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究

2020-01-20雷建宏

甘肃教育 2020年13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自主学习问题

雷建宏

【关键词】历史教学;自主学习;思维特點;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20)13—0131—01

随着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提出以及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落实,教师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了新的要求。历史教师当前的任务应是如何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历史学习更加科学有效,通过历史课堂的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

一、历史课堂中学生的思维特点中学生对于历史学科还处于表象认识阶段,难以从表象中挖掘历史本质,思维方式较简单。历史学科中历史素养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中学生正处于辩证思维快速发展的阶段,历史教师应该结合学科特点促进学生辩证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许多学生在上课时会对某一问题的不同方面产生疑惑,比如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在这里体现了学生的辩证思维。此时,如何引导学生去分析、认识这些历史现象,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关键。

二、当前历史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 历史教学的传统性。一提到历史学科,给人的印象就是枯燥、死板,这是长期传统的历史课堂给我们的刻板印象,也从侧面说明我们历史课堂有很多问题亟需去突破、去改变,需要将课堂任务由知识的传授向能力的培养改变。“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提出,指导我们应当更多地去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内心的需求以及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2. 课堂目标不明确。如果教学理念还停留在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考试得了多少分等,那这样的课堂便缺乏了生机、吸引力,会使学生对本学科的课堂失去兴趣,失去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动力。这将压抑学生的天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未来的发展。

三、历史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1. 创设情景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历史课本中的知识大多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很远,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缺乏实际生活体验,如果仅是面对枯燥的课本与文字,学生自然提不起兴趣。面对这种情况,历史教师应该积极思考如何创设符合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情景课堂的创设中,小组合作是创设探究式情境的有效方式,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情境中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另外,历史学科对于创设情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通过丰富的历史故事、历史资源以及各种传统习俗活动,可以将历史知识融入情景,让学生更加享受历史课堂,在课堂中勤思考、敢发言。

2. 明确学生主体,适当引导学生。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历史教师应该是一个指导者的身份,抛弃过去单向传授的身份,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自主学习活动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在新时期的历史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应不再局限于课本和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敢于创新,敢于将课堂带到教室之外,以自主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延伸,喜欢思考更善于思考。

3.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包罗万象,历史知识繁复。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学生会有许多疑问,这些问题也许与课堂学习不相关,但这也是学生课堂兴趣的一种表现,这时教师应当多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细心解答、引导,将学生的思维引回正轨,保护学生的求知欲与主动学习的欲望。

4.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思维导图法。通过学生的自主预习,将课文中的知识点、关键词、时间脉络等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出来,教师引导学生如何去更好地构建知识体系,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讲解思维导图,在展现思维导图的学习成果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辩论竞争法。通过一个题目的提前设置,学习提前一天准备辩论稿,在激烈的竞争中,学生逐渐对一个时期的历史问题认识清晰,在趣味盎然的学习中提升历史学习的各项能力。线索相连法。历史中具有大量的线索,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通过这些线索的串联,使得历史结构更加清晰、明了。

综上所述,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新时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独立意识与创新思维的人才。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中重要的科目,在育人成才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在日常历史教学中要多设置科学、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将趣味与探究性渗透到历史课堂中,打造自主课堂,为学生的成长以及稳步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编辑:孟刚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自主学习问题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