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言、形象、意义关系的ジ咧杏镂奈难Ъ赏课

2020-01-22张婧婧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形象意义高中语文

摘 要: 语言、形象与意义三者相互关联,作者借助语言塑造形象,进而表达情旨,读者则可以借助“语言—形象—意义”的路径读懂文意,再通过回溯这个过程来达成赏析,进而品味文学语言个性化、结构化的特点。文章尝试理清语言、形象与意义三者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索高中文学鉴赏教学的新途径,如:从“形象”出发破解语言的正意义与负意义,运用“语言—形象”或“新形象—新意义”等途径破解赏析难题。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语言;形象;意义;文学鉴赏

作者简介:张婧婧,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研究。

对于语言、形象、意义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是一个传统课题。中国古代文论中很早就有过“言、象、意”的相关说法。教师在进行文学欣赏时,往往会将自己个人的体验、生活的经历以及文学的积累,充分调动起来,可以跨越学生在欣赏时所可能面临的鸿沟,使得这种教学中的文学欣赏不可“复制”,学生也难以举一反三,更遑论品味语言的个性化、结构化的特点。本文从教学经历中令笔者印象深刻的文学赏析情境出发,尝试勾连语言、形象、意义之间的关系,探索高中文学鉴赏教学的新途径。

一、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语言、形象、意义”

1.“语言、形象、意义”及其分类

文学的语言、形象、意义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因为在不同的作品中,它们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学者将语言、形象、意义分别分为三类:语言分为正方向、负方向、命名;形象分为旧形象、新形象、无形象;将意义分为旧意义、新意义、无意义。[富强:《语言、形象、意义及其关系》,《学术界》2002年第2期,第83-93页。]

此种分类中,语言的正方向指语言表达中规范易懂的含义,负方向则规范语言的言外之意,语言的命名功能则是规范表达的基础,是对世界的归纳和整理。文学新形象包含两种形式:一是很少或从未被人提到的具有新鲜感的形象,一是“陌生化”效果下的常见形象,如托尔斯泰在《霍尔斯托密爾》中以马的眼光来看地主和私有制。旧有的形象顾名思义,则是常见的文学形象,诸如“杨柳”的形象在中国文学中可以成为“离愁别绪”的代称。文学作品大多借助形象表情达意,但是也必须承认一些作品是没有形象的,比如玄言诗、说理诗,如裴多菲的《自由颂》:“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一类就是文学作品中的无形象。旧有的、常见思想感情即作者认为的旧意义,而借助新形象表达的新思维、新感情则为新意义。当读者难以读出作品基本确切的含义或是读者之间的理解可以非常不同的情况下,文学作品表达的可以称之为“无意义”,如某些朦胧诗或外国现代派文学作品。

2.基于高中语文教学实践的再分类

文学语言的个性化,首先来源于对语言规范表达的打破。语言的功用是表达和交流,为了使这种交流和表达更加有效,语言必须力求规范、准确,以便被他人理解和接受,这就是语言表达的正方向。那些带有作者个人色彩的表达就是语言的负方向:具体的、个性的、趣味的,它往往是语言表达的真意或深意。它甚至还可以是不规范和不准确的。与追求规范和准确的口头表达或一般的书面表达不同的是,文学语言基本上就是,语言表达既朝着正方向又朝着负方向运动,看似不合逻辑而又不可思议的统一。

需要补充的一点是,甚至还有另一种更为极端的做法——彻底跳出语法规范的限制,而只是强调语言的命名功能,这在一些现代派诗歌当中可以看到。当然,摆脱了语法的限制,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情感表达的无意义,而这种无意义正是艺术家故意为之的,甚至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不容否认,无意义也是意义的一种。针对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语言基本可以分为正方向和负方向,这里就暂不讨论关于语言的命名这一方向与形象、意义之间的关系。

同样地,我们将另两种分类也做类似简化:将形象简化为旧形象和新形象,将意义简化为新意义与旧意义,以使得讨论更为集中。当然,命名式的语言、无形象的形象、无意义的意义可能是文学欣赏中更为感性,需要更多的个人生活经验与体验,更加需要艺术直觉的欣赏。但是,语言、形象与意义之间的前两种关系,是高中文学鉴赏教学中能够解决的,也能够为后一种“高阶”的、更加“个性化”的欣赏打下基础,埋下学生终身学习的种子。

总之,从语言的正负方向的矛盾统一出发,借助或新或旧的形象,最后到达或新或旧的意义。语言、形象、意义之间的排列组合所构成的关系,就是本文所要探索的文学鉴赏教学途径。

二、基于语言、形象、意义关系的文学鉴赏教学途径举隅

1.从“形象”出发破解语言的正意义与负意义

和以交流为目的口头表达和一般的书面表达不同的是,文学语言恰恰实现了语言在同一时刻既朝正方向又朝负方向运动的矛盾统一。文学鉴赏的要务,在于体会正方向——规范表达含义之外的负方向。破解这种正负矛盾的方式就是使用形象。

在《胡同文化》一课的阅读教学中,有这样一处语言表达值得我们关注:

我认识一个在国子监当过差,伺候过陆润庠、王垿等祭酒的老人,他说:“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

作者为什么要在一个封闭守旧老人的前边特意加上“陆润庠”“王垿”这俩人,还要特别点明他们“祭酒”的身份呢?这处语言的正方向表达的意义是这位老人守旧,易于满足,那么语言的负方向是什么呢?还是得从这个“祭酒”的形象出发。清代的国子监总管全国各类官学,其职责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国子监祭酒是国子监的负责人之一,其职责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部长。陆润庠是怎样的人呢?状元、书法家、一个坚决的保皇党和守旧派。再追问下去,在前文作者提示的“北京市民安土重迁”的特征和仿佛一个个格子的“胡同阵”这一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之后,这处好像是多余的“伺候过国子监祭酒”的表达在暗示我们什么呢?谁来为民众的守旧买单?恐怕为一个国家的文化性格买单的不应该是吃虾米皮熬白菜的老百姓,而是这个国家的教育部部长和精英阶层。汪曾祺先生巧妙地将这层意思藏在语言的背后,而只留下“陆润庠”这个形象做引子,来表达言外之意,而这言外之意才是作者真正想表达的。这层真意思,恰恰在规范易懂的那层含义之外,这就是汪先生极具个性化的文学语言。

在《胡同文化》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顺着作者故意留意留下的“祭酒”的形象出发,慢慢剖析,读出语言正方向之外的那层深意,去感受文学语言的正负两个方向间的张力。经过这样的文学鉴赏历程,进而慢慢走近汪曾祺先生极具个性化的文学语言。

作家借助形象可以把文学语言的正负两个方向统一起来,借以实现个性化的文学语言。鉴赏者可以通过把握形象,细分文学语言中规范表达之外的负方向的含义,感受艺术张力,读出真意,读出深意,读出作者语言的个性之处。

2.运用“语言—形象”途径破解赏析难题

炼字法是中国文学作品中最经典的文学表现手法,也是文学语言鉴赏的大类。炼字法往往借助艺术手法,但是某语文高考中,恰恰出现过一道没有手法的炼字鉴赏题,要求考生赏析“莺啼过落花”中“过”字的表达效果。[参看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语文试卷。]

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王 维

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

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

鹊乳先春草,莺啼过落花。

自怜黄发暮,一倍惜年华。

如果从手法角度出发来炼字,恐怕是难以展开文学鉴赏的,而借助语言表达的“形象”,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文学鉴赏过程,把握作者使用“过”字的正负表达意义:

“过”字的施动者既可以是莺,也可以是莺啼。是莺在边飞边鸣叫,以致于啼声穿过了落花,还是莺儿站立枝头,它的啼声穿过了落花?作者为什么看不清?因为枝繁叶茂,翠叶藏莺。“过”字在这一句中,为读者传达的形象是:枝繁叶茂的初夏(暮春)。再辅佐以“落花”这一形象,伤春感时的情感便昭然若揭了:花儿落了,枝叶繁密了,春已尽了。这一联中,作者不明说这种伤春感时的情感,而是借助一组形象来追求艺术表达的张力,凸显言外之意。尾联中“惜年华”三字,则把这种意图明明白白地表达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文学品味高超的优秀作品,往往不借助艺术手法来表情达意,而是把功力用在对“形象”的雕琢上,这种雕琢就是文学语言的艺术,就是文学语言表达正负极之间的张力。

3.运用“新形象—新意义”的路径破解赏析难题

高中语文的文学鉴赏中,还会遇到一些新難题,例如卡夫卡的《变形记》。作者借新形象——甲虫,表达属于现代人的新意义、新情感。这就是运用文学语言,借助新形象表达新意义的模式。

甲虫是卡夫卡独创的艺术形象,现代性带来的“恐惧”“不安”是文学世界中新的情感,“异化”是文学领域的新主题。教师可以带着学生从作者语言表达表现的逻辑走向背后的“不合逻辑”,通过分析甲虫这一形象,慢慢贴近作者的真实情感。例如,格里高尔醒来后担心自己赶不上火车,担心请病假被认定为懒惰的一长段心理活动,从语言表达的正方向看,这是规范而符合逻辑的。那么语言的负方向呢?一个人醒过来发现自己变成甲虫以后,还在担心迟到,担心别人的眼光,这是不合逻辑的。现代社会中人的“不安”“惶恐”以及“异化”的主题就是这样被隐藏在语言的正负表达间的。当然,这也离不开“荒诞”的艺术表现手法,二者殊途同归,目的都在“雕琢”形象。

三、结语

富有个性的结构化的语言形式,即文学语言,是基于规范的语言的变式。这种富有个性的结构化,便是在语言表达的正负两个方向之间构筑起来的。只不过,有时候语言的正负方向在同一个维度,有时候又在两个不同的维度上,再加之规范的表达语言正方向的永恒存在,因此,文学语言的结构是丰富的,变式也是丰富的。

本文所举的若干文学作品或片段,都是借助文学形象,实现了语言在同一时刻既朝正方向又朝负方向运动的矛盾统一。有的是用新形象表现了新意义,为文学世界贡献了新的表现对象;有的则是用旧形象将旧感情表现得更为深切和卓越。这些文学鉴赏经历,都是从文学语言表达正负方向的矛盾统一出发,借助或新或旧的形象,最后到达或新或旧的意义。这一赏析途径能克服高中语文文学鉴赏中的一些困境,还能拓展学生关于文学语言个性化与结构化的探讨空间,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总而言之,语言、形象、意义三者之间排列组合所构成的关系,就是本文所要尝试探索的文学鉴赏教学途径,它也是高中语文手法赏析类鉴赏途径的重要补充形式。

The Appreci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High Schools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Image and Meaning

ZHANG Jingjing

(No. 1 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86)

Abstract:

Language, image and meaning are correlated to each other. Authors use language to shape images and express meaning. Readers can use the path of “language-image-meaning”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text, and then by repeating this process, they are able to appreciate the individualized and structured quality of literary language, thus achieving appreciation. The article tries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image and meaning, and to explore new ways based on that in teaching high school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They include starting from “image” to decipher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meaning of language; and using “language and image” or “new meaning from new imag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appreciation.

Key words: high school Chinese,language,image,meaning,literary appreciation

猜你喜欢

形象意义高中语文
有意义的一天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论导演创作的指挥棒
《水浒传》宋江形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