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细读在阅读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及策略

2020-01-20马新军

甘肃教育 2020年13期
关键词:文本细读必要性高中语文

马新军

【关键词】 高中语文;文本细读;阅读教学;必要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4—0463(2020)13—0105—01

文本细读是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且主要以文本为中心,对文学作品进行细读。教师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文本细读方法,主要是通过分析文章的语言、细节以及结构,从而促进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感知文章。文本细读是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根基,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阅读教学,深化文本细读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文本细读的概念与运用的必要性

文本细读产生于20世纪,当时主要是英美新批评派创造的一种文学批评方式,通常是仔细研究作品的上下文以及表达的言外之意,要求批评家认真注解每一个词语的含义,观察词句中的精微,在细致的分析下,体会一部作品的总体并发现其艺术价值。

在此语境下,文本细读作为一种新型的研究作品的方法服务于文学批评。而该方法引申到教学中,其研究对象又转变为阅读教学,主要是要求教师或者学生更加详细地解读文本的语言、象征以及結构等方面。文本细读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能让学生推敲字、词的含义,分析文本的矛盾,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等等,进一步理解文本蕴含的情感、哲理,从而体现语文学科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可见,文本细读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较高的运用价值。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文本细读的策略

1. 结合文学理论知识,开启文本细读大门。通常来说,文学理论具有一定的指导文本阅读的作用。我们在阅读时可凭借美学、细读等方式仔细阅读文本。如仔细品味古诗词的意境达到细读的目的;抓住多重角色细读小说等等,这些文学理论知识为指导我们细读文本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比如,在阅读闻一多的《死水》时,很难理解为何这一沟肮脏的死水能写出一首好诗。众所周知,诗歌都是通过一些意向去表达美,但是《死水》这首诗的美在哪里我们不得而知。实际上,作者写“丑”却蕴含着以丑为美的艺术,他通过自己奇特的想象去表现美。同样的,当我们在写表面上的美时,也可以是为了揭露它的丑。可见,在文本细读时应结合文学理论知识深入思考,从而打开文本细读的大门,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

2. 立足文本知识,高度把握文章主旨。由于语言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多义性等特点,因此我们在阅读文本时容易形成一定的误解甚至是曲解。因此,在文本细读时要立足文本知识,高度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此外,在文本细读时我们要保持原有的文本意愿,深入探究与多元解读,而不是随意加入自己的主观臆想。比如,在教学《囚绿记》时,通常情况下都是认为作者借赞美绿色植物常春藤来表达作者以及广大人民追求自由、光明的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但是从文本的中心深入解读文章,笔者认为这是对文本的一种曲解。从文章的内容来看,主要是揭示了人性复杂的矛盾心理,同时也表达了作者伤害美好事物的自我批评与反省,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力的热爱以及对自由的向往等等。由此可见,我们在文本细读过程中应以文本的知识为基础,深入分析并把握文章的主旨,切不可强加个人想法。

3. 敢于质疑文章,深入剖析文本内容。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质疑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学生在细读之前应先亲近文本,认真倾听文本的内在声音,从而与文本进行对话。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适当质疑,打开学生细心解读的思路。在质疑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分析文本的重难点内容,促进学生认真分析文本。比如,教学鲁迅先生的《祝福》时,学生细读文本后对祥林嫂已有了基本了解,教师要求学生将事件逐一列出,引导学生理清文本的线索:祥林嫂从幸福生活到变为乞丐,最后在祝福声中死去。一个人死亡有几种可能:自杀、他杀、意外、自然死亡等,那么课文中祥林嫂是怎么死的?提出这个质疑后,要求学生细读文章并深入剖析文章,找到答案。学生很快就分析出祥林嫂的死与当时封建制度有着直接联系,且感受到当时封建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

综上,文本细读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好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应该注重回归到文本本身,重拾文本的原味。除此之外,针对不同的体裁,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重视文本细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了解作者的写作语境、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把握作者的写作情感,促进学生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更加透彻地理解文本,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文本细读视域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GS[2018]GHB0865)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文本细读必要性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