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上教学常态化对后进生转化工作带来的挑战及对策刍议

2020-01-22孙中奎霍浩凌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6期
关键词:后进生挑战对策

孙中奎 霍浩凌

【内容摘要】在校期间,后进生本就学习基础不佳,习惯较差;假期延宕导致线上教学常态化期间,后进生缺乏自控、懒散松懈、焦虑浮躁等缺点愈发明显;与此同时,许多家长的管束教育效果甚微,不少家长为此精疲力竭,呼唤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体系“不在场”,教师只能线上“遥控”,或隔屏授课,或隔空喊话,无异于隔靴搔痒,爱莫能助。这种情况给后进生的转化、培养带来了空前的挑战。但如能及时施策,精准发力,对症下药,以及在返校后多措并举,力克难题,尚能在最大程度上对后进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帮扶。本文立足于线上教学期间对后进生的跟进观察与研究,多向思考,总结前面得失,惩前毖后,为类似情况影响下的教育“特殊生态”寻找对策,同时可为后进生转化、提升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后进生;延期;挑战;对策

后进生就是“素质发展的某一方面或所有方面相对滞后的学生”[1],他们往往因为各种原因对学习兴趣不浓,甚至畏惧学习,有厌学情绪;同时学习习惯较差,不能管控自己,纪律涣散,行为懒散;学习能力十分欠缺,不善于主动学习,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深入钻研,从而出现“学习性困难”现象。

对于后进生的转化和扶助工作,一直是教育领域热议的话题,但是此次特殊情况影响下导致以线上教学为主、居家学习常态化这种颠覆式的学习模式尚属首次,“教育生态”被侵袭,“教育循环”被打散,面对如此严重的全国性“公共事件”,不仅学生及家长措手不及,就连教育界也是始料未及的,因此,前期基本没有已积累的经验可供使用。但是一切过往都是历史,一切历史都是镜子;我们根据本次特殊时期学生的表现,结合开学前后的跟踪调查、分析,总结出一些经验或教训,作为参考:

一、线上教学带来的挑战——事后反思,前事之鉴

现在想来,这场公共事件猝不及防,但又缺乏经验可用,教育生态被突然侵扰,教育循环被迫中止,许多学校往往只能被动应对,效果甚微。课堂变为线上,学习变为家中,作息考勤、课堂形态、听课样态、作业批改、知识辅导等环节都遭遇空前颠覆,将教育寄希望给家庭,但家庭教育本身就存在诸多瓶颈尚待突破。因此这给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诸多方面带来空前的挑战:

1. 家庭教育,成效不佳

线上教学离不开家长的监管。家长的教育能力高低、教育方法的高下、与子女关系的好坏、家庭氛围环境等都影响了对子女的管控、约束、教导的成效。尤其是突然而降的灾情使很多家长面对孩子存在种种问题力不从心,对于孩子不听管教有心无力;很多家长都为此而大伤脑筋,尤其是春节之后不久家长复工复产,甚至外出打工,留下学生在家无所适从,无所事事,缺乏自控力,学习低效,习惯较差;而学校方面更是爱莫能助,只能隔空喊话,远程指导;通过各种平台布置任务,而对任务的落实情况无法把控,对于后进生的学习实况无法掌握,许多学生在这种教育监管“不在场”的情况下放纵、散漫、消极、懈怠,延宕至开学,这种状态一时并未得到有效调整,甚至恶性循环,影响到很长时间。

2. 沟通不够,缺少指导

线上教学最需要高度自制力。尤其是后进生最需要及时关注,及时帮扶,及时给予必要的指点、激励、鞭策,但是线上教学期间,班主任往往照顾不周,加上人员众多,对后进生关注往往不够;而且事实证明,能主动与班主任、任课教师沟通请教的往往是成绩较好的、性格开朗的学生,而那些后进生,由于自卑胆怯、心有顾虑或对自己要求不高,基本不会主动请教咨询,而是得过且过,不懂也不知道问。其实,后进生是最容易散乱、最需要帮助的一个群体,他们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提升空间,但是一旦教育缺失,关爱缺位,他们马上就会茫然无助,甚至自暴自弃。而事实上,多数教师根本管不过来,也顾不过来,也鲜有教师第一时间去想到帮扶这些后进生,对他们表达关怀、做出指点、提出要求,这也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3. 返校断层,跟进不够

线上教学要和学校教育有机相融。学生返校后,带着各种假期遗留下来的问题继续低效学习,但是“线上教学”期间,长时间荒废的学业、这么长时间积累的不良习惯、这么长时间疏漏的知识与能力,如何在开学返校后尽快弥补和提升,如何引导后进生充满自信,振奋前行,都是需要教育者攻研的课题。尤其是后进生知识断层、能力更弱、心态不稳、方法不当等方面,亟需教师第一时间关注并指导。但是开学后各种事项占据了在校时间,鲜有老师能点对点或点对面的做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而这些必然导致后进生问题愈来愈严重,愈来愈难解决,因此在开学之初就要做好综合工作,在点上(后进生个体)、线上(后进生群体)、面上(班风学风)深入调查,做针对性研究,一定能探寻到解决方案。

二、成功的经验——统筹兼顾,对症下药

线上教学离不开学校教育的调控和管理。虽然这场灾情始料未及,但是圆熟的“教育生态”是能够在特殊境况下展开“自我修复”,进行“自适应循环”的。为提高“线上教学”的实效,广大学校第一时间统筹部署,精准施策,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线下转线上,课堂变直播。教师在作息管理、教学组织、作业批改、心理帮扶、学习指导等方面全方位参与,在时间线上密切管控,在学习阵线相伴相助,有效弥补了学生居家学习的困惑与不足,也在此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 迅速反应,科学部署

“线上教学”开始不久,学校就要立即研究相关对策,响应国家号召,停课不停学,同时成立应急防控领导小组,组织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研究对策,制定方案,自上而下很快推行到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线上课程火热展开,居家学习成为常态。后进生的学习也是学校关注的重点,学校有意识的根据学生的特点推出“心理调适”“居家调节”“学习方法指导”等专项内容,这些方面对后进生来说尤为重要。事实证明,教育链条一刻都不能中断,一旦出现特殊情况、紧急情况,教育行政部门、职能部门要立即启动预案,全面部署,科学施策,第一时间扼住态势,牢牢掌握主动权;当然最好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做好这方面的应急机制。

2. 远程管控,落实到位

线上教学继续学校层面全力配合,多方参与。学生在家,班主任、任课教师隔空喊话,有心无力;因此学校要求各班建立钉钉群、微信群,通过这些线上即时沟通平台任务打卡、签到、填表反馈,让家长密切监管,及时反馈。教师虽不在校,但在线即在岗,继续履行班级管理、教学组织、作业布置、任务检查等职责。而且钉钉群等平台便于即时批阅、即时反馈,操作方便,易于接受。事实证明,这是在非常态情况下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但是由于网络平台尚处探索阶段,难免有些地方不够成熟,例如,对于学生的作业批改、作业反馈、作业修改等环节可以放在统一平台,系统化运作,形成完善而有效的作业平台,对后进生的作业及听课反馈尤其如此。要及时掌握后进生的学情、态势,预判并作出积极应对,防止后进生在跟进不力的情况下逐渐掉队。

3. 密切跟踪,引导激励

线上教学效果参差不齐,尤其是后进生在延宕的长假期里的各种情况较为复杂,学校要密切跟踪,全面了解;开学返校前,学校通过问卷调查、线上家访等方式对后进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摸排;开学后,全校开展线上主题教育,由学生处代表学校向全体学生提出要求,给予建议,各班在此基础上召开班会,一为重新打造班集体凝聚力,使班级迅速凝心聚气,形成合力;二为激励士气,鼓舞人心,让所有学生振作起来,行动起来;三为进行心理疏导、状态调整、学习方法指导。

总之,由于多种因素,线上教学使后进生在宅居学习期间产生的问题重重,而且都是较为棘手的难题,对所有教育工作者而言,这无疑是重要课题,更是一大挑战,本文立足于对实際情况的把握,结合以往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探究如何解决后进生学习困滞不前的问题,希望能对“假期延宕”情况下后进生的学习转变和提高有所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0%8E%E8%BF%9B%E7%94%9F/634179?fr=aladdin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后进生挑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