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景教学法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2020-01-20周雪玲

甘肃教育 2020年13期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识字教学优势

周雪玲

【关键词】 小学语文;情景教学法;识字教学;优势;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4—0463(2020)13—0119—01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可让學生主动融入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应用情景教学法时,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性格特点,以学生的需求为基础,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让课堂充满活力。

一、运用情景教学法识字的优势

1. 有利于点燃学生学习热情。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法应结合实际教学内容,科学地给学生创设教学情景,利用音乐、图片、视频等将学生带入教师创设的教学情景中,如此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学生对新鲜的教法充满了好奇,教师把情景教学和识字教学结合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对识字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

2. 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教师应用情景教学法可以说是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以学生的特点为基础,为语文课堂增添了无穷趣味,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配合下,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汉字的用法,强化对汉字的理解,还能针对性地进行思考与探究,使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乐趣,也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有利于降低学生识字难度。识字是学生学习语文以及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但是学生在学习时需要背诵大量的汉字,这也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从以往的识字教学来看,学生学习汉字主要是以反复抄写的方式进行,这不仅无法让学生理解汉字结构及其内涵,而且也让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而教师创设教学情景,能有效降低学生的识字难度,促使学生对学习充满积极性。

二、运用情景教学法识字的策略

1. 通过故事导入,构建情景化课堂。就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环节来看,仍然存在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的情况,因此教师要科学地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如,在教学形声字“请、蜻”这两个字时,笔者将文字转变成趣味性的故事,让学生通过转盘了解形声字的规律,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形声字。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应用多媒体给学生直观展示小朋友过生日请客的场景以及蜻蜓嬉戏在荷塘的美景,让学生能通过自己的语言编一个故事,之后由教师总结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游戏结束后,学生们也会产生身心愉悦之感,这时教师可以主动引出相关的形声字,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让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以此丰富语文课堂。

2. 通过强化师生互动,构建情景化课堂。在情景化识字教学中,教师不应将精力只放在创设情景上,还应强化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与传统的课堂相比,情景化课堂最大的区别就是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凸显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教学形近字时,笔者创设了教学情景,帮助学生区分一些形近字,同时强化与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掌握辨别这些形近字的方法。如,在学习“青、清、情、晴”这几个形近字时,笔者列出句子给学生们示范:“雨过后,天变晴了,天空也变成了清澈的青色,让人心情愉悦。”在此之后,让学生们分析这些词的不同点与相同点,纠正学生错误的认知,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理解以这几个字为基础造句。可见,通过强化师生互动,学生也能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识字,还能巩固对生字生词的认识。此外,这个过程中也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与主动参与的习惯,提高了学习效率。

3. 应用识字游戏,构建情景化课堂。教师在教学生字时会发现学生记不牢,若将这个生字换一个句式表现他们就忘了,不知所云。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因为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些字,仅是按照生字所处的位置与性质分辨,因而识字效率较低。如,在学习“雷”这个生字时,笔者给学生们出示了谜语:“雨滴落在田地上。”让学生们根据这句话猜一个字,意想不到的是大部分学生都十分活跃,很多学生轻松猜出了这个字,强化了学生对这个字的理解。又如,在学习“非”这个生字时,有的学生在书写时常将两侧的三横写成四横,这时笔者出示了谜语让学生们牢记这个字的写法:“一只猪槽两边通,六个小猪两边拱。”通过有趣的谜语,让学生处于欢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汉字的写法,尽可能减少书写的错误。

综上,在识字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法,可突破单一的识字教学方式的局限,最大程度地发挥情景教学的优势,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情景教学法识字教学优势
矮的优势
画与话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微情景教学法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运用情景教学法开展酒店英语教学的路径探究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