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2020-01-20董相鹏
董相鹏
【关键词】 物理教学;实验;有效性;提高
【中图分类号】 G633.7【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20)13—0109—01
在物理教学中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并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改进实验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实验能力和物理素养。下面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物理实验教学中对有效性的理解及研究意义
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实施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的目的性,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实验活动,使学生的三维目标协调发展,让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和结果,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对相关概念和理论形成科学、准确的认识,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及动手操作等综合能力,使教师真正认识到实验的教学功能,将每个实验的教学功能尽可能发挥到最大限度,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物理实验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应源自物理教学实践,成于理论,归于实践。将通过从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两个方面的课堂实验教学有效性来展开。通过实施有效教学,分析影响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有效性的基础上,对目标达成的有效性、主体的有效性、知识建构的有效性、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学生发展的有效性等进行表征分析,提出激发学生实验的兴趣策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和原有知识学习进行有效实验,获得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践的机会,促进学生不断努力学习,掌握实验方法。
二、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1. 转变实验教学观念,提升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要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提高认识,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熟练掌握实验原理、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过程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充分利用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有效运用实验法、探究法、活动法等教学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生跟教师的交流和沟通,使学生正确认识物理实验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惯性”的内容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边提问边创设实验情境,先口头提出问题:在桌子上先放一张平整的纸,在纸上再放一个装满水的杯子,让学生们积极思考,如果用力快速地抽出这张纸,水杯会一起掉下来吗?此时有的学生就会产生疑问,纸抽出来时水杯会一起掉下来吗?然后我们带着疑问,为学生演示实验,将杯子下的纸快速地抽出来,结果水杯依旧在原地一动不动。此时更加引起了学生研究的动力和学习动机,再次想探究“水杯为什么不会掉下来”这一问题。这样,很好地引出惯性的概念,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实验与学习,并主动探究,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2.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转变实验教学理念,改进实验教学方法,让学生产生兴趣和好奇心,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进行小组探讨,再把物理原理告诉学生,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能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其次,自行增添一些改进性的趣味实验,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实验的有趣性,提高实验效果;再次,多给学生创造自主实验和自主学习的机会,积极地参与到实验中,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最后,变实验题为实际操作题,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另外,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实际,合理有效利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让学生直观形象获取、理解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记忆知识,培養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例如,在研究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有关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内容时,学生往往会认为:物体的重量是多少,对斜面的压力就是多少,但实际并不是这样,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这个现象,走出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可设计这样的实验,就是在水平放置的台式测力计上面放置已知重量的砝码,让测力计示数和砝码的重量相等,然后稍稍抬起测力计底座的一端,使其形成一个侧面,这时测力计的示数变化了,是变小了。这时很多学生非常惊奇,但通过事实证明,让学生明白斜面的压力小于物体的重力,运用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走出认识的误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要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就要转变教学理念,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求知欲,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物理知识、物理规律,并运用物理知识有效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提升物理学习的效率。
(本文系2019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索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9]GHB1274)编辑:张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