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01-22蔺小平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6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应用策略高中化学

蔺小平

【内容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教育,需重视能力全面发展的理念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教师需要把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思考能力,从而加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化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主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模式和融入新的教学元素进行课题教学,加强课题的趣味性并引导自主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基于此,文章就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的应用方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中化学;应用策略

高中阶段的化学科目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导向、分析能力、应用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化学课堂枯燥无味,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教师需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并且分析学生的个体情况,加强课堂的趣味性,全面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能力。

一、分层教学基本概述

分层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及时分析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理解。例如接受较快的学生理解、探索能力普遍较强,由此需要为此类学生推展具备一定深度的实践理论,并要求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对于接受能力适中的学生,需要介绍常规的化学教学内容即可[1];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则需要设立互相帮助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寻求他人帮助,从而实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应用措施

1.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设计针对性教学模式

受环境、智力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会客观导致学生存在个性差异的特征。所以,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类(A、B、C三类),同时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教学探索和实践理解,针对性为学生开设必要的实践课程,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有利的。

例如人教版选修四《电解池》的教学中,首先教师需要讲述电解池的原理,让所有学生都能意识到电解池的三要素,即电源、带电电极以及电解质溶液。其次,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引导各层次的学生尽可能多了解电解池的特点。

(1)C类:要求学生结合如图1所示的工业原理进行小组探知,在小组探知的过程中了解电解池的使用特点和该设备的应用原理。

该组学生通过系统的分析,根据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进行了小组探究。通过结合基本化学反应(2NaCl+2H2O电解H2↑+ Cl2↑+2NaOH),同时自主写出了电解池的阳极及阴极的反应(阳极2Cl-—2e-= Cl2↑,阴极2H++2e-= H2↑),以此初步了解电解池的特征。

(2)B类:教师除了需要要求学生了解电解池的反应原理,还需要讲述氯碱工业中离子交换膜的应用进程,即为了引导阳离子直接通过交换膜并阻碍阴离子或生成气体进入交换膜的另一端,使学生能了解电解槽实验原理。同时,教师还应讲述放电顺序在电解池阴极的判定方法(Ag+>Fe3+>Cu2+>(H+)Pb2+>Sn2+>Fe2+>Zn2+>Al3+>Mg2+>Na+>Ca2+>K+),并以此总结四个字总结放电顺序,即“强氧阳得”。学生们通过阳极的放电顺序发现氧化性越强,原子半径越小的金属,电子越不容易靠近离子。总之,对B类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讲述一个解题思路,即分析溶液中具体存在哪些离子,同时判断阴、阳两极两级的离子种类和放电顺序,最后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分析出阴阳两极反应所生成的产物。

(3)A类:对于此类学生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以自主实验现象探索为主,同时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探索,及时掌握相关的学习理论。同时,教师还应为学生选取对应的练习题目,让学生根据题目分析出与题干相关的理论。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还能让学生通过发言、交流的等环节及时了解课时重点内容。

2.革新教学过程,完善教学思路

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同时采取分层备课的方式进行教学探究,不断地进行教学探究和创新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应把握“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化学教学的共性,让学生及时了解课时内容理论,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2]。

例如人教版选修五《醇酚》的教学中,首先教师需要综合性讲述生活中常见的醇类物质,使学生能够将生活与化学相结合。其次,教师需要采用分层教学的理念进行探知。对于A、B类学生的教学中,教师需要讲述醇酚的特点、官能团、化学性质及分析其参与的相关化学反应类型和特点。就乙醇(C2H5OH)为例,需要介绍醇类物质的命名特点,并介绍不同醇类的物理性质(沸点、状态等)。通过介绍乙醇的化学性质,同时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进行实验对比,使学生了解乙醇与水、和与金属钠的反应现象的异同之处,最后再讲述乙醇的脱水反应。另外,对于A类学生的教学中,教师还应拓展一定难度的高考题,使学生能够结合历年高考题型总结必要的考点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对C类学生的教学中,教师应以介绍基本知识点为主,要求学生背诵对应的知识点内容即可。总之,通过分层教学,设计必要的教学步骤,能够让学生全过程融入至理论探索中,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是有利的。

3.结合教学目标,分层讲解教学内容

首先,教师需要考虑到具体加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差异性,从而实现分层教育即把课时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对于善于学习的学生来说需要达到掌握知识并能够灵活迁移学的成效,并且最终实现学以致用。学习能力和成绩一般的学生应该掌握其基础,并分析和解決一些简单问题。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则需要掌握基础知识,帮助其助力信心。其次,在对高中化学具体教学时,教师在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时要有不一样的计划,就是还要将教学内容也进行分层。由于每个层次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存在着不同,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教学内容时,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并且要充分的结合分层教学的思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达到好的教学要求,从而提升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综合性能力。最后,教师更要注意到学生们的自尊心,积极鼓励学生能够按照自身的实际学习能力来进行调整,进而为以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学习元素这节课内容时,要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着重的讲解其包含在内的元素。对于基础扎实的学生就需要教师通过元素来讲解相关的气体或液体知识。

4.建立分层的教学评价机制

学生个人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和差异性的特点,所以教师需要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全体同学进步,同时化学教师采取教学评价的方法针对性地进行学生特点分析,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就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认知差异来采用针对性的评论方式。现如今由于高中生的身体和思想都处于敏感时期,所以他们对于教师的指导和评价就会很在意,甚至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对学生进行客观且全方面的教学评价,而且教师还要建立分层的教学评价机制。例如对于化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应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并自主总结自我学习过程中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的问题,教师要提供给学生科学合理的建议。而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教师就需要在引导学生反思总结后,进一步的思考更加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对于处于高层次的学生,教师就不仅需要让学生保持学科自己的学科优势并不断地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还需要根据让学生思考现在的学习状况的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从而来制定一份未来的化学学习计划。教师通过这样的评价机制就能够对每位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需要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分层教学方法,让分层教学融入课堂并实现最大优势化,因为分层教学能够促进高效课堂的实现,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这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是有利的。

【参考文献】

[1]黄亚伟.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J].化学教与学,2018(3):17-18.

[2]胡安静.反思性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7(51):174.

(作者单位:甘谷县第六中学)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应用策略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