析
艺术体操是体操类的项目,在兴趣课中都会有身体技巧类的练习内容,包括前后滚翻、靠墙手倒立、单腿站立(平衡),而这些项目也是体育课程标准中小学生在校应当掌握的技能。通过实践发现,参与艺术体操兴趣课的学生掌握身体技巧的能力更快。
22名学生都能完全掌握前后滚翻;19人完全掌握侧手翻,其中6人能够完成单手侧手翻。学生的平衡能力也有明显改善,22人中8人能完成搬腿平衡动作站立10秒以上,双脚开度大于180度,其余学生均可完成单腿吸腿踮脚站立。
(4)学生掌握器械程度分析
在掌握器械程度方面,学生认为自己掌握最好的器械是球,其次是彩带,绳居第三(见图3)。可见,学生对球的学习兴趣最大,而飘扬的彩带对学生的吸引力最强。通过考核,大部分学生在器械部分都能达到良好的水平。
2.學生参与竞赛情况
被调查的22名学生均报名参加过不同级别的艺术体操比赛,并有部分学生取得了优异成绩。此外,16名学生参加舞蹈类考级并通过,12人通过学校选拔参加区集体舞大赛,16人参加区啦啦操大赛并获得一等奖。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受到了学校的肯定,她们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区级运动会开幕式表演。
3.小学艺术体操兴趣课程的评价
(1)学校对课程的满意度
在与教师的交流中获悉,艺术体操兴趣课程的开设让许多教师认识了艺术体操项目,知晓体育运动原来如此优美,纠正了他们对体操项目的看法。学校通过观察艺术体操课程开展的情况,充分肯定了该课程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效。
(2)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
在课程开展过程中,通过与学生交谈,了解到参与课程的学生都非常喜欢艺术体操。
由图3可知,参与课程的学生认为她们在柔韧性和协调能力方面提高最为明显,学生都表示:现在上艺术体操课都不害怕练柔韧了,因为同伴都非常羡慕她们能完成高难度的动作。
由图4可知,学生通过学习艺术体操,首先自信心得到了提高,其次是表现力得到明显的提高。个别不善于表现自己的学生,在艺术体操课程中逐渐能放开自己,通过参加表演和比赛已经能够独自登上舞台,展示自己。
(3)家长对课程的认可度
其一,家长对课程的满意度。
在对家长的调查中显示,家长对学校艺术体操课程的开展情况非常满意。如图5所示,91.3%的家长认为孩子越来越喜欢艺术体操项目,有学习的兴趣,愿意支持孩子;73.91%的家长表示艺术体操融合体育与舞蹈,孩子得到了多方面的兴趣发展;60.87%的家长了解到艺术体操兴趣课程不等同于专业训练课,孩子可以在愉快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技能,表示非常满意。
其二,家长对学生继续艺术体操学习的意愿。
家长中有1人表示孩子小学毕业后考虑出国,不确定是否在国外继续艺术体操;有3位家长担心孩子学习压力过大,没有时间坚持训练;另有两位家长表示要根据孩子就读初中的实际情况再行考虑。其余家长均表示愿意继续让孩子学习艺术体操。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1.课程目标和内容设置合理,与学校拓展型课程设置相一致
学生在参与学习体操课的过程中,了解了艺术体操项目,并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技能,逐步让艺术体操成为自己的兴趣特长,这与学校拓展型课程目标设置相吻合。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能够呈现出阶梯式课程设置要求,学生在完成初阶的内容后,对艺术体操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加,体现出对学习内容更多求知求学的意愿,能够主动地进入更高阶梯的学习中,并不断进行自我要求的提升。这充分表明艺术体操兴趣课程达到了学校拓展型课程的目标要求,通过课程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更能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得以深造。
2.丰富学校体育兴趣课程内容,探索更适合女生的体育运动
艺术体操课程的开展不仅满足学校体育兴趣课程的构建与开设,同时也为小学阶段开设适合的女生体育运动项目提供多样的选择。学生在参与课程后身体素质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在柔韧素质上效果显著。此外,艺术体操课程的舞蹈和形体内容对女生的体态和气质培养有很好的作用,学生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能够展示出优美的舞姿,自信心也有明显的提升。
在“小学体育兴趣化”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应当从不同的方面考虑开设不同的体育兴趣课程,卢湾二中心小学在落实课程改革工作中,能考虑到男生与女生个性与身心特点的不同,而开设适合女生的体育兴趣课程,正是学校“务本尚智”的办学理念的体现。
3.整合资源,保障小学艺术体操兴趣课程的长期开展
要保障学校艺术体操兴趣课程的长期开展,仅仅依靠学校本身的资源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一方面,随着学生艺术体操项目技能的不断提高,学生完成较高难度的器械的练习需要一定的运动空间。另一方面,随着学校艺术体操兴趣课程的知晓度不断提升,有意愿参加课程的学生也增多了,但授课人数却受到一定的限制。基于以上原因,学校需要与少体校合作,得到更多方面的支持。考虑长期的开展,建议学校能够与校外资源建立长期合作的教学模式,在保障学校课程长期发展的基础上,也为有能力发展专项高水平的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学习途径。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Interest Courses of Rhythmic Gymnastics in
Primary Schools
—Take Luwan No.2 Central Primary School of Huangpu District as an Example
HUANG Xiaoyan
(Luwan No.2 Central Primary School of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20)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rest-based teaching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in Shanghai, Luwan No.2 Central Primary School uses rhythmic gymnastics interest classes for experimental teaching. Through the assessment of the interest in physical education, subjective exercise awareness and basic physical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who attend the rhythmic gymnastics interest class, this paper has trie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rhythmic gymnastics on the students, and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rhythmic gymnastics interest cla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udents who attend the interest classes have improved their basic physical ability to some certain extent,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take the initiative to learn more in-depth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rhythmic gymnastics, and they show a positive learning attitude and self-confidence.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sports interest class, rhythmic gymnastics cour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